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26日 星期日

中庸講記之八(下)


◎ 黃錫堃總領導點傳師主講

(接上期)

12.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論語.憲問》


「不患人之不己知」,孔子說,我們不須煩惱著:「我這樣做,別人不曉得知不知道?」煩惱這個是沒意義的事情。

接下來以《荀子.勸學篇》為例,荀子雖說性本惡(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但荀子也是談儒家的思想。《三字經》:「人之初,性本善」,這是孟子的道理;「性相近,習相遠」,這是荀子的道理。為何說「習相遠」?學可以學到好的,也可以學到壞的。

《荀子.勸學篇》:「昔者瓠巴鼓瑟,而流魚出聽;伯牙鼓琴,而六馬仰秣。故聲無小而不聞,行無隱而不形。玉在山而草木潤,淵生珠而崖不枯。為善不積邪,安有不聞者乎!」古早有一個人叫瓠巴,很會彈瑟,連水中的魚兒都會浮出水面傾聽;伯牙在彈琴時,馬兒會停食仰頭而聽。 

「故聲無小而不聞,行無隱而不形」,聲音無論多小,聽得懂的人就聽得到,聽不懂人就聽不到,所謂「高山流水」,知音的人就聽得懂;人的德性無論如何掩蓋,想要隱名,還是無法被隱藏的,人人都會知道,因為人與人相處之間,還是都感受得到。

聖人是講德性,賢人是看學問。以前,老前人看的書很多,袁前人也是一樣,後學還年輕時,老前人就已能將《古文觀止》背下來,他所講的道理,其文學基礎相當深;老前人年輕時講課,常常引用文學來講述道理,當時許多賢士與文學家也都能感受到老前人博古通今,這是他有領悟到那個境界,自然而然,德性和學問都能顯露出來。

人的氣質能經由外表顯露出來,而德行的內涵,從人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也都看得出來。其行為能令人感受到:「這是位很有德行的人!」身為點傳師、講師,要以此方向自我要求、自我修持。

「玉在山而草木潤」,玉是埋在不知多深的土裡,甚至是在石頭之中,但是有玉的地方,其樹木都很旺盛。「淵生珠而崖不枯」,有產珍珠的地方,其岩壁下的海水不會乾涸。這兩句是說,有德性內涵的人,是能讓人感受到的。

「為善不積耶,安有不聞者乎?」我們要累積德行,而不必怕累積很多德行之後,別人會不知道我們;亦即我們若能累積很多德行,別人不會不知道我們的名聲。所以孔子說:「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意思就是說,不必煩惱別人不知道我們,而是要煩惱我們自己是否有足夠的能力。

13.昔吾聞之大成之人曰:「自伐者無功,功成者墮,名成者虧。」孰能去功與名而還與眾人!道流而不明居,德行而不名處;純純常常,乃比於狂,削跡捐勢,不為功名。是故無責於人,人亦無責焉。至人不聞,子何喜哉?《莊子.外篇.山木》


「大成之人」,是指老子。老子告訴孔子說:「自己稱讚自己、顯耀自己時,就沒有功勞了;一個人成功到極點,很快就會失敗了;名聲成功時,毀謗就隨著來了。」

「孰能去功與名而還與眾人」,老子教人要韜光養晦,將功名都還給眾人、還之於天地,不居功、不執著。羅狀元也說:「一家飽暖千家怨,半世功名百世冤。」誰不想要功名?然而功名成就的背後,也許有很多人因此付出了代價。《道德經》第二章也說:「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道流而不明居,德行而不名處;純純常常」,道的運行,不論是天地、日月、星斗,其運行都沒有顯耀出來,而讓人感受不到;因此真正的德行,是不求名聲、不求功名,是很樸實、很平常的。「乃比於狂」,「狂」是裝瘋賣傻的意思,就像什麼都不懂,大智若愚。「削跡捐勢,不為功名」,以前所做過的功名、利祿、權勢(所有走過的行跡),都要去除,都要捐給天地、捐給眾人;不為功名,即不執著於功名。

「是故無責於人,人亦無責焉」,所以對別人不會有所要求,別人也不會要求我們;然而現在我們常有的問題就是,不要求自己,只要求別人,導致別人也要求我們,這樣衝突就出現了。「至人不聞,子何喜哉?」聖人的境界就是不求名聲,你特別喜愛這個名做什麼呢?名聲只是短暫虛浮的,一個修道之人,要領略這樣的道理,不要去求名。

14.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孝經.開宗明義章》


我們不是不要名,我們要的名是萬世名、利是為天下利;這個名不是我們自己去求,而是別人給我們的;這個名,一般都是蓋棺定論後的事情。

15.有耳莫洗潁川水,有口莫食首陽蕨。含光混世貴無名,何用孤高比雲月?吾觀自古賢達人,功成不退皆殞身。(李白〈行路難〉)


