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1日 星期四

中庸講記之六(上)


◎ 黃錫堃總領導點傳師主講

《中庸》第八章:
子曰:「回之為人也,擇乎中庸,得一善,則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


讀懂經句


❶回之為人:指顏回能明,則常守以仁,所以道之能行也。

顏回夫子是咱們研究《四書》中,儒家最重要的一位聖人。他的為人可解釋為「因為能明,則常守以仁,所以道之能行也。」上一章所說的是舜帝的大知,此章說的是顏回的仁。從《論語.顏淵》可知道,顏回「克己復禮為仁」,顏回無過與不及,是因為有明,所以道可以推行,這就是顏回夫子的為人。

❷擇:洞悉中庸之真理及明辨當下事物,則同異之介,疑似之間,能辨別明悉,分清界限,以擇其所謂中庸者。

「擇」是選擇;選擇一定要有五步工夫,即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要洞悉中庸之理及明辨當下事物,對每一項事物都能體會到同異之介,疑似之間。因為一個道理是讓人可以成為君子、偽君子或小人,其間差別不大,表面看似乎都一樣,但實際從內心去體會,分毫之間可作一個判斷,在似是而非中,能明辨、明悉,分清界限,以擇其所謂中庸者。這句道理是教我們運用中庸之工夫,分清是非對錯,要從經典中一句一句去體會。

❸得一善:1.得明師一指。2.人之所得乎天,而虛靈不昧,以具眾理而應萬事者也。(朱熹《大學章句集注》)

「得一善」,一般在道場中,前人輩解釋為得明師一指,可以從這個方向來體會道理。儒家之解釋都是引用孔子的微言大義,因此無法僅在文字上去體會出來;所以,「得一善」,可用明師一指來做解釋。另外,朱子夫子說:「人之所得乎天,而虛靈不昧,以具眾理而應萬事者也。」人是從天而來,得到天的虛靈不昧,每件東西都有它的「一善」存在。

❹拳拳服膺:身體力行,守之甚固,拳拳恭敬奉持,著之心胸之間。

以前的前輩者解釋「拳拳服膺」,說是現在的合同抱法──子亥相抱,但用這樣解釋,可能會產生盲點。什麼原因?咱們常說青陽期為蓮葉、紅陽期為蓮花、白陽期為蓮藕,但這就產生矛盾了,以前合同不是像現在的抱法,所以不能這樣解釋。

「拳拳服膺」應解釋為「身體力行,守之甚固,拳拳恭敬奉持,著之心胸之間」。抱緊緊地在內心之中,這是無形的,抱在內心裡面。「拳拳恭敬奉持,著之心胸之間」,這很重要,心中時時存著良知良能的先天心,言行之間均有道的存在。

後學上次在勸學班(在先天道院所設的班,鼓勵新道親勤學修道)裡講:「君子之學也,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四體,形乎動靜。端而言,蝡而動,一可以為法則。」《荀子.勸學》不知道大家還記得嗎?君子之學是「著乎心」,每一項要學的都存於心裡;「布乎四體」,四體的意思就是手腳;「形乎動靜」,一動一靜所表現出來,都有道的存在。「端而言,蝡而動,一可以為法則」,這是荀子說的道理,說的話有道、行為表現出來的也有道,與孔子所說的:「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論語.顏淵》,都是同樣的意思。

咱們一般說《四書》的道傳在哪?傳在「克己復禮」。道家說「歸根復命」,儒家說「克己復禮」,其中的意思都隱藏道理在裡面。吳靜宇老前人就是專門解釋這些道理,解釋「四勿」,「道」就在這個所在,咱們在三教心法裡可以慢慢去體會。

依經演繹

 

1.擇既無盡,而得亦無盡;得既無盡,而守之亦無盡。是隨擇隨得,隨得隨守,中庸之理,須臾不離,行之至而知之益深,回之能守,誠不可及矣。


既然萬事萬物都有道的存在,用先天的心看東西,則所有的東西都是無盡的,悟得到就得得到,所以「得亦無盡」。「得既無盡,而守之亦無盡」,雖得得到,但最主要還要能守得住,拳拳服膺,這才是我們修辦道的重點。

「隨擇隨得,隨得隨守,中庸之理,須臾不離」,萬事萬物都是咱們要有去做,才能夠體會得出來,有體會自然能產生大智慧、啟發大智慧。顏回夫子就是能守得住,即守得住仁。人者,仁也;把所有做人的道理都守得住,得到的沒有讓它失去,其行為、風範、所有的修養工夫都是如此的;但一般人則是若得若失、若存若亡,「守仁」,這是咱們大部分的人無法做到的。

