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12日 星期日

全真分部中級部聯合法會心得㊤

全真分部中級部聯合法會心得㊤

◎ 全真分部中級部提供

※林雪香

感謝 天恩師德,前人慈悲、點傳師的栽培,讓後學在這次法會中,再次參與早獻香及叩求執禮,非常感恩能有這個學習的機會。法會前一晚太興奮睡不著覺,但當天早上特別起個早,還是精神抖擻、帶著喜悅的心情,來參加這殊勝的法會。

早上7點左右,每位執禮人員穿好道袍就定位;7點半開始獻供,接著早獻香及叩求。

禮節莊嚴、有條不紊,從禮拜中看見恭敬,照見真性而降伏無明。從外在有形(有禮貌)引申至內在無形(養生之道、本自清淨、本自具足);道的真義透過禮節展現,而行道是報恩(報答天恩),亦是本分。

道寄韻律,在吳麗雪學長帶動下,所有學長齊聲同唱,有〈我們的班歌〉、〈大承擔〉、〈人生〉、〈師徒情深〉等四首道歌;其中〈大承擔〉讓我們想起,身為辦事人員,需要承擔使命、責任負起,樹立正確的目標,不畏艱辛,盡心修辦,檢視自己,盡人道達天道。

一貫道的殊勝,在於明師一指;「信為道源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我們要掃三心飛四相,即過去心(執著)、現在心(分別)、未來心(妄想)等三心;人相、我相、眾生相、壽者相等四相。心生種種法生,心滅種種法滅,如《華嚴經》云:「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駕馭自己的人生,就從改變心態開始。

妄念叢生,息心止念。息是內心的休息,不是腳步的休息;腳步要積極,可是心境要澹泊。辦事需要眾志成城,不是為自己爭功奪名;辦事要無所為而為,上天自然給予無窮助力。修道不是在佛堂、人前才修道,在我們獨處的時候,要謹慎每一個起心動念,一切時中,念念自見,那才是真正的修道。

※林雨婕

自從民國112年(2023)進入中級部學習到現在,已經完成了《大學》及《中庸》的課程,在《大學》第一章提到:「物有本末,事有終始。」世界上一切有形無形的物質都有其根本和末次的區別,為人處事也是一樣,我們都學習過「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意涵,知道要先修己身,進而才能往平天下的方向邁進,所以修身是最基本的。

在《大學》中提到:「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荀子‧不苟》也說到:「君子養心莫善於誠。」所以「誠其意」是自修的第一步。而曾國藩《誡子書》則提到:「自修之道,莫難於養心;養心之難,又在慎獨。」所以我們要在起心動念當下,就先謹慎處置,才不會讓不當的意念一發難收。

今天我們在道場中學習,就是要藉由聖賢的智慧與經驗來端正本心,真誠地面對自己,不自欺欺人,最高的境界就是內化於心,就連自己獨處時也能謹慎自持,不苟且隨便。衍生到待人處事上,大家來到道場,外顯出來的形象都是謙恭有禮、熱心服務、口說好話,但常聽到一些學長在分享的時候說,覺得家人在道場總是笑容可掬,回到家裡卻是另一個樣子,常常為了生活瑣事叨叨念念、發脾氣、擺臉色。所以我們要學習君子慎獨的修為,更要時時謹記修道的初衷,無論在人前人後、在家庭、道場或職場,都應一以貫之。

而中庸之道講求不偏不倚,更講究持之以恆的信念,不論在什麼時候都能堅守其本分,行有餘力的時候為他人盡一點心力,力有未逮的時候也不要怨天尤人,只要盡己之力,坦然於心,不需要去羨慕別人或想著投機取巧,我想,這就是「君子素其位而行《中庸》的真義。

