◎ 黃錫堃總領導點傳師主講
(接上期)
《中庸》第十四章(三):
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於人,則無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
第三節 申明不願乎其外
讀懂經句
❶陵下:下交瀆而陵虐之,以非禮欲其順己。
「下交瀆而陵虐之」,交是接觸的意思;對下的接觸,若沒順我們的意時,就對其欺侮、侮辱、虐待。「以非禮欲其順己」,指以不合理的手段,要求對方照我們的意思做。古代的君王,大多是如此無道,比如秦始皇就是這樣;李斯是荀子的學生,其領悟力及才能都不及韓非;李斯明知秦王暴政,這國家最終一定會滅亡的,而秦始皇的長子扶蘇(李斯的女婿,是一個很好的孩子),他與父親不同,一心想要改革;但李斯合謀易儲,逼迫扶蘇自殺。扶蘇在要死之前說:「我父親雖無道,但當我為君王時,將以有道的方式來經營、治理國家。」李斯說:「沒辦法,因為你的父親作惡多端,做了太多錯的事情;到你這代也無法長久當皇帝,因為很快國家就會滅亡了。」
李斯明知秦王的暴政,為何還與秦始皇關係那麼密切?因為利慾薰心,這就像坐上賊船一般,只能與賊相同。李斯原本不是壞人,而是一個生意人。像秦始皇這樣一個無德的人,他的第二代想改革,有機會嗎?歷史是一面鏡子,我們要以史為鑑。
「陵下」的意思,就是以不正當的手段來侮辱人,叫其順服我們,這都是假面具,不是正經的本意,都是行外。
❷援上:上交諂而攀援之,以非禮欲其庇己。
「上交諂而攀援之」,與上層接觸時,用巴結、攀援的手段,此為虛假。李斯就是這樣,而秦始皇卻視他為忠臣;其實李斯是為了名位而欲罷不能,因為他若與秦始皇鬧翻,就會被斬首,不只會失去宰相的地位,連生命也沒了,其利慾薰心,因此須與秦始皇保持良好關係。
「以非禮欲其庇己」,指做不合理的事情以保護自己。
❸正己:不陵不求。即無所責求於下,無所希冀於上,謂之正己。
什麼是正己?不陵、不求這兩件事能做到,就是正己。「即無所責求於下,無所希冀於上」,不刻薄要求在下位的人,也不希望為了自己的名位,而巴結上位的人,這就是正己。
依經演繹
1.君子之無怨也,窮通得失,一付之於天,不得於天,而不怨天;用捨與奪,一歸之於人,不合於人,而不尤人。俯仰之間,天人無怨,一任自然之理毫無他求,所謂不願乎其外者也。
「君子之無怨也,窮通得失,一付之於天,不得於天,而不怨天」,做為君子者,不論順境、逆境,或得與失,都交由上天安排。若上天安排的是不好的,或不幫我安排時,我也不會怨天。
「用捨與奪」,我們要使用別人,要施捨別人,要拿給別人,都是「捨」。所謂「善財難捨」,道場有時需要用錢,需要有人捐獻時,就會有人出來指責:「某人很有錢,直接由他一個人來做就好了,又不是要用很多錢,何必勞師動眾?」有時有些人的心裡難免會有這種聲音、有這樣指責的心,但要知道,施捨是不能勉強的。有時會叫某人:「你要拿多少出來。」這就是錯誤的事情,施捨是發自自願的(他自己自發地說:「這事情後學來做就好了,你們不必做沒關係。」),他自己本身有發出這個心,這種施捨才是真的施捨;若是因為被逼而施捨,就不是施捨,而是人情;好比被人要求之後說:「你已經講出口了,我只好看你的面子,你需要1,000元的話,我身上有500元,你拿去湊合。」這就是人情而非施捨。
「一歸之於人,不合於人,而不尤人」,所以我們要了解,施不施捨要看對方,這是「用捨與奪,一歸於人」。有的人因不贊同這樣的事,而不願施捨,就不能強迫他。不合於他,我們仍不能怨恨對方。所以前面說「正己而不求於人」,什麼是正己?就是連這些工夫都要有。
「俯仰之間,天人無怨,一任自然之理毫無他求,所謂不願乎其外者也」,做這些事情,要天人無怨才好,不管做任何事情,總要沒有怨言才好。才就叫不願乎其外者也。
《中庸》第十四章(四):
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險以徼幸。子曰:「射有似乎君子,失諸正鵠,反求諸其身。」
第四節 引夫子之言以證明,素位而行之實地境界。蓋行素才能反求諸身,反諸身才能正己,才能自得道理原為一貫也。
「正」,要讀為「爭」。這句話是引用孔子所說的道理。
「素位而行之實地境界」,素是現在;位是方或是圓的位置,這位置也是有規範的,譬如:在父的位置就要慈,在子的位置就要孝,這就是規範,其規範即為實地境界。
「蓋行素才能反求諸身」,在範圍裡,行其現在的位置,才能反求諸身,「諸」就是「之於」的意思。在範圍裡,即在規範中,比如這個位置是內,超出這個範圍以外,即是在規範之外,也就是外了。
