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26日 星期日

中庸講記之八(中)


◎ 黃錫堃總領導點傳師主講

(接上期)

3.貪名逐利滿世間,不如破衲道人閑,籠雞有食湯鍋近,野鶴無糧天地寬。(羅洪光〈醒世詩〉)


世間人都是為名為利,而羅狀元卻甘願拋妻離子,出家修行。因為他覺得世間的榮華富貴,如同籠雞有人餵食,但離鍋子很近,隨時都有性命危險;一遇到節日,時間一到,被抓去宰殺,就跑不掉了。人若被名利束縛住時,就如同籠中雞一樣。
天上的野鶴沒有人餵食,須自己找食物,但牠的生活空間卻如天地般寬闊,雖是禽獸,卻也有一套生活方式。反觀人們,做官有俸祿名位,但伴君如伴虎,什麼時候會發生什麼事情並不知道;若能離開娑婆世間的名利,天地就變得很寬闊,天地都可以為我們所運用。

4.入獸不亂群,入鳥不亂行,鳥獸不惡,而況人乎!《莊子.外篇.山木》


孔子說,假如有一天,我離開弟子們,歸隱山林,與那些鳥獸相處,我對牠們沒有相害的心,不會擾亂牠們的生活步驟,也不會擾亂牠們的飛行方向,與牠們和而不流;所以鳥獸都不會討厭我,更何況是人,自然也不會討厭我。

我們平常有研究道家及佛家的道理,對於理想要求都很高,但人畢竟還有人性,有衣食住行的需求,有喜怒哀樂種種情緒,自然也就有很多罣礙在。所以我們要調節,不可要求別人太高;若失去了人性,也就無法渾俗和光,那道要如何傳出去呢?

5.我家南山下,動息自遺身;入鳥不相亂,見獸皆相親。(王維〈戲贈張五弟諲〉)


王維晚年退休後,歸隱在南山下,其心已然超越,不論是當官時的心境,或是退隱時的心情,超越了動(為官居於高位)與息(歸隱山林),所以能與鳥類相處。因為心無私慾與執著,這是很好的一種境界啊!看到各種野獸、動物,就如同親人一樣。此詩可看出王維內心無罣無礙,境界相當高。

這樣的境界,就如同《莊子.內篇.應帝王》中所提到的混沌一樣(註)。文中說:「南海之帝為儵,北海之帝為忽。」儵與忽,這兩字都是形容很快速、很緊張的意思,像我們生活的節奏,或是像社會上課程的安排一樣,很密實。「中央之帝為渾沌」,則指的是本性,來的時候就是混沌。

「儵與忽時相與遇於渾沌之地,渾沌待之甚善,儵與忽謀報渾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竅,以視聽食息,此獨無有,嘗試鑿之。』日鑿一竅,七日而渾沌死。」儵與忽常受到渾沌的招待,本想報答渾沌,看到渾沌沒有五官等七竅,無法看、聽、吃、聞等,於是想要幫助渾沌擁有七竅,所以就一天為他開了一個孔竅,到了第七天,卻反而害死他了。

此故事中的寓意就是指先天的本性「死了」,本性為什麼會死?因為被喜怒哀樂、五識等迷去了,本性就不存在了。(以上幾點是和「素隱行怪」相關的道理,接下來要談到「半涂而廢」。)

6.知行不及,雖擇善遵行,然半途而廢,可謂智仁不及,更無其勇,此之愚與不肖者非中庸也。(老前人慈悲講解)


「知行不及」,知道,但行動上跟不上。

「雖擇善遵行,然半途而廢」,雖有依著中庸之理而行,如同我們了解道很寶貴,於是就照著修,但修得愈久卻愈偏差,最後甚至半途而廢。

「可謂智仁不及,更無其勇,此之愚與不肖者非中庸也」,智與仁都做不到,更不用說勇,這是愚者與不肖者,二者都非中庸。

7.冉求曰:「非不說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廢。今女畫。」《論語.雍也》


冉求六藝皆通,辯才無礙;此處孔子可能藉著冉求而指桑罵槐、殺雞儆猴。

冉求說:「弟子並不是不喜歡聽老師的道理,而是老師你說的,弟子確實都做不到。」孔子說:「事情要先做做看,做一半真的做不到,才能說做不到;但你連做都還沒做,就說做不到,自己已先預設立場,這是畫地自限。」

在道場上,大家修辦道也有這種情況,會覺得這理想太高了,這種計畫太困難了,我們做不到,其實做都還沒做,就說做不到。辦道務是要大家同心協力,眾志成城,一起先做看看,才知道確實情況是怎麼樣的。

