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講記㊾
◎ 黃錫堃總領導點傳師主講
(接上期)相關連結:中庸講記㊽
《中庸》第二十九章之四:
質諸鬼神而無疑,知天也;百世以俟聖人而不惑,知人也。
聖人的道理是萬古相承。
第四節 此節推本君子之制作,其所以合於天人者,由於知天知人之理也。故兩知者,非見聞知,直從尊德性道問學來。尊德性,則居敬以立窮理之本,道問學,則致知以盡窮理之功,蓋夫天地處於顯易明,鬼神處於幽難測。所以禮為天秩,度為天則,書為天文,制作皆合於天,而自然質諸而無疑。言鬼神則天地可知矣。論三王已往者而易見,來聖者而難知,所謂知之理,從天命謂性,率性謂道,則知先聖後聖之賦性同者也,故質之俟之,無疑無惑也。
「此節推本君子之制作,其所以合於天人者,由於知天知人之理也」,所制定下來的議禮、制度、考文都是合於天人的,跟天符合,跟人也符合,什麼原因呢?因為這是知天知人之理也。
「故兩知者,非見聞知,直從尊德性道問學來」,我們一般知道的,都是看得到、聽得見的知道,這不是真的知道;真的知道是要內心的,要從「尊德性道問學」來。
「尊德性,則居敬以立窮理之本」,敬很重要,「敬」是發自內心,「恭」是外表的;在心曰「敬」,在貌曰「恭」。「窮理之本」,我們研究道理要窮理,古人說:「窮理盡性」,不要只研究皮,要研究到道理的骨髓,了解到底其真實的意涵為何、要如何表達出來,這很困難。
「道問學,則致知以盡窮理之功」,一定要研究,即「致知」;如何才能致知?「致知在格物」《大學》,人沒有私慾的時候,才能窮理其功;沒有私心、一片公心的時候,就是先天的心,也就是道心,要達到這個功夫。
「蓋夫天地處於顯易明」,看天地日出、日落的運轉,都有軌跡,我們就能了解「顯」,天地都讓我們看得到,是我們人沒有去體會;看一草一木的成長,包括開花結籽,天地造化是包羅萬象,每一樣都不會遺漏。
「鬼神處於幽難測」,鬼神這些看不見的是處於幽;「幽」是看不見。看不見的東西難測,但若我們都有照天理而行,我們就能了解鬼神也是按天地的運行在做。
「所以禮為天秩」,禮是天的一個秩序,照天的秩序而來。
「度為天則」,度是天的一個法則。
「書為天文,制作皆合於天,而自然質諸而無疑」,制作三重皆合於天,既然理合於天,鬼神哪有什麼意見?鬼神本來就不會有意見,我們才會說鬼神是多說的,是要讓我們了解到,只要我們照著天理,鬼神是絕對沒有質疑的,也就是都贊成的,這是知天。
「言鬼神則天地可知矣」,提到鬼神,用天地來研究就可以知道。
「論三王已往者而易見」,我們討論三王,夏、商、周已往,都已經過去了,但歷史都留有名字、留下他們的制度,雖然有許多並不完整,沒有辦法直接實行,但很多都能拿來印證、參考。
「來聖者而難知,所謂知之理,從天命謂性,率性謂道,則知先聖後聖之賦性同者也」,未來的聖人會是誰,我們也不知道,但我們知道先聖,古早的聖人和未來的聖人,他們的本性都是一樣的,所有皆離不開其本性,因為都是從天命而來,即《中庸》所說「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了解這個道理,我們就知道先聖、後聖其賦性都一樣。
「故質之俟之,無疑無惑也」,要質問或是要等聖人來,這句道理包括:「質諸鬼神而無疑」、「百世以俟聖人而不惑」兩句,用這段來解釋;如果用文字則用:「故質之俟之,無疑無惑也。」這是知天而知人。
《中庸》第二十九章之五:
是故君子,動而世為天下道,行而世為天下法,言而世為天下則。遠之則有望,近之則不厭。
這句道理,經常使用到,要了解其意涵。
謮懂經句
❶動:兼言行而言。君子見之身而措之世也。
動、行、言三樣都是合在一起的,只是在文字上把它們拆開來,看君子之身就知道,是否有在辦事情;整體來看,君子將人間所有的事情做安排,做一個大的企劃。
❷世:自一世至於世世。
❸道:兼法則而言,率由道也。
道兼法則,兼行,我們都跟著道而行。
❹行:道三重見於措施也。
「措施」是舉措設施。「設施」是做人事的安排,包括議禮、制度、考文的安排。
❺法:法度也。
❻言:是三重見於號令者。
已經發出聲音去號令。
❼望:有仰慕之意也。
❽不厭:是不討厭也。
第五節 此節言世道、世法、世則,正是民得以寡過處也。是乃君子之動,世世足以為天下所共由之道也。措諸躬為表率,施諸於民,人皆由其行,而奉為法度。出諸口為詞章,播諸民為號令,人皆由其言而視之為準則。以言乎四海之遠,人人皆生企慕之心,以言乎畿內之近,人人皆有愛戴之誠,是以君子寡民之過,則不限於地矣。
「此節言世道、世法、世則,正是民得以寡過處也」,我們看一個人,不會有過錯,是因為有照世道在行。動,而世為天下道;行,而世為天下法;言,而世為天下則。跟著而做,我們的過錯就會減少。
「是乃君子之動,世世足以為天下所共由之道也」,世世代代我們每一個人所行的路都是同樣的,天下所共由之道也。
「措諸躬為表率」,所計劃、所做出來的事情,「躬」是躬行;其所做出來的皆可以為人表率。
