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1日 星期一

道德經白話淺釋(左契章第七十九)


◎陳德陽前人講述  陳樹旺點傳師整理

左契章第七十九
和大怨,必有餘怨,安可以為善?是以聖人執左契,而不責於人。有德司契,無德司徹。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本章是說治天下者,當無為而治,以德化民,不可蓄怨於民。若是蓄怨於民,再來解怨,那就晚了。

和大怨,必有餘怨,安可以為善?

❶和:作動詞,指調和、和解。

既有大怨,若只是依照形式地把怨和解,必然還有餘怨,又怎能稱得上是善策?

「大怨」,很顯然是指施行暴政因而草芥生命,使人民求生無門,這才是「怨」之大者。既是「大怨」,可見怨恨已然累積得極為深重,以至無法和解。按照老子的思想,在怨恨尚未有形時,這時即著手消解,很容易可使其不生,所謂「為之於未有」《道德經‧輔物章第64》,這才是上善之策。

當怨恨已生,但還不大的時候,可以「報怨以德」《道德經‧無難章第63》,也容易化解掉。可是等怨恨積到大得無法化解時,正是所謂「民不畏威,則大威至」《道德經‧畏威章第72》,這時民怨沸騰,即使在上位者想表示友好,要來化解民怨,人民也不會信任,所以餘怨猶存,很難做到彼此了解、毫無疑慮的程度。

怨之產生,多是因為重於責人而薄於責己,既責於人故人亦責之,由是積小怨而成大怨了。消怨之法,只有以德報之,待怨消以後,再以「不善者,吾亦善之」《道德經‧德善章第49》之善意來引導,斯為善策。

倘若消怨出於第三者之和解,則因有勉強遷就之成分在,在表面上看來是把怨和解了,但雙方之內心中必然還有餘怨積存,只是迫於無奈而和解,不得不在表面上收斂一下就是了。因此靠表面之和解,並非息怨之善法,待和解之時間與形勢一過,雙方之餘怨又要變成積怨,此怨愈積愈深,終要發作,試想看看這豈是妥善的好辦法呢?

修行的路上,你要學會與人相處的智慧,要有與諸天仙佛和眾生都能同樣歡笑的智慧,如此生活必定更有意義,人與人相處根本不生怨,會生怨一定不是本心。

《大學》中提到,「子曰:『聽訟,吾猶人也,必也使無訟乎!』無情者不得盡其辭,大畏民志,此謂知本。」孔子曾為魯司寇,故曰:「聽訟,吾猶人也,必也使無訟乎!」意思是我處理訴訟,判斷曲直,與他人無異,惟我之心意,在於使民眾和睦而不爭訟。

如你有修道,做對、做錯,要馬上能夠自我判斷,不能對己麻木,自己做的善惡是非,馬上就警覺到──吾猶人也。今天如自己期許在修道上有所得,要很謹慎,做對或做錯,要馬上感覺出來,必使無訟乎!一定不貳過、不遷怒,不能強詞奪理,一察覺過錯,我不再讓它發出來。 

人對人,交接易出問題,言談不適也是問題,處理不公也是問題,等事情發生就有怨。如果以自性的角度來講,「和大怨,必有餘怨」,我們知道自性本來清靜,本不生滅,本自俱足,所以自性至尊至貴,本是完美,是毫無瑕疵;如果一旦有過失,一定會蒙上陰影,自性如果有陰影,想要清除這些陰影,必須要:懺多少悔,立多少功,還要要求上天慈悲,以功來贖過。

「安可以為善」,事情發生了,再請人來和解,還是無法回復原來之友善,所以僅有表面和,內心實未和,表面上看起來是把怨給和解了,但是雙方的內心中仍有起伏,必然還有餘怨,像這種勉強的和解,是良策嗎?怎麼可以說是好的呢?

聖人的心,是犧牲奉獻,不責於人,他們是經千錘百鍊而臻於不朽的境界,這是在其一生中屢屢克服自我以戰勝自己而成就的。敵人不是外來的,成佛在自己,為仁也由己,敵人也是自己,往往敵人不是從外面來的,所以說外魔不可怕,最可怕的是內魔,因此不要把聖人神化,他們也是人。

是以聖人執左契,而不責於人。

所以聖人治理天下,是謙下柔弱,無為而治,就好像拿著左契,只給與人而不向人索取,這樣仇怨根本無從產生,哪裡還需要調解呢?

