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7日 星期三

中庸講記之四(上)


◎ 黃錫堃總領導點傳師主講

《中庸》第二章:
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依經演繹


1.此節論,中庸為孔子、子思一脈傳承之心法。孔子嘗言曰:天地間至當不易之理,人物中天賦本來之性,論其體,不偏不倚,渾然一團,所謂中也。論其用,無過與不及,至平至常,所謂庸也。《中庸輯義》


為什麼說「君子中庸」是孔子的心法呢?孔子嘗言曰:「天地間至當不易之理,人物中天賦本來之性。」我們之前講過一段很長的時間,都了解「天命之謂性」的道理,現在再研究的就是論其體:不偏不倚,渾然一團。中庸的道理是不偏不倚,渾然一團的解釋是不可分,無法去區分,可引用朱子轉述子程子所說的:「放之則彌六合,卷之則退藏於密《中庸章句》」的道理,這就是所謂「中」。論其用,則無過與不及,至平至常,此謂「庸」也。這是仲尼學說裡有講這段道理。

這道理即孔子傳給曾子,曾子傳給子思,這一脈相傳的心法;為什麼用「中庸」二字為心法作註解,其實只有一個「中」字而已;「庸」為子思的推論,意指用的時候為「庸」。

「至平至常」,即很平常的道理。我們討論中庸的道理,大部份都引用《論語》及《孟子》來作推演的解釋;什麼叫至平至常?《論語.顏淵第12章》:「齊景公問政於孔子,孔子對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這裡討論到為政者要如何能辦好政治?這是中國所說的一種政治哲學,孔子說了這八個字:「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若能做到這樣,就是所有為政者的最高境界;我們想想,這道理是不是很平常?

「君君」二字為何連接在一起?其意思是說:為人君王的人,做好君王的本分就好了。為人臣的做好為人臣的本分就好了,為人父者做好為人父的本分就好了,為人子者做好為人子的本分就好了,這就是倫常之道。我們常講「君正臣忠,父慈子孝」,就是這個道理。

齊景公聽了之後的答覆很重要──「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雖有粟,吾得而食諸?』」齊景公答以:「善哉」,也就是很好很好的意思。假如為君者不守君王的本分,能成就一個國家嗎?為臣者若不遵循臣的本分去做,當然君王不會容忍他。為人父親者沒有照父親的本分去做,沒有慈愛的心,會像一位爸爸嗎?為人子也是一樣的道理,為人子若不孝順父母,就是沒有盡到人子的本分。「粟」即是俸祿,也就是現在薪水的意思,比如古代陶淵明不為五斗米而折腰,五斗米也是俸祿的意思,每個時代的說法不同。「諸」是文言文,也就是之乎的意思,經典中常看到這個字。齊景公說,如果有以上這些情況,即使有俸祿、有薪水,我能吃得到嗎?我能享受得到嗎?

齊景公答「善哉」二字,將話講得很好聽,孔子所說的道理,齊景公聽得懂嗎?聽得懂!但是其實齊景公就是沒有做到,他就是「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這是自己在說自己,所以他這個人是真君子還是偽君子?大家想一想!我們探討這個題目,為什麼心法會說「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會反的人懂不懂得中庸的道理?當然他懂得的!懂得的人才會反。

有些人修道很久,就如同社會所講的「老油條」,較會提相反的意見,在傳心法的人可以提相反的意見來與咱的師父打擂台嗎?可以這樣嗎?為什麼修道講一條金線?心法就是金線。先秦諸子百家,有很多違反心法的人,有許多也是孔子的學生,或者是諸侯大夫,他們都是嘴上這樣說,卻沒有照著去做,言行不一,這就是「反」。

今天少數修道人也有這樣的情形,以社會學來講,即君子、偽君子、小人,稱小人還不夠資格,小人是不懂的人才叫小人;《中庸》裡有很多處提到明理或不明理,也都以這個界限在區分。

至平至常,即在講本身做得到,即是中庸;自己本身還做不到,就不是中庸。

2.天人合一,執兩用中,故高不入於虛空之無用,下不淪於功利之器小,此所謂「允執厥中」也。《理數合解.三易探源》


「天人合一」,其實我們都是天人合一,所有的人都是天人合一。「執兩用中」,為什麼要用中?「故高不入於虛空之無用」,這並不是曲高和寡的理論,讓人似懂非懂,不知要從何用起;「下不淪於功利之器小」,這也不是追求功利的狹小器量,因為所求的東西是有限的。十五代祖師說:「允執厥中」是心法,這心法從堯舜傳到後來為「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尚書.大禹謨》十六個字,就是守這個「中」字。

3.若中和之理不明,則中庸之理不現。當時百家爭鳴,異端紛起,不知取法於聖人。子思恐聖道之失傳,故引仲尼之言,以正人心,而繼道統。


「若中和之理不明」,上一講就是在談所謂致中和之理──「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位焉」《中庸》;若不瞭解中和的道理,就不知要怎麼做,即「中庸之理不現」,就無法展現中庸之理。當時是百家爭鳴、異端紛起的時代,春秋戰國時代,即先秦,也就是秦朝以前;秦朝以後,自漢朝司馬遷以降,文章都保存得較齊全;但先秦的文章經過秦始王時焚書坑儒,導致一些書都被燒光,有學問的大儒也被殺死,所以文章保留得不齊全。其實在孔子的時代,諸子百家爭鳴,各家有不同的學問和道理,有各自主張的學說,但現在保留下來的可能不到十分之一,有些只能看到一點點的片段,比如《孟子.盡心篇上》提到的:「楊子取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這些學說在當時都是異端,也就是非正統,其亂象如同我們現在之亂盤。

