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7日 星期三

中庸講記之五(上)


◎ 黃錫堃總領導點傳師主講

《中庸》第五章:
子曰:「道其不行矣夫。」

白話語意


孔子說:「『道』要再傳下去,可能很困難,恐怕沒有辦法再推行這個『道』了。」

依據孔子行誼的研究,這句話可能是孔子在68歲時講的,也就是他周遊列國14年之後,回到故鄉魯國時,感覺「道」要再傳下去是相當地困難,才有此感嘆的話。

後學查資料,孔子70歲時所說:「吾道一以貫之。」《論語.里仁》這又是進入另一個傳承的階段了。

孔子所講的這句道理,所有研究儒家的學者、前賢,包括袁前人、後學,皆引用《論語.述而》裡所講的道理,來引證《中庸》這句:「道其不行矣夫。」

依經演繹 


1.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復夢見周公。」《論語.述而》


❶甚矣:指時間過去得很快。

孔子說:「從我開始領悟『道』後,至今已經很久了,現在我也老了!『道』的傳承,已經有很長的一段時間。」孔子為何提到「吾不復夢見周公」?因為孔子自從研究經典以來,最崇拜的就是堯帝、舜帝,再來就是文王、武王和周公,尤其是周公。為何尊敬周公?最主要的原因是,雖然周公是武王的弟弟,但在他以才學輔佐成王治理國家的那段時間,使周朝有了成康之治的盛世,也傳承了道,這實在很不簡單,周公是位很令人尊敬的聖人。但像這樣的理想環境已不復存在了,往後夢想再也無法達成,理想也無法實現了。

孔子是位聖人,為何會說這樣感嘆而消極的話呢?以下幾段道理提供給大家做參考。

2.子曰:「天生德於予,桓魋其如予何?」《論語.述而》


❶桓魋:是宋國的大夫。

「削跡伐檀」這句成語的出處即在於此。「天生德於予,桓魋其如予何?」這句話大約是孔子60歲時說的,那時孔子在宋國,曾坐在樹下講道理給弟子聽;宋國的大夫桓魋一直千方百計想要追殺孔子,甚至連孔子曾坐在其下的樹都被桓魋砍掉了。孔子說:「天給我這個德(「德」,一般的註解皆指知仁勇三達德。道不能行的原因,就是因為沒有知仁勇,德是上天給予人具備的),桓魋是無法傷害到我。」

我們常常在說:「道的殊勝是天人合辦」,由此就可以顯露出來。其實每個人傳道的過程中,若不是因為 天恩師德,憑咱的才學修養,要將道傳遍萬國九州,是不可能的。畢竟我們每個人的能力都是相當有限,所以道是天人合辦的,上天給予我們這個使命,若有人想阻礙道的推行,是沒有那麼簡單的。道很奧妙,常說道有道運,有時隱,有時顯,隱時要獨善其身,就是度己;顯時要兼善天下,就是度人。這是道最奧妙殊勝之處,上天生德給我們,任何人都不能阻礙我們啊!

3.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論語.子罕》


這是孔子常說的道理,《論語.子罕》和《論語.憲問》都有這段道理,《孟子》中也有類似的道理,大家都很熟悉。

道為何無法推行呢?這和現在的時代背景也很相仿。我們回憶起從台灣光復之後,所有前輩者投入道場傳道之時,可以說是每天都在辦道,每天都有工作要做;現在呢?照理說交通更為便捷,社會環境也有所改變,應該可以將道務加倍推展才是。但是現在要度人、成全人,卻比以前更不容易,大家都可以感受得到。雖然每個人都是千方百計、苦口婆心地去度人、全心投入道場,但還是困難重重,到底是什麼原因呢?以下後學用《孟子.梁惠王上》的道理來談談。

4.孟子見梁惠王。王曰:「叟不遠千里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孟子對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孟子.梁惠王上》


❶叟:指老先生。

現代的人,你跟他談到賺錢、求福,他會安靜且很歡喜地聽,還會深入問你;但若是談到無形的,大家都覺得這是遙不可及的事,無法產生信心,所以你說度人困不困難?

孔子當時周遊列國,就是想對國家、社會有所貢獻,但最終無法完成心願;孟子也一樣,梁惠王見到孟子時卻說:「老先生(叟,有點沒有禮貌的意味,類似台語的「老ㄟ」的語氣;此處用老先生,較為尊敬一點),你不遠千里而來,是不是對於我這個國家的利益能夠有所貢獻呢?」一下子就談到「利」了。《論語.子罕》中曰:「子罕言利」,孔子很少談到利益,一談到利,將導致上下交爭利,問題就產生了。

孟子回答梁惠王說:「大王,你何必講利呢?」一個千乘之國,作為一位君王管理百姓,若想要擴展國家,以前都是要用武力去取勝的,國家才能坐大;但若是因此而上下交爭利,人身、國家都會被毀滅了,所以只談到「利」,是會造成最嚴重的後果的。所以今天我來,是要傳給你比「利」還要好的,也就是仁與義,這對國家才重要。

那時的環境背景,和現在也是一樣的,我們要如何改變人的氣質?要如何改變社會的風俗?要如何創造一個和諧樂利的社會?這是我們身為一貫道弟子最重要的使命。這個使命要如何達成?之後的《中庸》到第十章都是在談這個,就是必須具備知、仁、勇才有辦法達成,其中講到舜帝的知、顏回的仁、子路的勇,都是在闡述相關的道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話大德張老前人

◎ 劉黃河點傳師   邂逅 我們的大德張老前人,與後學的首次邂逅相遇,因緣可謂奇特,在那時之前,我們從未謀面,素昧生平。 那是後學退役後的事,後學工作於新店二十張路的一家公司,這公司的總經理也姓張,也是上海人。這位張君住在羅斯福路三段,就是台灣大學正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