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29日 星期四

思憶母親

◎ 銘心

▲  大嫂帶家母一起去台北曬太陽。
母親離開14個月了,無意中從相簿內看到,母親那年剛摔倒受傷,從醫院回家療養的相片,勾起後學想到母親在家療養的這些年,兩位嫂嫂和內人對母親的用心照顧(圖為後學三姊的兒子,從紐西蘭回來時,與後學的大嫂帶家母一起去台北曬太陽)。感恩偉大的坤道!每一個成功的故事,身旁一定有位偉大的坤道。

美國全志佛堂開壇記


◎ 溫潔芳

求道


全志佛堂的壇主Nathaniel Girrens(李勝倪爾.格倫斯),簡稱Nate(李德)。李德在美國印第安那州跟隨全一佛堂的壇主Bill Bunting(比爾)學習太極拳多年;比爾壇主時常向他說一貫道的道理,鼓勵他修道,他也都在週日上網參班──美國全真道院的電腦網路週日英文班。

兩年前,李德從印第安那州搭飛機,飛行3千多公里到洛杉磯全真道院求道,可以說是「千里訪明師,萬里求口訣」。

心中有愛 入眼皆美 柬埔寨學習心得


◎ 楊蕙瑜

感謝 天恩師德,此行承蒙陳立家點傳師慈悲厚愛,給予後學了愿學習的機會,後學誠惶誠恐,再次踏上熱情的國度。來到金邊天暘佛堂,有機會跟毛秀清講師到鄉下實居戶外教學,看到毛講師用心度人成全的過程,從溝通到契合當地學長的機,真是不容易,也看到當地人才的發心,實在令人讚嘆!

學界培德班文化之旅心得


◎ 忠恕學院學界培德班提供

※謝祥民


這一學期後學擔任培德班公關組組長,有鑑於此學期的課程雖安排了三教簡介,但沒有讓學員分組進行三教報告,擔憂學員們學習後無應用的機會,因此決定舉辦一個「三教合一文化之旅」!

構思活動內容時,考慮到要與三教課程有關聯,因此利用我們玩遊戲的經驗,和之前學長們設計的教案,在多次線上開會討論以後,終於完成了這次文化之旅的準備。

茉莉花開 孝思長芳 益新雙親節活動心得


◎ 益新單位提供

2017益新單位雙親節感恩活動於5月7日在中一堂舉行,由忠恕學院中壢分部初級部四年級承辦。在益新單位而言,可謂為大型活動之一,班上同學戰戰兢兢,開會又開會,策劃再策劃;工作職責分配後,各自準備,利用每週四晚上課外演練,前後一個多月。全班同學通力合作,於5月第一個週日正式上場,圓滿呈現,掌聲不斷,感動台下觀眾,獲得好評。尤其此次活動中,賦予初級部學員重責挑大梁,對他們而言,承擔的感觸特別深刻,幾位學員分別透過文字,與讀者分享心得。

記先天道院50週年慶


◎ 先天單位提供

台北市萬華區先天道院落成50週年了!民國106年(2017)5月6日9點正,在3樓佛堂進行「壇慶典禮」,獻供、獻香與恭讀祝禱文中,展開慶祝活動。感恩基礎忠恕領導陳德陽前人、黃錫堃總領導點傳師,與各單位點傳師和道務助理、道親等一同參與,祈請上天賜予道務宏展、道親平安。

心能轉境 即見如來 瑞周天達長青班法會心得


◎ 瑞周天達單位提供

感謝 天恩師德、諸天仙佛護持,領導點傳師、點傳師慈悲成全,及各位學長全力以赴,老菩薩與幹部們踴躍參加、共襄盛舉。瑞周天達單位於6月11~12日,順利圓滿地舉辦了長青班法會。

這次瑞周天達單位仁、義、禮、智四區熱情參與,從規劃到舉辦,不到一年的時間,感恩眾人齊心齊力而成就。光陰似箭,日月如梭,人生有幾個一年?一生能有幾次如此殊勝的法會?曾有點傳師說過:「眾生因我們而得救,我們因眾生而成就。」無比感恩的心情,願每位參與者都能法喜充滿,了悟自性,更加發心地成己度人,使道務宏展、蒸蒸日上、傳承永續。

追憶潘風明點傳師


◎ 愚魯

序曲


緣份,是一曲跳躍的音符,時而令人激動,時而讓人低吟。

猶記得當年在天青堂的一堂課「認識一貫道」,課後的雙向溝通,班員們問了一個問題:「何謂一貫道?」您什麼也沒說,只是作揖,跪,五體投地;這突如其來的動作,讓當時坐在地板上的小後學無意識且自然地移動閃過,時間剎時凍結;潘點傳師緩緩挺起了身子,站了起來,向前走去,之後又走了回來,拿起了麥克風:「這,就是『一貫道』!」

2017年6月27日 星期二

以生命撼動生命 2017心靈成長班講師法會手記(上)


◎ JIA

第一次心靈成長班講師法會於民國106年(2017)5月26日晚上至5月28日,於基礎忠恕道院舉辦,心靈成長班第一、第二梯次的講師齊聚,共度這法喜充滿且感動滿滿的兩天兩夜。陳德陽前人與黃錫堃總領導點傳師也慈悲親臨勉勵這一批由各單位推薦、50歲以下的年輕講師,期勉大家能為基礎忠恕道場齊心付出,共創一番新氣象。

中庸講記之六(下)


◎ 黃錫堃總領導點傳師主講

(接上期)

4.象曰:天與火,同人,君子以類族辨物。《易經.同人卦》


《易經》的大有卦跟同人卦很重要,我們常講:「君子以遏惡揚善,順天休命。」《易經.大有卦》大有卦是後天返先天;而同人卦是先天轉後天,講天火同人。

「君子以類族辨物」,此與「一以貫之」是同樣意思。類族指所有萬事萬物,不僅只有一萬種而已,甚至包括一草一木,這類族是無窮盡的。但是類與族是有分的,貫在魚變魚,貫在人變人,無論植物或動物,都可以以物分辨得清楚。

2017年6月15日 星期四

中庸講記之三(上)


◎ 黃錫堃領導點傳師主講

《中庸》第一章:
「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

依經演繹


1.道者以其體言,天賦本然之性;以其用言,日用尋常事物當行之道,不可離於須臾,若其可離,則成身外之物。《中庸輯義》(註1)


「道」,以體而言,如詹金益前人所言,是天賦本然之性,這是體;以用而言,為日用尋常事物當行之道,不可離於須臾,若其可離,則成身外之物。從體與用而言,是一體兩面,體用一也,實際上是相同的。如《孟子.盡心上》:「君子所性,仁義禮智根於心;其生色也,睟然見於面,盎於背,施於四體,四體不言而喻。」根據研究經典可知,有修道者是君子,未修道者是為小人;但君子若不依道而行,是謂「偽君子」。若只在表面稱自己是修道人,而行為不依修道人的「道」而行,就是偽君子;若非修道人,且不依道而行,是謂小人。社會上或是道場上,最可怕的就是偽君子,看似修道人,實則未依道而行。未修道的人稱之為小人,可以用道來引導、度化他。偽君子則無法。

中庸講記之一(上)


◎ 黃錫堃總領導點傳師主講

編按:本系列中庸講記是黃錫堃總領導點傳師於先天道院所講述,為黃領導點傳師整理昔日聽老前人講課時所抄錄的筆記及講解的重點,並研讀補充資料,再加上個人的體悟所分享的內容,經後學們聽打之後,將分期陸續刊登於〈基礎雜誌〉,以饗讀者。

大家聽道理、講道理都很久了,常講到「存天理、去人慾」,或是「去脾氣、改毛病」,咱捫心自問:數十年來修道,到底改了多少脾氣、毛病?相信效果還是相當有限的,到底問題是出在那裡呢?這幾十年來,後學感受很深,《六祖壇經.懺悔品第六》頌曰:「迷人修福不修道,只言修福便是道,布施供養福無邊,心中三惡元來造。」問題就出在這裡,因為我們大部份的時間,所有道務運作或個人內聖工夫的行為修持,大都只是在修福;對於內聖 的工夫──「心中三惡元來造」有減少嗎?可能減少得很有限,就是因為這個原因,所以我們與古早前輩們的修辦道方式差異相當大,將修福當作修道,其實只是掛名修道,所以我們要將這個原因,做深深的自我反省。

中庸講記之二(上)


◎ 黃錫堃總領導點傳師主講

《中庸》第一章:
「率性之謂道」

依經演繹


1.率性是自性的流露。


上天所稟賦的,很難用文字和語言來解釋,率性而行就是道,即自性的流露;流露二字要靠各位慢慢體會。道是盡性的大路。盡性就是照本性而行。

《孟子.告子下》:「夫道,若大路然。」曹交有一日問孟子:「人人都可做堯舜嗎?」孟子回答說:「可以。」曹曰:「文王身高10尺,湯王9尺,我9尺4,他們都是明君,我除了吃飯,什麼都不會。」孟子告知:「我可以教你做到像堯舜,例如你看到老人家在前面走,你就要走在他的後面,這就是悌;堯舜之道,孝悌而已,你能做得到,就是堯舜,只要照著做就是了。」(註1)

中庸講記之二(下)


◎ 黃錫堃總領導點傳師主講

《中庸》第一章:
「修道之謂教」

依經演繹


1.修道:修持與聖賢相同行誼規範,以求達到窮理盡性的工夫。


教:是教人盡性的方法。

「修道之謂教」,說到修道,大家可能體會比較深,因為有版本在。後學這裡提到的意思是,修持與聖賢相同,聖賢包括古時的聖人、賢人,包括老前人、袁前人和一些前人輩都是聖賢,學他們的行誼和規範。道場法會有照著前賢的腳步行,後學參加多次點傳師法會,有這樣的做法,一步一腳印,按照前人的腳步行,這是學前人輩的行誼。為什麼照他的腳步行呢?以老前人來說,老前人來台灣,當時的情景相信大家都很能了解,道為何能傳萬國九州,到底老前人的能量在哪裡?老前人的德在哪裡?有時候,咱想要度一個人都很困難,甚至十年度不到一個人,到底什麼原因?當然要自我檢討,咱的德性是不是那裡有缺失?這都要有榜樣給咱看。

2017年6月7日 星期三

中庸講記之一(下)


◎ 黃錫堃總領導點傳師主講

《中庸》第一章:
「天命之謂性」

講義上:「天命之謂性」,即人的本性是上天所賦予我們的;「率性之謂道」,意指人率性而行就是道,是人在走的路;「修道之謂教」的意思是,修道就要教化,這是很簡單的解釋。但若只這麼講,大家能滿意嗎?這樣要如何再出去講給人家聽呢?四兩撥千斤,一字化三千,沒1分鐘就講完了,剩下1小時要講什麼?道理是可以推演的,後學記得有一種科學叫形式邏輯,是較為抽象的,但是有很多人喜歡聽抽象的,我們也要適應各種道親的需要。又有一種叫所謂的「實踐倫理學」,譬如師父拚道行,「拚道行」是我不會講,但是我可以做給你看;大家覺得會做就可以,不必學、不必看經典了,但是我們人來凡間這裡太久了,很多都容易受到外界氣稟的影響,已非原意,必須再學經典為準繩。

大家要了解天命。講到天命,大家會想到:老前人有天命可以放命給點傳師,點傳師有天命才可以點道,這是其中之一。後學所要講的,在講義上寫得很清楚,第一條是袁前人所講的道理,後學不必多講,他的領悟力很高。

如之前提到《莊子》所講的「天與人不相勝也」,人與天是天人合一,這句道理可以再作延伸──:「故其好之也一,其弗好之也一;其一也一,其不一也;其一與天為徒,其不一與人為徒;天與人不相勝也,是之謂真人。」一般講「一」為太極,就是已經有天、有人合在一起。「其好之也一」,就是我今天知道「一」,我得道了,很歡喜。「其弗好之也一」,另一個人講,這道也沒什麼,而這個認為道沒什麼的人也是有一。歡喜的人有一,不歡喜的人也有一。

第二句講「其一也一」,意思是我認為我是天人合一,是天的化身。另一個人覺得哪有可能,你與天相差甚遠。認為有的人也是一,認為沒有的人也是一。有什麼不一樣?「其一與天為徒」,若很高興今天得道了,得到一,指有結果了,這樣的人就是與天為徒,他有與天同在。「其不一與人為徒」,他也不覺得高興,對一的認定也馬馬虎虎,這種人是與人為徒,他只是人而已,但他也有一,所以得道的人與沒得道的人都有一。這就是「天與人不相勝也,是之謂真人」。

依經演繹


1.原來人之性出於天,天乃人性之本源,猶如木之有根,水之有源,故人之性豈能無所出處源頭。《學庸講義》


袁前人說:原來人之性出於天,天乃人之本源;我們的本性是上天所賦給咱的,天是人性的根源,如同木有根、水有源的意思。樹有根,水有源頭,難道人沒有其源頭?《道德經.復命章第16》:「夫物芸芸,各歸其根。」

後學在準備道理時,是以排列、組合的方式,成一篇道理;即平常對經典的句子要作分類,同義的作排列,再組合,加以融會貫通,而成一篇道理。

2.氣聚成形,而理亦賦焉。


後學會學這些道理,當時大部份都與暖暖林華前人學的,後學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也不會打破沙鍋問到底。林前人為什麼會學這些道理?在他尚未進入道場之前,是信無極教,因為他看到道中的道理與無極教一樣,所以袁前人度他很快,於民國36年(1947)求道;後學10幾歲時就向他學習。

氣聚成形,理、氣、象是道中很普遍的道理。《聖經.創世紀第二章》有記載著:「耶和華用地上的塵土造人,將生氣吹在他鼻孔裡,他就成了有靈的活人,名叫亞當。」耶和華=上帝=理;塵土=象;氣=氣。

「天以元之理為命」,首字為天,末字為命,即天命。

在了解天命之前,先看《理數合解》:無極為一圓圈。而孟子則說:「惻隱之心,仁之端也」《孟子.公孫丑上》,本性裡面無極是靜的,靜的又為何有仁、義、禮、智呢?這與之後會講到的「喜怒哀樂之未發」《中庸》一樣,林前人告訴後學這部份一定要講《陰符經》,《陰符經》在歷史上只有二本,傳言姜太公也有《陰符經》,但據後學所了解,歷史上只有二本,一為《周書》,一為《黃帝》,《周書》的已經失傳了,不知道是誰寫的。所有古早的賢人無論鬼谷子、張良、姜太公都只是註解而已,後來這成為道家的一部經典,比如觀天之道、執天之行,寫這麼多講天地的道理,後來又變成兵書。蘇秦在最狼狽的時候,回家就是研究《陰符經》,研究了一年,後來任六國宰相。《三字經》:「頭懸梁,錐刺股。彼不教,自勤苦。」將頭髮懸吊在梁上,想睡覺時就以錐子刺大腿,比喻發憤苦學的意思;其中「錐刺股」的這人就是蘇秦,他是一位著名的縱橫家,遊說六國聯合抗秦,後來被六國封相。

而黃帝為何會寫《陰符經》?就是剛講的窮究天地之理,這是一步一步來,有階段性的,比如講天命是怎麼來的,從無極、太極,到兩儀......,這是理、氣、象;《列子.天瑞篇》:「太易者,未見氣也」,未成氣為太易。無極理天這一點,古早中壢天德堂(現為益新單位)詹金益前人常講:「我一生沒研究什麼,我只會畫個圓圈中間一點。」就是在講這個,這個代表什麼?天、地、人、物都有這一點,這點是什麼?詹前人的《金剛經白話直解》註解有寫這點為:如來佛心印,心中之道體。無極為天賦之明命,本然的道體。

所謂太極曲線,在大圓內取兩個內切的小圓一半,這是古代曲線二等分一個圓的最簡易幾何作圖法。此圖陰中有陽,陽中有陰。

《道脈圖解》又是怎麼畫?後學在此作一說明,供大家參考。先畫一大圓,裡面再畫一小圓,此圓為太極之本體,表示無極進入太極裡面,我們道場之所以會採用《道脈圖解》的圖,是根據明朝有一位來瞿唐先生發明的,其內容專門在解釋孔子的「吾道一以貫之」
《論語.里仁》,正符合我們一貫道所說,所以一定要採取他的圖。

▲《道脈圖解》太極炁天圖解。
 
我們今天講道理不講數,因為數的變化很大,所以我們大部份要用理來貫通聖人所留下的道理。

四太:太易、太初、太始、太素,素為質之始也。

「太易者,未見其氣也,太初者,氣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質之始也。」《列子‧天瑞篇》

一點為無極之動,無極是靜的,怎會動呢?天以元之理為命,是在講無極之理,動而為太極,分陰陽布為五行,化生萬物。

《道德經.混成章第25》:「有物混成,先天地生」,有物混成,到底是什麼東西?有人說是指 上天老母,大家想看看 上天老母有東西嗎?物一動,元亨利貞出現,詳細請看《周易註解》。

「天命之謂性」,性裡面自有仁、義、禮、智、信,信統四端而兼萬善,天以元亨利貞之理為命,人物得之,則為仁義禮智之實理信之性;氣聚成形後,無極初動變成太極之理,人在太極以後,起了人心,氣質才能成形。

3.朱子:「天地之間,有理有氣」,王覺一祖師《理數合解.中庸解》:「天者何,理也,氣也」,意思是一樣的。


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無極是靜的、無形的,只能去感受,上天賦本性予咱的過程就是這樣。

