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1日 星期日

中庸講記之21①

◎ 黃錫堃總領導點傳師主講

先天道院人才班成立之因由

今天是「誠明人才班」第一天的開班(講課當時),先天道院為了道務傳承的工作,所以必須設立一個人才班,此人才班班名為「誠明」;這「誠明」二字,後學相信大家應該都知道是取自於《中庸》第二十一章:「自誠明,謂之性」,其用意在於讓大家了解成立此班的宗旨與目標,大家應該要有相當的認知。

認知什麼?認知「誠明」二字,《六祖壇經》說要我們:「自性起用」,誠明來自於自性,是我們本來的面目,就是要以我們本來的面目起用。起用是「生起」的意思,內心的起心動念都要發自於自性。

我們要了解,自性是一無所有,是一無所得,是不為什麼,是無所得。為什麼我們修辦道要無所得?就是要「掃三心,飛四相」,掃去名與利的相。莊子說:「名也者,相軋也;知也者,爭之器也。二者凶器,非所以盡行也。」《莊子‧內篇‧人世間》名、利對修辦道是阻礙。

咱們先天道院的道務方針是:「承先啟後,前後一貫,落實道場倫理。」想起當時後學剛入道門之時,這個道場沒在講什麼名位,我記得最有名的是什麼名呢?只有稱呼張老前人、袁前人,而包括周前人,我們大家都稱呼為周先生;早期點傳師的稱謂,不分乾坤均稱呼為「先生」,比方說姓林的點傳師,我們就稱呼他為林先生,即使是坤道,也是稱呼她「先生」。相信老一輩的都很了解這些事情。

▲   連棟樑前人。

比如連棟樑前人,後學都稱呼為「阿棟叔」;而稱呼連心正老點傳師,後學都稱呼「正仔兄」。所以後來須改稱呼為點傳師時,他們反而都不習慣,會說:「這樣不親啦!阿棟叔就阿棟叔,還稱呼什麼點傳師。」當時大家的感情就像一個大家庭!這個名位是怎麼出來的,後學真的也搞不清楚。所以當時修道,都是同為一 母之子、一師之徒,每一位都是濟公活佛的徒兒,誠如所謂的一視同仁,平等心。

當時修辦道的環境,有倫理而無分名位。什麼是倫理呢?因為知道他比你大,所以要叫阿棟叔;比你小,所以要叫正仔兄,這就是倫理。咱們修道一定要掃名相,須了解果位不是人可自定,而是由上天來定的,所謂的「寸功不昧」,一寸功,祂都不會給你減少。

修道在於訓練我們要像一張白紙一樣,所以大家在人才班中,要從零開始,無任何名相。

最主要的一個方向,是老前人慈示我們的:「身為一個辦事人員的使命,就是如何能將眾生(道親)帶回理天。」要能夠把人帶回去!若無法將眾生(道親)帶回理天,任何名位都沒有意義,我們應該要有這個認知。所以我們一定要將寶貴的生命與智慧,奉獻給道。

所謂「聽師調遣」,那是要聽哪一位師的調遣?大家內心可能會產生疑惑,若點傳師或引保師方向偏差,我們還須聽他們的話這樣去走嗎?咱們身為修辦道的人,一定要了解「認理歸真」。

談到這個「師」,人一定要有師,俗語說:「無師不說性。」老前人也有師,此師是指師尊、師母大德;師尊、師母也有師,而此師是指 老恩典;沒有任何人是可以用自己的想法及行為來做為修辦道的準則,這是不可能的。所以,師是指真理。

一般人都會有主觀意識,而修道一定要以智慧來自我觀照,才知道方向有否偏差。在道場是互相的,師度徒,徒度師;佛度眾生,眾生度佛,環環相扣。

所以我們要有這個認知:未來我們身為道場的人才,要替天行道、代天宣化,一定要先將內功心性圓滿,而後才能顯露出外功。

以上這幾點,提供給大家做為對「誠明人才班」的初步認識,後學對這個班的期許就先講到這,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中庸》講義。

《中庸》講記已研究至第二十章,我們研究的方式是先讀懂經句,解釋經文的意思,有了初步對經典的認識之後,然後各人再依這個道理去發揮。

接下來還是繼續談第二十章。

《中庸》第二十章之四:
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言前定,則不跲;事前定,則不困;行前定,則不疚;道前定,則不窮。

讀懂經句

❶凡事:指九經言,則是修己治人也。

九經最主要在講修己及治人,這是有兩重之意。修己即自己能以身作則,修持好自己後,要來治人就輕而易舉;治人即能作為別人的標竿,讓人效法。修道就是要知行合一,知道了就要去做;做了之後,別人看了自然也會跟著做,這就是修己治人。