要講這首詩的原因,是因為詩的前二句即是談到「素隱行怪」,提到的人──許由和伯夷、叔齊,都是賢人。在《莊子.外篇.天地》裡談到,許由是堯帝的老師(註)。堯帝要找老師許由當九州長,許由聽了覺得很刺耳,就跑到潁水濱去洗耳朵。這時,許由的朋友巢父,正牽著一隻小牛要去水邊喝水,巢父就問許由:「你在幹嘛?」許由回答:「堯帝要我去當九州長,真是太刺耳了,我不要聽,我要將它洗掉。」巢父說:「那我要趕緊將牛牽到上游去喝水,否則我的小牛喝了你洗耳的水,跟你一樣就糟了!」以上這是《高士傳》故事中的對答,所以李白在〈行路難〉中,才寫了這句詩。

「有耳莫洗潁川水」,是說你不要聽就好了,何必要有洗耳朵的這個動作?就因為有了這個動作才出名,不然歷史就不會記載這個事件,意即這也是一種執著。我們修道也是會執著,沒有怎樣怎樣就不行,沒有怎樣怎樣你就犯了錯,這其實都是心在作祟;一切造作都是多餘,都是一種執著。要無相懺悔、真心懺悔,才是懺悔;經典寫那麼多,都是在引迷入悟,因為如果沒有那樣說,人們都不知悔改、都不知要修道。

「有口莫食首陽蕨」,這是在講伯夷與叔齊的故事。這兩人是孤竹國君的兒子,兩人互推王位,就想去輔佐文王;沒想到文王已過世了,在半途中遇到武王,看到武王穿麻衣、騎著馬要去打戰(討伐紂王)。他們覺得武王這種行為是大不孝,因為守孝至少得3年,武王的父親剛剛過世不久,他卻妄動災兵,因此伯夷與叔齊一生都不想服從這種人,兄弟兩人不願意吃周朝糧草,於是跑到首陽山去,每日只吃蕨草。有人就向他倆說:「你們不吃周朝糧草,天下莫非王土,走到哪都是周朝的糧草呀!」兄弟倆聽了之後,就什麼都不吃了,結果餓死在首陽山。歷史對他們的評價是兩極化的,孔子稱讚他們,但也有人認為他們這樣的死是沒什麼意義的,有口就應該吃東西,不必為了這樣的原因而死去。

「含光混世貴無名,何用孤高比雲月」,有德行之人,如有光亮在裡面,不必出名也沒關係,亦即不為名位才是最好的。何必自命清高,比天上的雲與月還高,令人摸也摸不著似的,這是沒作用的。

「吾觀自古賢達人,功成不退皆殞身」,所有歷史上愛名的人,沒有一個有好的結局;包括伍子胥等等,功成不退則性命危矣,因此一定要懂得功成身退。屈原的《楚辭.九章.懷沙》中說:「懷瑾握瑜兮,窮不知所示。」瑾和瑜都是寶玉,意思是我身上懷著寶玉,手中也握著寶玉,引申為才華、智慧、能力都集在一身;但我不知道要拿給誰看,因為大家都不識貨。我們想想看這個人是不是想要成名?

歷史上有許多賢人,因為功成不退而自毀前程。我們要知道所謂的「世代交替」,三十年為一代,陸機在《昭明文選.嘆逝賦》裡說:「世閱人而為世,人冉冉而行暮。」世間若過了三十年後,真的得要換人了,不是後輩的人想要佔位,而是你不走也不行,為什麼?因為人一直老去,老了之後有氣無力,還有什麼功名利祿需要追求呢?那一代無新人?若都只想要用舊人,這是不可能,人世間就是如此流轉的,所以要世代交替;心不執著,自然會很寬闊。

「遁世不見知而不悔」,要如何做到?就是上面所說的道理。大家要用心去思考,好好運用聖人所給的這些智慧,在世間就沒白活。

註:堯之師曰許由,許由之師曰齧缺,齧缺之師曰王倪,王倪之師曰被衣。堯問於許由曰:「齧缺可以配天乎?吾藉王倪以要之。」許由曰:「殆哉圾乎天下!齧缺之為人也,聰明叡知,給數以敏,其性過人,而又乃以人受天。彼審乎禁過,而不知過之所由生。與之配天乎?彼且乘人而無天,方且本身而異形,方且尊知而火馳,方且為緒使,方且為物絯,方且四顧而物應,方且應眾宜,方且與物化而未始有恒。夫何足以配天乎?雖然,有族有祖,可以為眾父,而不可以為眾父父。治亂之率也,北面之禍也,南面之賊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話大德張老前人

◎ 劉黃河點傳師   邂逅 我們的大德張老前人,與後學的首次邂逅相遇,因緣可謂奇特,在那時之前,我們從未謀面,素昧生平。 那是後學退役後的事,後學工作於新店二十張路的一家公司,這公司的總經理也姓張,也是上海人。這位張君住在羅斯福路三段,就是台灣大學正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