形而上是道,形而下是器,道是所有成物的根本。

氣是感覺出來的,是成物的器具,身體也是器具,物能通,人就成物,不通就變軀體,為靜物。

是以人物之生,必稟此理,然後有性;必稟此氣,然後有形。人是怎麼生出來的?怎麼能活?是要稟上天所賦的理,然後有性。

道理的講法有深淺,但其精粹必不能有所偏差,袁前人提醒我們:「千言萬語,總括一句,不可稍有偏差」,即多言數窮。

4.上天所賦於人之人性,欲人知其本,皆出於天,而實皆備於我也。故曰:天君泰然,百體從命。


天為一大週天,人為一小週天;《孟子.盡心上》:「萬物皆備於我矣」,人為萬物之靈,人是萬物的標杆,雖說大、小,其實都是週天,天與人一樣大;天與人都是 上天老母的分靈,都是不增不減。

咱今天修道最可惜的,就是只知道修福,那都是在做後天的事情;後天的是外功,外功是在補環境的不足,才能夠修養身心;但世間處處都是道場,無論在家庭、在社會、在道場,或兩個人相處之間,都是道場,先天做得好,後天一點問題都沒有。

所以人要知其本,孔子也說:「四時行焉,百物生焉」《論語.陽貨》;這是大自然上天的運作,我們只要照這樣做就對了。

天君泰然,百體從命。天君就是主人,上天給予咱的一點真靈,都在咱內心、本性的主宰;泰然就是安然自在,不受六賊的干擾;能無為而為,所以能克己復禮,所以百體從命。

5.自性本自清淨,本不生滅,本自具足,本無動搖,能生萬法。《六祖壇經》


與上述的道理是可以推演的。

6.人稟天之所命者以有生,謂之性。故曰:「天命之謂性」。《理數合解》


人若能存活,即表示上天已賦本性給咱。但人的假體豈能不生不滅?此氣數之命,氣質之性,此為一重點。

人要很珍惜自己的生命,上天一賦予本性,咱就活起來,人生就這樣開始,一直行下去,每日都在與物慾、貪嗔痴,相殺、相磨;直到要回去的前一秒鐘,心都還在與之鬥爭,還有所罣礙,所以人實在好悲哀。人的心若能萬緣放下,就沒有罣礙、執著。

明朝著名易學家來瞿唐曾作〈美圓歌〉說:「我有一丸,黑白相和,雖是二分,還是一箇;大之莫載,小之莫破,無始無終,無右無左。」(又稱〈太極美丸歌〉)若能體會生命的尊貴,就不敢去破壞。

7.性本無形,動生萬善,五常之從生也。


五常是透過元亨利貞,而展現出仁、義、禮、智、信出來。

中庸講記之五(下)


◎ 黃錫堃總領導點傳師主講

《中庸》第七章:
子曰:「人皆曰『予知』,驅而納諸罟擭陷阱之中,而莫之知辟也。人皆曰『予知』,擇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白話解經


❶予知:予知是自己以為自己很聰明的意思,因此常常會自作聰明;會自用就是因為自作聰明,以為自己未卜先知,還沒開始做,就以為自己都已經知道了。一般人都沉溺在聲色貨利、是非得失之中,自投羅網,而不知道要增加智慧。所謂「天羅地網」,就是在捕獲這樣的人。

「知」的等級有四,這是袁前人在《學庸講義》內的說法:

1.「大智大慧」,能聽人之所不聽,見人所不見,「溥博淵泉,而時出之」《中庸》。


道是無形的、是形而上的;一切的知識、智慧都是形而下的、看得見的;而大智慧者,能聽人之所不聽,見人之所不見,這就是道。古詩偈:「可貴天然物,獨一無伴侶;覓他不可見,出入無門戶;促之在方寸,延之一切處,你若不信受,相逢不相遇。」我們都知道這就是在講「道」。「促」即是近的意思,近在方寸之處,「延之一切處」,一切即一,一即一切,大地山河、日月星斗,都包含在道之中,若不相信的話,縱然遇到,你也認不出來。
道博大、奧妙,如深淵的水源一樣,而時出之,要什麼就有什麼,即要仁就有仁,要義就有義,要禮就有禮,要智就有智,就像泉水一樣,一切都在其中,慈悲心、是非之心等等都自然流露。

2.「小智小慧」,善惡、是非分明,一聞大道,尚能切磋琢磨,假以時日,亦能有所成就。


我們都在這個小智小慧的階段,「道」原本我們都有的,但卻若存若亡,有時候有,有時候沒有。

3.「邪智邪慧」,日以計算他人利益為務,只從事不勞而獲,甚至傷天害理的勾當。道場較沒有這樣的人。


4.「俗智俗慧」,即是世俗智,便是孔子所說:「鄉原,德之賊也。」《論語.陽貨》


鄉愿即表面上做好人,對也說很好,不對也說很好,亦是偽君子;這是孔子很批評的一種人,如同德的賊。

以上「知」的四種類,我們自我選擇。

❷驅:即自我陷落,也就是自己驅趕自己的意思。

❸諸:之於也。

❹罟:網也。

❺擭:機檻也。

❻陷阱:坑坎也。

❼期月:期音基。即滿一個月也。

修道要知道什麼是陷阱?什麼是罟(要網住我們的網子)?如聲色財貨、是非得失等等都是,這都是天羅地網,要抓我們的。

孔子說:「人人都說我知道,但是明明是一個陷阱,卻偏偏不知道要躲避;人人都知道中庸很好,要擇乎中庸,但卻都無法有始有終,常半途而廢。」這是人的通病。

依經演繹


1.子路進曰:「敢問持滿有道乎?」子曰:「聰明叡智,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之以讓;勇力振世,守之以怯;富有四海,守之以謙,此所謂損之又損之之道也。」《孔子家語.三恕第九》


這幾句話前面還有很長的一段故事(註)。孔子到魯桓公的一座廟,廟中擺設一個歪斜的杯子,孔子問守廟的人:「這是什麼東西?」回答:「這是欹器(杯)。」作用即宥座(如座右銘),給人警戒的作用,看到杯子,就提醒自己做人要怎麼做。欹器空時是斜的,裝半滿水時,杯子卻很端正,而完全裝滿時,就傾覆了。孔子告訴他的學生說:「夫物惡有滿而不覆哉!」所有的器物,裝滿東西就一定會溢出來。

所以子路才問孔子:「敢問有否裝滿的方法?」孔子說:「聰明的人要大智若愚;功勞很大的人更要懂得謙讓(不要只想做老大);力氣很大、很勇健的人,更要小心,不要太展現;無論很富有或很有學問,還是很有才幹的人,修養好更要懂得謙虛,這就是所謂『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的道理。」修養功夫到的人,更能以謙為本。亦即滿時,要懂得大智若愚與謙讓,就像老子所說:「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道德經.三寶章第67》則滿是不會造成傷害的,所以這是告訴人不能自滿。

2.孔子何以惡鄉愿?只為他似忠似廉,無非假面孔。孔子何以棄鄙夫?只因他患得患失,盡是俗心腸。《圍爐夜語》


這是談到《論語.陽貨》中的兩段道理:「鄉原,德之賊也。」、「鄙夫!可與事君也與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無所不至矣。」此處的「原」下面有多一個「心」,《論語》原文中是沒有的。

孔子何以厭惡表面上很會做好人的呢?因為其看似有忠有廉,但都是假面孔,這即是偽君子。偽君子比沒修道的人還糟,還沒修道的人是小人,這很正常,就是一般的凡夫俗子。
鄙夫不是卑賤之人,而是鄙陋的人。這裡問到,是否可以與鄙陋之人一起做事情?孔子解釋,鄙陋的人在還沒得到榮華富貴之時,會一直憂愁得失,憂愁得不到名位財利;當得到時,又憂會失去。這樣的人靠得住嗎?他可以說是「無所不至」,也就是什麼事情都做得出來。

這些都是俗智俗慧的人,只想追求世俗的東西。我們做為一貫道弟子,一定要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期許大家共同來努力。


註:原文出自《孔子家語.三恕》。孔子觀於魯桓公之廟,有欹器焉。夫子問於守廟者曰:「此謂何器?」對曰:「此蓋為宥坐之器。」孔子曰:「吾聞宥坐之器,虛則欹,中則正,滿則覆。明君以為至誡,故常置之於坐側。」顧謂弟子曰:「試注水焉。」乃注之水,中則正,滿則覆。夫子喟然歎曰:「嗚呼!夫物惡有滿而不覆哉!」子路進曰:「敢問持滿有道乎?」子曰:「聰明叡智,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之以讓;勇力振世,守之以怯;富有四海,守之以謙。此所謂損之又損之之道也。」

中庸講記之五(中)


◎ 黃錫堃總領導點傳師主講

《中庸》第六章:
子曰:「舜其大知也與!舜好問而好察邇言,隱惡而揚善,執其兩端,用其中於民,其斯以為舜乎!」

❶大知:充乎智之量,極乎智之至。其智已為常人所不及,而又虛心從人,集思廣益,不自用而取諸人,此智之所以為大也。

白話解經


「大知」,非個人知識智慧,而是要集中所有人的智,才是真智。這是今天我們在道場要修的一個大工夫,要學大智、大仁、大勇,這段《中庸》的道理就已完全告訴我們方法了──要好問、好察邇言、隱惡而揚善。

「智」就是所有都要觀照得到。智慧的極點在那裡呢?一般人的智慧都很淺近,因為都只想到自己而已;以為自己學問很高、道理研究得很透徹,就是有妙智慧的人,是其他人所無法及得上的,若擁有這樣的心態,是無法謙虛的!

在此後學引用《孔子家語.六本》中的道理來說,孔子曰:「以富貴而下人,何人不尊?以與富貴而愛人,何人不親?發言不逆,可謂知言矣。」就像舜帝「德為聖人,尊為天子,富有四海之內」《中庸》,如這樣德行非常好的聖人,地位很高貴,是一位天子,而且是富有四海之內的人,他與一般人不一樣的地方在哪裡?假使像這樣的富貴之人,走路還願意走在別人後面,善居人後、禮讓他人,人人自然都會發自內心地尊重他。同樣的道理,一位在道場上修行許久的前賢,願意退讓居於後面,其他道親是不是也會很尊敬他呢?當然一定會很尊敬其修養的。

一位富貴之人,有仁愛之心,處處都為他人設想,當然人人自然都想與他親近;也就是我們常常談到的「親和力」,親和力由何而建立?就是處處為人設想、沒有私心,這就是大智慧者,也是普通人無法做到的。一個地位很高、知識很好的人,會願意讓人嗎?他一定覺得我走在前面是理所當然的啊!你們這些比較不知道、不懂的人走後面,也是應當的啊!我們要了解,德行是不需要本錢的,只要願意,就可以做到!走後面或走前面,會造成個人任何的損失嗎?並不會的,願意走後面,是讓人加分,而不是減分的,然而大家都不這麼想,這就是一般人的私心。

「發言不逆,可謂知言矣」,意思就是講話要合情合理,能說到做到。做得到的才說,這是合理;做不到的,講得好像是有多遠大的目標,其實卻做不到,那說出來又有什麼用呢?不高談闊論,而是講實在的言論,這是舜帝所做到的行誼,所以他是有大智慧的人。

言行合一、能夠無私心,我們若能有這樣的德性與真智慧,則在推展道務時,眾人都會共同響應,而一致推動,如此即能促成推展道務的氣勢及環境。所以我們研究《中庸》,不是只研究其表面文字,而要引用很多聖賢的道理,才能體會到,這些道理是每一個人都做得到的。

有人甚至常常在聽道理時還會說:「講的這些都是我早就知道的了!」但大家只是知道而沒有落實,研究道理的方向就會有所偏差,造成只想研究深奧的道理,例如有一些常聽到的:「歸根認 母」、「返本還原」,談到時,似乎只想論及無上的妙法,但有沒有實際去運用呢?濟公老師以前講的道理:「好好修道,好好做人,就可以回去了。」就這麼簡單。所以我們要體會到,《中庸》的道理是很平常的,每句話都是我們做得到的。

❷好問:出於至誠,問之於人也。

我們平常會去問別人嗎?通常問人的機會並不多,尤其一個人在道場中,經過很長一段時間的歷練,還願意去請教別人說:「這句經文是什麼意思?」、「這句道理怎麼解釋?」這樣的例子是非常少的。在《論語‧公冶長》中,子貢問到孔文子何以謂之「文」時,孔子解釋說:「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學道理就是要不恥下問,但現在的人卻不是如此,第一個原因是,覺得知道也好,不知道也好,並不會在乎;再者是因為貢高自大,覺得我去翻翻書就可以知道意思了,又何必去問人呢?這都是我們的謬誤;學問就是要問。

❸好察:察之於己。審察其所言之至理所在。

每一句道理都有其至理所在,要深深去體會。聖人會說出這些道理,都可以使我們受益無窮,我們要藉此反躬自問、反省自己,這些道理就是要作為我們的一面鏡子。

現在人最大的謬誤就在於上台講道理時,都想叫別人要怎樣怎樣,好像道理全是說給別人聽的。後學常常在想,這句道理我講出去,別人是不是可以接受?我要用什麼方法來表達這句道理、來闡述這句道理。其實道理不是說給別人聽的,是要講給自己聽的;常言道:「言教不如身教」,實際去做、去實行,這才是上上法、無上法。道理講給自己聽,我們才會進步;講給別人聽,我們自己不會進步,只有別人能夠進步。

❹邇言:極淺近之言語,莫不有至理寓焉。

邇言是指切身、自身的事情。古早前輩者解釋時都提到,現在所要談的奧秘、玄妙之理,是無形的,也就是我們的心,心的本源;談到生從何來,又如何回去;談到本性之事,因為本性是最接近我們。

邇言是指很淺近的道理,朱熹在《四書章句集注.中庸章句》中提到:「邇言者,淺近之言。」道都是在日常生活中,萬事萬物都含有奧妙的道理,比如:春夏秋冬,四季如此明顯,春耕、夏長、秋收、冬藏,這是大自然的定律;每個人為人處事,都不能違背大自然,否則無法生存。

❺隱惡而揚善:「隱惡而揚善」,此話在社會上有些人較不能接受,為什麼呢?誤以為這句道理是害人的,如同是「姑息養奸」。但事實上兩者的意義大不相同,以下用經典來印證:

1.君子以遏惡揚善,順天休命。《易經.大有卦》


周公用這句話來談隱惡揚善的道理。大有卦是後天卦在外,先天卦在內,從卦理來看,火在天上,離卦在外,乾卦在內。

善惡本來就是很明顯,就像太陽在天上一樣,什麼是善?什麼是惡?都是很清楚的事情。為何要隱惡揚善?即惡的念頭不起,善的念頭要發揚光大,惡的念頭是原本沒有的,善是原本有的。這就是順著天時、依循著天的運行,也就是道之用;休是吉祥的意思,能順天而行,也就是至善的好命。

2.無善無惡者理之靜。有善有惡者氣之動。不動於氣,即無善無惡,是謂至善。《傳習錄》


此話是明代王陽明夫子在「善惡論」中講的。此話引用「喜怒哀樂之未發」《中庸》,未發即無惡無善,是原有的;有善有惡即氣稟;「發而皆中節」《中庸》即不動於氣,無私心則心不動,則無善惡,是最高的善。今天修道就是要修到無善無惡,大家想看看可能嗎?常說要「返本還原」、「歸根認 母」,若有善惡,就無法回去。

《傳習錄》裡,薛侃和王陽明夫子討論時的一段對談:「侃去花間草,因曰:『天地間何善難培,惡難去?』先生曰:『未培未去耳。』少間,曰:『此等看善惡,皆從軀殼起念,便會錯。』侃未達。曰:『天地生意,花草一般。何曾有善惡之分?子欲觀花,則以花為善,以草為惡。如欲用草時,復以草為善矣。此等善惡,皆由汝心好惡所生,故知是錯。』曰:『然則無善無惡乎?』曰:『無善無惡者理之靜,有善有惡者氣之動。不動於氣,即無善無惡,是謂至善。』」

薛侃用花與草來比喻善與惡,假使善的是花,惡的是草,為何花長不大,草卻一直往上長?比喻善為何如此難以培養,而惡為何如此難以去捨。一個人要改去壞脾氣、壞毛病,為何如此難改?要培養好的脾氣,卻為何又那麼困難?這是一個比喻,要讓人從中了解、體悟,是一條引導人的通路,而在真正修行上,還是要去做才實際。

王陽明夫子說:「此等善惡,皆由汝心好惡所生。」你所謂的善惡,是你內心自生的,原本心是無善無惡的,你的心分別了花是善的、草是惡的,這些都是人所自訂的。人會分別好人、壞人,認為隱惡揚善是姑息養奸,然而在聖人的眼中,每個人都是佛、都是聖人,這是一般人很難達到的境界。道理常常談到:「人人皆有佛性」,若是我們對待每個人,都能尊敬他是佛祖,這樣我們的道行都能返本還原了;若覺得別人都是凡夫俗子,而我是個修道人,反而我們是有問題的。

3.不合於道而為惡者,入於舜無惡之心中,則其惡不覺而自化,遂隱藏而不宣。言之合於道者,入於舜至善之心中,則其善而默契,遂播揚而不匿。


這段是前輩者說過的道理。明明有人所做的事情是不合道理的,在舜的心中卻能將之消化,看不到他的惡而化於無形了。一般人有辦法消化嗎?不只是消化,甚至能夠隱藏而不說,做得到嗎?

