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27日 星期二

中庸講記之十三(上)


◎ 黃錫堃總領導點傳師主講

《中庸》第十五章:
子曰:「君子之道,辟如行遠必自邇,辟如登高必自卑。《詩》云:『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樂且耽;宜爾室家,樂爾妻帑。』」子曰:「父母其順矣乎!」


每個月後學講完《中庸》之後,較年輕的點傳師們都會在每週四研究、練講;後學之前會依講義做說明,大部份的點傳師是依照後學的講法,也有部份點傳師自己有新的構想,將道理推演得很圓滿。後學是將研究的道理以文言文的方式寫,因文言文想像的空間較大,而白話則容易被鎖死,不容易發揮得很順,反而較牽強。

根據點傳師們所講的《中庸》,後學想到有一本「反向思考」的書,其中有一則故事:

一家公司以三天的時間筆試應徵職員,第一天考試完,其中甲考生考了99分,乙考生考了95分。第二天考試時,試題與第一天相同,甲考生懷疑:「試題是拿錯了嗎?怎麼和昨天的題目一樣。」監考官說:「不是喔,上面提供給我們的就是這份試題,這份試題是正確的。」甲考生心中很高興地想說:「昨天考99分,今天就照昨天的思路與寫法,就算沒100分,至少應該一樣是99分。」乙考生則很用心地一直思考題目該如何應答,想了又想,重新作答,結果考了98分。到第三天,又是同樣的試題,甲心中仍是竊喜,昨天、前天都是99分,今天我再依照前兩天方式抄一抄,一樣也是99分;當大家仍在思考、仍在作答,甲輕鬆地只寫不到半小時就交卷了,心想:「這次應該也能得99分。」乙這次卻是最後交卷的,因為他一直在思考,結果第三次考了99分。公司發表結果,第一名是乙,甲很不服氣地向主管抗議說:「不公平,我平均分數至少也99分,乙的平均分數比我少,為何能得第一名?」就去找評分的總經理理論,總經理告訴甲說:「我這家公司這麼大,一件成品若連續三年都一樣,無創新、沒進步,這公司怎能促銷出好業績?早就要關門了;而乙對於相同的問題卻有三種不同的答案,這種思考是有創新的智慧,對公司有益,所以我一定要錄取乙。」

我們研究道理也是一樣,就如青原惟信禪師所謂:「見山是山,見水是水;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見山又是山,見水又是水」(出自《指月錄》)的這番道理;我們在研究道理時,要否定自己,反思去想想我們這樣的講述是否有偏差;同時也要肯定自己,對自己要有信心;所謂「知不足而後進」,每一次的修辦道,都要知道自己的缺點在哪裡,這樣我們才會精進,不論修道、辦道、講道都要如此。今天所要研究第十五章的道理「辟如行遠必自邇,辟如登高必自卑」也是一樣,這樣去研究,就可以將道理推演到更深、更廣。以下將第十五章分為三個部分講解。

《中庸》第十五章(一):
君子之道,辟如行遠必自邇,辟如登高必自卑。


第一節 言人之進道,自有其序,自知之始以盡乎窮神之至。自行之始,以造夫達化之極。


「言人之進道,自有其序」,序者次序。古時是先修而後得,現今是先得而後修,這是有次序的;求道後要學道,學道後要修道,修道包括講道、辦道和行道,行道又有內、外功之分,得、學、修、辦、行,這是次序;古時恰好相反,先學道、修道,然後才去尋道、求道,這樣的次序,才能接著了道、成道;這就是進道的次序。

「自知之始」,就是自己知道以什麼為開始,今天先得而後修,知道「天命之謂性」《中庸》,知道本性是上天的天命賦予我們的,知道這是一個開始。「以盡乎窮神之至」,「窮神」一般都說是「窮理盡性」,在《理數合解》最後一篇〈理性釋疑〉有提到:「聖域者,純於理,而不離氣也。」本性是純一的,但要歸去聖域的過程中,一定不能離開氣;人離不開氣,「浩然之氣」的氣;道家說「谷神不死」《道德經‧谷神章第六》,佛家說「正法眼藏」,儒家說「窮神知化」《周易‧繫辭下》,「窮神」即本性,與「谷神不死」的意思是一樣。知道「天命之謂性」之後,就是要了解本性的本源,也就是「窮神知化」。修道不是知道了就可以,也不是知道「天命之謂性」,就表示已得道了,濟公老師當時告訴我們:「得而不修亦枉然」,只得道卻沒有修道,能回得了嗎?

