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忠恕學院中壢分部初級部四年級提供
忠恕學院初級部四年級,除了要學習所有的道場禮節,還要學辦道的填表掛號,學習當輔導學長,練成一名準辦事員,十八般武藝都要學會。今年,中壢分部第27期很幸運,多了一項「承辦益新單位雙親節感恩活動」的策劃與執行,這是讓人學習、歷鍊和感動的任務。
主班點傳師先召集全班同學集思廣益與策劃,最後決定演出話劇「茉莉花開」;它是一般家庭裡都容易發生的情境影片,本班將它改編搬上舞台。劇情敘述男主角為教職員,因照顧年老失智的父親,在經濟與責任的雙重壓力下,與妻子發生衝突,造成許多無奈。
劇中的爺爺雖然失智,但是總記得照顧過世妻子最愛的茉莉花;後來因一次兒子情緒失常,脫口而出的一句話,爺爺離家四處流浪找茉莉花。
▲ 用心排練的戲劇,感動在場觀眾。 |
因為兒子在學校加入親子讀經班的志工團隊(就如同我們道場也在積極推動親子讀經,大家都能體會),因此在陪著孩子們一起閱讀《百孝經》,讀到「生前能孝方為孝,死後盡孝徒枉然」時,感觸深刻,對孝道更有體悟。
可是,男主角住在都會中的大哥與嫁出去的小妹,對於盡孝道另有不同的觀點,引發了雙方的衝突場面(這樣的場景也常在我們周遭出現)。後來讀經班的志工也一起加入協助尋找出走的爺爺,最後的結局是全家在理解包容中重新團圓。
謝幕時,我們藉由故事中的角色,設計了幾個問題,希望能拋磚引玉引發大家思考,當做愛的迴響,同時也讓大家省思並抒發心中感想,藉以引導觀眾:行孝不能等。請大家分享對於落實孝道有何看法,進而讓「愛」無遺憾。
▲ 學習承擔各項活動,各個表現稱職。 |
如果你是爺爺,你希望子女做什麼樣的照顧與安排?
如果您是爺爺的子女,您會如何安置爺爺的生活?為什麼?
您對於媳婦在劇中所扮演的角色,有什麼想法?
對於孝順,您的看法為何?孝道該如何落實在生活中?
您接觸過讀經班嗎?可以分享接觸讀經的經驗嗎?
讀經班對一個人有潛移默化的效果,您對此觀點有何看法?
大家有了共識和方向,即開始發包工程。大會主持人、戲劇男女主角,推薦由兩對夫妻檔的學員擔任重責,其他的角色也都由學員承接演出,另也包括「心手相連」單元的親子互動操持人選。當時雖是點名派任,事後發現,大家潛能無限,個個稱職,的確是最佳的組合,一切都是上天最好的安排。
回顧短短一個多月的時間,從任務分配之後,團隊利用每週四晚上排練;從無到有,最後美好地呈現,大家真是感到不可思議!因為學員都從未在舞台上演過戲,然而5月7日正式在中一堂演出時,生動、傳神又逼真,博得觀眾熱烈的掌聲和迴響。能在這第27期的大家庭裡一起學習,真是深以為傲!
父母老了,我們也會老,有了事前的準備和安排,才能讓「愛」無遺憾。最後「愛的迴響」,讓大家有所省思,台上的演員、台下的觀眾,心有戚戚焉,猶如自己家裡都會面臨的家庭困境,大家熱烈地分享看法。
透過迴響,大家得到一些值得參考的結論:百善孝為先,凡一貫道弟子,針對「盡孝」更應該用心。因背景不同,對於如何照護家中長輩,安排的方法則見仁見智;在這工商社會,不論是親自照顧,或請看護、外勞在家幫忙等等,若能做好妥善安排,家人才能安心地生活和工作,這是不爭的事實。
▲ 學員們分享戲劇演出的心得。 |
戲劇中,男主角的兄長和妹妹,一年才回來一次看爸爸,回過頭看真實的生活中,子女對於父母不聞不問的,也時有所聞。近年來,安養院紛紛設立,照顧的素質良莠不齊,尚待考量;獨居老人也普遍存在,漸成社會問題,如何關懷與照護,建立支持的系統,亟需政府和社會大眾一起來努力。譬如我們道場一位清修坤道老壇主獨居,原有一養女,卻中年罹病,數年前終究是白髮送黑髮;幸好這位老菩薩身體還算硬朗,生活起居都能自理,點傳師請她常駐中一堂,逢初一、十五、佛誕日才回家獻供;在佛堂每天都有來輪值的道親陪伴,修道真好!政府機構社會局偶爾派員前往關心,亦是政府德政。
生、老、病、死,在所難免。總之,首要條件,自己要愛自己,照顧好自己的身心,感恩並愉快地生活,這樣不僅減少家人的擔心,也降低子女的負擔。夫妻雙方並不一定都能彼此陪伴到最後,萬一對方先走,要接受事實,縮短悲傷的時間。
此外,也要訓練獨立生活的能力,預作準備,否則,因鬱悶而提前老化、失智,生活沒有重心,人生就需要依賴他人而變得有所不圓滿,如此當然會拖累子女了;如果能夠自己先做好安排,家人才不會措手不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