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4日 星期四

中庸講記之九(上)


◎ 黃錫堃總領導點傳師主講

《中庸》第十二章:
君子之道,費而隱。夫婦之愚,可以與知焉;及其至也,雖聖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婦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雖聖人亦有所不能焉。天地之大也,人猶有所憾。故君子語大,天下莫能載焉;語小,天下莫能破焉。《詩》云:「鳶飛戾天,魚躍于淵。」言其上下察也。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婦,及其至也,察乎天地。

「費」有三個讀音,為「ㄅ一ˋ」、「ㄈㄟˋ」(姓氏如此讀)、台語音「ㄈㄛˊ」,字典上只有標示前兩個音,一般漢文則都讀「ㄅㄧˋ」,是廣大的意思。

我們了解未有天地之前,從無極開始,太極、陰陽、男女、夫婦、父子、君臣、朋友,這是倫常之道演進的由來;夫婦是人類的原始,所以我們常唱那首歌〈母親的手〉:「……推動搖籃的那雙手,也推動了整個世界。」這就是說明人倫之道從夫婦起始。

「夫婦之愚」,愚是指平凡,並不是指笨,平凡的人也能知道最至極的天理;及其至也,雖聖人亦有所不能焉。「夫婦之不肖」,不肖是指不賢,意即很平凡的人也可以知道該怎麼去做;「及其至也」,講到極點,雖聖人也無法做到。

天地那麼大,人猶有所憾。遺憾的意思是指不圓滿,因為無法百分之百知道該怎麼做,我們人的智慧無法及於天地之大的每一樣事情。故「君子語大,天下莫能載焉;語小,天下莫能破焉」,是說道的玄妙。

並引用《詩經》:「鳶飛戾天,魚躍于淵。」「言其上下察也」,上下顯現出來,讓我們去體悟、去體會。所以「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婦」,開端是在於夫婦;「及其至也,察乎天地」,就是要我們了解天地的道理。

這篇是在說天人合一的道理,什麼是大周天、什麼是小周天的推演。

讀懂經句


君子:能體中庸之道者為君子。

假如天人合一的道理用君子之道來表示,君子即通達做人的道理之人。其解釋:能體悟中庸之道者為君子,即能體悟《中庸》孔門心法的道理。子程子有言:「始言一理,中散為萬事,末復合為一理。」《中庸朱子章句序》這都是中庸的道理,即君子之道。

君子之道:亦即中庸之道、天地之道。

君子之道就是中庸之道,也是天地之道。《大學》是講道,《中庸》是講天;講天與地,是講至極的道理,不是我們一般看得到的天地,這是推演至「道」的玄妙處。

費而隱:用之廣大謂之費;體之精微謂之隱。二字不相間,體用不相離。

此處講體與用的道理。用,若發揮出來是放之彌六合,在虛空、宇宙裡面是無所不包,此為用;凡是體會得到、看得到的,都是在用的範圍內。體,很多的萬事萬物,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譬如人體的天生構造,為何有五官?為何有身體髮膚?這是很微妙,都是在講隱的道理。費與隱二者,字雖不同,但費即隱,隱即費,二字不可拆開,體用不相離;有形與無形不可拆開,否則東西就不存在了。如同生滅之道理,有離開才有生滅,沒離開就無生滅,所以體用不相離。

可以與知: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

《孟子.盡心上》:「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即行出來的、想的,直接都用天心、道心。為何能「不慮而知」?本性是每個人都有的,因為在聖不增,在凡不減;聖人與我們的本性都一樣,本性是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每個人都一樣五常俱備。

所以上天給我們的本性本來就蘊藏著,正如同《中庸》第一章講「天命之謂性」。上天賦予我們本性,人若能率性而行,每個人都是聖人、是佛祖,這就是良知。即使夫婦之愚,也生而知之。譬如吃,看小嬰兒出生,其成長過程,不必教他都知道要怎麼吃;奶嘴放在他口中,小嬰兒即知道要吸,這就是天性。性者,成也,天性即天成。