我們在修道這條路上都知道「道真、理真、天命真」,也都想把道的好分享給周邊的親朋好友,進而能夠成全、度化他們,但如果一直偏執地希望把道灌輸給他們,要他們接受,卻忽略了對他們而言,道是什麼?並不瞭解。過與不及都不符合中庸之道,就像有句俗話說的「花若盛開,蝴蝶自來;人若精彩,天自安排」,所以我們要持續地學修講辦、搭幫助道,把修道的好從自己的身上散發出來,不需要太過於強求,等到因緣俱足,自然水到渠成。

在學習《道德經》的部分,老子認為宇宙的本源是「道」,是在天地萬物形成之前就存在了,「道」看不見、摸不著,無形無相、無聲無息,卻又無所不在,孔子曰:「天何言哉,四時行焉,萬物生焉,天何言哉!《論語‧陽貨》日月的運轉、春夏秋冬四季的變換、花開花謝等現象,都是「道」的展現。從《道德經》中領悟,我們學習到任何事物都存在著「有」跟「無」的兩面,我們不要用有形的感官去體會道,而是要以清明的本性去體悟;而學習至今,後學對於《道德經》的瞭解仍處在入門階段,僅僅有了初步的概念,後續還有著長遠的體悟之路要努力。

最近看到一個實境節目,是一位布農族歌手馬詠恩幫助高山女協作巫瑪芙,去進行了他們原住民的尋根之旅,他們依著長輩流傳下來的口述路線,去尋找祖先的居住地,想要回到最初開始的地方──也就是心中所謂真正的家。經過長途跋涉的艱辛,在過程中不斷地探索著自我,思考著應該成為怎麼樣的人?這就跟我們到道場來求道,修道,為的是在百歲年老之後,能夠超生了死,回到理天、回到 上天老母身邊一樣。

馬詠恩對巫瑪芙這樣說:「如果你認為尋根這件事是對的,那就勇敢去做。」、「你一心嚮往到達100分的境地,為何不從0的地方開始去找?」各位學長,大家都相信自己正在做對的事情、都想超生了死,但如果不願接近道場、不想學習禮節、不去研讀經典,只想一步登天,那就是台語俗語所說:「還不會走就想飛、還沒播種就想挽瓜。」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但也不會有白流的汗水,我們應該要學習袁前人「老實修行、以身示道」的德行,也如同《中庸》所述「行遠必自邇、登高必自卑」,要一步一腳印、要堅定信念地走在修道路上,才不枉這難得人身,不白走此生一遭。

※吳性音

得道有四難,而人身難得今已得、中華難生今已生、大道難逢今已逢、明師難遇今已遇;感謝 天恩師德,祖師鴻慈,師尊、師母的大恩大德,前人、點傳師的慈心悲愿,讓後學們今生得以求得真理大道,恭讀仙佛聖賢之聖言量,效法前人、點傳師的德行風範,以及參班上課與參加法會建立正知正見,有福報得以清口茹素,長養智慧、慈悲心。

得道以前,後學從不曾想過靈性從哪裡來,百年之後靈性又要歸往何處,不知人生真諦與世間真理。得道以後,後學才知道什麼是真我、假我,才知道要藉假修真,達本還原。

江永德點傳師慈悲說明基礎忠恕家風為:「認理實修,勤研三教經典。」感謝老前人的慈悲睿智、高瞻遠矚,建立了基礎忠恕道場,開辦忠恕學院課程,讓人精進明理,認理實修。老前人慈示:「道本一體,理無二致。」袁前人示現:「以身示道,老實修行。」還有前人輩慈悲勉勵─―周新發前人:「根本、倫理、秩序、責任。」陳德陽前人:「修道是本分,辦道是使命。」、「明理達道,率性歸根。」陳茫前人:「道本至善,德原盡性。」

