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7日 星期三

中庸講記之五(中)


◎ 黃錫堃總領導點傳師主講

《中庸》第六章:
子曰:「舜其大知也與!舜好問而好察邇言,隱惡而揚善,執其兩端,用其中於民,其斯以為舜乎!」

❶大知:充乎智之量,極乎智之至。其智已為常人所不及,而又虛心從人,集思廣益,不自用而取諸人,此智之所以為大也。

白話解經


「大知」,非個人知識智慧,而是要集中所有人的智,才是真智。這是今天我們在道場要修的一個大工夫,要學大智、大仁、大勇,這段《中庸》的道理就已完全告訴我們方法了──要好問、好察邇言、隱惡而揚善。

「智」就是所有都要觀照得到。智慧的極點在那裡呢?一般人的智慧都很淺近,因為都只想到自己而已;以為自己學問很高、道理研究得很透徹,就是有妙智慧的人,是其他人所無法及得上的,若擁有這樣的心態,是無法謙虛的!

在此後學引用《孔子家語.六本》中的道理來說,孔子曰:「以富貴而下人,何人不尊?以與富貴而愛人,何人不親?發言不逆,可謂知言矣。」就像舜帝「德為聖人,尊為天子,富有四海之內」《中庸》,如這樣德行非常好的聖人,地位很高貴,是一位天子,而且是富有四海之內的人,他與一般人不一樣的地方在哪裡?假使像這樣的富貴之人,走路還願意走在別人後面,善居人後、禮讓他人,人人自然都會發自內心地尊重他。同樣的道理,一位在道場上修行許久的前賢,願意退讓居於後面,其他道親是不是也會很尊敬他呢?當然一定會很尊敬其修養的。

一位富貴之人,有仁愛之心,處處都為他人設想,當然人人自然都想與他親近;也就是我們常常談到的「親和力」,親和力由何而建立?就是處處為人設想、沒有私心,這就是大智慧者,也是普通人無法做到的。一個地位很高、知識很好的人,會願意讓人嗎?他一定覺得我走在前面是理所當然的啊!你們這些比較不知道、不懂的人走後面,也是應當的啊!我們要了解,德行是不需要本錢的,只要願意,就可以做到!走後面或走前面,會造成個人任何的損失嗎?並不會的,願意走後面,是讓人加分,而不是減分的,然而大家都不這麼想,這就是一般人的私心。

「發言不逆,可謂知言矣」,意思就是講話要合情合理,能說到做到。做得到的才說,這是合理;做不到的,講得好像是有多遠大的目標,其實卻做不到,那說出來又有什麼用呢?不高談闊論,而是講實在的言論,這是舜帝所做到的行誼,所以他是有大智慧的人。

言行合一、能夠無私心,我們若能有這樣的德性與真智慧,則在推展道務時,眾人都會共同響應,而一致推動,如此即能促成推展道務的氣勢及環境。所以我們研究《中庸》,不是只研究其表面文字,而要引用很多聖賢的道理,才能體會到,這些道理是每一個人都做得到的。

有人甚至常常在聽道理時還會說:「講的這些都是我早就知道的了!」但大家只是知道而沒有落實,研究道理的方向就會有所偏差,造成只想研究深奧的道理,例如有一些常聽到的:「歸根認 母」、「返本還原」,談到時,似乎只想論及無上的妙法,但有沒有實際去運用呢?濟公老師以前講的道理:「好好修道,好好做人,就可以回去了。」就這麼簡單。所以我們要體會到,《中庸》的道理是很平常的,每句話都是我們做得到的。

❷好問:出於至誠,問之於人也。

我們平常會去問別人嗎?通常問人的機會並不多,尤其一個人在道場中,經過很長一段時間的歷練,還願意去請教別人說:「這句經文是什麼意思?」、「這句道理怎麼解釋?」這樣的例子是非常少的。在《論語‧公冶長》中,子貢問到孔文子何以謂之「文」時,孔子解釋說:「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學道理就是要不恥下問,但現在的人卻不是如此,第一個原因是,覺得知道也好,不知道也好,並不會在乎;再者是因為貢高自大,覺得我去翻翻書就可以知道意思了,又何必去問人呢?這都是我們的謬誤;學問就是要問。

❸好察:察之於己。審察其所言之至理所在。

每一句道理都有其至理所在,要深深去體會。聖人會說出這些道理,都可以使我們受益無窮,我們要藉此反躬自問、反省自己,這些道理就是要作為我們的一面鏡子。

現在人最大的謬誤就在於上台講道理時,都想叫別人要怎樣怎樣,好像道理全是說給別人聽的。後學常常在想,這句道理我講出去,別人是不是可以接受?我要用什麼方法來表達這句道理、來闡述這句道理。其實道理不是說給別人聽的,是要講給自己聽的;常言道:「言教不如身教」,實際去做、去實行,這才是上上法、無上法。道理講給自己聽,我們才會進步;講給別人聽,我們自己不會進步,只有別人能夠進步。