若是有人所做、所講都是合於道的、契合於善的本性(不動於氣),這是誠於中,形於外,將內心至善完全顯露。因此隱惡揚善是自己內心能遏惡而揚善,和一般講到隱惡揚善所談的,不要批評、多說好話,是不同方向的思考。這是聖人所說的道理,到無善無惡之境界,即與天合一。

❻執其兩端:度量而擇之,斟酌合宜,尋出無過不及,正中之理。

我們要如何度量?每個人都有一把無形的尺,我們要選擇,斟酌合宜,要無過與不及,即合於中庸之道。

依經演繹


1.子入大廟,每事問。或曰:「孰謂鄹人之子知禮乎?入大廟,每事問。」子聞之曰:「是禮也。」《論語.八佾》


大廟即周公的廟。這大約是在魯昭公的時候,孔子到大廟當主祭官,但那時他年紀還那麼輕(約37歲),當然要了解的事情有很多。為何會請孔子擔任主祭官?因為孔子就是研究禮的,是一位知禮的權威。沒想到孔子來時,卻好像什麼都不知道,一下問東,一下問西,所以才會有這段話流傳下來。當時有些人看到後很疑惑:「這人是魯國出身的嗎?到底懂不懂禮?如果懂禮的話,為何會入大廟,每事問?」懷疑孔子什麼都不懂,是靠背景來的。孔子聽到這個說法後即說:「這是禮啊。」

禮的道理並不是看說明書就能了解的,禮是做人的準繩,要如何做人,才能將禮展現出來?最主要的是要合於禮的精神,也就是無過與不及,太厚禮不對,太無禮也不對,禮數要符合時代背景,隨著時代而變動的。孔子做事謹慎,要做到不失禮,所以「每事問」,問詳細一點才不會錯。我們通常做事都一知半解,以為自己已經知道了,就去執行,做起來有時對,但也有可能會出錯。孔子就是求完美,既然擔起了這個責任,有使命感,當然要做好、做對。

2.執兩用中。即體道以用,人情不蔽,物欲不動。故不易不失,不增不減,無私無偏,無過與不及,此謂仁義禮智,莫不俱備,皆中之德也。


執其兩端,用中於民。我們都知道,德是道之用,但要如何用?即人情不蔽。常說要去除私心,就是為了不讓人情蒙蔽。雖說「修道是從人情起」,人情要如何顧及?要符合中道,找到中心點,物欲不動,去除私心,心即能修到「理之靜」的境界,無善無惡,無私無偏,無過與不及。過與不及都不合禮,不合做人的準則。人俱備有仁、義、禮、智,此皆不可離,這是中之德也。

「其斯以為舜乎」,舜能做到「德為聖人,尊為天子,富有四海之內」《中庸》,可能就是這個原因,所以人尊稱其為舜帝;重點是說舜有大智慧,好問,好察邇言,隱惡揚善,執其兩端,用其中於民。

在用人方面,《論語.泰伯》中提到:「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舜能集思廣益,只用了五人就能治理國家,此五人即「禹、稷、契、皋陶、伯益」(註),禹帝治水;稷管農業方面,是關於如何播種、收成等經濟民生方面的事宜,如同經濟部長;契管禮,如同教育部長;皋陶辦司法;伯益辦理有關火的事,在那個時代,火是很重要的,有一種說法是古時要用火趕走野獸。

在道場,我們常覺得人才很少,然而道是天人合辦,若能好好運作、集思廣益、同心同德,每個人都發揮自己的力量,才能成功。為什麼舜用五人就能治理國家?因為他捨己從人,能犧牲自己,多聽別人的意見,融合別人的意見,不執著己見,不先入為主。我們道場不只是五人而已,卻無法辦好區域道務,問題出在那裡?因為每個人的主觀都很強,尤其是道務辦久了,覺得該怎麼辦,我都已經瞭如指掌,可以掌握在手上了,以為我的意見才是意見,然而這是最笨的,所以有句話說:「愚者好自用」,因為不明白道是天人合辦的。


註:出自《孟子.滕文公上》:「當堯之時,天下猶未平,洪水橫流,氾濫於天下。草木暢茂,禽獸繁殖,五穀不登,禽獸偪人。獸蹄鳥跡之道,交於中國。堯獨憂之,舉舜而敷治焉。舜使益掌火,益烈山澤而焚之,禽獸逃匿。禹疏九河,瀹濟漯,而注諸海;決汝漢,排淮泗,而注之江,然後中國可得而食也。當是時也,禹八年於外,三過其門而不入,雖欲耕,得乎?后稷教民稼穡。樹藝五穀,五穀熟而民人育。人之有道也,飽食、煖衣、逸居而無教,則近於禽獸。聖人有憂之,使契為司徒,教以人倫: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

中庸講記之五(上)


◎ 黃錫堃總領導點傳師主講

《中庸》第五章:
子曰:「道其不行矣夫。」

白話語意


孔子說:「『道』要再傳下去,可能很困難,恐怕沒有辦法再推行這個『道』了。」

依據孔子行誼的研究,這句話可能是孔子在68歲時講的,也就是他周遊列國14年之後,回到故鄉魯國時,感覺「道」要再傳下去是相當地困難,才有此感嘆的話。

後學查資料,孔子70歲時所說:「吾道一以貫之。」《論語.里仁》這又是進入另一個傳承的階段了。

孔子所講的這句道理,所有研究儒家的學者、前賢,包括袁前人、後學,皆引用《論語.述而》裡所講的道理,來引證《中庸》這句:「道其不行矣夫。」

依經演繹 


1.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復夢見周公。」《論語.述而》


❶甚矣:指時間過去得很快。

孔子說:「從我開始領悟『道』後,至今已經很久了,現在我也老了!『道』的傳承,已經有很長的一段時間。」孔子為何提到「吾不復夢見周公」?因為孔子自從研究經典以來,最崇拜的就是堯帝、舜帝,再來就是文王、武王和周公,尤其是周公。為何尊敬周公?最主要的原因是,雖然周公是武王的弟弟,但在他以才學輔佐成王治理國家的那段時間,使周朝有了成康之治的盛世,也傳承了道,這實在很不簡單,周公是位很令人尊敬的聖人。但像這樣的理想環境已不復存在了,往後夢想再也無法達成,理想也無法實現了。

孔子是位聖人,為何會說這樣感嘆而消極的話呢?以下幾段道理提供給大家做參考。

2.子曰:「天生德於予,桓魋其如予何?」《論語.述而》


❶桓魋:是宋國的大夫。

「削跡伐檀」這句成語的出處即在於此。「天生德於予,桓魋其如予何?」這句話大約是孔子60歲時說的,那時孔子在宋國,曾坐在樹下講道理給弟子聽;宋國的大夫桓魋一直千方百計想要追殺孔子,甚至連孔子曾坐在其下的樹都被桓魋砍掉了。孔子說:「天給我這個德(「德」,一般的註解皆指知仁勇三達德。道不能行的原因,就是因為沒有知仁勇,德是上天給予人具備的),桓魋是無法傷害到我。」

我們常常在說:「道的殊勝是天人合辦」,由此就可以顯露出來。其實每個人傳道的過程中,若不是因為 天恩師德,憑咱的才學修養,要將道傳遍萬國九州,是不可能的。畢竟我們每個人的能力都是相當有限,所以道是天人合辦的,上天給予我們這個使命,若有人想阻礙道的推行,是沒有那麼簡單的。道很奧妙,常說道有道運,有時隱,有時顯,隱時要獨善其身,就是度己;顯時要兼善天下,就是度人。這是道最奧妙殊勝之處,上天生德給我們,任何人都不能阻礙我們啊!

3.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論語.子罕》


這是孔子常說的道理,《論語.子罕》和《論語.憲問》都有這段道理,《孟子》中也有類似的道理,大家都很熟悉。

道為何無法推行呢?這和現在的時代背景也很相仿。我們回憶起從台灣光復之後,所有前輩者投入道場傳道之時,可以說是每天都在辦道,每天都有工作要做;現在呢?照理說交通更為便捷,社會環境也有所改變,應該可以將道務加倍推展才是。但是現在要度人、成全人,卻比以前更不容易,大家都可以感受得到。雖然每個人都是千方百計、苦口婆心地去度人、全心投入道場,但還是困難重重,到底是什麼原因呢?以下後學用《孟子.梁惠王上》的道理來談談。

4.孟子見梁惠王。王曰:「叟不遠千里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孟子對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孟子.梁惠王上》


❶叟:指老先生。

現代的人,你跟他談到賺錢、求福,他會安靜且很歡喜地聽,還會深入問你;但若是談到無形的,大家都覺得這是遙不可及的事,無法產生信心,所以你說度人困不困難?

孔子當時周遊列國,就是想對國家、社會有所貢獻,但最終無法完成心願;孟子也一樣,梁惠王見到孟子時卻說:「老先生(叟,有點沒有禮貌的意味,類似台語的「老ㄟ」的語氣;此處用老先生,較為尊敬一點),你不遠千里而來,是不是對於我這個國家的利益能夠有所貢獻呢?」一下子就談到「利」了。《論語.子罕》中曰:「子罕言利」,孔子很少談到利益,一談到利,將導致上下交爭利,問題就產生了。

孟子回答梁惠王說:「大王,你何必講利呢?」一個千乘之國,作為一位君王管理百姓,若想要擴展國家,以前都是要用武力去取勝的,國家才能坐大;但若是因此而上下交爭利,人身、國家都會被毀滅了,所以只談到「利」,是會造成最嚴重的後果的。所以今天我來,是要傳給你比「利」還要好的,也就是仁與義,這對國家才重要。

那時的環境背景,和現在也是一樣的,我們要如何改變人的氣質?要如何改變社會的風俗?要如何創造一個和諧樂利的社會?這是我們身為一貫道弟子最重要的使命。這個使命要如何達成?之後的《中庸》到第十章都是在談這個,就是必須具備知、仁、勇才有辦法達成,其中講到舜帝的知、顏回的仁、子路的勇,都是在闡述相關的道理。

中庸講記之四(下)


◎ 黃錫堃總領導點傳師主講

《中庸》第三章:
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鮮能久矣!」

讀懂經句


❶至:則無可加損,至當恰好之意。  無過則一毫不可損。無不及則一毫不可加。我心如秤,凡可加損者,皆未至也。

❷民:人也。

❸鮮:讀上聲,謂之少。中庸之道,不特小人反之,民亦鮮能知也。   

至為最高的,但並不是入於虛空之無,若是曲高和寡,則不實用;「至」為恰恰好之意,即中庸之道。「則無可加損」,多一點點也不行,減一點點也不行。「無過則一毫不可損。無不及則一毫不可加」,就如同天平一般,差一毫釐也不行,要剛剛好在正中央,多一點點或少一點點就不平衡了。我們要保持平常心,平即是常,道理即在於此。

「特」,並不是特別的意思,「不特」是不但的意思,這是文言文的用法。小人不是不懂中庸,而是知而不行,此即反中庸。「民亦鮮能知也」,指不懂中庸的人,例如新道親有些人對道了解,有些人對道不明瞭,但這都沒有關係,他在道場如同一張白紙,若有善根、有信心,都照著道場上所說的去做,還可能修得比我們更好。

袁前人常常說:「你們很福氣!」我們會回答:「是怎樣的福氣?對啊,我們很有福氣,能得到大道。」袁前人說:「不只是這個原因而已,你們為什麼會持續在道場上,你們知道嗎?你們很慶幸第一次就走這條路,沒有信別的;如果曾經信別的宗教,要再進入道場,往往就沒有那麼簡單了。因為人都是先入為主,所以你們很有福氣,一有信仰就走這條路,很單純,沒有經過什麼理欲交戰。」

依經演繹


1.觀其「鮮能久矣」之言,則知中庸之德,久失其效,由於氣稟有偏而不知察。卻是鮮能之民,或過或不及而已,未至與中庸相反,猶可以抑其過,引其不及,以至於善也。


看到「鮮能久矣」這句道理,就知道中庸之德久失其效;在表文呈奏中,有載「道統已墜三千餘年矣」,表示道已經失去很久了。「由於氣稟有偏而不知察」,因為每個人氣稟不同,生生世世,因其落在後天,每個人出生的環境、地點都有關係;「不察」即不知的意思。「卻是鮮能之民,或過或不及而已,未至與中庸相反」,這裡是說不能行中庸的這些人,有的過頭,有的不及,但這也不要緊,因為他們以前也不知道中庸心法為何,所以並無與中庸相反的見解與理論。「猶可以抑其過,引其不及」,若是過頭了,可以加以調節之,也就是「修」的意思,太多就退一步,太少就進一步,這都可以調節的,調節到適中,使其無過與無不及。



《中庸》第四章:
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過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賢者過之,不肖者不及也。」

讀懂經句


❶知:去聲,讀智。氣稟略清,測度高遠,索隱而求深,往往知人之所不必知,則以道為不足行。

❷愚:氣稟略昏,知見卑淺,盲然而無識,往往不能知人之所當知,又不求其所以行。

❸賢:氣稟略純,好為詭異,行怪而特奇,往往行人之所不必行,則以道為不足知。

❹不肖:氣稟略頑,行為怯懦,昏然而無能,往往不能行人之所當行,又不求其所以知。

較有智慧的人氣稟較清,看法較深遠,不像一般人一樣,但這樣的人可能會追求頑空又隱密,覺得平常的道理隨便講講就知道了,沒什麼了不起的,所以認為應該要講深奧的道理,讓人可以多想想才對,此等人即過之。如《古文觀止》中有些字,都是學問家所寫的,專找一些歷史典故,讓人找不到出處,一般人是看不懂的。又如《莊子》的道理,這在當時也是不得已的作法;《莊子》的道理其實並不深奧,但是其寓言妙意很深,文字更深,有時在字典或是一般的辭海中都找不到,甚至要去找《康熙字典》,即使找到也未必能瞭解其文字的意思,還要詢問解釋文學的專業人士,才知道其字意。

又比如研究道理,道理才是比較重要的,但有些人則喜歡鑽研「數」,這些數的道理我們不一定要去研究。我們要研究實用的道理、救世的道理,引用古早聖賢的道理來度人,令人心服口服而能感動,這才是我們要去研究的方向。但較有智慧的人容易著重在理上的鑽研,體驗較不足,所以往往不覺得行道的奧妙,所以他無法去行,也無法去傳。

愚者與知者相反,愚者是「氣稟略昏,知見卑淺,盲然而無識」,不論怎麼跟他說,他都聽不明白、聽不懂;平常人應該知道的道理,比如五常之德、倫常之道,這是很淺白的做人的道理,但是當要告訴他時,他也聽不懂,對於人應當要行的道,是對還是不對,他都一無所知。

賢者氣稟略純,污染較少,但卻用錯方向,「好為詭異,行怪而特奇」,比如明明不需要如此做,他卻偏偏要如此做,也不想知道「道」是什麼。
  
不肖是不賢,並不是指壞人,而是指不賢能之人;因為他很頑固,行為軟弱而無能,對於做人的道理並不照著去實行,因為他覺得這些都沒有用,與他的生活無關。

依經演繹


1. 知行相因,以見致知力行之功,不可偏廢也。蓋人必知之真,而後行之至。   


知行要合一,知要行,行也要知,這不可偏廢。真知要真見,而後行之至。


《中庸》第四章:
「人莫不飲食也,鮮能知味也!」

依經演繹


1.日用倫常譬之飲食之物。體之而不離。當然道理譬之飲食之味。察之無不知。


2.此節歎人之不察於道,是以不知。此所以有過不及之弊,而道因之不明不行也。


「日用倫常譬之飲食之物。體之而不離」,每個人在日常生活中都要飲食,但都沒去體會其味道。倫常之道與吃飯一樣,一為精神糧食,一為肉體糧食;二者為體之不能離也。肉體沒吃,肚子會餓,精神沒吃也會餓;精神是怎麼餓法?一個人無智時,是做人的悲劇;我們較沒經過此階段,也較無法體會到。

「道理譬之飲食之味。察之無不知」,我們三餐有吃,卻沒有了解其味道;修道也一樣,經過幾十年的時間,日出日落,我們都在道場上,其中的道味我們有去體會嗎?古早修辦道的前輩們,他們為何能犧牲奉獻、苦口婆心、櫛風沐雨,以這樣的精神投入道場?因為他們知道道味,他們知道世間事是今日不做,明日後悔,所以他們有注重,心有在這裡。

然而我們不知道的人就是食不知味、心不在焉,有在做,有在行,但是心不知放在哪裡,沒有重視道的殊勝;所以我們現在要培養的就是道味,道味就是道氣,能把道氣帶動起來,道場必然會有新的氣象。今天大家往往只重辦事,不知辦道,沒有全心投入;但是我們要知道,其實辦事中就是在辦道,辦道中就是在辦事,二者是不能分開的。如果常常抱怨,怎麼都叫我去出公差,只叫我做事,也沒有教我怎麼修道,這就是沒有搞清楚方向。其實辦事中就是在修道,修道中就是在辦事,二者相輔相成,成果則是同時完成的,完成辦事的同時,也完成了辦道。

中庸講記之四(中)


◎ 黃錫堃總領導點傳師主講

《中庸》第二章:
「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時中;小人反中庸也,小人而無忌憚也。」

