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錫堃總領導點傳師主講
《中庸》第一章:
「修道之謂教」
依經演繹
1.修道:修持與聖賢相同行誼規範,以求達到窮理盡性的工夫。
教:是教人盡性的方法。
「修道之謂教」,說到修道,大家可能體會比較深,因為有版本在。後學這裡提到的意思是,修持與聖賢相同,聖賢包括古時的聖人、賢人,包括老前人、袁前人和一些前人輩都是聖賢,學他們的行誼和規範。道場法會有照著前賢的腳步行,後學參加多次點傳師法會,有這樣的做法,一步一腳印,按照前人的腳步行,這是學前人輩的行誼。為什麼照他的腳步行呢?以老前人來說,老前人來台灣,當時的情景相信大家都很能了解,道為何能傳萬國九州,到底老前人的能量在哪裡?老前人的德在哪裡?有時候,咱想要度一個人都很困難,甚至十年度不到一個人,到底什麼原因?當然要自我檢討,咱的德性是不是那裡有缺失?這都要有榜樣給咱看。
談到所謂的「規範」,道場常說要有制度,老前人聽到有人說:「道場要有制度。」問後學:「道場有什麼制度?」後學回答:「道場有制度,要有執行班長等等,才能運作道務。」他說:「制度是後天人所發明,最主要就是規範。」修道要有個規範,《孟子.離婁上》:「聖人既竭目力焉,繼之以規矩準繩,以為方員平直,不可勝用也。」聖人看待事物是用墨尺來看,看得很精準;只用自己的眼睛看,不知道準不準?要「繼之以規矩準繩」,要畫方圓平直,一定要用器具輔助;以木匠來說,傳統用圓規以印證圓不圓、用角尺測是否直角、以水秤測水平、以墨斗測直線,評量都要依賴這些工具。這些東西不可用盡也,即這個方法是累世用不完的,可見修道也要有這些工具;工具不是要讓咱帶在身上,用袋子背著,而是指聖人的脚步讓咱有個規範。大家說:「修道要傳統」,為什麼說要傳統?傳統離不開這些器具,這些就是聖人的規範。
修道一定要窮理盡性,朱熹夫子說的「窮理」就是用學、問、思、辨;格物者所以窮理也。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這四項是窮理的步驟與工夫。唐代孔穎達(註解十三經的學者),他所說的「窮理」,就是窮極萬物奧妙之理。盡性的極點就是盡其心、知其性(道中的解釋),孟子說的很清楚了。
孔穎達說「盡性」是究盡生靈所稟之性,盡性就是追求到源頭,恢復到上天所給咱的本性,這就是盡性,這工夫在講盡性的工夫,這就是修道。修道就是修這些工夫,簡單地說,就是要修成和聖人一樣的行誼和規範,以求達到窮理盡性的工夫。
「教」是教化,袁前人常說:「教和道是不一樣的,教者化也,道者傳也」,在袁前人所著的《學庸講義》註解中提到,是教人「盡性」的方法。要如何盡性?如何做盡性的工夫?咱都要了解,這些道理都是古早前人輩講的道理,大家會想要怎麼教化?所以後學把它編成教化初步,即第一步。
2.教化初步:
辨明親疏之殺,歸於仁。
分別貴賤之等,歸於義。
為之制度節文,歸於禮。
明悉是非曲直,歸於智。
使之去妄存真,歸於信。
教化的第一步要歸於仁,歸於義,歸於禮,歸於智,歸於信,恢復五常之德。咱從上天來,透過天以元之理為命,這個道理不要忘了;因為這個道理不是這樣講講,大家便都能清楚的,而是要慢慢去體會。天以元之理為命,人物得之,則為仁之性,咱有來有去,從那裡來,現在要回去,就是這個路。前面有說「萬法皆空就無去來」,不過咱修道是借假修真,有一條路可以修成,現在就是要跟大家說明。
☆辨明親疏之殺,歸於仁。
第一點,修道要想道理之上還有道理,順其人之性,父子有親,仁民愛物,它有個道理存在;若能知道親和疏,這個「殺」就是等級、等差,等差就是分別心。修道就是講倫理,儒家也是講倫理,袁前人說:「倫者,次序也」,要有次序,有親有疏要分別,若無分別,就和墨子一樣。人總有做不到的事,咱從做得到的事先做;父子有親,親就是指父親、母親;疏包括很大的範圍,例如:叔伯都是疏,從近就遠,向遠的去。