忠恕學院初級部啟信,學習佛規禮節、辦事人員基本守則、須知及素養,以及培訓三寶講師。中級部恭讀《大學》、《中庸》、《道德經》及《六祖壇經》,慢慢地學道,才知道三教經典都同出一理,「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大學》、「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中庸》、「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道德經》、「菩提自性,本來清淨,但用此心,直了成佛。《六祖壇經》原來我們的靈性來自於理天,都是 上天老母的分靈,道雖然看不見、摸不著,但只要我們依循著自性智慧所發露出來的五常之德「仁、義、禮、智、信」,就是道的展現。「道不用修,但莫汙染。」道人人都有,本自具足,不假外求,但若受到無明汙染,則必須修道,去其本無,復無本有。

得道以前,每遇不順或有所求,後學就會去寺廟求神拜佛,祈求好運。得道明理以後,才知道人人都有佛性,原來「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六祖壇經》。我們會煩惱、不快樂,是因為不夠明理,是因為貪、嗔、癡、愛四心物影響自性所致。解鈴還須繫鈴人,心病要由心藥醫。常言道:「修道修心」,修道要從起心動念處入手,「慎心物於隱微,遏意惡於動機」(《大學》呂祖補述)。透過學道、修道,讓自己學會反觀自照,觀照自己的起心動念是人心還是道心;如果是人心,學習轉念善解,放下人心轉為道心,格除心物,致其良知,止於至善寶地。

不知求知,既知求行,知而不行,只是未知。修道後,才知道後學「一點都不知道」!後學知道人生無常,卻常常浪費寶貴生命;知道學習要勇猛精進,卻害怕承擔重責大任;知道度人、成全人的重要,卻不知如何開口度人、成全人;知道自己的「不知道」,卻不知如何突破困境。

後學最近觀察到其他前賢,或有不識字到現在識字者;或有聽障、言障,到現在能演練辦事禮節、講述三寶者;或已經唸完高級部班程的學長,為成全自己孩子,從初級部開始重新研讀至今中級部四年級,更讓人佩服的是學長的學習態度一樣勇猛精進,沒有改變。這些學長都是真正體悟到道的寶貴,所以能道心堅定不退轉,認理實修,是真知真行的修道人。後學只將「感謝 天恩師德」輪為口號,卻沒有真正放在心上,口說心不行,知行不合一,後學愧對 天恩師德,真是汗顏,無地自容,後學要努力突破、改變。

得道讓我們頓悟,良心覺醒、靈性復活;學道讓我們明因識果、明白真理;修道讓我們修心煉性、明善復初;講道讓我們代天宣化、弘法利生;辦道讓我們救人慧命、共度慈航;行道讓我們載道培德、心性圓融。得道是累世的福報,是上天給予我們最大的恩典;學、修、講、辦、行道是一輩子的事情。我們要不斷地認理實修,去脾氣、改毛病,放下自我的執著、分別對待;並且要行功立德,度己度人,歸根認 母,了愿還鄉,這樣才是一位真修道人,才能真正地報答 天恩師德。

▲  陳新興領導點傳師、林政雄點傳師、謝炳煌點傳師慈悲護持法會。

※陳素貞

感謝 天恩師德,讓後學在這場殊勝的法會中,能聆聽到江永德點傳師慈悲賜導,受益良多,感恩再三。

江點傳師慈悲提示,基礎忠恕家風是秉著「認理實修,勤研三教經典」實心修煉。過往後學聽到三才、特殊體質者的「通靈事蹟」,確實質疑不解;終於在點傳師慈悲說明「吾不敢不信,亦不敢盡信」中得到滿意的解惑。修道要回歸到真理當中,儒釋道三教經典、一貫道祖師原典、前人的道德風範,都是值得小後學們學習的。

對於人際間的相處之道,甚至如何弘法度眾,都可多運用佛教度化眾生的「四攝法」。《華嚴經》中說到:「若能成就四攝法,則與眾生無限利。」「四攝法」,就是四種攝受眾生的方法,分別是:布施、愛語、利行、同事。這四法誠然是促進人際間友好關係、增加人間美好善緣的好方法。