讀懂經句


❶時中:君子因時斟酌,應時度量,守經行權,無一不隨時處中,恰當正中之理(《中庸輯義》)。猶如平面、立體重心之計算。

❷無忌憚:蒙蔽本性,念念俱徇人欲,肆無忌憚,敬畏之心盡失,而為情欲之所固結。《中庸輯義》   

後學在經典註解時,通常是用古版的書,例如大陸版的《中庸輯義》,以前老前人解說《中庸》時,也常用這本解釋;現在的書較為白話,義理也可能比較通達,但現在並沒有要將新舊版本詳加考據比較。老前人以前常說吃香菇、吃菜脯(台語,蘿蔔乾),確實菜脯就是古早味;今日研究《中庸》,也如同菜脯一樣,有其道理在其中,菜脯有其菜根香,菜脯是根,有其根本,這根本就是「天下之大本」,日文中說白蘿蔔就是「大根」。我們現在讀古文,大家可能覺得不容易讀,其實如果真的要寫文章,文言文比較好寫,白話文比較不好寫,因為白話文一寫出來,可能人家馬上就捉包(台語,挑毛病),說這樣寫不對,介詞、副詞的使用不對,你這樣寫不通順……。

《中庸輯義》是用文言文解釋,但和朱熹夫子、二程夫子的解釋又不同,因為朱熹夫子是理學家,是用理論的,較偏向學術,後學講述時也常引朱熹夫子的註解。讀古文就譬如現在的人可能已經很少吃菜脯了,但若是再有機會吃久了,慢慢也就可以習慣了,但也是要經過一段時間。

「君子因時斟酌」,從中就可以看出漢學的優美,台語是八音;「斟酌」就是要注意的意思,台語常常說「愛斟酌」,就是要注意。「斟酌」是古代互相敬酒之時,由於不能喝醉了,所以倒酒是一個心意,意思意思,有達到就好了,不能一直灌人家酒,這也是一種「中」的道理;要量力而為,不能喝酒的人拿起杯子示意,表達一下心意與敬意即可;「斟酌」就是你有多少的酒量,就喝多少的酒。所以求道時立十條大愿,其中有一條是「量力而為」,也就是「斟酌」之意。

「君子因時斟酌」,斟酌與時中該如何切入?其實兩者是息息相關,在以前,禮教是相當嚴格的,如「君要臣死,臣不死不忠」,這種教育,你覺得合不合理?似乎是很不合理,因為還不知道有沒有道理,皇帝說要死,臣就要去死,否則就是不忠。《孔子家語.三恕》:「子貢問於孔子曰:『子從父命,孝乎;臣從君命,貞乎;奚疑焉?』孔子曰:『鄙哉賜!汝不識也。昔者明王萬乘之國,有爭臣七人,則主無過舉。……故子從父,奚子孝?臣從君,奚臣貞?審其所以從之,之謂孝、之謂貞也。』」子貢問孔子說,為人子者聽父親之命,是謂孝道;為人臣者聽君王之命,皇帝說什麼就做什麼,是忠貞,這道理還有什麼疑問的地方嗎?意思是指這道理應該是沒有什麼疑問的。而孔子聽完後卻不太高興,他對子貢說,賜啊,你說的這是什麼道理呢?你不懂的道理還很多!有萬乘車輛的國家,若有七位諍(爭通諍)臣向其諸侯諫正(就比如唐朝魏徵向唐太宗勸諫,這才叫做良臣;如果是「忠臣」,就太慢了,因為已經要以死來勸諫君王了。)孔子說,如果有七位這樣的勸諫之臣,此萬乘之國的諸侯,將來不會再犯下過錯。

道場中也是一樣的道理,若有人持不同的意見,我們能說他不尊師重道嗎?不能直接就這麼說,而是要看他是真心誠意的或是故意要唱反調;如果他是用不屑的態度來批評,那就不對了;但如果他是真心地說:「點傳師、講師,是不是這樣比較好?提供一個意見,參考參考看看。」這樣對每一個人都是有幫助的。但通常人都是無法接受別人的評論,往往主觀性很重,每個人都有先入為主的觀念,甚至還說:「我吃的鹽比你吃的米多。」、「你食無三把蕹菜,就欲上西天(台語俗諺,比喻功夫還差得遠)。」一般人往往是如此,這樣就不對了。而孔子不是如此,這段最後的結論是:「審其所以從之,之謂孝、之謂貞也。」孔子說要審察,也就是要先想想看,是不是要照父親所說的這樣做?是不是要照君王所說的這樣做?要經過評估與審察,再決定如何做,這才叫做孝道、才叫做忠貞。

「應時度量」,「時」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會隨著時間而變化,因時因地因人,所講的話都是不一樣的,這才是應用。「度量」就是要思考,度是衡量,看看長短、大小、多少,都要評估一下。

「守經行權」,「經」即中,中心要把握好。「行」要「權」,權即權宜之計;《孟子.離婁篇上》:「天下溺,援之以道;嫂溺,援之以手。」淳于髡說男女授受不親,嫂嫂溺水,用手去救,是不合於禮的;而孟子認為雖然不合於禮,還是要去救,這就是權宜,因為如果不伸手去救,她的生命就沒了。

「恰當正中之理,猶如平面、立體重心之計算。」後學以平面、立體重心之計算來比喻,比如要把一張桌子吊起來,哪裡才是中心點?一定要先找到中心點,吊的時候才不會歪斜。無論是那一種形狀的物體,不管是三角形或是圓形或是四角形,先畫出垂直線,找出其中心點,這都是有公式可以計算的;中心點的位置並不是固定的,而是要看其形狀、大小,因此中心是因時因地因人都不一樣的,每樣東西都有其中心點,物事各不相同,物件有有形的中心點,可以畫得出來;另一種則是無形的中心點,人的智慧是否能找得出來?輕重、中心在哪?所以才說「執其兩端」。

修道要活潑,不是死板板的,如前面舉的例子:「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這是種教條,是宋朝之後的說法,而孔子的說法是活的。佛規禮節也是一樣的道理,會有時地的不同,所以要做判斷,但不能違背「中」,不能說想要怎樣就怎樣。「修道若要隨己便,連累滿門下苦淵」,修道不能用己意,現在修道是團隊的,因此可以先提出來大家斟酌、斟酌,再做決定。

「無忌憚」就是蒙蔽本性,俱徇人欲,肆無忌憚。人不能放肆,有私欲的人就會放肆,什麼事都是想怎樣就怎樣,若是如此,就會「敬畏之心盡失,而為情欲之所固結」。修道要有敬畏之心,要遵守佛規禮節,若無敬畏之心,則被情欲所束縛,內心只有私欲。情與欲最易束縛人心,就像水泥一樣困住人,讓人不管怎樣都想要滿足私欲,無法跳脫出來。後學常常強調,如果人犯了過錯,要反求諸己,要趁早,不能慢;比如灌水泥,用板模定型,隔天硬度夠了之後就要拆開板模,看看有沒有不平或凸出等需要修整的地方,此時要修整是很快速的,不管是補上或是磨平都很容易(註); 若是隔過久才處理,光是要拆開板模都很困難,更不要說修整水泥了。人也是同樣的道理,如果犯了過錯,卻說沒關係,明天再改,明天又有明天,拖了一段時間之後,習慣變自然,怎樣改都改不掉,所以才說:「習性著骨,銅刀削不落(台語,習性根深蒂固,難以改變之意)。」

依經演繹


1.夫中庸之德,人人固有,但能得之則為聖人,失之則為凡夫,其得與失,祇在敬肆之間而已。


中庸之德是人人與生俱來的,沒有一個人是沒有的,上天是很公平的,一視同仁;若能知道又去運用的人,即為聖人。有些人是知道不去用,有些人是知道卻不會用,這種失掉中庸之德的人則為凡夫。得與失之間,就在放肆與主敬的差別而已;敬對修道來說很重要,對做事業來說也是一樣的重要,要有敬業的精神,如果一個人對自己的事業都沒有信心、沒有敬愛之心,這個事業做得成功嗎?辦道務也是一樣,若心態是得過且過,道務辦得起來嗎?敬與誠是非常重要的,子程子所說的道理就是「主敬存誠」,當有「敬」之時,「誠」就會自然而然流露出來,所以說:「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中庸》能主敬存誠,則道務才能運作,才能度化眾生。放肆,就是肆無忌憚,覺得怎麼做都沒有關係,都不去考量或顧慮,也沒有去擔心後果。所以聖人與凡夫的差別,只在於敬與肆。

2.孟子曰:「孔子,聖之時者也。孔子之謂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聲而玉振之也。」《孟子.萬章篇下》   


孟子這段經文很長,提到伯夷、伊尹、柳下惠,以及孔子,這四位人物分別是聖之清者、聖之任者、聖之和者,以及聖之時者。在此談孔子的「時」,孔子依時中而行,因時酌斟,應時度量,守經行權,不為教條式所束縛。

金聲即鐘聲,玉振即玉磬之聲,鐘聲為開始,磬聲收尾,有頭有尾;鐘為智慧,磬為力,即智德兼備,才能做到如孔子聖之時者也。


註:此例是指灌漿後,邊模板可先拆卸,以利修整。若是梁柱模板則須等一定的天數之後,硬度夠了才可拆。

中庸講記之四(上)


◎ 黃錫堃總領導點傳師主講

《中庸》第二章:
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依經演繹


1.此節論,中庸為孔子、子思一脈傳承之心法。孔子嘗言曰:天地間至當不易之理,人物中天賦本來之性,論其體,不偏不倚,渾然一團,所謂中也。論其用,無過與不及,至平至常,所謂庸也。《中庸輯義》


為什麼說「君子中庸」是孔子的心法呢?孔子嘗言曰:「天地間至當不易之理,人物中天賦本來之性。」我們之前講過一段很長的時間,都了解「天命之謂性」的道理,現在再研究的就是論其體:不偏不倚,渾然一團。中庸的道理是不偏不倚,渾然一團的解釋是不可分,無法去區分,可引用朱子轉述子程子所說的:「放之則彌六合,卷之則退藏於密《中庸章句》」的道理,這就是所謂「中」。論其用,則無過與不及,至平至常,此謂「庸」也。這是仲尼學說裡有講這段道理。

這道理即孔子傳給曾子,曾子傳給子思,這一脈相傳的心法;為什麼用「中庸」二字為心法作註解,其實只有一個「中」字而已;「庸」為子思的推論,意指用的時候為「庸」。

「至平至常」,即很平常的道理。我們討論中庸的道理,大部份都引用《論語》及《孟子》來作推演的解釋;什麼叫至平至常?《論語.顏淵第12章》:「齊景公問政於孔子,孔子對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這裡討論到為政者要如何能辦好政治?這是中國所說的一種政治哲學,孔子說了這八個字:「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若能做到這樣,就是所有為政者的最高境界;我們想想,這道理是不是很平常?

「君君」二字為何連接在一起?其意思是說:為人君王的人,做好君王的本分就好了。為人臣的做好為人臣的本分就好了,為人父者做好為人父的本分就好了,為人子者做好為人子的本分就好了,這就是倫常之道。我們常講「君正臣忠,父慈子孝」,就是這個道理。

齊景公聽了之後的答覆很重要──「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雖有粟,吾得而食諸?』」齊景公答以:「善哉」,也就是很好很好的意思。假如為君者不守君王的本分,能成就一個國家嗎?為臣者若不遵循臣的本分去做,當然君王不會容忍他。為人父親者沒有照父親的本分去做,沒有慈愛的心,會像一位爸爸嗎?為人子也是一樣的道理,為人子若不孝順父母,就是沒有盡到人子的本分。「粟」即是俸祿,也就是現在薪水的意思,比如古代陶淵明不為五斗米而折腰,五斗米也是俸祿的意思,每個時代的說法不同。「諸」是文言文,也就是之乎的意思,經典中常看到這個字。齊景公說,如果有以上這些情況,即使有俸祿、有薪水,我能吃得到嗎?我能享受得到嗎?

齊景公答「善哉」二字,將話講得很好聽,孔子所說的道理,齊景公聽得懂嗎?聽得懂!但是其實齊景公就是沒有做到,他就是「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這是自己在說自己,所以他這個人是真君子還是偽君子?大家想一想!我們探討這個題目,為什麼心法會說「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會反的人懂不懂得中庸的道理?當然他懂得的!懂得的人才會反。

有些人修道很久,就如同社會所講的「老油條」,較會提相反的意見,在傳心法的人可以提相反的意見來與咱的師父打擂台嗎?可以這樣嗎?為什麼修道講一條金線?心法就是金線。先秦諸子百家,有很多違反心法的人,有許多也是孔子的學生,或者是諸侯大夫,他們都是嘴上這樣說,卻沒有照著去做,言行不一,這就是「反」。

今天少數修道人也有這樣的情形,以社會學來講,即君子、偽君子、小人,稱小人還不夠資格,小人是不懂的人才叫小人;《中庸》裡有很多處提到明理或不明理,也都以這個界限在區分。

至平至常,即在講本身做得到,即是中庸;自己本身還做不到,就不是中庸。

2.天人合一,執兩用中,故高不入於虛空之無用,下不淪於功利之器小,此所謂「允執厥中」也。《理數合解.三易探源》


「天人合一」,其實我們都是天人合一,所有的人都是天人合一。「執兩用中」,為什麼要用中?「故高不入於虛空之無用」,這並不是曲高和寡的理論,讓人似懂非懂,不知要從何用起;「下不淪於功利之器小」,這也不是追求功利的狹小器量,因為所求的東西是有限的。十五代祖師說:「允執厥中」是心法,這心法從堯舜傳到後來為「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尚書.大禹謨》十六個字,就是守這個「中」字。

3.若中和之理不明,則中庸之理不現。當時百家爭鳴,異端紛起,不知取法於聖人。子思恐聖道之失傳,故引仲尼之言,以正人心,而繼道統。


「若中和之理不明」,上一講就是在談所謂致中和之理──「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位焉」《中庸》;若不瞭解中和的道理,就不知要怎麼做,即「中庸之理不現」,就無法展現中庸之理。當時是百家爭鳴、異端紛起的時代,春秋戰國時代,即先秦,也就是秦朝以前;秦朝以後,自漢朝司馬遷以降,文章都保存得較齊全;但先秦的文章經過秦始王時焚書坑儒,導致一些書都被燒光,有學問的大儒也被殺死,所以文章保留得不齊全。其實在孔子的時代,諸子百家爭鳴,各家有不同的學問和道理,有各自主張的學說,但現在保留下來的可能不到十分之一,有些只能看到一點點的片段,比如《孟子.盡心篇上》提到的:「楊子取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這些學說在當時都是異端,也就是非正統,其亂象如同我們現在之亂盤。

因為百家爭鳴,異端紛起,不知取法於聖人,不知道誰是聖人、誰是正統,所以取法於孔子的說孔子是正統,取法於荀子的說荀子是正統,取法於楊子的說楊子是正統,取法於墨子的說墨子是正統,各種說法莫衷一是,非常紛擾。子思恐聖道之失傳,故引用仲尼之道理以正人心、以繼道統,讓每個人了解心法真傳,也就是天命真傳、道統真傳。可見子思是非常用心良苦。

所以這個道理很明顯,「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這個「中」字,大家都守不住;有的人守中,有的人反中。

4.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論語.子路》


❶和:內心剛正為體,外表柔和為用,即致中和為常用也。

❷不同:不與同流合污也。

「和」與「不和」的差別在哪?和是內心光明為體,有中才有和;上一講曾提到「戒懼此中,慎獨此和」,中即中心,中就是退藏於密的一點,中可以發出去,發出就像是輻射,三百六十度全方位發出,也就可以放之則彌六合,整個範圍內都是「和」;為什麼能夠和?因為有「中」,中就是體,可以擴展開來,整個虛空都有中與和;與人相處都是好的,沒有不好的,都是純一的;整個圈圈都是純一的,為什麼能純一呢?因為慎恐、慎懼,即「戒懼此中,慎獨此和」,也就是慎獨的功夫,這就是「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的道理。

「中」要不時小心地保護著,用十二字保護:「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如此會偏離「中」嗎?此「中」是純的、無雜質的,即慎獨的功夫,即為和;故君子和而不同,就如同《道德經.若水章》所說的:「水善利萬物而不爭,……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不論和任何人在一起,其本質是不會改變的。「不同」就是不同流合污的意思,像蓮花一樣出汙泥而不染,不會被世俗的事所污染,不會成群結黨,不會自成一個小圈圈,也不會排除和自己不同的人。

反中庸的人即是「同而不和」,喜歡與自己一樣的人成群結黨、物以類聚、同流合污。即使有些說法聽起來沒有什麼道理,但同黨的人卻可能會說,這才是真正的道理,因為人的習性相同而同流合污。小人不是不懂事,但他偏偏唱反調,為什麼唱反調?就如上述齊景公的例子,他也懂得道理、說的道理也很有理,但他並沒有依道理而行,反而君不君,臣不臣。

5.子曰: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論語.里仁》


❶喻:知曉的意思。

❷義:心存天理良知,見利思義。

❸利:心存追逐利欲,見利忘義。

君子知道何為義,小人知道何為利。君子和小人只是在於義和利的一個分別而已,《孟子.梁惠王篇上》:「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也是在說這個道理。義就是心存天理良知,見利思義;遇到「利」,要先看看是否適合?是否合理?這都要先去考慮,這就是君子。

