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1日 星期四

震撼生命與慧命之成長(上)


◎ 文 周金龍  圖 鄭裕隆

前言


丁酉年農曆十月初七,基隆啟化講堂逮逢聖會,承蒙慈恩,法會一開,驚動三天,天人共辦,殊勝無比。法會是改變人生觀念之機緣,人生際遇變化無常,遭受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要如何來改變我們的命運呢?所謂:「滾滾紅塵千百劫,歲月滄桑一夢間;善言勸諭世人悔,勸君莫貪俗塵緣;修道癡迷回首覺,了卻生生世世願。」(註1),誠如《中庸》所說:「道不遠人,人之為道而遠人,不可以為道。」今環顧21世紀初期至今之社會現象,睹世人不德,違法亂紀,奢詐奸邪,汙名(stigmatized)毀謗,倫常生變,災禍連連,人心不安,此種惡劣之沉迷塵景,實為社會環境之一種病態,值得我們警惕與深思;猶逢今之世人,貪戀凡塵,因而迷者愈迷。惟望吾輩恭仰敬緬 上天慈母搭救原人之慈懷。

修德潤身之法會


何謂「法會」?法,心法傳授;會,因緣際會。法會之意義在於啟發芸芸眾生之良心,即是點亮心燈;亦是啟動清淨自在之靈性,與回復先天赤子本性,進而修德潤身。德也者,心性內現且誠之於外,為道公正不偏。一貫道乃源於白陽應運,大開普度,師尊、師母同秉承荷擔道盤之天命,普度眾生了脫生死之一大事因緣成熟。窺諸生命中若無貴人指引,將不知如何成就生命;今吾輩得幸參加法會,恆是為了啟迪自我本來「天性」,卻除「煩惱」,增進我輩修道之自信心。肇因「信為道源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華嚴經》,「信」字是修道的根源、是功德之母、是一切善根之源;信心乃是濟世度人,屬於菩薩乘的因緣,恆是自我之本性發露,此乃是迴光返照,「惟有慈悲濟世之心,方有廣度眾生之行」。此外,轉換貪、瞋、痴,漸而改變為戒、定、慧,以達防非止惡、心不隨緣,心境俱空,如此方能照覽無惑。能啟教人生之佛理而踐行者,乃是有福之人。

自我成長之覺察


心理學家亞伯拉罕‧馬斯洛(Abraham Maslow)所著《動機與人格》一書(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提出第五種自我實現(Self-actualized)則是成長性的,成長是導致自我實現的種種過程。同樣的,「覺察」(self-awareness)是自我之思維過程,是養成自我不斷去省思、檢討,並悖除舊習而為新習慣,找到人生之學習與成長的方向。乃至於以理啟教、薰習真理、轉復增進、致力研討,所謂研究真理,是恆將「真理」融入思想(即想法),畢竟由想法至命運,彼此是有直接之關係,其程式的進行即是「想法決定行為,行為決定習慣,習慣決定命運。」以及「品格決定命運,習慣決定機會」(註2)之意。因而身為修道者,經過道場洗禮後,變得更「具足」謙恭、耐性、柔軟力,且充滿著仁愛之「特質」;由此可知,改變的鑰匙即是自我「覺察」,對自己的個性、習慣、期望有所了解,同時要改毛病、去脾氣,猶如美國名政治思想家班哲明‧富蘭克林(Benjamin Franklin)曾說:「忿怒起於愚昧,終於悔恨。」(Indignation results from ignorance, finally lamented.),果真如此才能成就真正屬於自我修道之人生。

▲  陳昭湘點傳師恭讀祈求文。

禮門義路之修性


依據《孟子‧萬章下》:「夫義,路也;禮,門也。惟君子能由是路,出入是門也。」一貫真傳,必須三教之齊修,不偏不倚,係奉行儒門之禮儀,用道教之工夫,守佛家之規戒(註3)。法會中,每位道親若能忘卻塵勞、靜心攝受,則法會具有正心修身之殊勝:

一、淨化人心,啟發良心,天人護持與諸佛加被

遠聞法會之殊勝,乃必有諸佛菩薩到壇護持,參加法會非僅可得佛光普照,淨化心靈,超脫煩惱,離苦得樂;若當能靜聲沉默,無雜無間,誠心敬聽,必能感召諸佛菩薩之加持。

二、增益福報,清除塵垢,回歸靈性與清照徹明

法會之旨,乃在勸進修其心,領受法義,化解頑性,圓滿德性,回歸靈性之清照徹明;開啟了智慧觀照,覺悟了靈明本貌,藉聽課與仙佛之力量來開啟信心及菩提心,重發心愿,本著愿力來超越自己之業力。

三、捨己為人,超凡入聖,玄祖沾光與同沾法喜

所謂行大孝,乃是立身行道,以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經》);一子得道,九玄喜樂;一子成道,七祖齊沾光;陽世得道子孫能知修行、參與法會,可使處在幽冥的祖先亦能依緣到壇聆聽法語、同受法益。

四、受聖賢經典洗滌,常省己過,改正偏差與增長德行

在日常修習中,說好話、做好事、存好心,並「靜坐常思己錯,閒談莫論人非」;培養度人勸化、助人為樂之慈懷,非僅可廣結善緣,更可在精進中增長智慧、覺知實相生命的本質,進而能明心見性,究竟解脫。

註1:《修德奎格言集》,汝南愚耕樵註(2016)。
註2:洪蘭(天下雜誌出版)。
註3:《一貫道疑問解答》(上卷)(崇華堂原印),1937。

(續下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話大德張老前人

◎ 劉黃河點傳師   邂逅 我們的大德張老前人,與後學的首次邂逅相遇,因緣可謂奇特,在那時之前,我們從未謀面,素昧生平。 那是後學退役後的事,後學工作於新店二十張路的一家公司,這公司的總經理也姓張,也是上海人。這位張君住在羅斯福路三段,就是台灣大學正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