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6日 星期二

在學界班的心路歷程


◎ 林逸慈

四年半前,離開新竹到台北念書,繁忙的課業之餘,想家的念頭不時地出現在一些獨處時刻。不過,拜日新月異的科技之賜,回新竹的返鄉之旅透過高鐵只需要短短的半小時左右,也因此可以讓返鄉以每星期一次極高的頻率維持著。但是,即使如此,處在異鄉的徬徨仍然縈繞心頭,讓我焦躁不安。

幸好,上天慈悲,讓當初的自己接受了家中長輩安排,來到於台北天定堂上課的忠恕學院學界班,和22屆一群可愛、活潑、善良又正直的學長們一起學習、進步。透過參班,認識道場運作模式、了解道義,慢慢建立對一貫道的認同感及歸屬感,不知不覺就緩解思鄉和寂寞,甚至感覺到某種程度上更貼近家中父母的心。

接下來的時光,在上天巧妙的安排,以及大家的陪伴下,過得飛快。每個禮拜日到學界班上課,是我最珍貴、最期待的時段;大概是講師、輔導們的付出和努力帶動了我,從一開始會為了期中考請假,到了後來,排除萬難也要參班。課程總是被精心地安排、設計,各種活動也都蘊含深深寓意,不僅聽講當下收穫滿滿,放在生活中更是受用無窮。

終於,來到了第四年的每個要從學界結業者的大任務──夏令營。僅僅三個字,卻代表著全體都極盡努力地想要將貫穿這三天的「知足(夏令營主題)」核心意念落實到每一堂課的表達方式、活動道具設計……,感謝一切人、事、物一起達成與皆能圓滿。從中,我也領悟到,「夏令營」不只是學習過後的成果,籌備的過程更完全是一趟「成長旅程」;也讓我發現到:我常像是《深夜加油站遇見蘇格拉底》內的丹,時常執著於任務結果,而忽略了過程。
一起圓滿夏令營,不是想要給大家什麼大道理,其實是自己需要藉此沉澱身心、思辨;學中做,做中學,收穫最大的一直都是自己。同時,周遭的每個人,都有非常值得學習的地方;每每夜深人靜,喝再多咖啡也想不出好的教案時,為了同樣目標正一起奮鬥的夥伴,一句話就讓我有如醍醐灌頂般,文思泉湧地將教案順利產出。

感謝上天讓我進入學界班,和這麼多優秀的人一起學習、進步。一部分的我覺得人生不長,不可能完成每件事;但一部分的我卻認為人生很長,長的足夠完成某些重要事情。不疾不徐,改脾氣,去毛病,這些事是一生需要實行的。滿足於自己所有,所以能常保內心快樂、感恩。

▲  魏瓊華點傳師與學界班成員一起合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話大德張老前人

◎ 劉黃河點傳師   邂逅 我們的大德張老前人,與後學的首次邂逅相遇,因緣可謂奇特,在那時之前,我們從未謀面,素昧生平。 那是後學退役後的事,後學工作於新店二十張路的一家公司,這公司的總經理也姓張,也是上海人。這位張君住在羅斯福路三段,就是台灣大學正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