那為何譬喻為夫婦之愚?因為人的起源是從夫婦而來的,在《大學》第九章:「未有學養子而後嫁者也。」每個女人家,要出嫁前,並未先學生兒育女的工夫,但卻敢負起此責任。所以這句道理是在講,不學而知,是良知良能,天性是自然的,因其率性而行。

後面還會講到為何有分凡夫與聖人。現在則是告訴我們,研究此道理,能感受到人的生命是相當珍貴,上天給我們的是完美的、不欠缺的;但為何人到最後都會變?這等一下會講。我們先了解倫常之理,再一步一步推演;原來不慮而知,就是良知。

可以能行: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

為何夫婦之愚,能夠行?能夠知?也能夠做得到?因為不學而能,這就是良知良能。既然他有良知,能知道又能做到,這就是良知良能。如果我們知道而不去做,這是後天人的問題。

及其至也:是隱之全盡處,非道之精微處。限於地與時,拘於數與勢者。

為何「及其至也,雖聖人亦有所不知焉」?照理說聖人是無所不知的,為何會不知?《孟子.盡心下》:「大而化之之謂聖,聖而不可知之之謂神。」「大」是廣大;無私無執就是「化」。修道要達到天人合一,一定要無私,一點私心都不行,一定要以公心,這就是「及其至也」。

聖人都能大而化之,為何還會有什麼事情是不知道的?因為「聖之不可知之之謂神」。有很多聖人不知道的事情,到底是什麼事情不知道呢?其不知道的即是隱之全盡處,來到後天會有變化,「限於地與時」,因為地與時,即地點(所在)和時間不一樣。例如:孔子入太廟,每事問,即顯露出雖然他知道,但因知道得不徹底,本身並非專業專才。有所謂的通才與全才,有專業的人才能稱為全才,俗語說:「隔行如隔山。」聖人是以推理而知,但細節無法用推理,只能大致推理而知。地就是所在,各方的風俗不同,包括語言也不同,中國大陸四川講的話,我們就聽不懂!想看看,中國大陸在地球上只是一小部份,為何語言就無法一樣?聖人很多事情能知道得那麼多,都是以推理而知。所以我們要了解地域與時間會造成各種變化,以前的事情與現在的事情,其做法、各方面的觀念與風俗習慣都不一樣。

「拘於數與勢者」,數是會變化的,一樣是數字一,一加二是三,一加三是四,這數字就不一樣了;讀過《易經》的人更是知道數是會變化的!有人說算命很準,如果是算過去會準,但若算未來就不準了,為什麼呢?因為未來會有變化!過去已經過去,其實問自己最知道,也不必去問神問卜;就算算命的人說過去很準,但卻無法預言未來,未來是不可預知,否則厲害如諸葛亮,怎麼無法預防七星燈被踢翻呢?種種事情是會有很多變化的。勢就是有位,例如我們在其位,謀其事,自己都可以做主宰,一旦不在其位,就不謀其事。孔子若能為王,則能將國家治理得很好,但上天給他的任務並不是要他為王,所以他沒辦法久在大司寇之位。我們要了解隱就隱在此處。「非道之精微處」,並不是他不知道精微處,只因時空的關係,所以聖人有所不能,原因在這裡。

猶有所憾:就覆載生成之偏,寒暑災祥之不得其正者。

「就覆載生成之偏」,天之所覆,地之所載,萬物生成的偏差,如地球的東西方就不一樣,同一時間,東方這裡是白天,西方那裡是晚上,反之亦然;又譬如寒暑,有的地方冷到零下幾度,有的熱到四十幾度,即「寒暑災祥之不得其正者」。

《道德經》第23章:「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天地也會有颳風驟雨之時,氣候如果要變化,我們人也都料想得到,如颱風來前會放雨白(台語,太陽雨)、下雨前會先陰天。俗語說:「上山看山頭,出港看海口。」後學小時候住宜蘭,人家說:「快要下雨了!」後學問說:「你怎知?」他說:「龜山戴黑帽。」即烏雲蓋在龜山上,這是天呈現給人看的預兆。而人就不一樣,人要「做風颱(台語)」發脾氣前,是無法料想得到,脾氣一來就發,這就是無常。天地也會發脾氣,但這是有常,祂會先有預告;人要發脾氣前,有向人家預告嗎?沒有,我們沒預告就是不正常。