❹邇言:極淺近之言語,莫不有至理寓焉。

邇言是指切身、自身的事情。古早前輩者解釋時都提到,現在所要談的奧秘、玄妙之理,是無形的,也就是我們的心,心的本源;談到生從何來,又如何回去;談到本性之事,因為本性是最接近我們。

邇言是指很淺近的道理,朱熹在《四書章句集注.中庸章句》中提到:「邇言者,淺近之言。」道都是在日常生活中,萬事萬物都含有奧妙的道理,比如:春夏秋冬,四季如此明顯,春耕、夏長、秋收、冬藏,這是大自然的定律;每個人為人處事,都不能違背大自然,否則無法生存。

❺隱惡而揚善:「隱惡而揚善」,此話在社會上有些人較不能接受,為什麼呢?誤以為這句道理是害人的,如同是「姑息養奸」。但事實上兩者的意義大不相同,以下用經典來印證:

1.君子以遏惡揚善,順天休命。《易經.大有卦》


周公用這句話來談隱惡揚善的道理。大有卦是後天卦在外,先天卦在內,從卦理來看,火在天上,離卦在外,乾卦在內。

善惡本來就是很明顯,就像太陽在天上一樣,什麼是善?什麼是惡?都是很清楚的事情。為何要隱惡揚善?即惡的念頭不起,善的念頭要發揚光大,惡的念頭是原本沒有的,善是原本有的。這就是順著天時、依循著天的運行,也就是道之用;休是吉祥的意思,能順天而行,也就是至善的好命。

2.無善無惡者理之靜。有善有惡者氣之動。不動於氣,即無善無惡,是謂至善。《傳習錄》


此話是明代王陽明夫子在「善惡論」中講的。此話引用「喜怒哀樂之未發」《中庸》,未發即無惡無善,是原有的;有善有惡即氣稟;「發而皆中節」《中庸》即不動於氣,無私心則心不動,則無善惡,是最高的善。今天修道就是要修到無善無惡,大家想看看可能嗎?常說要「返本還原」、「歸根認 母」,若有善惡,就無法回去。

《傳習錄》裡,薛侃和王陽明夫子討論時的一段對談:「侃去花間草,因曰:『天地間何善難培,惡難去?』先生曰:『未培未去耳。』少間,曰:『此等看善惡,皆從軀殼起念,便會錯。』侃未達。曰:『天地生意,花草一般。何曾有善惡之分?子欲觀花,則以花為善,以草為惡。如欲用草時,復以草為善矣。此等善惡,皆由汝心好惡所生,故知是錯。』曰:『然則無善無惡乎?』曰:『無善無惡者理之靜,有善有惡者氣之動。不動於氣,即無善無惡,是謂至善。』」

薛侃用花與草來比喻善與惡,假使善的是花,惡的是草,為何花長不大,草卻一直往上長?比喻善為何如此難以培養,而惡為何如此難以去捨。一個人要改去壞脾氣、壞毛病,為何如此難改?要培養好的脾氣,卻為何又那麼困難?這是一個比喻,要讓人從中了解、體悟,是一條引導人的通路,而在真正修行上,還是要去做才實際。

王陽明夫子說:「此等善惡,皆由汝心好惡所生。」你所謂的善惡,是你內心自生的,原本心是無善無惡的,你的心分別了花是善的、草是惡的,這些都是人所自訂的。人會分別好人、壞人,認為隱惡揚善是姑息養奸,然而在聖人的眼中,每個人都是佛、都是聖人,這是一般人很難達到的境界。道理常常談到:「人人皆有佛性」,若是我們對待每個人,都能尊敬他是佛祖,這樣我們的道行都能返本還原了;若覺得別人都是凡夫俗子,而我是個修道人,反而我們是有問題的。

3.不合於道而為惡者,入於舜無惡之心中,則其惡不覺而自化,遂隱藏而不宣。言之合於道者,入於舜至善之心中,則其善而默契,遂播揚而不匿。


這段是前輩者說過的道理。明明有人所做的事情是不合道理的,在舜的心中卻能將之消化,看不到他的惡而化於無形了。一般人有辦法消化嗎?不只是消化,甚至能夠隱藏而不說,做得到嗎?

