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9日 星期四

道德經白話淺釋 道奧章第六十二


◎陳德陽前人講述 陳樹旺點傳師整理

道奧章第六十二
道者,萬物之奧。善人之寶,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棄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雖有拱璧以先駟馬,不如坐進此道。古之所以貴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耶?故為天下貴。


道貫古今,天地萬物皆由道而生,《太上清靜經》云:「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情,運行日月。大道無名,長養萬物。」萬物由道而生,由道而育,由道而成,是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尤其是人,在言行方面,只要得「道」的一端,就可以使人心悅誠服與尊敬,更不必說是得「道」的全體了。而拿世上的名位和榮耀與它相比,其他都是藐小不足道的,因為「道」是萬物之主,「道」也是宇宙間最尊貴的。本章大意完全是讚美「道」的。

道者,萬物之奧。


「奧」,河上注云:「奧,藏也」。是言道藏萬物。道為萬物之藏,是說道乃無所不容的意思。

《禮記》鄭注云:「奧,主也。」道為萬物之奧,是說「道」為萬物之主的意思。

吳澄注:「奧,室之西南隅。……奧,尊者所居,故奧為貴。」古有寢廟之制,有堂有室;堂外室內,故室為貴。且室中之制,東南隅曰突,東北隅曰宦,西北隅曰屋漏,西南隅曰奧,奧為尊者之所居,故以奧喻「道」。

道之奧妙,無方圓,無形象,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大而無外,小而無內;放之則彌六合,卷之則藏於密;無所不包,無所不貫;天地萬物之外,道無不有;天地萬物之中,道無不在。一切陰陽莫不本之於此,一切動靜莫不藏於此。生育天地,默運四時,長養萬物,為眾妙之門。道之奧妙,人能得之,非只美言可市、尊行可加,有罪以免,乃至超生了死,離苦得樂,性體圓明,隱顯莫測,變化無窮。

憨山大師云:「奧者,室之西南隅。有室必有奧,但人雖居其室,而不知奧之深邃;以譬道在萬物,施之日用尋常之間,人日用而不知,故如奧也。」《老子道德經憨山註》

善人之寶,不善人之所保。


❶善人:明大道之理的人。
❷不善人:未得道,不明大道之理的人。
❸保:保全。

道既然在萬物之中,可見人性相同,孟子所謂:「堯、舜與人同耳。」《孟子‧離婁下》。人雖有善惡之別,而道性何嘗有異?善惡只是習氣之偏差而已!所以善人得道,尊道為寶,是因為「道」之妙用無窮。

不善之人,雖然不知「道」的寶貴,但也有賴道所保全以生存,所以說「道為不善人之所保」;如果沒有大道的保護、加持,人豈不成了沒有生命的瓦石嗎?

道家追求人之完善,以返樸歸真為目的,其成就的最高境界是與「道」合一。因為與道結合,就是延續自己的存在,以回歸到「道」的本體,這就是「善人」立身處世的方式,以道為依據,絕不違離,而視為唯一之至寶。

大道生育天地,長養萬物,使一切萬物的真實生命、德能,均能適應於道;絕對不會因人之不善而遺棄之,仍然以其德,賦予所能,並且使之受到涵蓋,承受「道」之保護。

美言可以市,尊行可以加人。


❶美言:明道的人,其言合乎於道,其言必美。
❷市:是市場,求利之處;此處作動詞用,指可以使人心悅誠服。
❸尊行:有尊嚴而高尚的行為。
❹加人:指自己的才能、行為,可以超越別人。

美好的言詞,可以使人心悅誠服;有尊嚴而高尚的行為,可以使人尊敬,高人一等。若能遵道而行,將是何等的尊貴啊!

人之不善,何棄之有?


❶不善:是因不明理,以致行為非法、非理,所以說是不善。

不善的人聽了美言之後,心悅誠服,也跟著講美好善良的話;見了有尊嚴而高尚的行為後,也懂得幡然自省,懺悔改過,重新作人,那麼人之不善,道又怎麼會捨棄他呢?

故立天子,置三公,雖有拱璧以先駟馬,不如坐進此道。


❶三公:周朝的官名。指太師、太傅、太保。
❷拱璧:指需雙手合抱的璧玉,也可以說是「盈尺之璧」。
❸駟馬:是一輛車上所套的馬,「駟」就是四匹馬,是古人一輛車的馬匹數。

古代送禮須分兩次,習慣上輕禮在前,厚禮隨後,乃見禮聘之誠。拱璧以先駟馬,拱璧即合拱之璧,禮較輕。一車駟馬,禮較重,隨後。

世人皆以位至帝王公卿為可貴,然信道之人則以為,即使立為天子,登九五之尊,或是封為三公,有拱璧、駟馬之富貴尊榮,亦不如自己安然進入大道之中,因為這些名利都只不過是身外之物。修道人若能心中不繫戀於外物,從誘惑人心的事物解脫自己,與道合一,如此雖無人爵之榮,卻有天爵之貴。

可見得道的人,是最高貴不過的。縱觀世間的名位,就算立為天子,貴為三公,或是拱璧在前,駟馬隨後,得到禮聘的榮耀,還不如坐進此道來得高貴些。

「坐進」,「坐」是相對於「行」,表示安於靜,而不向外追求;與其向外追求,還不如安靜地在那裡,勤修大道。「進」,指德行的日進於道。

古之所以貴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耶?故為天下貴。


❶求以得:心誠求之,妙契玄同,得以道合也。

古人之所以寶貴此「道」,而不以世間的榮華富貴為貴,是由於「道」之於人,求之即得,不論智、愚、賢、不肖,只要心誠求之,人人皆可為堯舜,是一體同觀沒有分別的,這不就是有求就可以得到嗎?