所以說天地之大也,人猶有所憾。人看起來會覺得不圓滿,「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論語.顏淵》,一個人的生命,是媽媽懷胎生下,花了好幾年培養的工夫;然而生命一旦沒有了,一點利用的價值都沒有時,就趕緊要入土為安。

現在流行禽流感,新聞只急著報雞鴨死的數目,擔心死太多,人沒肉可吃;但人死了多少卻不報,因為雞鴨是關係著人要吃的食物,而人死了是無法繼續利用的。這給了人們一個反省:生命的價值,在於體用不離,生命才尊貴;當有一天,若生命結束了,別人就不會再計算,而一隻鴨、一隻雞沒了,人們卻會煩惱。人的價值是什麼?尊貴是什麼?是這點自性。這個道理就是要我們開悟,世間還有什麼好計較?還要發脾氣、毛病嗎?生命才是最要緊!

語大莫能載:言人心量之大,天地也無法承載。故朱子釋其大無外。

人心量之大,天地無法承載,可見心有多大;這裡用「君子之道」,而非「中庸之道」,因為和人有切身的關係。我們常說人如天地之蜉蝣,一隻蟲而已,有什麼偉大之處?當研究這道理後,才知原來重要的不是這身體!比如後學體重比較重,也才70幾公斤,這身體的重量與天地相比,是小巫見大巫,所以不是這樣比。若以心量比就不一樣,天也無法承載我們這個心,為什麼呢?朱子夫子說:「其大無外。」你到哪兒,心就能到哪兒,這心量大不大!放之彌六合,這個心就是我們的心。人的潛力、潛能,這潛能是有幅射,像太陽般能三百六十度都看得到。雖然人的心是看不到的,其心念是不可思議的。

語小莫能破:心量之精微,再細之思考也無法破析。故朱子釋其小無內。方寸之心雖小,其量與天地同大。收存之,則正氣隱括於一心;散布之,則正氣充滿於天地。故程子曰:其味無窮,皆實學也。

「心量之精微,再細之思考也無法破析」,心量之精微,再往內縮,要養天地之正氣;正氣如何養?再細之思考也無法剖析。想思考找出答案──心為何「其大無外,其小無內」?但卻是無法解釋清楚的,心的作用,那麼奧妙無窮,其精微處能如何剖析呢?看也看不到,想也無法想,細到那麼細──退藏於密。

現代以原子能發電等連鎖反應,鈾燃料體積小,發電量卻可非常大(比如僅一粒征露丸大小的鈾燃料,卻可以提供很多的電量),其發電效能是日以繼夜,爐心發出的能量非常可觀。燃料棒中可供發電使用的鈾僅約佔百分之三(鈾235),還有百分之九十七是沒有發電效能的(鈾238);而使用過的廢燃料棒,其中有的元素半衰期非常久(甚至達萬年以上),會持續釋放放射性元素,所以才要管制,核廢棄物要放在哪裡,都必須管控的。原子彈也是用核原理製成的,在日本廣島、長崎的原子彈爆炸,就產生這麼大的能量,但造成的污染也是很麻煩的,所以常常想該如何管制。原子的運用是科學家偉大的發明,而我們本性的原子何止如此,心一動驚天動地;人心稍微一動念,天上好像地震般,所以我們的心念可以不正嗎?這顯露出小周天、大周天其實都是一體的,都是大周天。所以「語小莫能破」,其奧妙不是用智慧或思考能想出來的。人蘊藏這麼有妙用的東西,我們有去用到嗎?那原子能發電非常有效益,若遇到能源危機,油越來越貴,原子能很好用,人們馬上就想到要用核能來發電。
我們要了解,有最好的東西放在我們身上,這就是「語小莫能破」。「方寸之心雖小,其量與天地同大」,我們的心,連方寸大小都沒有,看都看不到,從來沒有一個人可以想到心是長什麼樣的,連聖人都無法了解這麼多的事情。