仙佛看的是我們的心念,而修道是看過程。二六時中不離道,念茲在茲都在道。《中庸》開宗明義說:「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良心的本質是看不到、摸不著的,看得到的是儒家的「仁義禮智信」五常,有道之人時時刻刻以良心做主。《大學》中也提到:「所謂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則不得其正;有所恐懼,則不得其正;有所好樂,則不得其正;有所憂患,則不得其正。」如果心懷「貪嗔癡慢疑」五毒,則讓人私心、偏見增多,自然修不成道。

江點傳師分享,瑞周天惠單位利用「小豬回娘家」活動,讓道親天天存錢作為財施之用;這種天天累積善念的方式,讓後學得到震撼、啟示。《三國志‧蜀書》中提到劉備逝世前告誡兒子劉禪:「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即使一天幾個小銅板,都是一個善念,這不難做到,若能天天持續,一年就有365個善念,這是養成多好的善念與愿力啊!

此外,江點傳師也提醒大家,修道要養生,讓身體健康,修行之路才能持久;給身體一個機會,外藥不如內藥。《道德經‧為腹章第十二》:「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生活有道,身體自然排毒而能不藥而癒,清靜、睡眠、飲食、運動、生活作息等,都要合乎於道;也讓後學自省,如果作息不正常、沒有好的健康,是要如何長長久久地修道呢?

《大學》呂祖補述釋格物致知:「是故君子慎心物於隱微,遏意惡於動機。」修道不僅要研讀經典、真修實辦、多佈施為善、自修自煉、度人度己,更要修了結歸鄉、消冤解孽的道。廣植成佛之心,內為自性的顯見,從隱微之中下功夫;外要讓道場慧命永續流傳,需要我們一起用心,帶領有緣的芸芸眾生脫離生死苦海,一起搭上「彌勒號」法船,他日理天再見。

▲  江永德點傳師慈悲認理實修、勤研三教經典。

※張瑞洲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為政》曾經在學習經典的過程中,自我時常有迷思,常思考一個問題,也是順治皇帝〈讚僧詩〉所云:「未曾生我誰是我,生我之時我是誰。」但我就是我,也是大道的一部分,因為迷茫無知、妄想執著,才不知真道,所以有句話說:「拿起經書,方知歸家之路」,有經書指引我們方向明確的目標,讓我們少繞彎路而行;「放下經書,才有到家之時」,從此岸到彼岸,已到彼岸,當如《金剛經》所云:「法尚應捨。」深入經藏,智慧如海,讓我們回歸真如本性,而《太上清靜經》則云:「雖名得道,實無所得。」因本性早已具足,無須再得。不過理可悟,事宜修,人們每天妄念紛飛,脾氣、毛病倒是要調整調整。

所謂航海指標有燈塔,離苦指標有佛法!從內聖外王做起,內德修於己,外德施於人,老前人慈悲指示:「不會的趕快學,學會了趕快做。」讓人人有行功了愿的機會。仙佛云:「唯德消業愆。」說到這裡後學汗顏,對於行功了愿,真的必須再精進。

《中庸》云:「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這一段話跟《大學》所說的:「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異曲同工,天命所示性理與人得一為大,在讓人明白德性及良知之地如何親近起修,都是表示道之所在。深入經典後,發覺各部經典其實是互通的,每本都是闡明修行歸真之大綱要義;本本經典,都可根據我們的悟性及因緣不同,去接觸、學習,並且一門深入。

深入什麼呢?讀經典義理,「看的是書,明的是道,論的是人性」。有人性就有善惡,所以「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道德經》,不仁即仁,不善即善,看的是用心,用的是為眾生的心,還是私心?捨得不論得失為公,斤斤計較為私。人要做的是承天地之化育,行諄諄善誘之道,讓眾生在做事時,能公心一片,一心許天,真心佛性才能展露無遺。

