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錫堃總領導點傳師主講
《中庸》第一章:
「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
讀懂經句
❶喜、怒、哀、樂:其未發之際,萬應俱寂,性也;應乎外感而發,情也。謂之人情四端。
❷中:不偏不倚,先天之理也。
❸和:不乖不戾,後天之道也。
❹中節:中節之中讀去聲。
❺大本:天命之性,一本之理事,天地由此成,萬物由此生,道之體也。
❻達道:率性之道,古今所共由,立五倫之常道,得和平之氣象,道之用也。
「喜怒哀樂其未發之際,萬應俱寂,性也。」萬應俱寂之際即是充滿浩然之氣,一切未發,都是先天之氣也。
「應乎外感而發,情也」,「情」就有斷斷續續的狀況;此處提到的「情」並不同於脾氣,而是平旦之氣。有句成語是「雞鳴平旦」(註),於天將亮之時雞鳴,有平旦之氣,是一種真情,這還可以的,也就是人情四端:仁、義、禮、智。一個人不可能完全沒有喜怒哀樂,這是一種人情(人之常情),凡是人都有情感。所以之前提到規範,有思想的規範,有行為的規範,有感情的規範等等,感情就是喜怒哀樂。
中:不偏不倚。上天 老母所賜本性是不偏不倚(中也,天命本然之性),先天之理也。
和:不乖(乖僻)不戾(暴戾)。不乖不戾即和也,也就是沒有這些乖僻或暴戾,後天之道也。
天下之達道也,即率性之道,是古今之所由,儘管時空不同,都是要依五倫之道而行。君臣有義,父子有親,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五倫之道如何調和,得平和之氣象,是道之用也。
依經演繹
1.人心順之則喜,逆之則怒,戚焉而為哀,愉焉而為樂,四者感於事物而生之情也。《中庸輯義》
順心如意時,人逢喜事則心生歡喜;不能稱心如意時則易發脾氣;「戚焉而為哀,愉焉而為樂」,「戚」是悲戚、憂愁、悲哀;「愉」是愉快。
「四者感於事物而生之情也」,以下引用《孟子.離婁上》的經句說明:「孟子曰:『仁之實,事親是也。義之實,從兄是也。智之實,知斯二者弗去是也。禮之實,節文斯二者是也。樂之實,樂斯二者,樂則生矣。生則惡可已也;惡可已,則不知足之蹈之,手之舞之。』」實者,真情也。仁之真情是事親,也就是孝順;義之實情是兄友弟恭,悌德也;智之實情就是知道什麼是仁,什麼是義,兩者都不可捨棄,也就是一種智慧;禮之實情是節與文,知道如何中節;樂的真情就是懂得如何對待父母兄弟,擁有天倫之樂。能夠懂得仁與義,快樂自然而生,快樂來了,是無法阻擋的。人一快樂就不知不覺地手舞足蹈,這是人情的快樂,也是樂道,樂於做到仁與義這兩件事。日行一善、為善最樂,也都是同樣的意思。人會動情,生發各種情緒,如喜怒哀樂等等,因此要調節,不可過頭;人在什麼時候要做什麼事情,說怎樣的話、做怎樣的動作,這所有的行為都要調節。
2.四者未嘗發動,雖有其理,尚無其情,渾然本性則謂之中。及至有觸而發,既有其情,便有其節,自如音律之中節,五味之調和。《中庸輯義》
喜怒哀樂尚未顯露時,都依著理而行,尚未有人情,是未發的渾然本性,也就是浩然之氣或平旦之氣。遇事則生情,有情就要調節,音律亦是如此,有節有拍。
3.由禮而後可以中節,中節而後可以中庸,則中庸者,贊禮之極辭也,中庸一書,禮之統論約說也。夫禮抑人之盛氣,抗人之懦情,以就於中。(張爾岐《中庸論》)
張爾岐是明末清初學者。
此段談到要以禮來節度。常說「禮節、禮節」,也就是以禮來調節之意。
「則中庸者,贊禮之極辭也」,中庸是禮之用的最高境界。「中庸一書,禮之統論約說也」,「約說」即擇要、摘要的意思;《禮記》的內容很多,而《中庸》是《禮記》的摘要。
「夫禮抑人之盛氣」,以禮來調節人之好高騖遠、眼高於天;這不是自高,也不是故意的,故意的人是極少數,而是人往往無意中生了驕傲心,無形中就造了很多過錯。