辦道務不是在求業績,而是要千方百計,什麼智計都要試著去用,所謂「建德若偷」《道德經.聞道章第41》;若真的沒辦法,行不通時,就知道要改變,例如:修辦道要較活潑,不要太嚴肅。不要還沒去做,就先說做不到,這樣就是犯了「畫地自限」的毛病。

修辦道最怕預設立場:「不用說,我都知道了,將來一定會有什麼後果……」這個叫做「事前諸葛」。在道場做事情,須每個人都要擔負起責任,共同去參與,這樣道務才辦得起來,辦上天的事情要無私心地去辦。

8.孟子:「有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軔而不及泉,猶如棄井也。」《孟子.盡心上》


孟子說,有想要打拚、想要做事情的人,一定要建立一個觀念,好比挖古井一樣,挖到九軔深時(一軔約八尺,是古代的單位,和今天一尺的長度不同,9軔大約是72尺),尚未看到泉水,覺得沒有希望,於是就放棄了,這樣是無法成為一口井,前面的努力也都白費了,因此一定要掘到有水冒出,才能成為一口井。所以人不可半途而廢,這對我們修辦道來說,也是很重要的一個觀念,我們要建立起來。

9.得道容易修道難,修道容易了道難。(《性理題釋》47)


在《性理題釋》裡的一句道理:「得道容易修道難」,若沒有半途而廢,就不會說「修道難」;若能始終如一,則得道與修道一樣是很簡單的事情。

「修道容易了道難」,了道是最後的一個階段,得道、學道、修道、了道、成道,這是修道的一個過程;為什麼難?因為做不到。不但如此,有的人是午時成道,巳時墜;午時就要到天上了,到巳時卻想放棄了,覺得修了這麼久,什麼也沒有看到,白費工夫,因此心灰意冷。為什麼我們說要「前後一貫」,這道理就隱藏在其中。

從修辦道的過程中,就可看出一個人的志向如何;若半途而廢,有時我們會覺得好笑,道這麼寶貴,修道修這麼久了,卻又半途而廢,真的很可惜!人的心理難免都會如此,為什麼?因為覺得很無奈,甚至會怨天尤人,這都是不對的,但這樣的例子實在太多了。(以上這幾點都是「半涂而廢」的例子。)

10.知行得中,故行依常理,坦然自在,可謂智盡仁至,勇以輔之,此聖者之中庸也。(老前人慈悲講解)


「知行得中」,與之前所提「折中於夫子」是一樣的。「故行依常理,坦然自在」,修道照聖人的理去行,講起來是坦然自在,並不會有很大的壓力。修道應該是壓力很少,甚至沒有壓力才對,辦道才有壓力(因為修道求諸己,而辦道求諸人),但現在卻相反。「可謂智盡仁至,勇以輔之」,智、仁、勇都有,三達德都達到了。「此聖者之中庸」,唯聖者能之,這就是聖人之道。

11.子曰:「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論語.學而》


「遁世不見知而不悔」,以下幾點要談這方面的道理,這是中庸之道最高境界。「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孔子說,我們今天不是要表現給人家看的,不是為虛名為虛利的;既然如此,遇到各種境遇,我們可以怨嘆嗎?可以生氣嗎?照理是不行的。我們今天為修道而修道,無二心;為學道而學道,無二心;為辦道而辦道,也無二心;都是要以平常心、平靜的心去面對,不可怨天尤人。

若是有哪邊沒做好,《中庸》說:「失諸正鵠,反求諸其身。」有做不好的地方,要反求自身,確實是自己德不夠、能力不夠……,種種的不夠,因此不可對別人生氣,這就是「人不知而不慍」。一切作為,並不是為了要表現給其他人看的;若覺得自己有苦衷,卻都沒人知道,因此而怨嘆別人;或是覺得自己用盡自己的能力,做了這麼多,卻都不為人所知,常常感嘆:「天知道嗎?地知道嗎?你知道嗎?」而怨天尤人,這就不是君子。君子是人不知而不慍。

註:南海之帝為儵,北海之帝為忽,中央之帝為渾沌。儵與忽時相與遇於渾沌之地,渾沌待之甚善。儵與忽謀報渾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竅,以視聽食息,此獨無有,嘗試鑿之。」日鑿一竅,七日而渾沌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話大德張老前人

◎ 劉黃河點傳師   邂逅 我們的大德張老前人,與後學的首次邂逅相遇,因緣可謂奇特,在那時之前,我們從未謀面,素昧生平。 那是後學退役後的事,後學工作於新店二十張路的一家公司,這公司的總經理也姓張,也是上海人。這位張君住在羅斯福路三段,就是台灣大學正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