「收存之,則正氣隱括於一心」,我們有將心好好存在裡面嗎?所謂「存心養性」,將心存在裡面,守之勿亂用,隱括於一心,此心是了不起的上天的妙用。「散布之,則正氣充滿於天地」,擴散出去時,正氣充滿天地。「故程子曰:其味無窮,皆實學也」,所以研究中庸的道理,其道味是無窮無盡的;這不是以勸世的幾句話就能顯露、表達出來的,這是實學實用的東西,不僅是學在世間辦事、處世之道,而是學存心養性的大工夫。

鳶飛戾天:鳶是鴟類,飛有飄然活潑之意。戾者至也。

「鳶是鴟類」,古早風箏叫做紙鳶,老鷹也叫鳶。老鷹是怎麼樣子的?有一次秋天後學到基隆港,看到愛鳥協會的鏡頭都在搶著拍老鷹;而目前基隆港,甚至可能所有北部,老鷹只剩十九隻,數量減少的原因,是吃到很多有毒的化學東西而無法生存。

後學小時候,老鷹很多,老鷹會吃小雞,母雞都會保護小雞。以前老前人常說:「小雞要顧好。」為什麼?因為老鷹會抓小雞。老鷹在天上飛得高高的,看到獵物時,動作很敏捷,咻〜撲下來,抓小雞或蛇,甚至是很大隻的蛇,老鷹也是一叼就捉走了,這當我還是個孩子時常見到。我跟我的孩子說:「要帶孫子去看『鶆鴞(台語,lāi-hióh)』。」我的孩子說:「老鷹不說,怎麼說鶆鴞?」現在知道老鷹台語這樣說的人可能較少了。

鳶飛,就是能飛到天上去;鳥能在天上飛,人為何不能飛?大自然萬物的構造實在很奧妙,老鷹能飛是因為有道,生存在大自然的東西都離不開道。

躍:有跳躍活潑、靈動生機之意。

躍,是跳起來。魚在水面跳來跳去,所以魚有牠的生機。包括一草一木,都有其生機。

上下察也:察者著也。明化育之流行,上下昭著,所謂費也。然其所以然者,則非見聞所及,隱也。

「明化育之流行」,流行,指一氣流行,不是一般常說的那種「流行」,理天、氣天、象天,這天地一氣流行;化育,天地有生育、養育,人才能化育,人能補天地之不足,這就是化育。「上下昭著,所謂費也」,看高看低,上下明察,其功用在此。

「然其所以然者」,就是說知其然不知其所然者。比如:人的構造為何是二個眼睛、一個嘴巴、二個鼻孔?這是平衡的作用。如果只有一個眼睛,要拿東西時就不太容易能拿得到,要有二個眼睛才能對焦,所以這實在太玄妙了。如果進一步要問為何會這樣?問醫生,醫生不知道;問聖人,聖人也不知道;問上帝,上帝說這是自然,亦即流行。「則非見聞所及」,這不是普通就看得見的;科學家常說:「你拿出證據來,才可以相信。」卻沒有人能提出證據,無法用學問提出答案的;要找到其中之答案,只有明師來傳,明心見性,「見性一轉三千卷」,見性的人能接受這道理,一般人無法接受,他們認為:這是無字天書!講實際的事情就好了,為何要講到那麼遠的事情?談論人不知道的事情,要做什麼!因此我們修道人能將生命、生死擺第一位,而世間的人卻是要看得到的,才要做、才要修。

造端:道之發端。

造端,道之發端。發端,就是看得見的東西。人要體悟人類的根源、萬事萬物的根源,要從夫婦開始。
(續下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話大德張老前人

◎ 劉黃河點傳師   邂逅 我們的大德張老前人,與後學的首次邂逅相遇,因緣可謂奇特,在那時之前,我們從未謀面,素昧生平。 那是後學退役後的事,後學工作於新店二十張路的一家公司,這公司的總經理也姓張,也是上海人。這位張君住在羅斯福路三段,就是台灣大學正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