若是有人所做、所講都是合於道的、契合於善的本性(不動於氣),這是誠於中,形於外,將內心至善完全顯露。因此隱惡揚善是自己內心能遏惡而揚善,和一般講到隱惡揚善所談的,不要批評、多說好話,是不同方向的思考。這是聖人所說的道理,到無善無惡之境界,即與天合一。

❻執其兩端:度量而擇之,斟酌合宜,尋出無過不及,正中之理。

我們要如何度量?每個人都有一把無形的尺,我們要選擇,斟酌合宜,要無過與不及,即合於中庸之道。

依經演繹


1.子入大廟,每事問。或曰:「孰謂鄹人之子知禮乎?入大廟,每事問。」子聞之曰:「是禮也。」《論語.八佾》


大廟即周公的廟。這大約是在魯昭公的時候,孔子到大廟當主祭官,但那時他年紀還那麼輕(約37歲),當然要了解的事情有很多。為何會請孔子擔任主祭官?因為孔子就是研究禮的,是一位知禮的權威。沒想到孔子來時,卻好像什麼都不知道,一下問東,一下問西,所以才會有這段話流傳下來。當時有些人看到後很疑惑:「這人是魯國出身的嗎?到底懂不懂禮?如果懂禮的話,為何會入大廟,每事問?」懷疑孔子什麼都不懂,是靠背景來的。孔子聽到這個說法後即說:「這是禮啊。」

禮的道理並不是看說明書就能了解的,禮是做人的準繩,要如何做人,才能將禮展現出來?最主要的是要合於禮的精神,也就是無過與不及,太厚禮不對,太無禮也不對,禮數要符合時代背景,隨著時代而變動的。孔子做事謹慎,要做到不失禮,所以「每事問」,問詳細一點才不會錯。我們通常做事都一知半解,以為自己已經知道了,就去執行,做起來有時對,但也有可能會出錯。孔子就是求完美,既然擔起了這個責任,有使命感,當然要做好、做對。

2.執兩用中。即體道以用,人情不蔽,物欲不動。故不易不失,不增不減,無私無偏,無過與不及,此謂仁義禮智,莫不俱備,皆中之德也。


執其兩端,用中於民。我們都知道,德是道之用,但要如何用?即人情不蔽。常說要去除私心,就是為了不讓人情蒙蔽。雖說「修道是從人情起」,人情要如何顧及?要符合中道,找到中心點,物欲不動,去除私心,心即能修到「理之靜」的境界,無善無惡,無私無偏,無過與不及。過與不及都不合禮,不合做人的準則。人俱備有仁、義、禮、智,此皆不可離,這是中之德也。

「其斯以為舜乎」,舜能做到「德為聖人,尊為天子,富有四海之內」《中庸》,可能就是這個原因,所以人尊稱其為舜帝;重點是說舜有大智慧,好問,好察邇言,隱惡揚善,執其兩端,用其中於民。

在用人方面,《論語.泰伯》中提到:「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舜能集思廣益,只用了五人就能治理國家,此五人即「禹、稷、契、皋陶、伯益」(註),禹帝治水;稷管農業方面,是關於如何播種、收成等經濟民生方面的事宜,如同經濟部長;契管禮,如同教育部長;皋陶辦司法;伯益辦理有關火的事,在那個時代,火是很重要的,有一種說法是古時要用火趕走野獸。

在道場,我們常覺得人才很少,然而道是天人合辦,若能好好運作、集思廣益、同心同德,每個人都發揮自己的力量,才能成功。為什麼舜用五人就能治理國家?因為他捨己從人,能犧牲自己,多聽別人的意見,融合別人的意見,不執著己見,不先入為主。我們道場不只是五人而已,卻無法辦好區域道務,問題出在那裡?因為每個人的主觀都很強,尤其是道務辦久了,覺得該怎麼辦,我都已經瞭如指掌,可以掌握在手上了,以為我的意見才是意見,然而這是最笨的,所以有句話說:「愚者好自用」,因為不明白道是天人合辦的。


註:出自《孟子.滕文公上》:「當堯之時,天下猶未平,洪水橫流,氾濫於天下。草木暢茂,禽獸繁殖,五穀不登,禽獸偪人。獸蹄鳥跡之道,交於中國。堯獨憂之,舉舜而敷治焉。舜使益掌火,益烈山澤而焚之,禽獸逃匿。禹疏九河,瀹濟漯,而注諸海;決汝漢,排淮泗,而注之江,然後中國可得而食也。當是時也,禹八年於外,三過其門而不入,雖欲耕,得乎?后稷教民稼穡。樹藝五穀,五穀熟而民人育。人之有道也,飽食、煖衣、逸居而無教,則近於禽獸。聖人有憂之,使契為司徒,教以人倫: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話大德張老前人

◎ 劉黃河點傳師   邂逅 我們的大德張老前人,與後學的首次邂逅相遇,因緣可謂奇特,在那時之前,我們從未謀面,素昧生平。 那是後學退役後的事,後學工作於新店二十張路的一家公司,這公司的總經理也姓張,也是上海人。這位張君住在羅斯福路三段,就是台灣大學正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