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28日 星期日

三寶班學習感言

三寶班學習感言

◎ 薛中興

又是一元復始,萬象更新的善時機。西元2023年初,後學進入忠恕學院基隆分部初級部三寶班(四年級)學習,承蒙點傳師、學長們的諄諄教導、善心成全,各方面的收穫及感念堪稱富足,故想借〈基礎雜誌〉一隅,針對三寶班的學習,援例做年度的自我檢討及策勵。後學才疏道淺,僅能舉日常學習之犖犖大者,獻曝一二,不當之處,尚祈各方前賢匡正指教,萬分感恩!

三寶學講

無疑地,這部分是初四課程的重中之重。感謝輔導學長周全,在前一學年(2022)末就提前發下《道義開釋》及《三寶講義》兩本口袋書,俾利學員課前預覽。

開學首課,就是「學講三寶的精神與方法」的暖場,戴惠敏講師言簡意賅地說明:三寶學講的精神守則、內涵意義、自我期許、練講的方法及原則,並強調其與初階講員養成的延續關係。隨後就以每三週約五頁的進程,進行演練。

感謝 天恩師德,三寶義理條理分明、淺近易懂,加上適宜、寬鬆的進度安排,使後學在18週的學講過程中能夠按部就班、循序漸進,更蒙諸位點傳師、講師與學長們耐心指導、鼓勵、提攜及成全,使後學有幸在2023年11月18日聯合辦道時與新道親結緣,同享三寶的殊勝。

回想在逐次練講過程中,都是由帶班講師、學長擔任指導與講評,後學總覺除了內容記誦不夠純熟、心存壓力外,也不懂如何與臺下互動,尤其在不經意間與學長四目相對時還有些許尷尬。如此講來,不能服己,又遑論動人?

但說來奇怪,辦道講述當天,後學卻能從新道親的眼神中感受他們對道的專注、渴望之情,因此如何把三寶及道的精義,在短短30分鐘,平易、有力地傳達出去,成為後學當下的起心動念,因而講來愈發自信,互動也漸趨自然。當然,指定受命之後的三次試講,承蒙諸位點傳師、講師與學長們傾囊相授、鼓勵教導,尤其是與臺下互動技巧的提點,使後學信心漸生、增益良多,更是功不可沒。

綜觀此次講述初體驗縱然過關,但仍有不少瑕疵,後學不揣淺陋,粗略自我檢討如下:

  • 講述過程仍有卡頓,表示個人的記誦仍不夠精熟,有待持續精進。
  • 講到三寶確認「請問各位還記得嗎?」以及「再來複習一次」的時候,與新道親的臺下互動應該更溫馨、更從容;在時間容許下,儘量給予每位新道親輪流演示三寶、實際動作的機會,同時不忘回饋他們一個大姆指的「讚喔!」
  • 有新道親提問:「無字真言」是那些字?後學當時直覺回答:「它們是無字,是寫不出來的,只要聽音跟講就好。」事後自忖,如此似乎有點強人所難,應可請新求道人用自己的方法記住,並再強調萬一忘記了,可回佛堂點佛燈時複習。私下以為:只要不落紙上,仍符「真經不在紙」深義,但卻多少有助於長記不忘吧。
  • 後學覺得讓新道親儘可能了解「道」及「三寶的精神」,使他們對道有初念、有感動,才是三寶講述的重中之重。所以自己認為:講者或許可以在不脫原框的原則下,應時應運,做合宜、有效的補充解說,讓聽者盡可能前後呼應、融會貫通。
  • 邊講邊寫板書,會造成語氣停頓,不夠連貫,再者為了求快,字體難求端正,加上背對聽者,造成聽講兩不便,所以本次將板書大要先寫好,講來就比較順暢,也不容易忘詞。

道義開釋學講

三寶學講之後,繼由主班張凱東點傳師慈悲闡釋「如何開釋道義」課程開場,隨而進行每週約5頁共3週的道義開釋學講。想必是輔導學長認為有了之前三寶的學講經驗,道義開釋練講的時程安排顯然緊湊、壓縮多了,學員相對就較有壓力、較感艱難。感恩同修羅美珠學長,辦道那天慨然擔負這部分的講述,果然圓滿成功。

以上兩項學講過程,屢蒙主班點傳師慈悲鼓勵:「如果沒有辦法記誦,不必自責,只要唸熟、唸順,努力了解道義及三寶精神,不一定要上臺,在臺下能夠口說成理、懇切動人、佈道宣化,就是一種行功了愿。」真是慈悲寬容的胸襟與見地,後學十分拜服。