2.子曰:「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論語.雍也》


「遷怒」的意思是怨天尤人,無法反求其身,只會責怪別人。

「不貳過」,一般會解釋為:這次的過錯,下次不要再犯,這是從表面文字上來解釋。事實上,前人都解釋得很清楚,「不貳過」,其一是對外在有形的身所做的過錯,很懺悔、反躬自省,這是從表面上看得到的「體」做起;而另一面則是從看不到的內心做起,這是無形的,就是對看不到的過錯也能夠懺悔、反躬自省。所以咱們修道都要從根本做起,這是很要緊的,常言:「修道修心」,原因即在此。

道理講出來是很容易,要真正做到卻是很困難,一般人都自認為無法做到像顏回夫子這樣不貳過,但是咱們一定要努力地去做,到最後還是要做到,這樣才能達到究竟。

「得一善,則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得一善」到底是什麼?咱們就是由此篇的依經演繹一項一項地來推演,推演顏回夫子得到什麼東西,要如何得到這最好的東西,明白這個道理,其他自然都沒問題了。

後學與大家探討《中庸》,其實也是在讀《論語》、《大學》、《孟子》;《四書》所有的道理都是彼此有關連,將來咱們在講《論語》時,也是會引用《中庸》,這就是「一理貫通」,即「一理通,萬理徹」。所以往後運用到《四書》的機會還很多,後學會拿比較有關連的道理,來與大家共同探討。

3.子謂子貢曰:「女與回也孰愈?」對曰:「賜也何敢望回,回也聞一以知十,賜也聞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與女弗如也。」《論語.公冶長》


這段話就有隱藏道理,咱們常說微言大義,從文字上來看,「一、二、十」這只是數字,數字上的多寡,許多人也有各自不同的解釋。但後學以道的解釋,袁前人時常說,「一」就是人最大的根本,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所有萬物都是從「一」出來的,所謂「一本散萬殊,萬殊歸一本」,這就是根本。

一般咱們說到「無極」,會畫個圓圈;說到「太極」,就是在說「一」了。《理數合解》中說:「一畫開天」,這就是在說「一」。

「一以知十」,「十」是什麼?有的解釋為十字架,有的解釋為五陰五陽,但五陰五陽就又落入陰陽了。而前人輩說「十」即一以貫之,因為「一」是貫通萬事萬物;「一」貫在人,變成人;「一」貫在動物,變成動物;無論貫在那裡,都有一以貫之,能貫通萬物,任何萬事萬物,都有這個「一」存在。

顏回夫子聽到「一」,就知道是一以貫之,知道是「十」的事情。「賜也,聞一以知二」,二即陰陽,指看得到的東西;此理如同子貢說:「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也。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論語.公冶長》以此印證,子貢只知道有形的陰陽之理而已。

在《四書》裡,「一以貫之」的道理很常出現,但子貢不知道其真義,因此錯失了機會。本來孔子沒打算將道傳給曾子,因為曾子算比較後輩,然而當子貢聽到孔子講「一以貫之」,卻沒有繼續追根究柢下去,如果他能像達摩祖師問神光大師:「萬法歸一,一歸何處?」這樣繼續深入下去,子貢就有機會得道。不然孔子對於子貢的學問、修養,以及各方面傑出的表現都很肯定,將道傳給子貢應該是很理想,但是孔子並沒有把道傳給子貢,卻將道傳給較後輩的曾子,原因就是在此。

孔子回應子貢說,我與你都不如顏回,不只是你不如顏回,我也不如顏回啊。但孔子是聖人,怎麼會這樣回答子貢?後學就引用老前人的例子,老前人常與前輩們講這樣的話,在座的點傳師可能也都有聽過:「我們都老了,事情要放手給年輕人去做。」這意思一樣,難道老前人會沒衝勁嗎?老前人的衝勁比咱們年輕人都多了好幾十倍;這是老前人對後學圓滿的話,也是聖人謙恭的德,老前人就是學習聖人,常說自己很憨慢:「我都不會,我的學歷不高,你們都是大學生,若是講到智識,我如何及得上你們呢?」所以我們要去體會孔子講這句話的用意。
(續下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話大德張老前人

◎ 劉黃河點傳師   邂逅 我們的大德張老前人,與後學的首次邂逅相遇,因緣可謂奇特,在那時之前,我們從未謀面,素昧生平。 那是後學退役後的事,後學工作於新店二十張路的一家公司,這公司的總經理也姓張,也是上海人。這位張君住在羅斯福路三段,就是台灣大學正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