所以《大學》的功夫要我們「定靜安慮得」後,格物致知,窮理致道,時刻如同「十目所視,十手所指,其嚴乎《大學》,因此要如履薄冰,戰戰兢兢。修德以明道,「《康誥》曰:『惟命不于常!』,道善則得之,不善則失之矣。《大學》天命是不會常守在一人身上,而是依時機在改變的;順天者是善德,逆天者是失德。待人接物合於禮教、順應自然、合乎天道,就是依於天命,因此老前人教導我們修道要「善體天心,無私無我」、「合德同心,聖業彌久」。

至此,道的輪廓漸漸明了。聖與凡之別,即在於是否遵道而行,善者得之,不善者失之。道貴真知,德貴真行;因命不於常,所以更要活在當下,事來則應,事去則放,凡事不執著;因為人生在世,時間很短,不要用在計較與比較上,而要用在修身養性中。

祖師、聖人留下經典,藉此提醒我們,要懂得觀照自己,反省、懺悔、改過、不重蹈覆轍,要戒慎恐懼地提醒自己,修正自己的無明。所以修行是「去其本無」的功課,後達「還其本有」的境界。演化是大道的法則,如何從演化過程中去了解天命、恢復本性?所謂「講千里路,不如行一步」、「登高必自卑,行遠必自邇」,唯有將道場所學落實於生活之中,才能達到真修實煉的境地。

再者《中庸》曰:「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跟《道德經》所說:「谷神不死」、「玄牝之門」,以及「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皆可互相印證。天命本性與谷神玄牝,皆是在明道之所在及起源。而後修道要注意謙受益,滿招損。「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這一整段句子中,老子說明盈滿不能持久、凡事不可過頭,只有始終保持內心的虛空,就能長久發展,也講明道之起修。

中庸之道,中正平和,過與不及都並非道之修養;《道德經》云:「上善若水」,水無定形,萬物兼容,如江河納百川,不偏不倚,大道公正。如何掌握喜怒哀樂之未發,發而不過,謂之和,就是修德過程中首重的火候(回天五條件:德性,火候,戒律,心念,愿行)。所以初發心很重要,不受外物影響的心,是良知,第二念頭則落入善惡得失;所以顏回夫子不貳過之德行,就是「慎心物於隱微,遏意惡於動機」(《大學》呂祖補述);亦如《金剛經》所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及「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可見三教經典,說法不同,但殊途同歸。

後學想跟大家分享的是,研究經典的好處很多,其中對人事的應用及對自身道心的明悟都很有幫助。如《孟子》曰:「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亦或如達摩偈語:「達摩西來一字無,全憑心意用功夫,若要紙上求佛法,筆尖蘸乾洞庭湖。」又或是《六祖壇經》云:「不識本心,學法無益;若識自本心,見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師、佛。」後學認為明心見性,需要時時省思自己,道一直都在我們身上,只是被蒙蔽而已,我們每天在佛堂誠心跪在 明明上帝蓮下,有改過自新,才能同註天盤。

一本經典,讀的人不同,體會不同。「只要功夫下得深,鐵杵磨成繡花針」、「拳練百遍,身法自現;讀經千遍,其義自現」,所有經典都是智慧者走過的路,所有大小事在經典內一定可以得到解答,更是人生的成功學。所以修道三件事:不離道場、不離經典、不離善知識,為的是什麼?因為我們要確定自己所修、所學、所悟都是正見。

如果不確定,那更要從經典中找到解答、明悟真理。我們現在所有的一切都是對道的驗證,理才能愈理愈明,道才會愈行愈順,承蒙老前人所明示:「道本一體,理無二致」,更要身體力行,如袁前人示現的:「以身示道,老實修行」。

最後,有一段偈語分享給大家:「佛說一切法,為度一切心;若無一切心,何用一切法。」我們的起心動念何其多,往昔習慣不知有多難改!若我們的心有一天能如如不動,一切與大道同步,又何必用諸法來度心呢!但是,如果我們現在還是會心猿意馬,那就必須以守戒、定慧等持,以及深入經典等功夫來明心見性,有一天能如聖人一般,隨心所欲不踰矩,那我們就是一本活生生的經典。

(續下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