小人反中庸,小人心存追逐利欲,見利忘義;看到利益時,把合不合理放在一邊,不去考量。所以君子和小人只是一念之差而已,差之毫釐,失之千里。

6.就一端之相反,以定高下,推其相反之因,自「反中庸」判其途。即引仲尼之言以為證,使天下後世不敢輕其言,各反求諸身,而保其至德也。


「就一端之相反」,即執其兩端取一端,若不對時,「以定高下」,就知道是升或降。

「推其相反之因」,要知道其主要的原因是什麼?就是「自『反中庸』判其途」,分判是要走天理的這條路?還是走人欲的這條路?即理欲交戰。

謀利的人也會交戰,有些人是「一半」而已,當一個人為一半小人、一半君子時,這個掙扎就很大了!畢竟這就是人性,所以人還是都要修道。老前人曾說:「如果論流派,比如分別是一流、二流、三流、四流……,道場的人都是『二流』的。」大家會不會疑惑說老前人怎麼對我們這麼沒有信心?修道的人是要做人上人,修道人是一流的,老前人怎麼說我們是二流的?如果論人才來說,「一流」人才不會為人所用,因為都要留著自己用,一般人都會覺得自己很厲害,因此有人才卻不肯分給別人用。而來道場的人,沒有一個是為了自己的利益著想,如果是為了利益,在沒有利益可得的時候,沒有幾天或沒有幾年他就跑了!所以「二流」的人才能持續在道場修辦;而「一流」的人才只想著留在這對我有什麼好處嗎?我能有什麼利益嗎?這樣的人無法留在道場共修辦。

今天我們都很慶幸自己幾十年來都還在道場之中,我們都是「二流」的人才,如果當初我們是「一流」的人才,不知已經飛到哪裡去了!這個原因我們都能體會得出來。

理欲在交戰時,有兩條路,看你要走哪一條路,如果說都沒有多餘的想法,有可能嗎?見景想情,多多少少難免會想的,但是在理欲兩者之間做選擇的時候,每個人都選擇天理這條路,這才是最有智慧的。為什麼會「判其途」?明明是知道道理的人,為什麼會反中庸?就是因為覺得沒有利益;「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對我們有什麼幫助?讓我們有什麼利益嗎?如果都只是考量到利益,就會短視近利,所以反中庸。

「即引仲尼之言以為證,使天下後世不敢輕其言」,為令人口服心服,所以子思引孔子所講的話做證明,使天下後世的人不敢輕忽。「各反求諸身,而保其至德也」,使人能夠反求己身,一步一步去做。人在冷靜時,才會想如何去行,如果是在衝動的時候,是無法靜下心去想的。冷靜下來,才能保其至德,至德是最高的。

中庸講記之三(中)


◎ 黃錫堃總領導點傳師主講

《中庸》第一章:
「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

讀懂經句


❶見:讀現。

❷隱:幽暗難見也。

❸微:細事不顯也。

❹獨:人所不知而己所獨知也。(朱熹夫子註解)

慎獨工夫,人家不知道或是沒有察覺到的事情,我們要透過自己的良知良能去察覺。己,指良知良能;所有對或不對的事,只有自己的良知最清楚。但一般人不知道「己」,修道人才會知道「己」;一般人不知道規矩,所以不知道自己對或是不對;若我們修道後仍不知對或是不對,這樣我們就不是修道人了;佛規禮節十五條,道理都學過了,千經萬典也都看透了,為何我們的行為還是無法配合聖人所說的道理?還有落差?其實,我們自己都知道,良知知道,我們就知道了,這就是「獨」。自己最知道自己所有的缺點,但是我們為什麼不能自我反省?不能自我懺悔?不能像所有聖人一樣?不能做到顏回夫子的不遷怒、不貳過?為什麼不能「反躬自省」(註1)、「內省不疚」(註2)?為什麼都做不到?我們到底知不知道問題在哪?修道最重要的是「慎獨」。

《大學》的道理言「心」不言性,告訴我們如何誠意正心;《中庸》的道理論「性」,告訴我們如何養性,存其心,養其性。前輩們告訴我們:「大學道,中庸理」,其實都是一樣的。講「性」,「心」包含在其中;講「心」,亦不離開性,故曰:「性理心法」,《大學》、《中庸》都是談性理心法,若只注重文字解,一字一字解釋,往往容易有所偏差,要明白其所講的都是內心的工夫,也就是「慎獨」。「捫心自問」就是慎獨的工夫。

我們將經句讀清楚後可知,上面所言戒慎恐懼,都是由動而靜。若人心已失去,不知道做人的道理,又如何能了解「十目所視,十手所指」?如何會想到被別人看到很不好意思?但現在整個社會的風氣就是如此,「大道廢,有仁義」,漸漸失去了道,對或不對已分不清楚,只懂跟著流行,不管流行是對或不對。有人說:「凡事都要符合時代潮流,我們的傳道方式也是如此;若依著傳統辦道,現在要辦好像也很困難,所以說修道要依傳統,辦道要依現代化。」這樣說對或不對,大家要多加思考。

依經演繹


1.上節由動而靜,但人心已失,不在於靜而在於動。由動之時,正天理人欲之所由分,人知其昭著之為易見,不知一念方動,本心已了然於中。人知其彰明之為顯豁,不知一念方起,良心早洞然透徹。《中庸輯義》


人心若已失,不在靜而在動,現在要研究動的道理。靜的道理我們也研究很多,之前談到的「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率性是很自然。但是現在有辦法「率性」嗎?很困難!因為人心已失,要率性很難,所以人心在時,在靜不在動;「由動之時」,就是天理與人欲之分,一條分岔路,我們的心中理欲交戰。各位點傳師及講師都是戰勝人欲的,今日才能捨身為道奉獻,這就是人欲較少,天理較高;此處是個分岔路,所以我們要小心慎獨的工夫。我們現在修道常常有外功,沒有內功,沒有內功是什麼原因?慎獨工夫不夠,沒有反省的工夫、沒有存養的工夫、沒有省察的工夫。

所以這裡要強調存養省察的工夫。「人知其昭著之為易見,不知一念方動,本心已了然於中」,顯現於外的,大家都看得到;卻不知「一念方動」,我們心念稍微一動,感覺不出來,但在天上就像打雷一樣,因為本性是小周天,充滿虛空;心想月球就可立刻到月球,所以心念一動就可以一念至遠處,須臾瞬間而已,這是神通的工夫,心猿意馬就是神通。別人看不到,我們這一個念頭,只有自己最清楚,心念一動時,本心已了然於中。現在你的心在不在這裡?自己最清楚,別人不會知道。一個人的念頭,不是只在自己的心中而已,而是充滿整個虛空,也就是「誠於中,形於外」《大學》。對一隻動物看一眼,我們的心念一動,牠們都知道,可參考列子之漚鳥寓言(註3),因為我們的邪念充滿虛空,所以動物了然於中。「彰明」,是看得很明顯;「顯豁」,是大家都知道的。本句與上句意思相同,因文句修辭之需,更加強調。

2.君子知獨之敬畏,常戒慎恐懼以存天理,而當意念未動欲動之際,未發將發之頃,尤當加省察,以遏人欲於將萌,是省察之功也。《中庸輯義》


天威難測,聖意難測,君子無法臆測,所以有所敬畏。人要成長需有所敬畏,即使是皇帝也需祭天,若無人管則成流浪漢。點傳師敬畏前人,前人敬畏師尊、師母慧命,師尊、師母敬畏 上天老。老前人以前說過:「你最大,最大不就頂到天了?」頂到天撞到摔下來,就不知變成怎麼樣了!因無所敬畏,則生貢高心,所以要常戒慎恐懼以存天理。

意念不是無法控制的,因為意念未動欲動,在這起心動念之際,我們自己知道不知道?一定都知道,例如:要發脾氣前自己會先知道,看不順眼,心中無明火一直要發作起來。在意念未發之際,要更加注意,省察自己是否有慈悲心?是否有貢高心?高處不勝寒,人若爬到高處,無人可問、可管,不知自己做得對不對?所以要問自己的良知,要多加省察,反躬自省。

「以遏人欲之將萌」,是指要阻止欲念之萌生,這就是省察、慎獨,完全在於存養省察的工夫,這是最重要的二點。

3.哪知極顯現的行動都是從極隱微的一念中所發生出來的結果,到事實顯現的時候也就無法挽回了,徒然後悔莫及。(袁前人中庸解)


一念既起,火燒功德林,即無法挽回,徒然後悔莫及。


註1:《禮記.樂記》人生而靜,天之性也;感於物而動,性之欲也。物至知知,然後好惡形焉。好惡無節於內,知誘於外,不能反躬,天理滅矣。

註2:《論語.顏淵》司馬牛問君子。子曰:「君子不憂不懼。」曰:「不憂不懼,斯謂之君子已乎?」子曰:「內省不疚,夫何憂何懼?」

註3:出自《列子.黃帝》。海上之人有好漚鳥者,每旦之海上,從漚鳥游,漚鳥之至者百住而不止。其父曰:「吾聞漚鳥皆從汝游,汝取來,吾玩之。」明日之海上,漚鳥舞而不下也。故曰:至言去言,至為無為;齊智之所知,則淺矣。

中庸講記之三(下)


◎ 黃錫堃總領導點傳師主講

《中庸》第一章:
「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

讀懂經句


❶喜、怒、哀、樂:其未發之際,萬應俱寂,性也;應乎外感而發,情也。謂之人情四端。

❷中:不偏不倚,先天之理也。

❸和:不乖不戾,後天之道也。

中節:中節之中讀去聲。

❺大本:天命之性,一本之理事,天地由此成,萬物由此生,道之體也。

❻達道:率性之道,古今所共由,立五倫之常道,得和平之氣象,道之用也。

「喜怒哀樂其未發之際,萬應俱寂,性也。」萬應俱寂之際即是充滿浩然之氣,一切未發,都是先天之氣也。

「應乎外感而發,情也」,「情」就有斷斷續續的狀況;此處提到的「情」並不同於脾氣,而是平旦之氣。有句成語是「雞鳴平旦」(註),於天將亮之時雞鳴,有平旦之氣,是一種真情,這還可以的,也就是人情四端:仁、義、禮、智。一個人不可能完全沒有喜怒哀樂,這是一種人情(人之常情),凡是人都有情感。所以之前提到規範,有思想的規範,有行為的規範,有感情的規範等等,感情就是喜怒哀樂。

中:不偏不倚。上天 老母所賜本性是不偏不倚(中也,天命本然之性),先天之理也。

和:不乖(乖僻)不戾(暴戾)。不乖不戾即和也,也就是沒有這些乖僻或暴戾,後天之道也。

天下之達道也,即率性之道,是古今之所由,儘管時空不同,都是要依五倫之道而行。君臣有義,父子有親,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五倫之道如何調和,得平和之氣象,是道之用也。

依經演繹


1.人心順之則喜,逆之則怒,戚焉而為哀,愉焉而為樂,四者感於事物而生之情也。《中庸輯義》


順心如意時,人逢喜事則心生歡喜;不能稱心如意時則易發脾氣;「戚焉而為哀,愉焉而為樂」,「戚」是悲戚、憂愁、悲哀;「愉」是愉快。

「四者感於事物而生之情也」,以下引用《孟子.離婁上》的經句說明:「孟子曰:『仁之實,事親是也。義之實,從兄是也。智之實,知斯二者弗去是也。禮之實,節文斯二者是也。樂之實,樂斯二者,樂則生矣。生則惡可已也;惡可已,則不知足之蹈之,手之舞之。』」實者,真情也。仁之真情是事親,也就是孝順;義之實情是兄友弟恭,悌德也;智之實情就是知道什麼是仁,什麼是義,兩者都不可捨棄,也就是一種智慧;禮之實情是節與文,知道如何中節;樂的真情就是懂得如何對待父母兄弟,擁有天倫之樂。能夠懂得仁與義,快樂自然而生,快樂來了,是無法阻擋的。人一快樂就不知不覺地手舞足蹈,這是人情的快樂,也是樂道,樂於做到仁與義這兩件事。日行一善、為善最樂,也都是同樣的意思。人會動情,生發各種情緒,如喜怒哀樂等等,因此要調節,不可過頭;人在什麼時候要做什麼事情,說怎樣的話、做怎樣的動作,這所有的行為都要調節。

2.四者未嘗發動,雖有其理,尚無其情,渾然本性則謂之中。及至有觸而發,既有其情,便有其節,自如音律之中節,五味之調和。《中庸輯義》


喜怒哀樂尚未顯露時,都依著理而行,尚未有人情,是未發的渾然本性,也就是浩然之氣或平旦之氣。遇事則生情,有情就要調節,音律亦是如此,有節有拍。

3.由禮而後可以中節,中節而後可以中庸,則中庸者,贊禮之極辭也,中庸一書,禮之統論約說也。夫禮抑人之盛氣,抗人之懦情,以就於中。(張爾岐《中庸論》)


張爾岐是明末清初學者。

此段談到要以禮來節度。常說「禮節、禮節」,也就是以禮來調節之意。

「則中庸者,贊禮之極辭也」,中庸是禮之用的最高境界。「中庸一書,禮之統論約說也」,「約說」即擇要、摘要的意思;《禮記》的內容很多,而《中庸》是《禮記》的摘要。

「夫禮抑人之盛氣」,以禮來調節人之好高騖遠、眼高於天;這不是自高,也不是故意的,故意的人是極少數,而是人往往無意中生了驕傲心,無形中就造了很多過錯。

「抗人之懦情」,俗話說:「夾袂上箸,挑袂上匙(台語,形容東西用筷子夾不上來,也無法挑弄到湯匙裡)」,比喻一個人「軟膏膏(台語,形容疲軟無力)」,教也教不來,不知要從何雕琢起,所謂「朽木不可雕也」,也有這樣的人,沒有衝力;要如何去培養呢?就是要以「禮」來培養。後學年輕時也是如此,慢慢受到道場前輩們的磨練與教導,人豈會不爭氣?因此慢慢地在無形中有自我的成長,也有所歷練。

4.戒懼此中,慎獨此和,君子主敬之功,道之所以不可須臾離也。《中庸輯義》


此處言中和之理。慎獨以調和。主敬,要敬畏,這是程伊川所說的道理;修道要遵守〈十五條佛規〉,要尊敬仙佛。若有敬心,更能彰顯道之寶貴、殊勝,和道之不可須臾離也。


《中庸》第一章:
「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讀懂經句


❶致:推而極也。

❷位:安其所也。

❸育:遂其生也。(上述三句均為朱熹夫子註解)

1.自天命之性觀之,吾之性,即天地之性,其中一也。自率性之道觀之,吾之氣,即天地之氣,其和一也。天位於上,日不蝕,星不墜。地位於下,山不崩,川不竭,則天地安其所,得其位矣。《中庸輯義》


從「天命之謂性」來看,人是個小周天,天地的性與人的性是一樣的。從「率性之謂道」來看,氣要調節,人的氣與天地之氣也相同。天位於上,大自然有所調節,有其規則,星宿運行各有其軌道,不停運轉卻不會相撞,因其有道。地位於下,山不崩,川不竭,各安其位,也是因為有道。「則天地安其所,得其位矣」,也就是「天地位焉,萬物育焉」《中庸》的道理。

2.萬物各正性命,各保太和,本無不遂其生者,以得此和也。不乖不戾,即生、長、收、藏之皆宜,各遂其性,各適其天,則萬物遂其生而暢其育矣。《中庸輯義》


所有的東西都是上天的天命所賦予的,所以「各保太和」。「太和」應該是「大和」,但後來之人用習慣了,都用「太和」;「太和」出自《易經.乾卦》:「乾道變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貞。」世人凡事求「三合日」,合即和,要找一個最好的日子,好日子容易找嗎?好日也有相沖的時辰,但三合日則無禁忌。

「本無不遂其生者,以得此和也」,依萬物生長的自然法則而行,是謂和。不乖不戾,人及天地萬物之生、長、收、藏,不亂其序,各遂其性,各適其天。每一個地方的環境與氣候不同,但都有生物成長,沙漠有植物,海洋再深,也有魚及生物,大自然是不可思議的,誠如愛迪生所言,都是造物主之功;小花、小草依著四時運行,那麼人呢?有句話說:「枯木逢春猶再發,人無兩度再少年。」我們都只重視這個身體,而沒有去明瞭本性,其實本性就是不生不滅的。

3.夫君子所過者化,所存者神,上下與天地同流。《孟子.盡心上》


君子不睹不聞,一切慎戒恐懼,都是君子的工夫。君子走到那兒,大家都跟到那兒,受到感化,學習君子的行誼。因為君子的內心與上天相同,所謂「神妙莫測」、「天威莫測」、「天意難測」,這都指天地的造化。而人不論上或下,都要與天地合而為一,人不離開「道」的工夫是怎樣做到的?最重要就是在未達到慎獨工夫之前,要先能時時存養省察,存其心,養其性,才能達到慎獨之境;達到慎獨之境,就能與天地合而為一,這就是此篇要告訴我們的道理。


註:雞鳴平旦:雞鳴是凌晨1至3時,平旦是凌晨3至5時。

我國古代紀時法主要有兩種,是古代詩文中常見的兩種紀時方法:
❶天色紀時法。古人最初是根據天色的變化將一晝夜劃分為十二個時辰,它們的名稱是:夜半、雞鳴、平旦、日出、食時、隅中、日中、日昳、晡時、日入、黃昏、人定。
❷地支紀時法。以十二地支來表示一晝夜十二時辰的變化。

2017年6月6日 星期二

把握修道機緣


◎ 心果

新莊呂壇主的親家母,已歸空約一、二年了;她託夢給顧寶塔的師父,告知:「過得不好,下不去也上不去,找不到路走,四處遊蕩,冷清清……。」

師父告訴她的大兒子,大兒子又告訴自己的二弟(呂壇主之女婿──阿輝)及小弟來幫母親做功德(花一些錢,燒金紙、衣服給母親)。

阿輝的母親,求道後因身體不好,所以都沒出來參班。但怎會這樣?下不去,也上不去?