「左契」,即契約之左券,如今之合同。「執左契」即執左券。古時所謂「契」者,刻木為券,中分之,各執其一,而合之以為表信。規定左契在主財物者之手(即今之債權人),右契以付來取物之人(即今之債務人)。執左契者,只能待人來奉還,而不能主動向人索取。

「不責於人」,「責」是索取,意思是只給人而不向人索取。「聖人執左契,而不責於人」,意思是指聖人只給物於人,而不責備別人,或求回報於人。所以說聖人的「執左契」,乃是指聖人只管他那一半的契約,做他那一部分該做的工作,而不必去責備或要求別人。

以下作更白話之詮釋。「左契」,古時候沒有紙跟筆,所以刻木為券,在木頭上刻字或是在竹片上刻,把竹剖出一半,就好像契約或合同,以前是竹簡或木簡。刻在木片為札,刻在竹片為簡,所以叫做簡札。刻完以後分左右兩半。左邊是銀主拿的,右邊是借銀者拿走。

老子講這話的意義很好,左半歸銀主,右半歸借銀者;一人拿一半,要還錢的時候,必須錢還了之後,二片相碰,再作毀。歸還的時候必須兩半相對合,這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所以「契」可以叫做雙方的信證。

「聖人執左契」,到底有怎麼樣的意義呢?「執左契」,比喻道德很充實,他是為仁、為善,執左契是指這位銀主──道德很好、人很好;所以缺錢的人──沒有道德的、不懂得行善的,一定要跑來學習或親近。也就是說,沒有修道的人,一般眾生會往向道德很高的人,所以叫做「聖人執左契」,不是聖人都在放高利貸哦!不是聖人的錢都在借給人家,不是這樣的解釋。

但左契一定要守好,要保管得很好,否則的話,右契來找不到左契,借錢的人可以跟你毀約的,因為錢還你,收據要還我;若發現你借據沒有了,那他右契不還了、錢也不還了,可能不可能?有可能的!所以左契要守好。

這裡的意思就是修道要修好,不能半途毀道;半途毀道的話,就會眾叛親離,所以銀主的左契一定守好,就表示道德要永恆,不能有任何缺失、不能有任何疏忽,一旦疏忽於道德,就會眾叛親離。

有德司契,無德司徹。

❶司:是掌管。

❷徹:是周代賦稅名稱,一百畝抽取十畝。

真正有德的人,就如同握有左契一樣,做自己該做的,只給與人,而不向人家索取,所以人心無怨。無德的人,就如同掌賦稅的,只向人索取而不給人,故而人多生怨。

「無德司徹,不計彼之有無,必征其餘,如賦徹耳。……謂時至必取於民,而無一毫假借之意。」《老子道德經憨山註》

「徹」是周代十分取一的稅法。如《論語‧顏淵》:「盍徹乎?」朱注:「徹、通也,均也。周制,一夫受田百畝,而與同溝共井之人,通力合作,計畝均收,大率民得其九,公取其一,故謂之徹。」《四書章句集注‧論語集注》

「司契」和「司徹」對言,前者是指只重自己應盡的工作,後者卻是注重別人是否盡責。

總而言之,有德司契─―有德的人,他的職責在契合於天理,契合於我們的良心自性。無德司徹,徹─―求於外,可以解為稅收,祇取於人而不予人。有德的人,他做什麼事情,都從良心出發、從自性出發,都是在求諸己;我做了什麼錯,都是講自己的錯誤,找出自己的缺點以改過。

無德司徹─―無德的人,都是拿外相使人民就範、服從;無德的人,立有為法來統制世人,法律規定一是什麼、二是什麼、三是什麼,要人民遵守,不是從內心所發露出來的,所以道和教的差別就在這裡。

教者師也,所以傳道、授業、解惑,要傳道然後再授業、再解惑。現代的老師教學生,只會教書上的知識,而沒有教感性(沒有教化他,把自性活起來),所以無德者求諸於外,而不知求諸己。我們今天求道後都是要反求諸己,從內在的自性所顯露出來,不是求外面的。

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天道養育萬物,是一視同仁的,不分親疏貴賤,同樣地施予恩惠;天道對於萬物雖然無私親,卻常與善人在一起。

「親」是指親情的關係,其中有關愛的成分在裡面。天道是以自然為體,大公無私的,它和宇宙萬物沒有特殊親疏的關係,對任何事物也沒有特別關愛的情感,因為它對宇宙萬物都是一視同仁的。可是為什麼又「常與善人」呢?這並不是天道有意去幫助善人,而是善人的善行,自然與天道走在一起。因為「善」是符合生生之德,而天道就是以生生為德,所以天道的「常與善人」是沒有親疏,大公無私,無為而自然的。

可見天道是無偏無私,不會無故賜福給人,所以人也不能無因而求福於天。有德之善人,之所以能常得福於天者,皆因他自種善因,與天道默合,所以能自得善果。相反的,若是自種惡因,一切都與天道格格不入,將必惹來災禍,自食惡果。由此看來,善果與惡果之導致,一切還是在於自己。

以下舉《了凡四訓》中一個常與善人的故事為例。

江蘇江陰縣有一個讀書人名叫張畏巖,其人博學多才,頗有盛名,早年參加考試,結果名落孫山,惱羞成怒,竟然大罵考官有眼無珠。那時候有一位道人在旁微笑,張畏巖馬上就把怒火發在道長的身上。

