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3日 星期一

心靈成長法會偶感 知己「道」

心靈成長法會偶感  知己「道」

◎ 許瑋庭

望眼浮世三千,浮光掠影悄然指縫,於潮起潮落的逆旅人生中載浮載沉,在學修講辦這條漫漫長路,心之所向、靈之所往,風雨飄搖而來,落紅蹁躚而至,一路蹣跚走來,「道」陪我賞過春華秋實、陪我聽過夏蟬冬雪,眨眼片刻心靈迴響,深感光陰似箭、歲月如梭,我若無知己,從而人生備感無味,黯淡無光。

如是今逢末期因緣俱足,知己非如人生過客,而是矢至圭臬於滾滾千丈紅塵中,是眾生喘息之桃花源;知己是黑暗中一縷毫光,深植心靈深處如狂濤巨浪般震撼,直擊靈性共鳴之於刻骨銘心,誠如古人所言:人生得一知己死而無憾,心靈倒影出朝聞道夕死可矣。蘇轍之於東坡雖為手足,卻也是彼此的知己,累世因緣而立下來生再為兄弟之約,以廣結善緣許,以普度眾生共勉,彼此相識,彼此相惜;亦如魏徵之於太宗,「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以此相互借鑑,以此相知相惜。

誠如一人走得快,同修共辦走得遠,古云:「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又云:「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千金難買早知道,如今早已聞道,又何須尋覓千萬措辭,搪塞自我、滯步不前。

真心實意直面知己,必成千古佳話,遂有己一鏡之嘆。而知己並非是身旁的無緣人,更如唾手可得的囊中物,超脫了時空的限制,只求是否低心下氣、平心靜氣,用真我慢慢感受這份上天的慈悲,也用時間去體悟與讚賞彌勒祖師的鴻慈大愿。

於後學而言,能如此瞭若指掌於三尺之內者,莫若神明,並了解我等價值之人即是「知己」──「道」,這並非單向的奔赴,而是雙向的,心靈與上天契合的觸動;一朵花的開落需要蝴蝶的親吻,一枝草的柔韌需要雨露的潤澤,人生的風浪需要知己扶持,更需知曉前人輩的良苦用心,俗云:「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知己是我們闖蕩之際的避風港,更是能澆熄心中疑惑的佳釀,於時光的洪流共溯流而上的夥伴,於萌動的青春共盡年少荒唐的同修,於歲月的靜好共品回憶的沉香。

人生百態五味雜陳,於舌尖的百味中,知己最為對味,知己是李白拈花邀酒的那一輪月,姿意起舞的影,是相期於道院中的約定,是陶淵明願言躡清風所尋,於茫茫渺渺的旅程,於千萬人之中所遇見,於千萬人之中所珍惜,在淪落困頓躓踣之時,永遠將手伸向你的那一位就是「知己」──「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