「自行之始,以造夫達化之極」,自是自性,自性要如何開始行持,以造夫達化之極?「達化」就是知化,《孟子‧盡心篇》提到:「大而化之之謂聖,聖而不可知之之謂神。」造化就是化育的工夫,為什麼修道要度人、要成全?這就是「化」的工夫;化的大,大到自性的心充滿整個虛空,謂之聖;聖而不可知之,謂之神。「達化」就是己達達人,一個人在修辦道過程中,讀遍千經萬典,若沒有起而行,畫餅是不能充飢,是不能拿來吃的,只是表面工夫,所以說「行遠必自邇」,有第一步的起步,才能走到遠處;「登高必自卑」,要回去理天就要跨出第一步,即要由象入氣,由氣入理,才能到達理天,千里路途也要有第一步。

讀懂經句


❶自:自者由也。
❷邇:邇者近也。
❸登:登者升也。升高之意。
❹卑:卑者下也。

依經演繹


邇、卑者,則喻修身、成己也。遠、高者,則喻齊家、成人也。家能齊則國治,國治則天下平,以此推理,而此章道理僅推到齊家;一個人的修身會影響整個家庭,這是此章的重點道理。

1.司馬牛問君子。子曰:「君子不憂不懼。」曰:「不憂不懼,斯謂之君子已乎?」子曰:「內省不疚,夫何憂何懼!」《論語‧顏淵》


司馬牛問孔子:「何謂君子?」大家看《論語‧顏淵》,就能了解什麼是君子。孔子回答:「君子不憂不懼。」《論語》中也記載:「仁者不憂,勇者不懼」《論語‧子罕》,仁者及勇者,不會煩惱、不會驚恐;此等人並非是很勇敢、武功很好、道德很高,或能力很強,並不是講以上這些。

「不憂不懼,斯謂之君子已乎?」司馬牛為人好高談闊論,愛吹牛,從不欲人後,他以為夫子說的「不憂不懼」,就是像他這樣勇敢的人,憑著功夫、能力,甚至是德行,什麼人都不怕,什麼都敢去做,以為這樣即稱得上是君子,所以他問夫子說:「這樣就是君子嗎?」話中之意就是,那我也可以稱得上是君子了。

子曰:「內省不疚,夫何憂何懼!」夫子對每位學生的個性都很了解,所以他能因人施教。他回答說:「能在內心自我反省,問心無愧。」這是很不簡單的,意思是一個人心中上對得起天,下對得起人,「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孟子‧盡心上》,亦即內心無愧,有自我反省能力。人若能做到內省不疚,還有什麼好憂愁、好恐懼?

《中庸》第33章:「故君子內省不疚,無惡於志。君子所不可及者,其唯人之所不見乎!」君子問心無愧,一般人無法與君子相提並論,是因為一般人在人前,都表現得像正人君子,但在沒人看見的時候,卻不一定了;而君子無論在人前或獨處時,皆能問心無愧,內省不疚,這才能稱得上是君子。

所謂君子之道,要以本性良心行事,一言一行都出自於自性;所講「自卑」、「自邇」,即由內心所發出來的,才是修身,才是成己,君子就是這種工夫,能夠落實這個工夫,就非常不簡單了。

2.合抱之勢,非起於一日,其生生之機,始則生於毫末。九層之高,非成於一時,其巍大之勢,始則起於累土。千里之遠,非行於一蹙,其發腳之初,初則始於足下。生於毫末者,乃是大生於小也。起於累土者,乃是高起於下也。始於足下者,乃是近至於遠也。(龍淵子註《道德經講義》)


後學會引龍淵子的註解,是由於其註解是有楣角的(台語,意指特別的重點)。之前所說公司招考員工的故事中,同一人做同一個題目能有三種不同答案,這重要性每個人都能體會得出來;一句道理要能令人感動,重點則是要能畫龍點睛,就比如會畫龍,卻不知要將眼睛點在哪裡,那龍的神采就無法呈現出來;講道理也是一樣,「楣角」也就是點睛處,其點睛處要點在哪裡很重要。