道長開口說:「必是你的文章不好吧!」

張畏巖盛怒說:「你又沒有看見我的文章,怎知不好?」

道長說:「聽人家講,寫文章必須心平氣和,現在看你破口大罵的樣子,心極不平、氣極不和,怎能寫出工巧的文章呢?」

張畏巖不知不覺就屈服,轉而請教道人。

道長說:「要考中功名,須靠命運;命不該中的,花再多的時間,也無用處,必須先改變自己。」

張畏巖問道:「既然是命,又將如何改變?」

道長說:「造命在天,立命在人,本立而後道生。只要你力行善事,廣積陰德,有什麼福不可求得呢?」

張畏巖說:「我是貧窮之人,如何行善積德?」

道長說:「行善事、積陰德,都由心造。只要常存善心待人接物,則功德無量。譬如謙虛的修養風度,並不用花錢,你為何不自我反省,責備自己的學問程度不夠,反而責怪考官不公平呢?」

張畏巖聽了道長的話,從此猛然醒悟,即刻日日行善,時時積德。

到了丁酉年,張畏巖有一次夢見了自己走到一棟高樓裡,看到一本名錄,但中間有許多的缺行,他好奇地問身邊的人說:「這是什麼名冊?」

旁人回答:「是今科錄取之名冊。」

張畏巖又問:「為何名冊內有這麼多的缺行?」

旁人答:「陰間對那些考試的人,每三年考查一次,須積德與無惡之人才能榜上留名。名冊上的缺額,都是本來榜上有名,因為剛作了缺德的惡行,而被刷掉的。」

接著那個人又指著一行說:「你三年來謹慎修身,可能會補得此缺,應該自愛。」此年張畏巖果然考取了第105名。

由此看來,俗語說:「為人莫作虧心事,舉頭三尺有神明。」是有原因的。人生在世,吉凶禍福如何趨避?確是繫於一念。人若能緊守一念之善,絲毫不得罪天地鬼神,謙虛地抑制自己,則天地鬼神必能時時照顧維護,以蔭我人福祉。這就是大道視臨萬物雖無親私,可是對於有善心、善德的人是常輔助護佑的。

我們修道人於此章之啟示,有一點必須觀照,「左契」好比中道或德性,聖人以道德化人,執德如同執左契,自求而不求人,與人而不取於人。凡事反求諸己,內斂自省,然闇然而日章,則「道高龍虎伏,德深鬼神欽」,眾人自來歸服。尤其是善惡之報,如影隨形,乃是因果使然。天不能無故加人以福,人也不能無因求福於天,故福雖似上天所賜,其實是自己修來的。故此篇云:「天道無親,常與善人。」《書經》亦云:「皇天無親,惟德是輔。

德為超天人之價值標準,故天亦只能「唯德是輔」(常與善人),換言之,天意或天律亦須服從此為共同之準則。是以修行人明白此道理後,更應加速作「敬德」與「修德」之努力,以長保天恩。人對於天命,並非處於完全被動承受或僅出於上天之安排;因天命賦予大德之人,天意唯德是輔,天道常與善人,所以人事就有努力和改善的空間。行為舉止能否修德?能否積德?是人可以自行完全作主宰的。因此,修行人的功課,便是力求將天命置於人之自覺意志之決定下,通過「積功累德」,以預知或決定天命之歸向。這也就是《孟子》所云:「盡心知性以知天」()之涵意。

上天造萬物本來就平等,對於萬物沒有親、疏、好、惡之分。如果能把自己調適好、塑造得很好,跟神、佛、天,達到同體、同氣、同靈的境界,那你跟祂是一樣的,你就是不求祂,祂也隨時會在你身上。如果修到不生任何邪念、一點點的陰影都沒有,仙佛當然跟你在一起,所以耶教最大的渴望,就是跟上帝同在。哦!上帝跟我同在,你把你自己成為跟上帝的靈相同,頻率都相同,則來去自如。所以「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五祖弘忍大師在闡釋《金剛經》給六祖聽時,講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我們人在發露佛心時,就無所住,沒有任何的執著,這就是達到無為的心。達到無為,沒有我相、沒有私欲、沒有執著、沒有妄想,因無所住而生其心的時候,六祖即悟出「一切萬法,不離自性《六祖壇經》。自性,就是我們本來的面目、我們的佛性。

萬法,具體來講,就是食、衣、住、行,日常生活當中所有事事物物。我們看東西、講話、我們聽話等等時候,我們的六根對六塵而有六識,萬法在食、衣、住、行中,看一件事情、聽一件事情、做一件事情,要不離自性,所以做任何事情,不能離開佛。當你在看人的時候,要想一想,眼睛是不是佛眼?你要講的話,是不是佛語?因為我們的自性是佛,所以叫做「不識本心,學法無益」、「一切萬法,不離自性《六祖壇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話大德張老前人

◎ 劉黃河點傳師   邂逅 我們的大德張老前人,與後學的首次邂逅相遇,因緣可謂奇特,在那時之前,我們從未謀面,素昧生平。 那是後學退役後的事,後學工作於新店二十張路的一家公司,這公司的總經理也姓張,也是上海人。這位張君住在羅斯福路三段,就是台灣大學正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