「求以得,有罪以免耶?」是指因誠心叩求而得道的人,縱然有得罪帝王公卿,也可以避免譴責的。例如:夏朝的桀王與商朝的紂王雖然貴為天子,可是暴虐無道,最後都不免受誅而亡。又如堯帝時之四凶:驩兜、共工、鯀、三苗,相傳為部族首領,有罪不免其戮,皆為舜帝所流放,他們非無拱璧駟馬,而竟不能免其罪!

反觀商朝孤竹君的兩位兒子:伯夷、叔齊。孔子稱他們求仁而得仁,為古之賢人。《史記》云:「及至,西伯卒,武王載木主,號為文王,東伐紂。伯夷、叔齊叩馬而諫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謂孝乎?以臣弒君,可謂仁乎?』左右欲兵之(殺之)。太公曰:『此義士也。』扶而去之。」夷、齊直諫,有可能得罪武王而獲罪,但他們乃有道義之士,豈非「求以得,有罪以免耶?」

又如堯帝時的高士巢父和許由,古人謂:「堯舜在上,下有巢由」《漢書》,巢父乃堯時隱居修道之士,山居不出,年老以樹為巢,而寢其上,故號「巢父」。堯以天下讓之,不受;堯又讓許由,由以告,巢父曰:「汝何不隱汝形,藏汝光?若非吾友也。」《高士傳》像巢父、許由,傲天子而不譴,豈非「求以得,有罪以免耶?」

再如唐朝禪宗四祖道信禪師,在黃梅縣居住了三十多年,全心致力於弘法闡道。貞觀年間,唐太宗仰慕他的德行,特別三次下詔,邀請他到京城供養。道信總是推病不肯前去。幾次下來,太宗不禁大怒,命令使者帶刀前往,說:「若更不起,當取其首。」意思是若再請不來,就砍他的頭回來。道信看使者來勢洶洶,索性把眼睛一閉、頭一垂,一付死也不願去的樣子;使者反倒不知該如何是好,只得悄悄回去,稟告太宗。對這麼一位威武不屈的有道高僧,太宗也只有搖頭讚歎!於是再命令使者捧著珍帛前往黃梅縣,向道信禪師謝罪賠禮。

由以上幾個實例看來,「道」是如此神聖不可侵犯的,所以能成為天下唯一最尊貴的。

「有罪以免」另一解釋:不善之人,雖然曾犯下錯誤,做過不善的事,如果能幡然悔悟,誠心修德向道,則「道」是無為無作的,此心立刻因「道」而變得清淨光明,整個人格也就煥然一新;但並不是說以前所做罪惡就不會報應於自身,如果是這樣的話,豈不是「道」幫我們賴帳,助我們不負責了嗎?該報的還是要報;但如果不善之人,懂得求道修德,涵養此心的清明安靜,情願坦然接受應有的報應,不致怨天尤人,就不再有「受罪」的痛苦感覺。「有罪以免」,所免的是這種痛苦,而不是把以前的罪行一筆勾消。

美言之,則可以奪眾貨之價,故曰:「美言可以市」;尊行之,則千里之外應之,故曰:「尊行可以加人」。天上地下,唯道獨尊;天地萬物,無有貴於此者,雖有拱璧寶馬,無以匹之。

《淮南子‧人間訓》:春秋末期,晉國只剩下智、趙、韓、魏四家,以智伯最強。智伯恃強脅迫韓、魏出兵攻趙;趙襄子苦守一年餘,智伯不能下,想引水淹灌晉陽城。危急中,趙襄子派家臣張孟談遊說韓、魏兩君,並曉以「唇亡齒寒」的利害關係。後來韓、魏兩家倒戈,放水倒灌智伯軍營,智伯全軍陷入混亂;韓、魏二君與趙襄子率士卒合擊,大敗智伯軍隊,之後三家瓜分了晉國。

趙襄子獎勵有功將士,高赫為首功,授吏大夫。群臣請求:「保存晉陽,是張孟談的功勞,而高赫卻列頭功,這是為什麼呢?」趙襄子說:「晉陽被包圍,國家窘迫、社稷危險,群臣中無人沒有驕上、悔恨之心的,只有高赫沒有失去君臣的禮節,因此把他列為首功。」

從這裡可以看出,道義是人的重要根本!即使有戰勝強敵保存國家之功,尚不如推行大義受人尊重。因此老子說,美好的言詞如稀世之寶,可以使人心悅誠服;有令人尊崇的行為,可以贏得別人的敬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話大德張老前人

◎ 劉黃河點傳師   邂逅 我們的大德張老前人,與後學的首次邂逅相遇,因緣可謂奇特,在那時之前,我們從未謀面,素昧生平。 那是後學退役後的事,後學工作於新店二十張路的一家公司,這公司的總經理也姓張,也是上海人。這位張君住在羅斯福路三段,就是台灣大學正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