❷豫:誠心準備。

做每件事情須事先準備、計劃,即誠心準備。

❸立:成也。立是成功。

❹廢:敗也。廢是失敗。

❺前定:皆是豫,其所豫乃誠也。

前定與素定的意思皆同為準備。所謂準備不是隨便計劃,或隨便想想、隨便說說,而是發自於內的誠心,每個細節都詳加考慮,面面俱到;我們現代人講:「只許成功,不許失敗。」這才是誠心的準備,不單是誠心地做,也要考慮到成敗。

❻言、事、行:以九經之屬宣之於口,措之於世,行之於身也。

「宣之於口」,宣是宣佈,藉著口的言語作表達。「措之於世」,措是計劃、策劃、辦理;世指世事,即世間的日常事務。「行之於身」,行是行為,包括氣質、風度、道行,這些都能由身體的行為表露出來。所以一個人有沒有修養?身有沒有誠?都能由其行為表露無遺。

❼跲:顛倒是非,前後矛盾。

人有時講話會前後矛盾、自打嘴巴,例如策劃好的事情,在作說明時,會自己說:「雖是這樣,但還有缺點在。」這就是叫自打嘴巴;照理說,策劃時就要將所有的缺點先排除,說明時須周詳而有自信,缺點則是要由別人去發覺提出的。

「跲」就是說講話支支吾吾。為何會支支吾吾?就是因為不實在,非真心流露。例如我們在做經驗分享時,對於有看到、有經歷過的事情,自然能表達得很好、很清楚;若是聽別人講的,則會因事因地因人都不一樣,這是僅供作參考資料;聽別人講的,這是不能確定的,必須是自己親身體會的才真實。

所以我們在讀歷史時,對於司馬遷的《史記》,或呂不韋的《呂氏春秋》,在二本書中的歷史記載,經校對後還是有很多差異,在年分的記錄上有的差十年、差三十年,甚至有的差了一百年,那到底要以哪一本為準?所以歷史只是僅供參考,主要是教導我們知道因果關係而已;若要打破沙鍋問到底,評定哪位寫得對或哪位寫錯了,誰都不敢斷言。為什麼?因為這些都已是過去的事了。

所以有很多事情,都只是讓我們有個參考的資料,給我們一些智慧,對於年代的考證並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因果,了解什麼因結什麼果,這最重要。

❽困:難也。不通之意。

講話講不通,做事做不通。

❾疚:病也。心有愧之意。

❿道:日用事物當行之理,修己治人必由之路。統乎言、事、行,貫乎九經之中也。

日常生活當中的每一樣事物都有其道理,也都依循著次序而行;我們做事情也有次序,這就是當行之理。我們在修身及管理人時,有一條必經的路徑及方法;這方法就是說話(言)、做事(事)、行為(行),全部都貫在九經之中,這就是道。

⓫窮:乏也。用有盡之意。

用得完的東西就是窮。

第十四節 此節言九經之工夫,行之者,一也。是謂一者,固非一朝一夕之所能得也。九經之事,必須戒懼慎獨,豫先養之有素,臨時應之得宜,而其事乃得成立。宣之於口則言,必前定乎為言之理,則其言詳簡適宜,自然不跲矣;措之於世則事,必前定乎為事之理,則事皆有本,順常達變,知之明,處之當而不困矣。體之於身則為行,必前定乎為行之理,則行皆合理,自謙於心,自然可以不疚矣。經常權變之理則者,為道,道由一理而散為萬理,固無所謂窮。夫所以不跲不困不疚不窮者是立也。而皆由於前定,豈非凡事豫則立乎。(整理自《中庸輯義》)

講到工夫,這工夫一定要準備的,比如我們要學一番工夫,必須先從學徒做起,經過相當的訓練及投入;要做為一個修辦道人才,也必須經過訓練。世上很少人能無師自通,那是生而知之,那是聖人的境界;一般人都是要經過訓練,無論凡事也好、聖事也好,都要經過千錘百煉。

現在的修道人主觀意識都很強,原因在於沒經過嚴格的訓練,我們對於自己都太過於放鬆。比方以百貨公司為例,訓練有素的服務員與沒有接受過訓練的,對人的態度就差很多,可以很明顯地感受到。

道場是在辦聖事、辦上天的事情,要讓道親覺得來到道場,就像來到天堂一樣。這點我們有做到嗎?我們大都是以凡事在處理事情,其缺點在於沒有以誠心準備、誠心不夠。

或許有人會說:「我很誠心啊!」當然在順境時,人家待我們好,我們也待人家很好,這是對待的;而當別人對我們不好,環境與我們的個性相左時,當下我們能否調整自己去適應?這才是工夫。