呂壇主的夫人(即阿輝的岳母),2016年2月也歸空;後學開玩笑地問呂壇主:「她有沒有也來託夢?」沒想到呂壇主馬上說:「有,」手指著阿輝,「託夢給他的兒子(呂壇主的外孫),說她過得很好,要大家不必為她擔心。」

後學問阿輝:「你的母親和岳母都有得道,為何歸空後不一樣?」阿輝回答:「可能媽媽有得道,但卻沒來道場,也沒修;岳母有在道場、有在修。」

阿輝現在知道了:咱活著時努力賺錢,然後能吃得好、穿得好、過得好,但死後,靈性離開肉體,所有一切有形有象的東西都用不著了,也沒有一樣帶得走。另外,功德也不是用錢做來的,如果是,那麼首富的功德應該最大最多,因為他的錢很多。

這次阿輝的媽媽會來託夢,應該是由於她已經沒有身體,無法行功了愿,因此希望阿輝夫妻能出來道場學習,才有行功立德的機會,她老人家也才能受益沾光。

阿輝說:「我已經退休了,岳父(呂壇主)也很積極鼓勵,所以今年一定會和岳父去彌勒山上課!」

看來上天慈悲!阿輝有善根!他的母親也很有智慧!

2017美國全真道院壇主辦事員法會


◎ 文 溫詠鳳  圖 林達雄

洛杉磯連朝風雨,春寒料峭;靜謐天宇,晨光熹微中,驅車趕赴「美國全真道院壇主、辦事員法會」。

今年(2017)3月4日乃是全真道院的壇辦法會,也難得是個好天氣,應邀參與的人數超乎預期。早於元旦,道務組已是密鑼緊鼓地策劃並聯絡各組成員,彼此配合無間。當天清早,大家已聚集全真道院大廳,自取名牌佩戴,繼之,徐緩登樓至佛堂參駕。在禮節組人員一切準備就緒後,恭請陳正夫點傳師慈悲帶領,進行莊嚴的獻供禮、請壇禮。禮畢,我們同到樓下課堂,靜候法會開始。

▲  陳正夫點傳師慈悲開班賜導並講述「壇辦人員職責及涵養」。

法會課程開始,先恭請陳正夫點傳師慈悲賜導「壇辦人員職責及涵養」。陳點傳師首先闡釋《皇母訓子十誡》之慈訓,並感恩我們有幸能在張培成老前人所開創的基礎忠恕道場,共同學道、修道、講道、辦道;尤其身為壇主、辦事人員,擔任一艘法船的舵手與左右手,是菩薩的化身,也是眾生落葉歸根的橋梁;肩負道務的重責,以及佛堂永續經營與傳承的關鍵角色,所以壇辦人員的職責非常神聖。點傳師慈悲期勉各位前賢應瞭解自己的使命與任務,並勇於負責、承擔,做個稱職的壇辦人員,當一般道親的典範。《論語.先進篇》中,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於室也。」是感慨子路的學問雖已造就到正大高明的地位,不過還沒有進入精微深奧境界;今天這個法會就是希望各位壇辦人員能夠進而入室,以「了」乘愿而來的殊勝因緣。

人的真性,本是虛靈不昧,歷劫長存;可惜為物慾蒙蔽,致而沉淪於生死苦海中未能脫離。佛堂就是把我們度到清靜、安樂的彼岸;佛堂是由此岸到彼岸的法船;船要開航,要靠壇辦人員行功了愿的動力,才能指引眾生到彼岸。

陳點傳師提示壇辦人員的職責及涵養如下:
  1. 內德:要做道親的榜樣、模範,遵守五戒、三清、四正;謹言慎行;改毛病,去脾氣。虛懷若谷,謙恭有禮,養成不急不躁的態度。
  2. 行事:協助操持佛堂庶務,如:早、晚獻香,初一、十五獻供,持之以恆,不可中斷。
  3. 成全道親:及時傳達道親近況訊息,鼓勵道親回道院參班及參與各種活動。積極地參與分工、行功了愿;佐助點傳師發掘人才。人道要盡,「道」在生活中,從己身做起。對天恩師德、天命須肯定。常為老前人、前人們的苦心佈德;為一般道親之表率。
  4. 護持道場:積極參與道院的會議,共同商討道務及道務發展計劃。壇主之間,互助互信,扶圓補缺,共創完美道場。
  5. 承上啟下:常與道親保持聯繫,傳達點傳師指示;貫徹前人道務推動的修辦方針;熟悉佛規禮節、辦道禮節,以及辦道的準備工作。虛心學習,明白度人成全的要領,才能度化一方。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遠。」《論語.泰伯篇》壇辦人員乃道場的中堅,本身若能主動,隨時隨地扶持道務堅固、謀求道務發展,對道場的助益頗大,就能實現 皇母的叮嚀慈囑:「法舟同駕航四處,救度有緣苦海出,見道成道無彼此,至誠感應顧手足。」

第二堂課請陳淑敏講師主講「立愿與愿力」。愿:原心;立志;心願。修道要立愿、要有目標;立愿是修持精進的原動力,有愿才有力,修道的最終目標是超生了死,脫離輪迴。修道講「立愿」,乃心甘情願的,而不講「受戒」;例如:「清口愿」是一種身、口、意合一的愿力,其包括心清、口清和身清;因此清口愿不是戒,而是以愿為戒的「菩薩行」,所以清口愿實為菩薩行的開始,以不食葷厭、戒除煙、酒和妄語為起點,漸漸地能達到「身」清的「克己復禮」,最後達到「心」清之「清靜」境界;轉變「身、口、心」皆為清靜,而不必用嚴苛之戒律來修行。

天道寶貴,無愿不得傳授。我們佛緣深厚,遇上明師,並得真傳,立下了「十條大愿」:(一)誠心抱守。(二)乾:實心懺悔;坤:實心修煉。(三)不可虛心假意。(四)不可退縮不前。(五)不可欺師滅祖。(六)不可藐視前人。(七)不可不遵佛規。(八)不可洩漏天機。(九)不可匿道不現。(十)乾:量力而為;坤:誠心修煉。大家循著「十條大愿」去做,報恩了愿,必能成道證果。

修道修心,心為一身之主,大家要存「善」心、存「道」心。儒家講「存心、正心」;佛家講「明心見性」;道家講「清心寡慾」,修道必在「心地上用功夫」。我們要把「惡心」改成「善心」;「私心」改成「公心」;「凡心」改成「聖心」;「人心」改成「道心」。時刻行慈悲心、存忠厚心、用正直心、守清靜心、秉真誠心、持低下心;如是心行,守護正念。去除私心──無我相、人相;去除名利功德相──無眾生相;把生命交給上天,天上、人間都可辦道──無壽者相;能夠達致無「四相」──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才是菩薩。

天下溺,援之以「道」。身為修道人,蒙受 天恩師德,老前人、前人輩的恩澤,我們唯有趕快度人、代天宣化,以匡正人心,己達達人,推展道務。現已三期末劫,千佛萬祖在天上、人間共同辦道、助道,請問大家願否成為這團隊的一份子?若能真誠付出,依愿而行,將來,龍華會必有其份,這就是「同註天盤」!
▲  郭詩永點傳師慈悲講述「班長職責」。

接下來恭請郭詩永點傳師慈悲賜導「班長職責」。點傳師闡述「班長」是神聖天職,不是世俗名位;乃上天恩賜的因緣,是替上天辦事,更是生命歷練。要熟練執禮操持;進、退、動、靜,合乎禮度,顯現威儀;事事存誠,主動積極,勇於承擔。班長必須端莊儀容,請穿著道場制服──白上衣、藍長褲、藍外套。話語應該宏亮、清晰,具備莊嚴恭謹。按部就班,隨事應物的輕、重、緩、急,作出適宜處理,以求有條不紊;因此,班長宜於開班前30分鐘到達。班長職責如下:確認當天流程;確認開班壇務之事分派得宜,如:準備白板筆、板擦;準備茶水,分發道歌歌譜;確認課堂空調流暢,以及麥克風、投影機之正常運作。準時招呼道親們入座,並提醒道親把手機調成靜音,免受干擾。

郭點傳師慈悲帶領大家操持演練,程序依照週日班班程表,包括:請示方式、參駕禮的執禮,以及道寄韻律、道化人生、經典講座、點傳師賜導結班等不同單元或課程間的串連。其中尚穿插狀況模擬之應對、示範,要求對時間的掌握需精準,每一環節皆示範及演練。

全真道院的點傳師們已經為辦事員鋪陳了一條順坦大道,有著明確的學習方向,期勉大家秉承歡喜心、保持赤誠服務的精神,同心合力貢獻道場是幸。

午獻香禮畢,天廚組慈悲已備好午膳,此時眾人已是飢腸轆轆,美味的蕃茄粉條湯,令人大快朵頤。午餐結束,大家復歸原位,止語養氣、默識本性。「道寄韻律」請吳韓衛學長帶領,精選道歌三首:〈屏山書信〉、〈我們的班歌〉、〈代天宣化〉。最後的這首〈代天宣化〉,道出自我期許的信念,與法會主題很貼切,頗具穿透力的迴腸盪氣,使人非常之震撼。

下午第一堂課,「度人成全及方法」由吳鑌娟講師主持。首先闡述為什麼要度人?度人可以幫助自己提昇慈悲和心量;度人可以幫助別人提昇他們的福慧;度人的過程可以幫助自己成長,把愛傳出去。度人的對象包括家人、朋友、鄰居、同事,以及跟你有緣的人。度人成全的方法最重要的是改變自己,身教為先,讓周遭的人,感覺我們求道之後,改變了此前陋習性;從自身先做起,度人自然容易。此外,也必須先充實自己,讓人感覺我們言之有物。度人前要瞭解對方,因材施教。預先約定時間,效果較為好。其他諸如:尊重對方,不可主觀;用些時間,彼此探討「道」;當忠實聽眾,最受歡迎,當一名知音,度他較容易;宜隨緣度化,不要勉強……,都是需要注意的重點。道是非常寶貴的,度人要有耐心,保持正能量;度人者要樹立修道的典範、耐心聆聽,肯定道之殊勝。

繼之為分組討論,題目是:
(1)分享一個度人或被度時的經驗。
(2)分享一個成全人或被成全時的經驗。
(3)分享一個修道好處的實例。
(4)分享一個感受最深的修道故事。
所有人員分為六組,每組在討論結束後,推派一代表發言作報告。

每一位上台報告的組員,均用最赤誠、坦率的態度,從容不迫地陳述往昔度人成全的經歷。討論及心得分享的時間很快就到了,大家仍意猶未盡。最後,吳講師作簡短結論:「要想度人,首先要把自己度出來。六祖說過:『迷時師度,悟了自度。』《六祖壇經‧行由品》我們若是自己都不能自度,那如何度人呢?度別人,就是度自己;成全別人,就是成全自己。」

▲  成員在台上熱誠分享討論成果。

原定時間已稍超逾,最後恭請陳點傳師慈悲結班賜導:「今天法會很圓滿,各部運作配合,恰到好處。」我們懷著歡愉的步伐,邁上佛堂,共同立下「同心同德愿」,祈求上天庇佑;祈願賢者在位,能者在職。後學銘記著表文的每一誓愿:有使命,要負責,愿大力量強,以期共勉之。

在點傳師賜果後,大家分工合作,整理環境。回途,腦際昇起林肯名言:「有信心是一種心境,人能負的責任我必能負,人不能負的責任,我亦能負。」充滿信心並負起責任,如此才能磨煉自己,求更高的知識,邁入更高境界!期許我們都能凝聚共識,砥礪前行,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  辜添脩點傳師(左)慈悲於法會賜果。

在學界班的心路歷程


◎ 林逸慈

四年半前,離開新竹到台北念書,繁忙的課業之餘,想家的念頭不時地出現在一些獨處時刻。不過,拜日新月異的科技之賜,回新竹的返鄉之旅透過高鐵只需要短短的半小時左右,也因此可以讓返鄉以每星期一次極高的頻率維持著。但是,即使如此,處在異鄉的徬徨仍然縈繞心頭,讓我焦躁不安。

幸好,上天慈悲,讓當初的自己接受了家中長輩安排,來到於台北天定堂上課的忠恕學院學界班,和22屆一群可愛、活潑、善良又正直的學長們一起學習、進步。透過參班,認識道場運作模式、了解道義,慢慢建立對一貫道的認同感及歸屬感,不知不覺就緩解思鄉和寂寞,甚至感覺到某種程度上更貼近家中父母的心。

接下來的時光,在上天巧妙的安排,以及大家的陪伴下,過得飛快。每個禮拜日到學界班上課,是我最珍貴、最期待的時段;大概是講師、輔導們的付出和努力帶動了我,從一開始會為了期中考請假,到了後來,排除萬難也要參班。課程總是被精心地安排、設計,各種活動也都蘊含深深寓意,不僅聽講當下收穫滿滿,放在生活中更是受用無窮。

終於,來到了第四年的每個要從學界結業者的大任務──夏令營。僅僅三個字,卻代表著全體都極盡努力地想要將貫穿這三天的「知足(夏令營主題)」核心意念落實到每一堂課的表達方式、活動道具設計……,感謝一切人、事、物一起達成與皆能圓滿。從中,我也領悟到,「夏令營」不只是學習過後的成果,籌備的過程更完全是一趟「成長旅程」;也讓我發現到:我常像是《深夜加油站遇見蘇格拉底》內的丹,時常執著於任務結果,而忽略了過程。
一起圓滿夏令營,不是想要給大家什麼大道理,其實是自己需要藉此沉澱身心、思辨;學中做,做中學,收穫最大的一直都是自己。同時,周遭的每個人,都有非常值得學習的地方;每每夜深人靜,喝再多咖啡也想不出好的教案時,為了同樣目標正一起奮鬥的夥伴,一句話就讓我有如醍醐灌頂般,文思泉湧地將教案順利產出。

感謝上天讓我進入學界班,和這麼多優秀的人一起學習、進步。一部分的我覺得人生不長,不可能完成每件事;但一部分的我卻認為人生很長,長的足夠完成某些重要事情。不疾不徐,改脾氣,去毛病,這些事是一生需要實行的。滿足於自己所有,所以能常保內心快樂、感恩。

▲  魏瓊華點傳師與學界班成員一起合照。

親子共學 親子共修 親子讀經班走入社區紀實


◎ 劉芝珊整理

緣起


民國106年(2017)2月11、12日,道德培育班師資成長營邀請到孫寶蓮講師來帶動兩天一夜的課程。這次成長營除原有道育班師資外,另安排社區親子讀經班的師資們也一同來學習;課程重點大部分放在道育班如何走入社區及學校、社區親子讀經班如何帶動家長成長班等等。孫講師將其個人豐富的帶班經驗、用心度人成全的技巧等無私地資源分享,令每位參加者都收穫滿滿,增加不少勇氣及信心,更進而摩拳擦掌、躍躍欲試。

瑞周全真天儲單位桃園社青班開班至今已2年多,參班學員年齡層多為25〜50歲間,其中有道親第二代、已求道但甚少接觸道場的道親,還有些是尚未求道的社會青年。為了班程的經營與成長,以及考量到青年的參與是現今道場最需要也較缺乏的一個區塊,所以幹部們在招生方面一直集思廣益、想方設法,希望能廣結有緣人,將道務向外推廣,吸引更多年輕人加入。

在去年年底規畫課程時,幹部提議以「打造一個幸福夢想家系列講座」做為新年度課程主題,規劃於今年3月26日第一堂課,邀請知名親子教育專家盧蘇偉老師蒞臨主講社區親子講座,廣邀在地學校家長及小朋友一同來參與。一方面做社區服務,讓大家認識一貫道,另一方面可廣結善緣,為招生鋪路,這樣的想法可說和孫講師所講的理念不謀而合,於是更堅定了幹部們一定要去做的信心。

共辦


凡事起頭難,一個想法要如何落實為具體可行的做法,這對於完全沒經驗的我們是個非常大的挑戰。首先考慮到,邀請家長來聽演講,一定要兼顧到小朋友的照顧,才能提高家長的參與意願,於是我們想到可以邀請益新單位大園地區田園親子讀經班來共同籌劃這次活動,除了安排大人的講座外,同時規劃小朋友的闖關活動。田園親子讀經班聽了我們的想法後,也非常認同及支持,決定「遇善相助,遇事相辦」,就此開始了共辦活動的第一步。

要透過什麼管道來宣傳講座訊息,以達到來參與的對象是國小學齡階段的孩子及其家長的目標呢?經過多次討論及考量後,覺得如果能進入學校發DM,甚至就將講座地點選在學校舉辦,應該是最理想的。但要找誰做橋梁,與學校溝通呢?確實也讓我們傷透腦筋;上天似乎接收到我們的心念及需要,給予我們靈感,指引我們找到桃園市徐其萬議員,徐議員長期關注地方教育推動,所以當我們提出活動規劃草案時,徐議員馬上就首肯主辦,並以超高效率召集桃園市大園區家長會長協會及大園國小家長會擔任協辦工作。

