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25日 星期二

中庸講記之十二(中)


◎ 黃錫堃總領導點傳師主講

(接上期)

2.素貧賤者,安身立命,奮志上進,不變志節,而能獨善其身。


「素貧賤者,安身立命」,貧窮的人能做什麼事情?貧窮者也有貧窮時要做的事情。一個貧窮的人,他現在的生活已經那麼困難了,要如何行乎貧賤?這道理講起來會流眼淚,我們一般人做不到的;今天吃過早餐,不知午餐的糧食在哪?大家想想!這樣有辦法修道嗎?確實很難修道!若只是自己一個人,可以把腰帶縮緊一點,喝水來活過一天,但後面還有其他人在,怎麼辦?

這讓後學想起老前人剛來台灣,那時後學年紀還小;吃飯時,一次都20幾人,大家嘻嘻哈哈,但坐吃山空,都不知道老前人每天忙進忙出,為生活而想盡辦法在籌錢。是後來民國42年(1953),可樂娜公司成立,大家去包糖果,才有工作可做。那一輩的人現在已所剩無幾,當時人人都過得像非洲難民般,臉很瘦小、脖子很長,吃得少,不知餓了幾天;但其中什麼人最活潑呢?覺得他自己不能倒下去的?是老前人,他還走路有風,實在很不簡單!在那種貧窮的情景,道是要怎麼傳下去?假如能感受這一點,相較於今天,我們實在是在修富貴道,一遇到艱苦就無法投入道場,但前人輩們卻是視死如歸。

以前袁前人在做大麵時,一天可賣兩大面盆的麵,後學問袁前人:「您每天賣麵就有錢了,幹嘛還要撿菜葉回來吃?拿錢去買東西就好了。」袁前人說:「不行的,你不曉得,這些錢是要寄去台北,台北有好幾十人需要這些錢吃飯。」後學就說:「你可以不用全寄過去,自己留幾塊錢吃飯。」袁前人說:「不行啦!不夠啦!這製麵機器是老前人買的,從上海帶來的,雖然老前人沒要求我要把錢寄回去,但我必須將所賺的錢全交給老前人。」我們看看,這才是上下一心條心,老前人並沒有如此要求袁前人,但袁前人卻全部奉獻,這是事實的事情,即「素貧賤,行乎貧賤」,前輩者就是這樣走過來的。

袁前人一個人孤獨地生活了60年,這實在是普通人做不到的,我們若是三、五天沒有人與我們講話,都不知日子要怎麼過,會感到度日如年;而他老人家學歷不高,等於現在的國小程度,但他的學問卻很好,都是由於前人勤於讀書,能勒緊皮帶,餓著肚子看書;換是我們餓著肚子看書,愈看愈煩,袁前人這就是「素貧賤,行乎貧賤」。

「奮志上進,不變志節,而能獨善其身」,六十幾年來,袁前人的志節都始終如一,如同現代的顏回夫子──「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論語‧雍也》他都經歷過了,這是我們做不到的事情。這道理就是處於貧賤,要行貧賤的路,能做到安貧樂道,不怨天,不尤人,這相當了不起。

3.素夷狄者,夷狄禮教不著之邦也。以我性中所具五常之德實踐於外,而能處之泰然,順受其正,樂以行之。


「素夷狄者,夷狄禮教不著之邦也」,夷狄是指未開發、未文明的地方。 《晨鐘》講到四夷:「東夷、北狄、南蠻、西戎。」夷狄即「禮教不著之邦」,未開發、未文明的地方。
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也。」此句出於《論語‧八佾》。這句道理有很多解釋,一般註解的解釋為:你看連沒開發的野蠻地方,都會有一位領導的族長(領導者),不像夏朝君臣不分而亡朝。

但我們要知道,夷狄雖有族長,但其主要缺點是沒有文化;古代這些強國、這些諸侯,要消滅一個國家之前,須先消滅其文化;沒有文化,就會被同化,等於不知其源頭在那兒了。

台灣以前的原住民有平埔文化,台灣人一般都是平埔人較多,人家說:「有唐山公,沒有唐山嬤。」然而平埔人為什麼消失了?因為平埔人被同化了,文化沒了,現在也說自己是台灣人,這是什麼原因呢?就是文化沒有被保存下來。

所以說「夷狄之有君」,雖然有族長在,但沒作用,國家若被消滅就沒了;「不如諸夏之亡也」,不像夏朝因有文化,國家雖滅亡,但文化還在。例如:現在所用的農曆即夏曆,經過三、四千年,我們還在用陰曆(即夏曆),我們身上都還有它的文化。所以我們的道統源遠流長,傳到現在,永遠沒有失去;此道理亦即在告訴我們,我們去到沒有文化的地方,要如何去行沒有文化的道呢?曾經有人去條件較差的國家開荒時講:「我現在『素夷狄,行乎夷狄』。」其實那些國家是有文化,若沒有文化,他是沒辦法去傳道的,這是很簡單的道理。
從野蠻到文明的過程中,其所努力的結果,叫做「文化」;而能知道倫理,就是「文明」;所以,君正臣忠、父慈子孝、夫唱婦隨、兄友弟恭、朋友有信,這就是「倫理文化」;一貫道文化即「一貫道宗旨」,要敬天地、孝父母等等,別人是無法改變我們的。