人對你好,你對人好,這很正常啊,這哪是什麼工夫!一陣風來(逆境)就將我們全考倒了!所以,要了解我們的根本所在。

要如何學佛祖?所謂「佛無言」,佛祖是不言語的,端坐安如泰山,無動於衷,無是無非,這就是工夫;假若有人將佛祖想像為已成道回天,看到的也只是表相而已。修道絕不能這麼想,這麼想就麻煩了;要想成佛祖就是在那裡,那就是祂真人的工夫,並不只是一尊佛像。

「此節言九經之工夫」,這就是行,「行之者,一也」。

「是謂一者,固非一朝一夕之所能得也」,誠心不是用嘴巴講講,非一日一夜就能達到此境界。

「九經之事,必須戒懼慎獨」,《中庸》第一章云:「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就是對於所聽到的或看到的,不執著於內心之中,這是掃相的真工夫;而人最大的工夫在於慎獨,這是我們平時在社會群體活動中所無法體會出的。

我們的老前人、袁前人,來台傳道六十幾年期間(講課時),雖然老前人有家庭,但他等於像維摩詰居士(佛教在家眾的典範),三十幾歲就修道,與太太分別住在樓上與樓下,所以他也如同孤獨老人。

袁前人來台之後,一生都是獨自一人,是這幾年來,後學才偶爾去他家與之閒話家常。他一個人能夠孤獨了六十幾年!古時修道人跑到深山古洞,孤獨八年、十年就能成道,邱祖孤獨了二十三年,這算是最久了;而袁前人孤獨六十幾年了,我們有這能耐嗎?我們甚至孤獨個一天都很難耐,一整天沒人問候交談,我們耐得了多久?有辦法撐個五年嗎?實在沒辦法!

袁前人來台有六十三年,扣掉近幾年後學才常與之閒話家常,差不多有五十幾年他都是孤獨一人,別以為這樣的日子很好過;單獨一人反而要慎獨,一點毛病都不能犯到,這是很不簡單的!在暗室不會想入非非,前人都能做到,這是他們五、六十年的工夫,立了一個標竿讓我們學習。

所以我們要知道慎獨很難修,老前人說:「慎獨這工夫很難修,你們沒辦法做到,但要是沒修就不能回天。」哇!我們聽到不能回天,這糟糕了,就問老前人:「您不是要帶我們回去,怎又說我們無法回去?」老前人說:「因為你們都不聽話,要是聽話就能回去。」大家要不要聽話?所以我們要了解慎獨的工夫不是那麼簡單,要經過訓練。

「豫先養之有素,臨時應之得宜,而其事乃得成立」,慎獨是要經過訓練的,培養到有一個程度,臨時遇到狀況才能應變得宜,這樣處理事情才算成功。臨時遇到事情才是考驗,如果今天先說要給我們考試,看我們工夫的程度,那我們一定都會預先準備。臨時起意,才能考驗我們真正的工夫;臨時發生這個事情,都可以應付得宜,這才能說是處理事情的成功。

「宣之於口則言,必前定乎為言之理」,以言語措辭表達要有個結構、要合乎邏輯,即所謂的「理則學」;我們常說正反合論證,語調有抑揚頓挫,內容有起承轉合,哪邊要停頓,哪邊要轉折,且要有結論。我們是上天的宣傳員,都是在代天宣化、替天行道,即使談論到社會世俗的話題也好,但是最後一定都要講回到主題。就像賣藥的廣告,先表演運動,最後目的就是在推銷賣藥;我們要傳道也是如此,最後一定要講回主題。

以前有個哈林籃球隊,常在總統府前面的三軍球場打球,其活動是表演性質的,這老一輩的人應該看過,他們主要目的在傳教;打球打到一半,中間休息時就開始在講《聖經》,講個10分鐘的道理後,就又開始打球,愛看球賽的人就會留著聽,都是為了再繼續看球賽。我們身為傳道者也一樣,不可以只講社會世俗的內容,反而「道」都沒提到,那就整個離題了,一定要能再轉回到主題才可以。

「則其言詳簡適宜,自然不跲矣」,我們講話為能表達清楚,內容必須詳細,有時為了講那一句主要的話,會講得比較長,以顯露主要重點,所以會以引喻來詳加解釋。有時後學也會犯同樣的毛病,就像古早前輩們在講道時,中間穿插《三國誌》或《封神榜》,但故事內容講得太長,有時反而會讓聽者偏離了主題。

所以該詳細時要詳細,該簡短時要簡短,長話要能短說,曲折離奇的故事情節有時要適當刪減,要講重點,詳細簡單又適合主題,這樣自然不會顛倒是非,前後矛盾(跲,前面已解釋過)。

「措之於世則事,必前定乎為事之理」,在計劃、辦理世間的事,也是要做些有意義的。我們在道場辦事,就要做與道有關係的事才有意義;如果做的事都與道無關,那有什麼意義呢!所以要知道「為事之理」。