▲  知名親子教育專家盧蘇偉老師蒞臨社區親子講座。

在第一次的籌備會議中,這二個單位就立即允諾全力支持及配合活動相關一切事宜,大園國小家長會更協助聯繫校方,提供大禮堂作為講座場地,學校設備也免費提供活動使用。我們心裡真是說不出的感恩,感謝 天恩師德,他們正是我們想要找的人啊!上天一下子就幫我們完成最重要的事情。

接下來的幾次籌備會議,和大園國小家長會討論活動細節及工作安排,對於我們提出的希望及做法,例如:透過學校幫忙發放宣傳DM及講座報名表,並協助回收,以便事先統計報名人數,方便安排後續事宜;借用學校視聽教室及投影設備;小朋友闖關活動場地的安排;提供開場表演的社團、當天會場布置、停車引導及點心準備……,大園國小家長會都一一應允:「OK,沒問題。我們來準備、我們來和學校溝通、我們來想辦法、我們全力配合!圓滿就好!」

在這些過程當中,讓人深深感恩,上天似乎安排很多貴人在我們身邊,協助活動策劃能進行得很順利。而大園國小家長會的團隊向心力、凝聚力、辦事效率,及對下一代教育的用心、真誠付出、謙虛的態度(只做事不具名),都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也是籌辦這次活動很大的一個收穫。其中有位許副會長所說的幾句話,更讓人感到讚嘆:「用心必能體會其中簡單的美好」、「人的心是有溫度的,凡事是可以感受到的」、「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也許是大家的真誠感動上天,短短一個星期,家長的報名人數就超過130人,小朋友的報名人數更是超過原先設定的150人,這對所有共辦的夥伴們可說是很大的鼓舞。

實現


期待的3月26日終於快要來臨!但講座前二天,適逢冷氣團鋒面來襲,且前一天風雨不歇,又濕又冷,令人內心頗為忐忑,擔心影響隔天活動進行;直到晚上入睡前,還不斷聽到窗外嘩啦啦的雨聲,只能在內心祈求仙佛慈悲:一切準備就緒,只要明天給我們一個早上暫停下雨的天氣,就心滿意足。

隔天一早,睜開雙眼第一件事先看窗外,啊〜感謝 天恩師德!雨停了,好感恩!一到學校,所有服務人員開始打掃環境、布置場地,各就各位,準備迎接美好一天的到來。看著家長攜家帶眷陸續前來報到,內心真有說不出的歡喜。會場入口處,排列於左右兩旁的迎賓小朋友齊聲敬禮喊著:「貴賓好!」家長們都感到倍受歡迎及尊重。

小朋友齊聲敬禮喊著:「貴賓好!」

在大園國小同學國標舞的精彩表演下,拉開了演講的序幕,緊接著是薩克斯風樂團表演;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歡迎當天演講的主講人盧蘇偉老師上場。這次講題是「如何教出主動積極肯為自己負責的孩子」這是現代父母最為關切的問題,盧老師以他自身的成長經驗、教育理念,以及對許多問題孩子付出關懷的實際行動來和大家分享,引起很大的共鳴,大家都深受感動。「絕對沒有笨小孩,只有不一樣聰明的小孩;也沒有學不會的小孩,只有學習方法不同的小孩。」這句話深深留在家長的心中,期許大家要做個懂得賞識孩子的父母,用愛心和耐心陪伴孩子。

活動中還有一個重頭戲,那就是小朋友的讀經闖關活動。田園讀經班的幹部策劃了九個關卡,分別是「六藝:禮、樂、射、御、書、數」六關及「三達德:智、仁、勇」三關。禮、樂兩關打頭陣,近200位小朋友齊向至聖先師孔子聖像拱手躬身行古禮,再齊跳〈禮記.禮運大同篇〉手語歌。

▲  小朋友全神貫注參與闖關。

接下來各組依序闖關,不僅遊戲內容寓教於樂,且配合關名義涵;由瑞周全真天選單位的學長所研發支援的道具,製作更是用心,充滿巧思且專業,令小朋友都睜大了眼睛,捨不得離開各關。每一次換關前,小組還要讀一段經文,宏亮整齊的讀經聲,看了真是覺得好可愛,好感動!

最後,瑞周全真天選單位的學長們還設計了竹竿舞,邀請家長和孩子們同樂,為活動劃下歡樂完美的句點。活動結束,統計當天參與的貴賓及家長約有180位、小朋友190位、服務人員145位,合計參與總人數約有515位;大家填寫的回饋單裡,都表達了今天的講座很棒,獲益良多,希望以後還能多多舉辦類似講座。

結語


感恩上天慈悲、點傳師慈悲護持,讓我們有這次非常難得的學習機會。原本繁複的準備工作,在多方熱情、用心地配合共辦下,歡喜付出,齊心齊力完成。

田園讀經班的前賢也分享一段很棒的心得:「有幸能與瑞周全真天儲單位共辦這場在國小裡舉行的親子講座暨讀經闖關活動,讓後學覺得要學習的地方很多。每個單位用心的角落,都綻放著道的光彩。相信能藉由這樣的社區活動,把『道』的好,讓更多人感受到,進而能來領受『道』的殊勝。這場活動讓後學深深地感受到 天恩師德的加被,看著家長們聽講後收穫滿滿的喜悅,外面小朋友個個認真地一關接著一關進行,感動之餘,真的就是感恩再感恩。感恩所有學長真誠的付出,讓來參與的人都能感受道的祥和;感恩主辦、協辦單位的大力配合,讓我們省事不少;最後還是感謝 天恩師德,沒有老天的幫忙,把大部份的雨在前兩天下完,也不會有這麼精彩的一場活動。」

雖然這是道場走入社區的第一步,但相信「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之後一定不斷有機會能更進一步地接觸學校及社區,讓大家更認識一貫道,並了解及認同一貫道理念。當然最希望能廣度有緣人,成為彌勒家園的一份子,有更多的家庭能親子共學、親子共修,最後成為道化家庭。希望這次的活動經驗能拋磚引玉,引發大家思考道場如何走入社區,一起來規畫更棒、更完整的做法。

道無所不在,道在日常生活中,道在舉手投足、一言一行當中。這次活動中,從大家真誠的付出、用心的規劃、謙恭有禮的言行、親切溫暖的服務態度,在在讓人看到了道的展現,相信所有參與這次講座的貴賓、家長及小朋友們,也一定都留下深刻美好的印象。這一切都是 天恩師德,上天最美的安排!

▲  大合照。

有愿有恆 努力修辦 泰國學習之旅


◎ 李沼桂

感謝 天恩師德、祖師鴻慈,在各位點傳師慈悲安排下,讓我們有了再次到泰國學習的機會,在周美英點傳師慈悲帶領下,團隊在3月6日出發,黃羿宏講師慈悲,開車前來載團隊回曼谷天惠堂,用完午餐稍作休息後,整理教具,準備後天的中文教學。今年雖然一樣教學,但是目標改為成全家長、老師為主。

3月8日上午8點,出發到磅練中學,因為有去年一年中文教學,與校長取得共識,希望結合學校舉辦成果發表,由每一個年級用中文表演一段節目。團隊抵達學校時,受到了校長、老師與全校學生的熱烈歡迎。校長致詞時表示:「感謝台灣師資團隊不辭辛勞遠道而來,經過一年努力教學,今天將做成果展現。」初三學生表演泰國當地舞蹈,初二學生合唱中文歌曲〈世上只有媽媽好〉,贏得大家熱烈的掌聲。而初中聯合表演話劇──「孝道」,將為人子女由不懂孝順、忤逆父母,因修行慢慢地懂得孝敬父母、體貼親心,話劇雖短,但很有感受力,重點是:用中文演。太棒了!六年級則是將所學到的中文字卡、圖卡,交叉表演,逗得在場老師和學生哈哈大笑,堪稱一絕。五年級學生表演帶動唱,四年級學生表演〈小星星〉,每位小朋友都很認真,他們的用心與創意,太讓我們感動,真心感到上天慈悲護持;團隊的愿力讓教學融入道,獲得理念一樣的校長、老師支持,並希望未來可以結合社區讀經方案進行。午餐後,團隊在學校繼續中文教學。

▲  周美英點傳師率領服務團隊到泰國學習。

3月9日上午,在和新佛堂辦道;晚上回天清佛堂辦道,有三位磅練中學的老師來佛堂求道;已組團將於4月下旬到台灣參訪,共有16位(含壇主、學校主任、老師),而且有一位壇主將留台3個月學中文,另有一位壇主的兒子會在台灣學習台味素食料理,計畫回泰後開素食餐廳,造福鄉里。

3月11日,團隊在周點傳師與黃講師帶領下,前往發一崇德道場泰宗佛堂(註)訪道。到了泰宗佛堂,受到壇主劉媽、楊蘭換講師和靜心師父的熱情款待。接著與大家座談,首先請壇主劉媽講述她開設佛堂的心路歷程。劉媽約60多歲,是雲南籍,偶一機會求得寶貴的大道。有學長問劉媽:「當初點傳師到泰國開荒時,是如何發愿?如何開設佛堂的?」

劉媽述說過程,當初是一位曾在台灣工作的黃興榮學長,由緬甸來到泰國後,特殊因緣遇到發一道場曾點傳師,就帶曾點傳師到各個地方去度人,連續走訪了8個村莊,當地居民都不接受點傳師來傳道,感覺非常受挫。黃學長就跟點傳師報告:「最後一個村莊,在那裡我有個親戚(指劉媽),應該可以。」於是黃學長就帶著點傳師到這個村莊裡來設班(劉媽家),並請劉媽到村子裡幫忙度人。沒多久,安設臨時佛堂辦道,劉媽除了家人,也度了許多村人來求道。後來參加法會,點傳師問:「有沒有人要安設佛堂?」現場沒人舉手,只有她舉手。但家裡實在很小,只剩廚房裡一個小小的空間,劉媽就問點傳師:「在廚房可以嗎?」點傳師說:「可以,可以。」臨時佛堂就安設在廚房,劉媽每天獻香、叩首(但那時不知道開設佛堂要清口茹素,只是很歡喜禮佛)。

設臨時佛堂3年後,有一天,山上突然發生大火,眼看火就要燒到他們的村莊了,劉媽派大兒子劉大去救火,卻體力不支倒地;醫護後,劉媽就趕快回佛堂燒大把香叩求,沒多久就下起一場大雨,將大火撲滅了。上天慈悲,讓他們驗證到佛堂的殊勝。又有一天,突然下起一場大雨,劉媽家地勢低窪,淹了大水,佛桌因此漂浮在水上,搖來晃去。大水退去,劉媽舀水清掃後,便想趕緊獻香,但要獻茶時,水又不乾淨,讓她覺得很對不起仙佛。於是劉媽就發一個愿──要蓋大佛堂。

有一天,有一位地主告訴劉媽,將要搬去清萊,有一塊茶園本來要賣30萬,現在可以賣她9萬。劉媽聽了當下就決定買下,一磚一瓦地把大佛堂蓋了起來。在安堂時,老師臨壇,叫劉媽送一杯茶過去;在送茶時,老師就說:「這茶好臭喔,妳敢倒給我喝!」老師講完這句話後,劉媽心裡馬上想到自己還沒有茹素,不乾淨,當下就立清口愿。因為劉媽這樣的發心,佛堂雖然設在偏僻的山上,假日都有2、300人參班;佛堂空間不夠用,道親馬上有人出錢、有人出力,佛堂增蓋時,因為大家的愿力而很快完工。聽完劉媽開設佛堂的心路歷程,讓後學真的領悟到,是上天在辦,有愿的人去完成,天人合一啊! 天恩師德!

3月12日,到曼谷春武里天惠堂。這處佛堂是設在蔡清東點傳師公司員工宿舍樓下整層,為方便成全職員道親。點傳師們臨時決定舉辦第一次新道親法會,參加學員都是公司的員工。首先獻供、請壇、叩求,再由周點傳師慈悲講述「法會因由」。這次法會還特別邀請天中佛堂當地的講師以泰語講述「人生真諦和因果報應」、「道之尊貴」,以及「道與教的分析」。最後,再由黃羿宏講師複習三寶與示範參辭駕、禮節基本動作,並與道親做雙向溝通、心靈迴響,全程皆是泰文發音。雖然我們完全聽不懂泰文,但從講師活潑幽默的動作與道親聚精會神的聆聽中,感受「道」是沒有語言隔閡的,是可以融入的。新道親法會反應非常熱烈,法會最後由周點傳師慈悲賜導,鼓勵道親多出來參班,做完美的結束。

雖然這次行程結束了,但是這條修辦的路還要繼續,秉持著老前人、陳阿味老點傳師的步伐,有愿、有恆、努力修持、度化眾生,使新道親法會、社區讀經,也能在國外宏展。

註:可參考〈基礎雜誌〉第324期 P.36 泰宗佛堂開創歷程

前人的自在(下)


◎ 性愚

前人與後學交談時,經常會告訴後學一些過去的事。前人提到,有次與老前人去巴西開荒辦道,坐了30多個小時的飛機,兩位老人家都疲倦了在打盹。前人忽然聽到吵雜的聲音。

寫到這裡,要先岔題說明:前人的聽力很好,前人也曾說,住孝三路五樓時,樓下吵架的聲音聽得很清楚,甚至能分辨出某一方的對錯。此外,前人的英文是一流的,有次帶團到英國辦道,團員都是大學以上的;到英國出海關時,一位女關員問:「你們來做什麼?」大家都沒回答。前人說:「我們來觀光的。」那位女關員好高興,想不到老先生英文這麼流利,於是就與前人談了起來,後來看到那些團員在旁邊等,才跟前人說再見。

再回到剛才在飛機上的情況,前人聽到吵雜聲,睜眼一看,旅客們都露出驚慌的樣子,再仔細一聽那些吵雜聲(有的人用英文說),原來是飛機降落了兩三次都沒成功,又拉起來。前人了解狀況後,輕推了一下老前人,告訴事由。老前人得知後,馬上守玄,手抱合同,默念無字真言……。不久後,忽然響起了如雷的掌聲(飛機平安降落了!),老前人告訴袁前人:「第一次用三寶(躲災避難)。」

老前人在講課時,也經常鼓勵學員,沒事時,要經常學習「守玄」,起初要刻意地守玄,因守玄而不讓心猿意馬亂跑,有空閒時就不會胡思亂想,最後成「不守而守」,這也是修道的功夫。

※     ※     ※

前人又說,曾有一位點傳師打電話請示前人:「前人慈悲,後學某點傳師(前人沒說點傳師姓名),要到中南部去辦道,發生了很嚴重的車禍,當時後學就因嚴重車禍而暈過去,當救護人員敲打車門時,後學就醒了。救護人員好不容易才把後學救出來,後學摸摸頭、摸摸手腳、跳一跳,竟然毫髮無傷。後來聽救護人員說:『當看到車禍的情形,以專業的判斷,車裡的人必死無疑!』請示前人,為什麼後學會毫髮無傷呢?」

前人向那位點傳師說:「有句話說:『心思善,善雖未為,吉神已隨之。心念惡,惡雖未為,凶神已隨之。』你度人、辦道、成全人、講課、講道理、勸人向善,這種功德很大,你身邊就有護法神在。但是累世的因果是不能逃的,所以才會有這麼大的劫數(車禍),但是當地的鬼神也會保護。《中庸》第16章中,孔子說到:『鬼神之為德,其盛矣乎,視之而弗見,聽之而弗聞,體物而不可遺。』這個『鬼神』的『鬼』,並不是指三惡道的鬼;『鬼神』的『神』是保護與照顧,而『鬼』除了保護、照顧外,還有制裁與處罰。你有本身的保護神,還有鬼神的保護,當然會沒事!有的車禍只是輕輕碰撞,就出人命了。」

後學聽了,就跟前人說後學有一次坐叫客計程車聽到的故事,那輛計程車右邊的車頭已經撞得毀損很厲害,但還繼續開出來載客。

同車有人問司機:「撞成這樣還開出來賺錢?」

司機說:「被一個年輕人撞到,那年輕人騎機車騎得很快,一撞上,他的機車幾乎全毀,人彈了10多公尺遠。」

大家問:「人有沒有事?」

司機說:「很奇怪,竟然都沒事!他還走來告訴我說:『因朋友有急事要去幫忙,所以騎快了一點,又撞到您,很不好意思。』並拿出了身分證、名片說:『這是我的身分證、名片,您車子去修理,看要多少錢?還有您無法開計程車的這段時間,總共損失多少錢?我會全額付給您。』又從身上拿出了錢要先給我,告訴我說朋友有事,他必須要先走。我就跟他說:『錢先收起來,身分證也拿回去,朋友有事快去,名片我留著,多少錢再告訴你。』那年輕人說:『謝謝!』之後叫了另一輛計程車就走了。」

有人又問:「你不怕他跑了?」

司機說:「那年輕人看起來很忠厚老實,應該不會。」

說完經過後,後學再請示前人:「這件事是不是與點傳師的事有點類同?」

前人說:「差不多。」

前人又開示說:「君子不欺暗室,不能暗室虧心。」

後學說:「暗室看不到東西,怎麼做壞事?」

前人說:「不是你說的『暗室』。比如:電梯裡人很少,電視報導有人在其中劫財劫色;還有四下無人時見財起意,這都是暗室虧心。因鬼神是無所不在、無所不有,見到人就知道你做多少好事、多少壞事。不但這樣,連你心起善念、起惡念,祂都知道。所以不要善小而不為、惡小而為之。善惡都會累計清楚的,有句話說:『本無地獄,皆由心造,須由心滅。』壞事做越多,地獄越深;善事做得多,天堂的路就越來越近,因此天堂、地獄,皆由心造,是故君子必須戒慎、恐懼、警覺。」

