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15日 星期日

中庸講記之21 ③


◎ 黃錫堃總領導點傳師主講

(接上期)相關連結:中庸講記之21 ①中庸講記之21 ②

《中庸》第二十章之六:
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誠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聖人也;誠之者,擇善而固執之者也。


讀懂經句

❶誠者:真實無妄,天理之本然,即天命之性,自然不假修為,聖凡同具。

「真實無妄,天理之本然,即天命之性」,此天命為真天命,因為本性是由 上天老母所賦予我們的。但我們為何被蒙蔽了天命?求道是明師一指,所謂的「直指人心,見性成佛」。在一指之後,我們即與上天相通,而成為一條金線,這是上天所給的,每個人都有一條金線,直通理天,不必經過任何手續,能直通 上天老母;但是要做到誠,有發出誠才能相通,沒有發出誠就無法相通,所以說「至誠如神」《中庸》,我們一定要了解這個道理。

「自然不假修為,聖凡同具」,「誠」包括人的修養,《太上清靜經》說:「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清靜的道理就是至誠的心,這點我們要多體會及了解。「誠」是天命之性,自然不必假藉著修為,是聖凡同具的,聖人與凡夫都有;但為何會有聖人及凡夫之別?因為受蒙蔽了,迷即眾生,覺悟即佛。

❷誠之者:人受物蔽,不能皆實,須用力復其誠,推人事之當然,正本分內事,盡人合天而已。

「人受物蔽,不能皆實」,人因受物慾蒙蔽,就不實在了。想看看,我們可不可能有百分之百的實在?有百分之百的真實無妄?不太可能,因為有時候考慮了很多世俗的生活習慣、世俗的規矩,而蒙蔽了本然。

所以人有時會做表面工夫,這是很愚蠢的!用表面工夫地做與真心實修地做,都一樣是在做,也一樣都很辛苦;有辦法、能做的人,才有能耐做表面工夫,但為何差別卻那麼大?大家須了解,以表面工夫做,是得到福報,而不是功德,是洪福而不是清福;二者有天壤之別,這只是後天輪迴的福報,但無法跳出輪迴。

那為何要做表面的?因為有人看得見,會給予稱讚、給予掌聲,會感受得到,面子俱足;得到稱讚就是福報,因為人家看得見你在做,所以給予稱讚,這是「現世報」。人很愚蠢,現世報有什麼用?上天是寸功不昧,我們應做到唯天可表,這都只是一種心境之差別。

有的人被稱讚,卻一樣能回天,因為他無心,不在乎人家有沒有稱讚他,一樣盡本分地在做,這就是有實在和沒實在的差別。

「須用力復其誠」,我們要克服難關,要克服我執、法執、名相的阻礙,都要用工夫;這裡的「用力」並不是用力氣,而是用心去力行、去推動。

「推人事之當然,正本分內事,盡人合天而已」,我們現在所做的事,是做人應做的分內事;是身為後學者(每個人都是後學,老前人也是自稱後學),所應做的分內事,也就是「盡人道,合天道」,這就是「誠之者」。

❸不勉而中:安而行之也。

聖人是「安而行之」,其本性自然,行事不須勉強。而我們做事較勉強,總是被指派到了,而不得不去做,較不會自動自發,須靠外力拘束、推動;反之,不須外力推動,能自動自發,這就是生而知之、安而行之,這是聖人。

❹不思而得:生而知之也。

不須經過思考就能得到,這是「生而知之」。但實際上聖人是否真的一出生就無所不知?其天性、領悟,應該也是有經過學習的;後學從歷史看來,可能只有六祖惠能大師是沒有經過學習的。孔子也說:「述而不作」《論語‧述而》,他認為只是集古聖人之言,講給大家聽而已,自己無法講出其他新的道理。由此可體會生而知之者是聖人。

❺從容中道:不勉不思即從容。而中而得即中道。

不勉強、不去想,就是從容,所思所為都符合道理;如同孔子所說:「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論語‧為政》,心裡想做什麼,都不會犯了規矩。其實孔子很早就有這樣的修為,而不是等到七十歲以後。

❻擇善:是辨別眾理,以求所謂善,察之極其精,學知困知之事也。

「是辨別眾理,以求所謂善」,能辨別所有的道理都是最好的,以求所謂善。

「察之極其精」,其省察是最精微的,精微是指細節。老前人對修辦道是非常注重細節,哪裡要莊嚴,哪裡要怎樣……;有的人會說:「細節何必多加注意?」在大體上大家都能注意到,但對於細節部分,就較易忽略而設想不夠周到。修道是要修「楣角(台語,指角落隱晦不被人注意之處)」,很多人在講話時會有些小動作,或在為人處事方面也有些小毛病,這些小動作、小毛病,一定要改掉!

「學知困知之事也」,每個人都有個性,但自己卻不知道;別人看得出來而不明講,這只是讓你,也是擔心一旦講出來,彼此因而無法再合作就麻煩了!大家都是這樣在包容,所以本身永遠不知道自己的小毛病,這是「學而知之」、「困而知之」,所以擇善是要學習的。

❼固執:是操持服膺,守之極其堅,利行勉行之事也。

「服膺」是拳拳服膺,對於好的就堅守不被奪去,如同顏回夫子,得一善則拳拳服膺。這是「利行勉行之事」的道理。

第十六節 此節承上文誠身而言,因人之生也,二氣成形,天賦之以理而成性,性本真實無妄,統四端兼萬善,而無絲毫虛偽存乎其間。此乃從容中道之聖人與天為一,所謂天之道也。庸人為氣拘物蔽,而不能皆誠,猶須用力以復其真,所以當豫者,而擇善則不使天理混於人欲,固執則不使人欲奪乎天理,用誠修為,盡人合天,人之道也。(整理自《中庸輯義》)

「此節承上文誠身而言」,上一節即在說「誠身」之理,此節再延續說明;靜時存養,動時省察,去妄存真,是謂「誠身」。

「因人之生也,二氣成形,天賦之以理而成性,性本真實無妄,統四端兼萬善,而無絲毫虛偽存乎其間」,人都由二氣形成,「天命之謂性」《中庸》,每個人都是由 上天老母天命賦予本性,此本性是真實無妄的;統仁義禮智四端而兼萬善,因此五常俱備,人的內心應該是無絲毫虛偽的。

「此乃從容中道之聖人與天為一,所謂天之道也」,所以聖人能從容中道,與天合為一,這就是天的道理。

「庸人為氣拘物蔽,而不能皆誠,猶須用力以復其真」,然而一般凡夫俗子,因有氣秉,有我執、私心,而受氣拘物蔽,做每件事都無法達到至誠的境界;所以要用心力行,以恢復我們的真誠。

「所以當豫者,而擇善則不使天理混於人欲,固執則不使人欲奪乎天理」,我們一定要誠心準備、要擇善;為何要擇善?人的自性是上天所賦予的,一塵不染,為不使混雜人慾而須擇善;這裡的「固執」,不是我們一般所說的個性很固執,而是在理慾交戰當中,為不使人慾奪去天理,築一道圍牆來保護、防禦天理,這防禦就是「固執」。

「用誠修為,盡人合天,人之道也」,修道一定要以誠來修為,沒有第二個方法,就是要誠心抱守;盡人道來符合天道,這就是人之道也,也就是「誠之者,人之道也」的意思。

(全文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