這典故是出自張僧繇的故事,南京張僧繇很會畫畫,他在金陵安樂寺畫了四條龍,卻都沒畫上眼睛,大家看了就說:「哪有人畫龍沒畫眼睛?沒有眼睛哪像龍!」張僧繇說:「不可以畫上眼睛,龍要是畫上眼睛,就會飛走。」大家認為他說的話很荒唐、很無理。後來張僧繇就將其中二條龍畫上眼睛,結果剎那間不停地閃電打雷,那二條有眼睛的龍真的往天上飛走了,只剩下沒畫眼睛的二條龍還在,這不知是那個時代留下的歷史。(註)

一句道理要如何畫龍點睛?後學現在以袁前人做大麵這個真實事件來做比喻,這可說是歷史的見證。袁前人以前在做大麵時,每天都用古早時那種大大的臉盆至少做兩盆,有時候銷路好,甚至做更多,如:節日或初一、十五的時候。後學問袁前人:「前人,您賣這些麵就有賺錢,怎麼不拿去買菜?怎麼要撿這些菜葉?」袁前人說:「你不曉得呀,這錢不是我的!」我疑惑地問:「怎麼不是你的?你是老闆,(錢)怎麼還不是你的?」袁前人:「這台機器是老前人買的,台北還有二十幾個人靠這台機器的收入吃飯,我一仙錢(台語,一分錢)的收入都必須寄去。」

這故事聽來不怎麼生動,但後學再加句話:「老前人並沒要求袁前人將錢全部寄去,也沒要求他要寄錢去,但袁前人就是有這個心。」這樣故事就生動起來了;若能再加一句:「但願眾生得離苦,不求自己得安樂」,這就有畫龍點睛的效果。反之,若一句道理講得沒頭沒尾,聽的人也不知這話到底在啟示什麼?那就麻煩了。所以講道理一定要會畫龍點睛。後學會引龍淵子的註解也是這個作用。

「合抱之木,生於毫末」,若解釋為每一棵樹木都是一粒種子成長起來的,這樣的道理感動不了人,大家來看以下的解釋。「合抱之勢,非起於一日」,一棵樹木會這麼高大,不是種一天就變得那麼高大,亦即要很久的時間;就像做一件事情,也不是馬上做,就能馬上成功,是需要時間的。「其生生之機,始則生於毫末」,最重要的是「生生之機」這一句,一棵樹能長大,最主要是它有生命,才能一直生長,這就是生機;當我們正看著這棵樹時,看不出它在長大,但過幾天再來看時,會發現樹有比較高,這表示它是有生機的;修道也是一樣,總認為自己修道幾十年都是一樣,其實有成長,只是自己不知道,在心、身、性都有提昇。這句道理的註解可以引申:萬事萬物都有生機,道行也有生機,它是活的,不是死的,只是我們看不出來。這樣延伸,人的思考空間就大了。「始則生於毫末」,一棵樹的成長,是由一粒種子從裡面慢慢生長而來的;如同人也是從小由父母慢慢養育長大的,不是一天就變成大人;這道理就是這樣畫龍點睛。

其後兩個比喻,也都是同樣的意義。「九層之高,非成於一時,其巍大之勢,始則起於累土」,九層之高,非成於一時,高又大的勢,也是一擔一擔的土所堆積而成的。「千里之遠,非行於一蹙,其發腳之初,初則始於足下」,一舉腳為「蹙」,腳有動即有生生之機;千里路途也是由一隻腳開始動起。

「生於毫末者,乃是大生於小也」,大樹是由小小種子長成的。「起於累土者,乃是高起於下也」,九層之高,是很多土從地面慢慢堆起的。「始於足下者,乃是近至於遠也」,千里之遠也是要由第一步走出去,才能到達。

以上道理要我們了解,任何事情都是由小而大,修道、辦理道務也是一樣。

3.千里始足下,高山起微塵。(白居易〈續座右銘〉)


「高山起微塵」,微塵即灰塵;高山是由微塵一點一點地累積;宇宙間高山大海,天地的形成,山河草木,都是由微塵所形成的,這些是印證。

註:出自《神異記》,西晉王浮著作。張僧繇嘗於金陵安樂寺,畫四龍而不點睛,云:「點之則飛去矣。」人以為妄,固請點之。須臾,雷電破壁,見二龍飛去。未點者如故。

(續下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