前人的自在(上)


◎ 性愚

在十多年前,後學很榮幸地每個星期五都到袁前人的住所陪前人。

有一次去前人的住所時是夏天,前人穿一件短袖的襯衫,很清潔但有點老舊;長褲很寬鬆,是土灰色的,皺皺的,有破洞,還補過。

後學請示:「前人,這件褲子是從大陸穿來台灣的?」

前人說:「是啊!」

後學說:「那有半世紀了吧!」

前人算算說:「不止哦!以前的料子都很好,都是純棉的。」

前人接著說:「等一下我們去看老王(王可誾前賢,前人的同鄉)。」

前人說:「以前張老前人在崇明開三天的仙佛班,派老王(王前賢)守門。第一天,是老師與院長大人借天才之身臨壇;老師講幾句話後,由院長大人上台。院長大人上台後,叫某道親出來,那是很誠心修持的一位道親。

院長大人說:『你以前做過多少錯?多少過?多少壞事?』

這位道親礙於顏面不敢說,只說:『不知道。』

院長大人說:『在某年、某月、某地方,你毫無理由地打人、罵人、欺辱人,有沒有?』

這位道親心想:『院長大人怎麼會知道?』嚇到滿頭大汗地說:『以後不敢了。』

院長大人手拿著戒板,毫不留情地打下去,說:『一樁打一下。』

老師在一旁很慈悲地說:『輕一點,輕一點。』

接著院長大人又叫很多位誠心修持的道親上台質問、打戒板,大家都心甘情願地接受責罰,因院長大人說的時間、地點都對。

老師說:『被院長打的道親都很誠心修持,所以院長才會打你們;被打的道親以前所做的過、錯、罪都會消除,但是不能再犯,如果再犯,你們以前所做的過、錯、罪會加倍,而遭天譴,所以要好好認真修道,也要謝謝院長。』

之後老師告訴張老前人要帶他遊天堂,老前人說:『沒功德不敢去。』

老師說:『那遊地獄就不用功德。』就帶老前人遊地獄去,在去與回的沿途,老師很慈悲地解釋《金剛經》裡的重點給老前人聽。

當老前人的靈被帶到地獄時,眾道親看到老前人的身體即跌坐在椅子上,手腳冰冷,呼吸也像是停止了。一些坤道老道親既著急又緊張,頻呼:『怎麼辦~~~』但老師卻很慈悲地講道理給各位道親們聽。」

前人還說,王前賢曾告訴他:「參班的人大都到了之後,我像是在『入定』,整個心就像《清靜經》裡說的:『能遣之者,內觀其心,心無其心;外觀其形,形無其形;遠觀其物,物無其物;三者既無,唯見於空,觀空亦空,空無所空。』整個心像是與天地合在一起,那種境界妙不可言。」

前人忽然停住不說,後學很緊張想知道下文,便急著問:「前人,後來呢?」

前人才說:「其他參班的人陸續再進來,動靜稍大,就把老王(王前賢)吵醒了,以後再怎麼入定,也沒有辦法達到那種境界。」

※     ※     ※
 
要出門前,後學請前人換一件比較好看的褲子,因為我們要去王前賢家,前人說:「這件褲子就很好了呀!」

後學:「這件褲子皺皺的不好看,前人在台上講道,穿西裝、戴領帶,多帥氣。」

前人說:「在台上穿整齊是一種禮貌,這件也是褲子呀! 」

後學說:「前人是全世界唯一的一位袁前人,要穿帥氣一點,穿這樣讓人看到不好吧!」

前人說:「有什麼不好?我們的老師穿得破破爛爛、髒髒的,老師能救人、能度人,你會嗎?」接著唱起歌來:「鞋兒破,帽兒破,身上的袈裟破……」

後學知道講不過前人,心想:「坐計程車直接到王前賢家,就沒有人看見。」

於是後學向前人建議:「那我們坐計程車去比較快!」

前人回答:「你錢多呀!我要坐公車,不要錢!這是政府的德政,優待老人,人多時不坐,人少才上去,反正我們也不急。」

※     ※     ※
 
出門要坐公車去看王前賢,大概走了200多公尺到公車站,公車站是以前七月半祭拜好兄弟的主普壇所改建,後來主普壇移到新公園,原址蓋了一棟大樓,十來層,很大,連樓梯也很寬大。

到公車站時,公車還沒來。後學就去查看幾時會來,查不到,那時的資訊沒有現在方便。

後學回來時,忽然嚇一跳,我們的前人竟然坐在大樓樓梯的台階上;前人看到後學,指著他的旁邊說:「你坐這裡吧。」

後學就去坐下,心想:「我們的前人應該不會想到:『我是前人,不能隨便坐。』這樣一坐,比老百姓更老百姓!」一般人礙於身份、面子,都不會去坐樓梯,前人卻去坐了。

「大概沒有人會注意吧!」後學正這麼想著。

忽然聽到一位坤道學長的聲音:「前人您在這裡坐啊!要去哪裡?」

前人笑呵呵地說:「去看老王。妳去買菜呀!」

坤道學長:「是呀。王先生身體不好?」

前人:「是啊。」

坤道學長:「前人您坐,後學先回去煮飯了,前人再見。」

前人也很高興地說:「再見。」

聽到這段對話,讓後學忽然領悟到,我們的前人已經修到了「無相」的境界,是那麼地自然、自在,毫不做作。不會因為自己是前人,而有前人的架子、派頭,反而是那麼地隨和、親切。

袁前人說故事 磨磚成鏡


唐開元年間,道一禪師(即馬祖道一禪師)聽聞懷讓禪師正在衡嶽般若寺傳揚曹溪法門,於是前往求法。

道一禪師掛單後,終日常習坐禪,盼能了徹生死,頓悟成佛。懷讓禪師見道一禪師是佛門法器,為了進一步啟示他見性是成佛的要件,若不悟見本性,只是終日枯坐著,離道甚遠,差矣!便問道一禪師:「您坐禪圖的是什麼?」

道一禪師回答說︰「圖成佛。」

懷讓禪師聽了不發一語,只拿起磚瓦往一塊石頭上磨。

道一禪師覺得很奇怪,便問道:「師父,您磨磚作什麼?」

懷讓禪師說︰「磨磚成鏡啊!」

道一禪師笑著說:「磨磚哪可以成為鏡子呢?」

懷讓禪師反問:「那麼坐禪又豈能成佛?」

道一禪師疑惑地再問:「如何才能成佛呢?」

懷讓禪師答說:「比如牛拉著車子,如果車子不前進,您是打車呢?還是打牛呢?」

接著又說:「您學坐禪,是為了成佛嗎?若想學坐禪,禪非僅是坐臥;若想學成佛,佛也沒有定相。於無住法,不應取捨。您若只是坐著求成佛,這是『殺佛』;若只執著端坐的外相,並無法通達佛理的。」

道一禪師聽了這一番話,猶如醍醐灌頂,恭敬地向懷讓禪師禮拜。

五祖言:「不識本心,學法無益。」《六祖壇經‧行由品》六祖:「生來坐不臥,死去臥不坐,一具臭骨頭,何為立功課?」《六祖壇經‧頓漸品》其實,道在自身是不著任何形相與模式,心法是當機、當下,能夠應用出來的,是那樣地活潑而富有生機,不是死寂無生機的;重要的是悟見本性,明善復初,也就是恢復本性中所具足的綱常倫理(即三綱五常、五倫八德)。去除本性中所沒有的三業(即身業:殺、盜、淫。口業:惡口、兩舌、妄言、綺語。意業:貪、嗔、痴),於二六時中都能守中,如此則大道近矣!

2017泰國天慈佛院青少年道德營


◎ 馬來西亞天慈堂提供

內外合作   跨地相輔相成


正當大家都還沉浸在農曆新年的氣息中,馬來西亞天慈堂一行17人,包括點傳師、講師、活動組及生活組辦事人員,于農曆正月十三(2月9號)浩浩蕩蕩地出發前往泰國東北部那空帕農(Nakhon Phanom)天慈佛院,與當地人才一同操辦第八屆的青少年道德營。

深知要圓滿地舉辦一個活動,並不是一朝一夕或單槍匹馬就能夠達成的,早在舉辦道德營約莫三個月之前,馬來西亞團隊就已經開始計畫和籌備道德營三天兩夜所有的活動與細節,務求讓所有參與的學員都能夠感受到各專題裡所要表達的道理,和各活動當中所要傳達的訊息。同一時間,天慈佛院的人才也積極地向外宣導與招生,以讓更多的青少年能夠一同前來,共赴此精進自我道德觀念的盛會。

馬來西亞團隊主內,泰國團隊主外的操作模式,早在2009年第一屆青少年道德營就開始培養和扎根。多年下來,兩者的默契有了一定的程度,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其終極目標就是要播下一顆善種子,希望參與的青少年們都能夠把學習到的道理落實在生活當中,貢獻于社會,成為社會未來的棟梁,進而發心參班,扶持道場,一同修辦。

細節確認   營隊拉開序幕


在檳城、吉隆坡,和曼谷的轉機站都留下足跡後,穿越了各個城市,一行人終於在大約傍晚7點半抵達泰國那空帕農機場。接送的當地人才已在機場守候多時,團隊一抵達,當地學長看見點傳師與團隊的蒞臨,臉上更是露出喜悅和燦爛的笑容來歡迎大家。離開機場,再經過了大約1個小時的車程,總共經歷了超過12個小時的路程,團隊終於抵達目的地──天慈佛院。

道德營開始的前一天,也就是2月10號,活動組人員就召集當地的道德營輔導人員和小組隊長們,進行一天的活動培訓和細節討論,主要目的是讓大家對三天兩夜的道德營流程、活動、設備安排,及注意事項有所概念,以便活動能順利進行。最重要的是要克服語言障礙及文化差異,除了通過翻譯人員讓當地輔導們瞭解活動細節,也借此機會審核活動組所設計的活動是否符合當地文化,避免文化差異而產生不必要的反效果,甚至妨礙了整個活動的圓滿達成。

以「十善業」為主題的道德營,終於在2月11號早上6點拉開序幕。經過了早操、班規宣達、環境介紹,及點傳師慈悲賜導後,主班林昌賨點傳師率領各位壇主、講師、辦事人員,及80位的學員一起獻供及叩求 上天老母與諸天仙佛慈悲,庇佑三天兩夜道德營能夠順利進行、圓滿達成、學員們皆能精進和有收穫。叩求完畢,迎接學員們的第一個節目就是破冰遊戲。有趣生動的小遊戲,不僅讓營員們都玩得不亦樂乎,也借此機會讓大家互相認識,佛院中的氣氛瞬間熱鬧起來!

破冰遊戲後,所有學員被分成10個小組,然後各小組必須根據各自的組別名稱設計一面隊旗、積分榮譽榜及隊呼,這也稱為「隊伍的三寶」。「隊伍的三寶」除了是隊伍的標誌,也象徵著隊伍的力量,藉以鞏固團隊結構,是呈現團隊精神的不二法門。團隊精神、表現、紀律之所以重要,是因為這將會為團隊帶來更多分數,以爭取三天兩夜道德營中最高榮譽得主之殊榮。

道德營裡所有的活動都圍繞著「十善業」或相關的課程精神,以及孝道來設計,這是為了讓學員們能夠通過外在的活動方式來印證和體驗道理的真髓。除此之外,點傳師更慈悲安排了6個專題,分佈在三天兩夜裡不同的階段,以真理啟發學員們內在的自性佛。這6個專題包括:身──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口──不綺語、不妄言、不兩舌、不惡口;意 ──不貪欲、不嗔恚、不愚癡,和「孝道」。五個與「十善業」相關的專題,加上八屆道德營不曾缺席的「孝道」課程,可想而知,點傳師是多麼注重孝道,所謂「百善孝為先」,期望青少年在成長階段,切莫忘記孝敬父母及長輩之心,飲水思源,回饋父母及長輩的生育、養育及教育之恩。

每一天的流程中,都穿插著活動與專題,無比充實!為了迅速讓小隊成員們更加熟悉彼此,活動組在第一天就為學員們準備了Team Building遊戲,透過共同完成遊戲,培養學員們分工合作和互助的精神。在晚上,則是一個讓大家熱血沸騰的「感恩天地營火晚會」。值得一提的是,晚會期間,在準備迎接營火之前,晚會操持學長以靜態方式帶領所有壇主、講師、辦事人員及學員,一同感恩天地長養萬物之恩、祈求泰國道務宏展,以及祈福泰國國運昌盛;然後由點傳師傳出聖火,點燃壇主們手上的蠟燭,再把聖火傳遞給所有的辦事人員與學員;接著,大家把手上充滿感恩與祝福的蠟燭圍著木材堆放下,象徵著把感恩與祈福的訊息寄託於還沒點燃的營火;最後,再由點傳師以火把點燃營火,將大家的感恩與祝福跟隨聖火傳達於上天。晚會裡穿插了一個這麼意義非凡的活動,真是讓大家有所體悟。除了遊戲,操持學長還帶動大家以民族舞蹈獻給天地,還有互動猜歌的單元。第一天的道德營,就在充滿著大家的歡呼聲及歡笑聲中結束了。

闖關活動   覺察六賊影響


道德營第二天,在上完了一個專題後,就來到了道德營裡最激烈而刺激的闖關遊戲──「人生加油站」。所有小隊必須闖過以「六賊」為主題所設計的5個遊戲,5個遊戲分別在佛院周圍的各個角落進行,每一組去到不同的關卡,會與不同的組別比賽,一較高下。除了在遊戲當中取得分數,更希望學員們能夠體悟到:欲實行「十善業」,要先把關好「六賊」,畢竟我們的行事作為、起心動念、一舉一動,都是由六賊而起。

▲  在遊戲中分工合作,使命必達。

在5個「十善業」專題結束後,活動組以實景式的問答題,帶動學員們一起回顧專題的內容,同一時間也審核學員對各專題的收穫。迎接第二個夜晚的是一個以「孝道」為主題的分享會──「愛,讓我們存在」。這是一個靜態的活動,由營長帶動所有人員一起反觀自我,找出藏在內心深處,與長輩相處時的某一些事或某一些話。年少無知,免不了叛逆的行為、言語上的頂撞、對長輩的不敬等等,借著這個殊勝的機會,把所有要懺悔的話告訴上天,發願改過。

最後的儀式,由點傳師從母燈點燃聖火,再逐一將壇主、講師、辦事人員及營員手上的蠟燭點亮,之後一起步出莊嚴的佛堂,圍繞佛院走一圈,並收集大家共108根的蠟燭,於佛院的大門前排成一個母字。象徵懺悔過後,放下以往的不是,給自我一個重生的機會,最後回歸到 老母的身邊。道德營的第二個夜晚,就沉浸在充滿感動與感恩的氣氛裡,讓大家久久不能忘懷。

▲  蠟燭排成母字,感動與感恩之情迴盪。

孝道課程   激發後續愿力


來到了第三天,為了以生動又貼切的方式呈現孝道,馬來西亞輔導團隊以話劇方式,呈現出現今青少年不該有的一些不孝的行為和對長輩不敬的舉動;這雖然只是一個短劇,但它也得到所有學員們的共鳴。在專題「孝道」結束後,營長帶領所有學員一起寫一封信給自己的父母或長輩,以表達自我懺悔的決心和感恩的誠意。

三天兩夜的道德營來到了尾聲,學員們都踴躍在心靈迴響的單元裡,發表各自的心聲和感想,有的說回家後要孝順父母,有的說要繼續持齋。聽了這些迴響,真是讓馬來西亞團隊感覺這幾個月的付出都值得了。道德營的最後,由林點傳師率領各位壇主、講師、辦事人員及學員們一起獻香謝恩,感恩 老及諸天仙佛的護持,使這次的道德營能夠順利進行、圓滿達成。

▲  感恩泰國廚房媽媽用心準備佳餚。
感謝 天恩師德,道德營終於圓滿落幕;當中功不可沒的,當然是天慈佛院當地的所有辦事人員,和馬來西亞團隊的生活組辦事人員,在道德營進行時為大家服務。廚房人員精心準備的每一天三餐及點心,讓學員們感受到素食的美味及多樣化;環境整理人員每一天不時地打掃環境和清洗盥洗室,以便大家有個舒適的環境進行活動和休息;輔導人員用心陪伴學員和協助小隊進行活動,使道德營所有課程都能夠順利進行……,太多太多的感謝,無法一一表達,只能說:「有你們真好!」

在2月14號早上,馬來西亞團隊再次啟程──回家。又是另一個12小時的行程,不過這一趟路,大家都法喜充滿,滿懷喜悅地期待著能夠再次回到這一片國土。Chiok Dee, Thailand!(祝福好運,泰國!)

▲  點傳師與全體大合照。

話大德張老前人

◎ 劉黃河點傳師   邂逅 我們的大德張老前人,與後學的首次邂逅相遇,因緣可謂奇特,在那時之前,我們從未謀面,素昧生平。 那是後學退役後的事,後學工作於新店二十張路的一家公司,這公司的總經理也姓張,也是上海人。這位張君住在羅斯福路三段,就是台灣大學正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