「親」是如何親?「親」是父子之親?還是母子之親?大家想想看,爸爸和媽媽有一樣嗎?學過《禮記》就知道,《禮記.表記》有記載:「使民有父之尊,有母之親。如此而后可以為民父母矣。非至德其孰能如此乎?今父之親子也,親賢而下無能;母之親子也,賢則親之,無能則憐之。母,親而不尊;父,尊而不親。」《禮記》中談到父母之親的不同,現在的人可能不一定是這樣了,但也還有一個比例;「今父之親子也,親賢而下無能」,這個兒子乖,父親什麼事都跟他講;那個兒子無能,父親覺得跟他講沒有用。母親就不一樣了,「賢者親之」,孩子若是比較乖,做母親的很疼惜又很親愛;若是孩子不乖,「無能則憐之」,若這個孩子較無能或較不乖,母親會叫大家要讓他,常說:「他比較憨慢,你們這些傑出的孩子要讓他。」乖的人會說母親偏心,不乖的孩子也疼。因此,這就有個道理,「母,親而不尊;父,尊而不親」,乖的孩子會跟父親講事情,而不乖的孩子有什麼事就不敢讓父親知道,因為父親很有尊嚴;而母親則不如父親有尊嚴,但孩子要講事情時,會跟媽媽講,不要跟爸爸講。
《禮記》要講的道理是治理國家的道理(註1),湯王尊而不親,不可學,周帝親而不尊,也不能學;要學舜帝「君天下,生無私,死不厚其子;子民如父母,有憯怛之愛,有忠利之教。」(註2)這是《禮記.表記》的道理,表是標竿,記是記錄。「有憯怛之愛」,對每一個孩子都很疼,台語說是「惜命命」的意思。但他有忠利之教,親而尊,親愛而讓人尊敬,子為什麼會敬父,因忠利之教。舜帝能夠不敗,是因「君天下,生無私,死不厚其子」,他沒有私心;家天下就是有私心。舜帝對自己的孩子和所有人都一樣,他最大的特點是江山不留子,因此才能萬世流芳,所以能成為聖人。
作為一個修道之人要知道:聖人是要回理天,而賢人只是氣天之神,大家是要做賢人就好,還是要成為一個聖人?大家想想看,就是一個楣角(台語。指訣竅,關鍵點之意)而已,一樣是這麼做,一生同樣是為家為國而投入,結果卻不相同;咱今天就是要學聖人,生無私,修道不能有私心。世俗之人就是因為有世俗之心,因此是「親而不尊」,因為世俗之人只能到「家」而已,而不能到「天下」,這樣要如何普度眾生?親疏之殺,歸於仁者,也就是孔子所說的道理:「修身以道,修道以仁。仁者人也,親親為大;義者宜也,尊賢為大。親親之殺,尊賢之等,禮所生也。」《中庸》,仁就是愛人,愛周圍的人,愛所有的人。談到親疏,就是講倫理,而不是有分別心,所以後學引《禮記》中的道理來做說明。
這段話對於咱齊家及如何度化眾生,有很大的幫助。在道場中,道務要如何運作?一定要有「生無私,死不厚其子」的精神,必定要有憯怛之愛、忠利之教;要尊而親,不要親而不尊,也不要尊而不親,後兩者就是會有後遺症產生。順其人之性,父子有親,仁民愛物,要辨明親疏之殺,才能歸於仁,這是返本的工夫、盡性的方法,這一點大家要體會。
☆分別貴賤之等,歸於義。
「分別貴賤之等,歸於義」,這是君臣之分,也就是倫理;國家有國家的倫理,家庭有家庭的倫理,社會有社會的倫理,現在說道場倫理,這也是倫理。為什麼要這樣分?咱一定要敬善尊賢,這個人很完美,缺點很少,很多地方是咱要學習的,所以咱要尊敬,因為賢的範圍包括很大。義就是尊賢為大,義者宜也,對咱修辦道或個人的修養,有很大的幫助。
什麼是貴?什麼是賤?這又是一個道理。什麼最貴?本性最貴。什麼是賤?世俗的東西都「有數」,有數的東西都不久遠,是有生滅的。
貴賤之分、貴賤的道理,以前台南大光寺顧祥麟前人的解釋是:「有學問謂之富,有廉恥謂之貴」,有學問就是要博學之、審問之。一個人有廉恥是最貴重的。恥很難做到,恥也就是不恥下問。恥為什麼難做?怕丟臉。羞惡之心,這個也很難修,因為人往往被面子牽著。所以說:「知恥近乎勇」,知道恥的人是最勇敢的人,知道自己做錯了,敢說出:「我錯了,我懺悔,都是後學的罪過,這個確實是怎樣怎樣不對。」大家敢向人表白嗎?大家會說:「有啊,我有懺悔,我有對佛祖表白。」但對人卻都不敢表白,為什麼不敢向大家表白?就是因為廉恥,有一個羞恥的心。當然,做不對的事,都向人家說也沒必要,向咱的良知講最重要;反躬自問,捫心自問,摸摸自己的良心較重要。和自己的自性佛講:「我下次不敢了!」這個比較重要,這就是恥。所以貴賤的範圍是很廣的,自己要去體悟,分別貴賤,義者宜也,怎樣才適合?就是這個道理。