「抗人之懦情」,俗話說:「夾袂上箸,挑袂上匙(台語,形容東西用筷子夾不上來,也無法挑弄到湯匙裡)」,比喻一個人「軟膏膏(台語,形容疲軟無力)」,教也教不來,不知要從何雕琢起,所謂「朽木不可雕也」,也有這樣的人,沒有衝力;要如何去培養呢?就是要以「禮」來培養。後學年輕時也是如此,慢慢受到道場前輩們的磨練與教導,人豈會不爭氣?因此慢慢地在無形中有自我的成長,也有所歷練。
4.戒懼此中,慎獨此和,君子主敬之功,道之所以不可須臾離也。《中庸輯義》
此處言中和之理。慎獨以調和。主敬,要敬畏,這是程伊川所說的道理;修道要遵守〈十五條佛規〉,要尊敬仙佛。若有敬心,更能彰顯道之寶貴、殊勝,和道之不可須臾離也。
《中庸》第一章:
「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讀懂經句
❶致:推而極也。
❷位:安其所也。
❸育:遂其生也。(上述三句均為朱熹夫子註解)
1.自天命之性觀之,吾之性,即天地之性,其中一也。自率性之道觀之,吾之氣,即天地之氣,其和一也。天位於上,日不蝕,星不墜。地位於下,山不崩,川不竭,則天地安其所,得其位矣。《中庸輯義》
從「天命之謂性」來看,人是個小周天,天地的性與人的性是一樣的。從「率性之謂道」來看,氣要調節,人的氣與天地之氣也相同。天位於上,大自然有所調節,有其規則,星宿運行各有其軌道,不停運轉卻不會相撞,因其有道。地位於下,山不崩,川不竭,各安其位,也是因為有道。「則天地安其所,得其位矣」,也就是「天地位焉,萬物育焉」《中庸》的道理。
2.萬物各正性命,各保太和,本無不遂其生者,以得此和也。不乖不戾,即生、長、收、藏之皆宜,各遂其性,各適其天,則萬物遂其生而暢其育矣。《中庸輯義》
所有的東西都是上天的天命所賦予的,所以「各保太和」。「太和」應該是「大和」,但後來之人用習慣了,都用「太和」;「太和」出自《易經.乾卦》:「乾道變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貞。」世人凡事求「三合日」,合即和,要找一個最好的日子,好日子容易找嗎?好日也有相沖的時辰,但三合日則無禁忌。
「本無不遂其生者,以得此和也」,依萬物生長的自然法則而行,是謂和。不乖不戾,人及天地萬物之生、長、收、藏,不亂其序,各遂其性,各適其天。每一個地方的環境與氣候不同,但都有生物成長,沙漠有植物,海洋再深,也有魚及生物,大自然是不可思議的,誠如愛迪生所言,都是造物主之功;小花、小草依著四時運行,那麼人呢?有句話說:「枯木逢春猶再發,人無兩度再少年。」我們都只重視這個身體,而沒有去明瞭本性,其實本性就是不生不滅的。
3.夫君子所過者化,所存者神,上下與天地同流。《孟子.盡心上》
君子不睹不聞,一切慎戒恐懼,都是君子的工夫。君子走到那兒,大家都跟到那兒,受到感化,學習君子的行誼。因為君子的內心與上天相同,所謂「神妙莫測」、「天威莫測」、「天意難測」,這都指天地的造化。而人不論上或下,都要與天地合而為一,人不離開「道」的工夫是怎樣做到的?最重要就是在未達到慎獨工夫之前,要先能時時存養省察,存其心,養其性,才能達到慎獨之境;達到慎獨之境,就能與天地合而為一,這就是此篇要告訴我們的道理。
註:雞鳴平旦:雞鳴是凌晨1至3時,平旦是凌晨3至5時。
我國古代紀時法主要有兩種,是古代詩文中常見的兩種紀時方法:
❶天色紀時法。古人最初是根據天色的變化將一晝夜劃分為十二個時辰,它們的名稱是:夜半、雞鳴、平旦、日出、食時、隅中、日中、日昳、晡時、日入、黃昏、人定。
❷地支紀時法。以十二地支來表示一晝夜十二時辰的變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