「反諸身才能正己」,能反省、能反求諸己,人才能正己;否則自己偏差了多少也不知道,惟有反求諸己,才能調整自己走在正確的路線上。
「才能自得道理原為一貫也」,正己就能悠然自得,即無入而不自得。從素其位、反求諸身、正己自得,這些道理原來就是一貫的;能素其位就能反求諸身,能反求諸身就能正己,能正己就能悠然自得,能無入而不自得,這是一貫的道理。因此一定先要素其位,知道自己的位置。
讀懂經句
❶居易:1.居於平易之中,不為傾危之行。2.指後天生存環境不確定與多變。(袁前人解釋)
「居於平易之中,不為傾危之行」,平易的意思即人道而已,易是很平常的意思;修道、做人,都是在很平常之中,是做人本分要做的事情,千萬不要走到危險、會崩、會倒、會歪的路。
另外,袁前人在解釋「居易」時,是指「後天生存環境不確定與多變」。「居易」,是指會變的,所謂「君子不器」《論語‧為政》,會因時、因地、因人,所有的都可能會變得不一樣。
❷俟命:非一聽之於天數而不盡力也,乃先盡其當然之道,而後俟之天命耳。
「俟命」,是等待上天的安排,然而這並非是指僅靜靜等候而不盡力。「非一聽之於天數而不盡力也」,有的人會說:我們是靠天命,天要給我的、要為我安排的時間尚未到,我等著聽候就好了,這樣行嗎?不行的,自己要先盡力而為。老前人曾說過:「黃金絕不會從天上掉下來給我們,即使掉下來,我們也要去接住才能得到,若只閒坐著等候,永遠也得不到。」所以必須要盡力而為,即要素其位而行。
「乃先盡其當然之道」,我們在家中的角色是什麼、在道場的角色是什麼,大家都一清二楚,我們要先將自己的職責做好;尤其今天身為點傳師、講師,是三施齊備,法施、財施、無畏施都要做得到,必須盡力而為。「而後俟之天命耳」,在做的時候,再等待上天看如何安排我們。
❸徼幸:徼者求也。幸者謂所不當得而得者,夫小人者,則逞其私智,日行於傾險不平之途,欲以幸得之。
小人都是走險路、走相反的道理,這也是一般世俗的人在走的路,因為一直在求,求什麼?求之「幸者謂所不當得而得」,因為得橫財比較快,正財比較難賺到,不應當得而得的這就叫做「幸」。「夫小人者,則逞其私智」,人都有私心,而認不清世間一切有形的東西都是假的、都是帶不走的、都無法永遠留在身邊,大家一直要求,就是逞其私智。此時就會「日行於傾險不平之途,欲以幸得之」,一般都說賠錢生意沒人做,其實不然,物價會波動,有時也難免會賠錢;但殺頭生意有人做,這是確實,因為小人行險而徼幸,小人走的是不平的路,想說賭一下看能通過否;能嗎?天理昭昭,我們要了解啊!
❹正鵠:古代射時所張之箭靶,曰「侯」;侯之中縫一只皮曰,「鵠」;鵠中心畫有紅點的布,曰「正」。
正鵠是古代射箭用的箭靶。早期前輩者在解釋「射」字時說:「人身上有一方寸寶地,要射中那一點。」現代的人能接受以前的這種講法嗎?我們不作評論,只是讓大家知道早期前輩者的解釋,供大家做參考。
本文中,孔子說:「射有似乎君子,失諸正鵠」,以射比喻君子。正鵠,是一個方形或圓形的皮製品,中間貼個有紅點的布製品,這塊皮製品即為「鵠」,有紅點的布製品即為「正」,整個東西稱為「侯」;失諸正鵠,即表示沒射中紅心。
❺反求:謂自責之意。
沒射中紅心,就要反求諸身,自責自己,以責人之心責己。
《中庸輯義》說:「觀夫子之言,則知君子反求於身內,即素位而行,居易者也。不求於身之外,即不願乎外,俟命者也。體道者,可不察乎哉。」
「君子反求於身內,即素位而行,居易者也」,君子時常在內心有自我反省的工夫,素其位而行,此即為居易也,此二者有連帶的關係。「不求於身之外,即不願乎外,俟命者也」,不求之於身外,也就是不願乎其外,此即為俟命也。「體道者,可不察乎哉」,研究道理的人,自己要好好去體悟。
依經演繹
1.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子貢曰:「《詩》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子曰:「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知來者。」《論語‧學而》
子貢學問及財力皆有,而且三施齊備,是一位很了不起的賢人。子貢問:「貧窮時不諂諛,而有錢時不驕傲,這樣可以嗎?」孔子說:「尚可,但若貧窮時能安貧樂道,富有時能待人有禮,這樣會更好。」