☆為之制度節文,歸於禮。
道中講禮,講制度、佛規禮節;咱進入堂一定要遵守佛規禮節,這些若不遵守,不知禮,人何以立也?如何能修道?這是教化的初步工夫。為什麼道場重視佛規禮節?因為這是第一步的工夫,對仙佛能屈ㄟ下來(台語。能彎腰躬身之意),事情就好辦,這個人要修道,初步就可以走進去。以前後學度老兵,他說:「我今天來拜拜,是看某某人的面子,我一生沒 有拿過香呢。」這是機緣成熟,真的不簡單,這就是道的殊勝,是天人合辦;頑石能點頭,這是很不簡單的,所以要了解今天咱的天職是辦上天的事。禮的第一步工夫:遵守佛規禮節要做到。
☆明悉是非曲直,歸於智。
「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孟子.公孫丑上》,一個人要有分別善惡、分別是非的覺性,不要去執著。人往往會執著,都先入為主;對於一個不好的人,就因人廢事,見到他有不好的事就會說:「這個人無藥可醫。」所以人的判別相當執著、相當主觀,要分別對或錯時,咱往往先固執。
智則是先天的妙智慧,用智去明辨是非這個工夫,若無研究經典,則沒辦法做到;前面提到,若無一些工具──規矩準正,就要來判斷人的是非曲直,往往會有一種偏見,所以咱現在就是要向這個工夫去修為。
☆使之去妄存真,歸於信。
「去妄存真」,這個道理咱常講,大家去體會就知道。「歸於信」,朋友之交,實事求是,種種的工夫,咱要了解如何做,如何推己及人。
「歸」就是恢復,恢復原來的仁、義、禮、智、信。
3.孟子曰:萬物皆備於我矣。反身而誠,樂莫大焉。強恕而行,求仁莫近焉。《孟子.盡心上》
這句道理大家細心去體會,體會什麼呢?咱自「天命之謂性」講到「率性之謂道」,所有這些東西咱身上都有,都沒有欠缺;所以後學為什麼在講「天命之謂性」時,引用《六祖壇經》自性本自清靜的道理,就是指這些都是俱足,沒有欠缺任何一樣,天有的東西,人都有;現在只差一個工夫,就是如何反身而誠。
《中庸》總共33章,裡面隱藏的道理全在「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這三句裡面。「樂莫大焉」,當咱為善最樂時,當咱反身而誠時,就能感受修道最樂,即是樂道。為什麼人會樂道?因為「反身而誠,強恕而行」,「恕」要徹底,推己及人的工夫,或是克制物慾的工夫,這都是道,工夫一定要行。
「求仁莫近焉」,仁者人也,仁就是咱講的「元」,元是善之長也(註3),「仁」有了,義、禮、智、信,就都有了,所以用這項「仁」來講五常,來講五常之德的起源、源頭,這就接近了。
談到《中庸》的道理,每一句話都不能離開本性;「性」、「道」、「教」都在裡面,不論如何運行,都不能離開這三樣,講《中庸》若離開這三樣,就無法講了。這三句話要好好地切磋,讓咱更進一層地去了解、去體會性理心法。
註1:原文引用自《禮記.表記》。子曰:「夏道尊命,事鬼敬神而遠之,近人而忠焉,先祿而後威,先賞而後罰,親而不尊;其民之敝:蠢而愚,喬而野,樸而不文。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後禮,先罰而後賞,尊而不親;其民之敝:蕩而不靜,勝而無恥。周人尊禮尚施,事鬼敬神而遠之,近人而忠焉,其賞罰用爵列,親而不尊;其民之敝:利而巧,文而不慚,賊而蔽。」
註2:原文引用自《禮記.表記》。子言之曰:「後世雖有作者,虞帝弗可及也已矣。君天下,生無私,死不厚其子;子民如父母,有憯怛之愛,有忠利之教;親而尊,安而敬,威而愛,富而有禮,惠而能散;其君子尊仁畏義,恥費輕實,忠而不犯,義而順,文而靜,寬而有辨。《甫刑》曰:『德威惟威,德明惟明。』非虞帝其孰能如此乎?」
註3:原文出自《周易.乾卦.文言》。「元」者,善之長也;「亨」者,嘉之會也;「利」者,義之和也;「貞」者,事之幹也。君子體仁足以長人,嘉會足以合禮,利物足以和義,貞固足以幹事。君子行此四德者,故曰:「乾,元、亨、利、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