因為百家爭鳴,異端紛起,不知取法於聖人,不知道誰是聖人、誰是正統,所以取法於孔子的說孔子是正統,取法於荀子的說荀子是正統,取法於楊子的說楊子是正統,取法於墨子的說墨子是正統,各種說法莫衷一是,非常紛擾。子思恐聖道之失傳,故引用仲尼之道理以正人心、以繼道統,讓每個人了解心法真傳,也就是天命真傳、道統真傳。可見子思是非常用心良苦。

所以這個道理很明顯,「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這個「中」字,大家都守不住;有的人守中,有的人反中。

4.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論語.子路》


❶和:內心剛正為體,外表柔和為用,即致中和為常用也。

❷不同:不與同流合污也。

「和」與「不和」的差別在哪?和是內心光明為體,有中才有和;上一講曾提到「戒懼此中,慎獨此和」,中即中心,中就是退藏於密的一點,中可以發出去,發出就像是輻射,三百六十度全方位發出,也就可以放之則彌六合,整個範圍內都是「和」;為什麼能夠和?因為有「中」,中就是體,可以擴展開來,整個虛空都有中與和;與人相處都是好的,沒有不好的,都是純一的;整個圈圈都是純一的,為什麼能純一呢?因為慎恐、慎懼,即「戒懼此中,慎獨此和」,也就是慎獨的功夫,這就是「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的道理。

「中」要不時小心地保護著,用十二字保護:「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如此會偏離「中」嗎?此「中」是純的、無雜質的,即慎獨的功夫,即為和;故君子和而不同,就如同《道德經.若水章》所說的:「水善利萬物而不爭,……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不論和任何人在一起,其本質是不會改變的。「不同」就是不同流合污的意思,像蓮花一樣出汙泥而不染,不會被世俗的事所污染,不會成群結黨,不會自成一個小圈圈,也不會排除和自己不同的人。

反中庸的人即是「同而不和」,喜歡與自己一樣的人成群結黨、物以類聚、同流合污。即使有些說法聽起來沒有什麼道理,但同黨的人卻可能會說,這才是真正的道理,因為人的習性相同而同流合污。小人不是不懂事,但他偏偏唱反調,為什麼唱反調?就如上述齊景公的例子,他也懂得道理、說的道理也很有理,但他並沒有依道理而行,反而君不君,臣不臣。

5.子曰: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論語.里仁》


❶喻:知曉的意思。

❷義:心存天理良知,見利思義。

❸利:心存追逐利欲,見利忘義。

君子知道何為義,小人知道何為利。君子和小人只是在於義和利的一個分別而已,《孟子.梁惠王篇上》:「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也是在說這個道理。義就是心存天理良知,見利思義;遇到「利」,要先看看是否適合?是否合理?這都要先去考慮,這就是君子。

小人反中庸,小人心存追逐利欲,見利忘義;看到利益時,把合不合理放在一邊,不去考量。所以君子和小人只是一念之差而已,差之毫釐,失之千里。

6.就一端之相反,以定高下,推其相反之因,自「反中庸」判其途。即引仲尼之言以為證,使天下後世不敢輕其言,各反求諸身,而保其至德也。


「就一端之相反」,即執其兩端取一端,若不對時,「以定高下」,就知道是升或降。

「推其相反之因」,要知道其主要的原因是什麼?就是「自『反中庸』判其途」,分判是要走天理的這條路?還是走人欲的這條路?即理欲交戰。

謀利的人也會交戰,有些人是「一半」而已,當一個人為一半小人、一半君子時,這個掙扎就很大了!畢竟這就是人性,所以人還是都要修道。老前人曾說:「如果論流派,比如分別是一流、二流、三流、四流……,道場的人都是『二流』的。」大家會不會疑惑說老前人怎麼對我們這麼沒有信心?修道的人是要做人上人,修道人是一流的,老前人怎麼說我們是二流的?如果論人才來說,「一流」人才不會為人所用,因為都要留著自己用,一般人都會覺得自己很厲害,因此有人才卻不肯分給別人用。而來道場的人,沒有一個是為了自己的利益著想,如果是為了利益,在沒有利益可得的時候,沒有幾天或沒有幾年他就跑了!所以「二流」的人才能持續在道場修辦;而「一流」的人才只想著留在這對我有什麼好處嗎?我能有什麼利益嗎?這樣的人無法留在道場共修辦。

今天我們都很慶幸自己幾十年來都還在道場之中,我們都是「二流」的人才,如果當初我們是「一流」的人才,不知已經飛到哪裡去了!這個原因我們都能體會得出來。

理欲在交戰時,有兩條路,看你要走哪一條路,如果說都沒有多餘的想法,有可能嗎?見景想情,多多少少難免會想的,但是在理欲兩者之間做選擇的時候,每個人都選擇天理這條路,這才是最有智慧的。為什麼會「判其途」?明明是知道道理的人,為什麼會反中庸?就是因為覺得沒有利益;「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對我們有什麼幫助?讓我們有什麼利益嗎?如果都只是考量到利益,就會短視近利,所以反中庸。

「即引仲尼之言以為證,使天下後世不敢輕其言」,為令人口服心服,所以子思引孔子所講的話做證明,使天下後世的人不敢輕忽。「各反求諸身,而保其至德也」,使人能夠反求己身,一步一步去做。人在冷靜時,才會想如何去行,如果是在衝動的時候,是無法靜下心去想的。冷靜下來,才能保其至德,至德是最高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話大德張老前人

◎ 劉黃河點傳師   邂逅 我們的大德張老前人,與後學的首次邂逅相遇,因緣可謂奇特,在那時之前,我們從未謀面,素昧生平。 那是後學退役後的事,後學工作於新店二十張路的一家公司,這公司的總經理也姓張,也是上海人。這位張君住在羅斯福路三段,就是台灣大學正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