子貢說:「《詩經》上有說:『如切如磋者道學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夫子您說的話我聽懂了,就是要精益求精。」我們修道也是一樣的道理,就是要切磋琢磨;我們往往只有切和磋,而尚未能琢與磨。
孔子聽完子貢說的這句道理之後,就說:「賜也,我可以與你說《詩經》了,因為我講一句,你就知道下面要接什麼,能聞一知二。」亦即能觸類旁通,有舉一反三的能力。
引用這句經典是要說,人若能富無驕,貧時能安貧樂道,即是「素富貴,行乎富貴;素貧賤,行乎貧賤」。
2.子曰:「貧而無怨難,富而無驕易。」《論語‧憲問》
前面有提到老前人當時來傳道的狀況,我們若不明理,聽到都會很感嘆!感嘆既然老前人都捨身辦道,為何上天還讓他這麼沒有錢?還要他受這種考磨?可是老前人沒有怨嘆,反而是我們身為後學的,替他感到很怨嘆。所以貧而無怨,確實很難。
現在道場有很多道親很誠心,有的人在尚未發心時,身體很勇健;但在發誠心之後,身體卻開始虛弱,不久甚至就被上天調回了。這種情境,使得一些道親就會質疑說,這道是不是真的?那麼誠心的好人才,在道場最需要他的時候,上天卻把他調走了,蒼天有眼嗎?人無形中難免都會感嘆世情的變化無常。「富而無驕易」,現在很多有錢人都比較好禮,因為他本身就有謙虛的心,他本身有修養,因此要學有禮比較快;而「貧而無怨難」,這確實很不簡單。
3.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也。」《論語‧八佾》
這段前面已經解釋過了。
4.子張問行。子曰:「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篤敬,雖州里行乎哉?立,則見其參於前也;在輿,則見其倚於衡也。夫然後行!」子張書諸紳。《論語‧衛靈公》
子張問孔子:要如何擔任行人之官。就是被派到外國作大使,要怎麼做才符合做為一個大使的責任。這篇就是要談「行乎夷狄」。
「言忠信,行篤敬」,孔子說:蠻貊之邦的人雖沒有文化,但很條直(台語,憨直、坦率);與之交談,不可拐彎抹角,他也聽不懂、學不會;須講信,要實在,不可亂講話。就像看拓荒或探險的電影中,拓荒者遇到野蠻民族的人,與之講話若真實,就不會被殺;若亂講話,就會被殺,夷狄之邦就是這樣。「雖蠻貊之邦行矣」,能夠言忠信、行篤敬,去到蠻貊之邦也能通,因為人的本性都是一樣的,都是一 母之子,只因文化背景不同,蠻貊之邦還沒受到文明教育而已。
「言不忠信,行不篤敬,雖州里行乎哉?」忠即直心,信即信實,篤即篤厚,敬為恭敬。若沒有忠信篤敬這四字,即使處在文明社會,互為鄰居,也行不通的。
「立,則見其參於前也;在輿,則見其倚於衡也」,要隨時將這四字放在眼前參考,做任何事都要遵循著這四個字;在車上的橫桿扶手也寫著這四字,要多去了解,照這樣去做。身為外交官,若能做到這樣,則走到那兒都能通行無礙。「子張書諸紳」,子張聽到這番話,就將之寫在衣帶上,提醒自己。
5.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孟子‧告子下》
大家要了解其意,一個人的成功都是生於憂患,在患難之中,人的志向如何是很重要的。修道也一樣,為何說「真道真考見真心」?有的人會說:「道很難辦」,難辦,才是我們的好機會;若好辦,我們也跟不上人家;就是因為難辦,我們的堅心、信心才會發出來。假如說要度人,一下子就有幾百人、幾千人,若因此覺得很輕易,則在這種地方就會死於安樂;因為心想反正隨時可辦道,一個月再來辦一次也可,隨叫隨到,那這就不是上天的意思。我們要知道:修道須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相反的,順境時,則是一個人墜落的最好時機。
6.苦難是人生的老師。(法國文學家巴爾札克)
這句話是巴爾札克所說的話,他是一位文學作家。《人間喜劇》是他的創作之一,談到人的私生活應怎樣,書中有很多道理;其中一句話說:「苦難是人生的老師」,有苦難,人才會成長,苦難是人類最好的老師,但苦難的磨練,不是普通人能突破的難關。
7.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後發;發而不中,不怨勝己者,反求諸己而已矣。《孟子‧公孫丑上》
君子要正己,如射箭的人,如果沒有站正,姿勢不正,當然就射不中靶心;射不中,不能抱怨別人勝過自己,只能自己反省自己。
(全文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