 「愿」及「鄉愿」的學習省思

後學今年學習了一些音相同,而意思稍微有點不一樣的對字,如「屍」和「尸」、「釋」和「示」,以及「願」和「愿」。其中感受最深的是「愿」這個字,因為《道義開釋》中解釋了後學從中學懵懂至今的「鄉愿」意思。猶記當時老師籠統的解釋就是「濫好人」,因未從字面上說文解意,較難令人通透了悟。

如今《道義開釋》對「愿」做了「忠厚老實」的釋義,也分享了袁前人慈悲所闡述:「願是希求之義;愿字是原心,即是本來面目,也是從良知出發。」使後學茅塞頓開——「鄉愿」原來就是外貌忠厚老實,實際上是不能分辨善惡、好壞、是非之人的意思。講師亦分享袁前人解釋:「鄉愿是沒有智慧之人,同流合汙以媚於世,因是之故便容易亂德,敗壞德行,孔老夫子才說:『德之賊』。」

後學亦感慨目下有些人物,明明是知識分子,或因拿人手短、吃人嘴軟、心有所求,於是遇事不願擔當、不想得罪人,只會兩面討好、逢迎姑息,故意裝成老實貌,裝成了不懂是非正義的鄉愿。正巧黃桂芬講師在導讀《性理題釋》時針對「心好而已,何必入道呢?」一題答問時,提及孔聖曾說:「鄉原,德之賊也。《論語‧陽貨》,誠哉是言。因為姑息足以養奸,乃至喪德。所以假裝心好,德卻不足,只是獨善其身;而入道共修,互相規勸,才能兼善天下。

宗教學習不宜談論政治

學習期間適逢總統大選,難免有同修在學習群組分享有關政治的訊息,後學深感不宜,嘗分析如下:

在《性理題釋》中曾設問:「大道既是性理心傳,為何信者都是平民?」答曰:「……況且道規,不問時事,不問政治,不許暗有作用,不許藉道活動,所以都是平民。

此答問中已將我道不沾政治的精神概略明述。蓋白陽期之前,大道先修而後得,為求心清理真、不為俗世羈絆,主張出家修行、不沾政事。然而天時演變至今,大道普傳,先得而後修,倡以「入世身修出世心」,加上民主昌盛,若使不聞政事,實有違人情常理;但臺灣政治尖銳對立,是非很難論定,無謂在宗教學習公器上為特定對象宣傳,不但給自己貼上標籤,同時容易造成群組間的分化情結。

一般人或許礙於情面,不便直接主張,但內心多已有先入立場,自會歸隊,異同因而分歧,這就是所謂「以言舉人《論語‧衛靈公》、私心自絆的潛意識心態。結果政治影響了單純的宗教學習,因此在共修的過程中,難免產生疙瘩,至為可惜。所以政治那把尺放在心中就好,不宜動輒拿出來搬弄。至於各人私下如何主張,那是政治自由,不在此列,勿做混淆。

當然,在不「鄉愿」的原則下,如何妥當對一意孤行者進行大義勸說,就有賴於體會、踐行孫湘講師兼專業心輔師適時講授的「人道圓滿與自我人際溝通」那堂課的精要了。

最後,隨著年度學習的接近尾聲,李耀和講師「輔導學長應具備的條件」的課程開授,以及西元2024年1月6、7日有幸參與在龜山忠恕道院舉辦的忠恕學院輔導法會,意味著後學即將轉進一個新的修習里程碑——與同修們共同擔負親民班學員的輔導任務。恆念後學德薄,入道以來,屢蒙垂慈訓誨,寸功未立,今幸得此「學輔相長」良機,庶可為道奉獻幾希,頓感誠惶誠恐。正是:「學,可以圓滿自己;輔,可以成全他人」,此乃上天所賜福慧雙修之上善德澤,怎能不戮力以赴?

此外,感謝 天恩師德,後學幸享和啟化講堂地緣之便,10分鐘上山步程就可抵達。因而深自期許,下學年除了領恩學習的輔導本責外,誠愿在佛堂、在廚房、在道場、在值崗,以學長為標竿,以無畏施為己任,四面結緣、八方濡染。若有逾越或不足,請先進賢達不吝指正成全,是所至祈,誠敬感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