「施諸於民,人皆由其行」,制度、設施實行於老百姓身上時,大家都照著走。
「而奉為法度」,這是所行的法則。
「出諸口為詞章」,講出口的詞章,都是正確的道理。
「播諸民為號令,人皆由其言而視之為準則」,所要傳給人民的號令,人們都是視之為準則;這是講話的準則,因為其有這個條件。
「以言乎四海之遠,人人皆生企慕之心」,「四海」是很遠的,指所有很遠的邊彊;這裡大部份講的是杞國(宋國),人人皆生企慕之心。
「以言乎畿內之近」,「畿內」是京都,指在京城這麼近的地方。
「人人皆有愛戴之誠」,人人皆有愛戴的真誠之意。
「是以君子寡民之過,則不限於地矣」,所以君子讓老百姓的過錯減少,不限於四海還是畿內,都是同樣的,這是此段的重點。
《中庸》第二十九章之六:
《詩》曰:「在彼無惡,在此無射;庶幾夙夜,以永終譽。」君子未有不如此,而蚤有譽天下者。
以《詩經》中的一句話,做為總結。
讀懂經句
❶在彼:指杞,宋本國言。
這句是用在祭文,祭祖時所用之文,出自《詩經》振鷺篇;這裡的「在彼」是宋國。
❷在此:指周言。
在周朝京都的地方。
❸射:音妒,厭也。
射,是厭惡的意思。
❹庶幾:有期望而兼戒勉之意。
希望,有期望稱為庶幾。
❺夙夜:夙是早,夜是暮。
❻蚤:音棗,早也。
第六節 此節引詩經周頌振鷺之篇,以總結三重寡過,必由於本身六者之善也。詩美二王之後曰:爾今日之來助祭,在彼本國無有憎惡之者,來此我周,亦無有厭射之者,彼此相宜,譽也,以夙夜之敬慎,而得永終此譽矣。是王天下寡民過,必由於三重之道,居上不驕,尤可概見,此亦人道也與!
「此節引詩經周頌振鷺之篇,以總結三重寡過」,經文所說:「王天下有三重焉,其寡過矣乎」的道理,若能讓老百姓的過錯減少,自己本身的過錯也會減少。
「必由於本身六者之善也」,是經文所說君子之道的六件要事:「本諸身,徵諸庶民,考諸三王而不繆,建諸天地而不悖,質諸鬼神而無疑,百世以俟聖人而不惑」,一定有要這六個條件,來做為君子之道,才能定三重,這是「居上不驕」。
「詩美二王之後曰」,《詩經》之句是讚嘆二王之後,二王是文王和武王。
「爾今日之來助祭,在彼本國無有憎惡之者」,諸侯是以前已亡國的後代,賜予封侯,照理說這些人是沒有地位的,然而因為念舊,感念他們以前也都是黃帝的後代,因此繼續加以扶持。今天來助祭,他們在彼本國無有憎惡之者,你們宋國對我周朝也沒有什麼怨恨;這很不簡單,像紂王的國家或是宋國,祖先是被打敗的,而不會怨歎。
「來此我周,亦無有厭射之者」,來到周朝的人,也不會有厭惡。
「彼此相宜」,大家都相處得很好。
「譽也」,這是德性的名聲,美譽、好的名聲。
「以夙夜之敬慎」,自己本身也是早晚恭敬、謹慎,深怕有地方會做錯,聖人修道都是始終如一,在上位,也是以夙夜之敬慎。
「而得永終此譽矣」,保持美譽是始終如一的,這是不簡單的。
「是王天下寡民過」,王天下,有德、有位、有時,來定三重,讓所有的百姓減少過錯。
「必由於三重之道,居上不驕」,一定要用三重之道來顯露其居上不驕。
「尤可概見」,因其「居上不驕」,做到古早杞國的後代在被賜封居住的地方,也不會有厭惡、怨恨;來到這裡居住的人,也沒有怨恨,上下都沒有怨恨,彼此相宜,這是不簡單的!有時候連自己國內的人都不一定可以如此,連自己國內之人都沒有辦法彼此相宜,而古早杞國可以做到這種境界,是以孔子一再稱讚文王、武王、周公的德性,原因即在於此。
※ ※ ※
這兩章,給我們很大的思考空間,道務也是要根據這兩點:「居上不驕,為下不倍」。《中庸》一直研究,為什麼會冒出這兩章?從「誠」一直跟我們說,如同老前人當初要整合的時候,老前人說他不是一下子就跟我們說的;而是先告訴大家要修內德,從內德一直修。內德是無私的心。講修內德講了三年,才講整合,並不是一下子就要大家整合。
同樣的意思,誠從第二十一章開始講,講到第二十七章,之後才講這兩個題材。所以我們身為幹部,包括點傳師、壇主、講師都一樣,要帶領整體的道務,要如何來帶領?都記在這裡面。雖然題材是談三重,這範圍相當的廣;我們常說法律是人定的、制度是人定的;是什麼人定的?是所有的人共同定的,都是大家同意的,不是只有一個人同意,所以我們要了解:上下是一致的,沒有上、下之分,這是一個大循環。
倫理是一個大循環,今天我們尊重點傳師,有一日,你們也會如此被尊重,所以我們要知道未雨綢繆。我們有這個質來接受這些東西,質是哪裡來?質是我們原來就有的,被文給包起來、被外表給包住、被名位給包住;現在我們要知道所有的東西是循環的,現在是做人的媳婦,有一天也會做人的婆婆,每個人都要這種認知。
道是千秋萬世的,不是到我們這一代就沒了,還是要留傳下去,所以才要培養「誠明人才班」,後學對這個期待相當大;未來,不只是對先天道院,先天道院只是一個單位,如果我們可以帶動起來,那麼整體的道務就不只是今天這樣。所以在此,後學有一個期待、期望,大家能盡心為道來奉獻犧牲。
(本章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