「則事皆有本」,每件事情都有其用意及根本。修辦道的方法,也都離不開事情的根本。

「順常達變」,計劃好的事情,有時進行得很順利,有時會有變化。就像辦活動,遇到晴天或雨天,各有不同的進行方式;但萬變不離其宗,方式再怎麼變,原則目的是不變的。

「知之明」,《道德經》說:「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我們一定要有自知。人最大的缺點在於很難了解自己,但其實並不是真的難了解自己,而是我們自己明知,卻還是會原諒自己,常常寬以待己,嚴以律人;所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認為不要緊的一點小事,卻可能影響關係到整體,這就差矣。所以要處理得當。

「處之當而不困矣」,若能處理適當,就比較不會遇到困難;有的人很會處理事情,善於臨機應變,這是鎮定的工夫;所謂「處變不驚」,內心不會惶恐、驚慌,人的智慧就在這顯露。一件事情已計劃到某個階段,卻遇到突發狀況,會因時因地因人而起了變化,若是身為主導者在此時自己亂了方寸,表示定力不夠,便會影響到整個大局,這點是我們須要注意的事情。

「體之於身則為行」,身與體是有道理在的,《淮南子‧氾論訓》:「故聖人以身體之。」這本書是漢朝淮南王劉安著作。「故聖人以身體之」,這裡的意思並不是指人的身體,而是說聖人做每件事情,都是親身去做體驗,努力去實行,也就是要身體力行。本身去做才能顯露其行為,之前有說過行為,是包括人的氣質、風度、道行。

「必前定乎為行之理」,這些都一樣要事先誠心地準備,準備什麼?要懂得「為行之理」,行也是有理則的,就好比寫文章也有正反合的理論,這道理是一樣的。

「則行皆合理,自謙於心,自然可以不疚矣」,行事要合乎理則,自己一定要謙虛,古訓說:「謙受益,滿招損。」《尚書‧虞書‧大禹謨》為什麼人要自己謙虛自己的心?因為道都是在低處,而不在高處;所以謙虛才看得見、才得得到,自然所做的事就都能問心無愧。

「經常權變之理則者,為道」,這句與「順常達變」的意思相同。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處事都是依循著一定的原則或次序;然而遇到變化時就要會權變、權宜,視情況來決定怎麼做才適合。權就是權宜之意,而非指權力。

《孟子‧離婁上》:「嫂溺援之以手者,權也。」古時歷代聖人規定男女授受不親,道場最重視的佛規禮節也是男女清、男女分班。然而假如嫂子跌到水裡,小叔是不是要趕快伸手拉她上來?但拉手就會摸到嫂子的手,這能說是犯了男女授受不親嗎?為了遵守這項規定,而不伸手去救嫂子,則會讓嫂子因此溺斃,所以為了救她的性命,這時候不得已就要權變。

《論語‧為政》:「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意思是當我們內心無邪念時,做任何事都會很好做,也不會犯了規矩。但畢竟我們都還是凡夫俗子,在道場要遵守三清四正,男女一定要清。有時為了上天要度人,就一乾一坤同行要去成全,這給人的印象如何?可以這樣嗎?孤男寡女這已是犯了規戒,一定要特別小心啊!要遵守三清四正,所以乾坤同辦一事須有二人以上,這是很重要的佛規,相當重要,身為修辦道人員一定要知道。

但是道場上也有人認為自己無私、思無邪,我又沒有邪念;有沒有邪念,這不是我們自己說的。由這點大家要知道權變的理則,權也不能超越一定的範圍,在佛規禮節中有嚴格的規定,所以大家一定要遵守。

「道由一理而散為萬理」,此句與《六祖壇經》:「善知識!我此法門,從一般若生八萬四千智慧。何以故?為世人有八萬四千塵勞。」意思相同。

這是對症下藥,因為世人所犯的毛病太多了,理氣也是一樣,一項一項都是一理而已;但一理是沒有變化的,因時不同,方法就有所不同。

「固無所謂窮」,理是無窮盡的。

「夫所以不跲不困不疚不窮者是立也」,立是達到成功境界的意思。若大家都能不跲不困不疚不窮,就都能達到成功的境界。

「而皆由於前定」,主要是什麼原因?皆因為有誠心的準備。

「豈非凡事豫則立乎」,這豈非都是因為有誠心的準備,所以才會成功嗎?

(續下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話大德張老前人

◎ 劉黃河點傳師   邂逅 我們的大德張老前人,與後學的首次邂逅相遇,因緣可謂奇特,在那時之前,我們從未謀面,素昧生平。 那是後學退役後的事,後學工作於新店二十張路的一家公司,這公司的總經理也姓張,也是上海人。這位張君住在羅斯福路三段,就是台灣大學正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