「以我性中所具五常之德實踐於外,而能處之泰然」,我們去到夷狄的地方,就是要傳五常之德,將仁、義、禮、智、信實踐於外;但夷狄是個沒有文化的地方,我們該怎麼做?就要「和其光,同其塵」《道德經》,與其混合而處之泰然。不同的文化、不同的生活習慣、不同的信仰,這樣的環境我們能與他們在一起,沒有分別心,將己心與其心融合在一起,用天心,用上天所賦的五常之德的心與之融合在一起,即處之泰然。

「順受其正,樂以行之」,夷狄之人雖無法馬上引導,而成為有仁、有義、有禮,但只要能平順地照著他們的方法慢慢來推行,夷狄之人也會樂於接受,因為他們都很單純,都是直心的,所以能以歡喜心來推動夷狄之邦的道,這是「行乎夷狄」。

4.素患難者,內文明外柔順,明哲保身。


「素患難者,內文明外柔順」,人若在患難的地方,還能行乎患難嗎?所謂「危邦不入,亂邦不居」《論語‧泰伯》,若在這樣不安定的地方,還能處之泰然嗎?人在遭遇不幸時,還能行患難之道嗎?我們要「內文明」,將聖人給我們的倫常之道,隱藏於內;柔順於外,道在柔,德在順,這樣才能平順。

「明哲保身」,在患難時,要如何能通過患難的阻礙?即要明哲保身,處處都要退一步想;道德老子告訴我們要明哲保身,即「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道德經》,「不敢為天下先」,這最重要。在患難時,我們不要強出頭,這也是孔子告誡子路的很重要的一句道理;當我們在患難時,就要低調一點,不止要退一步,而是退一百步去想,以屈忍、柔順的心,才能將我們的德顯露出來,度過難關。

5.須知修道非考無以見真,非魔無以見誠,考與魔者,正是上天所以培栽也,所以應樂而行之。


「須知修道非考無以見真」,孔子在陳蔡絕糧七日,當大家餓得受不了時,他卻吹蕭奏曲,這是什麼原因?主要是靠天,天有天理,一位有正氣的人,其所受考驗是有階段的、有時間性的;這是對我們要推行道的一個考驗,才能「真道真考見真心」,這就是「非考無以見真」。當大家在快快樂樂修道時,都能存有歡喜心;然而一旦遇患難時,無法突破難關,這就是考了。如同用篩子篩選,有的被篩下去了,有的被留下做種子;一定要這樣考、這樣篩,不然無以見性。

「非魔無以見誠」,魔都是由道生出來,都是上天借考,借由我們最尊敬、最親近的人故意來考,這樣才考得倒我們。大家要了解,我們若遭遇到不稱心如意之事時,就要想到這是上天派來考我們的考試官;大家若能這樣想,冤孽就不會再來纏身,因為他認為你修行的工夫已達到那樣的境界,你已經過關了,這都是有一個時間性的,就是天理。

「考與魔者,正是上天所以培栽也,所以應樂而行之」,若沒有魔,就無以見到誠之發出;考與魔者,正是上天所派來培栽我們的,要培養人才的,所以我們要以歡喜心來接受。

以上就「素富貴、素貧賤、素夷狄、素患難」這四點來作引證,如果我們能以君子的心,則可安然過關、安然應付。

6.君子以理自守,以道自愉,無論順逆,凡理之所當為,道之所當行者,則心投意契身體力行,忘境之順逆,而惟以道之所在為樂。上不愧天,下不怍人,殆無入而不自得焉。


「君子以理自守,以道自愉」,修道一定要認理,不要認人;若認人,有時上天會借此考我們,所以我們要守住理,以歡喜心以道自愉。

「無論順逆,凡理之所當為,道之所當行者」,不論順境、逆境,都要認理歸真。理從哪裡來?一定要由凡情入理。人因為在有情世界裡,要進入理之前,情在前頭,由情要如何入理?一定要再更上一層才有辦法,即要離相入理,等到最後沒有了相,才能夠入理;如果相還在,則無法入理。

由凡情入理是一階段,因為若沒有凡情,修道這條路你不會走,所以要由凡情來走才能入理,但其實是要離相才能入理。《金剛經》中以筏喻法的原因就是這樣,如果沒有竹筏,則絕對無法從苦海渡到彼岸,等過了苦海之後,竹筏就要放下。我們要認道、認理,做應當做的理,走應當走的道。

「則心投意契身體力行,忘境之順逆」,如能提昇到認道、認理這個階段,心就由凡心變成天心,亦即原來的心;要達到原來的心,就要身體力行,不是研究道理就算了,一定要素其位而行;而行時也不能有所執著,不執著於現處的境,不論現在是富貴、貧賤、夷狄、患難,對這些順逆的境,一定都要忘境。

「而惟以道之所在為樂」,人的心境能提昇到這點,是相當不簡單的,為什麼?安貧還要能樂道,這是相當不簡單;而貧未必是指很窮,不明理也是貧。當有很多欠缺時,卻還能樂道,這就是很不簡單的境界。

「上不愧天,下不怍人,殆無入而不自得焉」,人若能對天地都不愧於心,對人也沒有虧欠、慚愧的事情,這就是無入而不自得,這種快樂亦即悠然而自得,逍遙而自在。

(續下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