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基礎忠恕馬來西亞中南部壇辦法會
◎ 馬來西亞資源共享小組提供
※瑞周全真單位天如區 林國雄
2025年度基礎忠恕馬來西亞中南部壇辦法會於4月26至27日在忠恕聖道院圓滿舉行。感恩基礎忠恕大家長劉定文總領導點傳師慈悲蒞臨指導,陪同指導尚有陳平常領導點傳師,以及台灣、馬國諸位點傳師慈悲護持。
法會以「立愿.了愿.報恩行」為主軸,共177位前賢參與,歷時兩天一夜,結合主題課程設計體驗活動,還有小組討論環節,內容豐富充實,深深觸動每一位後學的心靈,亦體現了白陽修辦道人的志節與使命。
立愿:啟動修辦的初心
「發愿」是修道之初最重要的種子。法會中,點傳師慈悲開示:「修道要把握時機,該做的時候要又快又準。」提醒後學珍惜每一次進德修業的因緣。
在修辦道的過程中,無論是獻供、護壇、聽課,亦或是小至一個動作、一句話語,皆能成為成就愿力的修行場。課程中亦強調,立愿非空談,而是從自我責任出發,對家庭、對道場、對眾生皆立下「能做是福」的堅定心志。
![]() |
▲ 劉定文總領導點傳師慈悲代表獻香。 |
了愿:身體力行的實踐
愿力要化為行動,才能真正「了愿」。透過「薪火相傳」體驗活動,後學們手捧心燈,步步謹慎走過光明大道,象徵守護道心、回歸理天。這份過程讓人深刻體會到,傳遞心燈不只是儀式,更象徵著修道人在紅塵中不讓自性之光熄滅的決心。
有多位學長分享,從初次承擔壇務的緊張,到逐漸安住於修辦的喜悅,這一切都是「愿」的驗證。有人從過去生活中經歷種種跌宕與考驗,如今愿以身行報答 天恩師德;有人選擇孝順父母、安設佛堂,以實際行動踐履信愿之路;有人選擇默默承擔,將修辦視為責無旁貸的天職,誓願不退初心、不負所託。
報恩行:以行報四重恩
報恩,是修行的圓滿展現。課程中重提老前人「五大犧牲」——錢財、家庭、名譽、身命、功德,震撼人心。老前人及前人輩胼手胝足開創道場,以身示道,其無私奉獻成就今日一貫道之宏展。正如講師所言「前人種樹,後人乘涼」,修道人當知飲水思源,承擔使命,發愿奉獻,方不負前人心血。
感恩之心,亦是了愿之始。懂得感恩,才知如何悔改;懂得懺悔,才能心向光明。本次法會特別強調,感恩與了愿是一體兩面,是我們對天、對地、對人最真誠的回應。當我們能以感恩心面對考驗與業報,方是真正以行報恩、以愿行道。
愿力不息 道心長存
此次法會,不僅是一次課程的研習,更是一場心靈的洗禮與使命的覺醒。從立愿出發,以身行了愿,以行報恩,是修道人永不止息的三部曲。願我等同修共策共勉,薪火相傳、愿力不滅,以實際行動承擔白陽責任,護持道場,同登彼岸。
※瑞周全真單位至善區 劉昭宏
感謝 天恩師德,老前人、袁前人聖德,劉總領導點傳師、陳領導點傳師,各位點傳師慈悲,基礎忠恕馬來西亞中南部壇辦法會匯聚瑞周全真、瑞周天惠、瑞周天定的道親,分工合作、各司其職;劉總領導點傳師率陳平常領導點傳師,與從台灣來的點傳師、道親們,加上馬國點傳師、道親們,共近180位參與這場殊勝法會,以「立愿.了愿.報恩行」為主旨,有五大專題與體驗活動等穿插,讓全體人員體會道的殊勝,以及老前人為道犧牲奉獻、積極修辦、慈心悲愿的德範。瑞周天惠單位區志進講師擔任法會操持,充滿年輕活力的帶動,讓人留下深刻印象。
首先,劉總領導點傳師慈悲講述專題「修辦道的責任」,提醒大家認識天時、理念正確、培養內德、承擔道務;並要效法老前人的修辦精神,尊師重道、負責盡職、立志開荒、道脈永續。
接著是劉月桃講師講述「幸受真傳」,提醒每位道親要深刻體悟「道統真傳,天命真傳,心法真傳」之殊勝;講師舉很多小故事,如師尊在暴雨中坐船,魚蝦扈從安全渡江;泰國道親看不起臨時佛堂,經祖先託夢,第二天來求道;回教長老求道因緣,提醒大家:「一貫真傳古來稀,有緣遇著此三期,為君指開性命理,但要性與心相依。」
![]() |
▲ 點傳師們慈悲傳遞燈火,象徵燈燈相續。 |
第二天,陳領導點傳師慈悲賜導「從感恩懷德談老前人五大犧牲」,錢財、家庭、名譽、身命、功德,如同 皇母慈訓所云:「凡為道中犧牲者,定證無上大涅槃」;種種老前人事蹟,由陳領導點傳師娓娓道來,讓大家更能體會老前人艱辛的修道過程,與一心許天、勇往直前的為道先鋒,令很多未曾見過老前人的大馬道親,更是深受感動。
游士慶講師講述「壇辦人才的使命與理念」、劉麗秋講師講述「感恩與了愿」,內容豐富,讓眾人收穫滿滿。此外還有分組討論、心得分享、立愿等單元。感恩瑞周天定單位從台灣來的前賢精心準備三餐。
最後,在立愿、謝恩、辭駕、賜果後,劃下圓滿句點,也期勉經由法會洗禮,眾人當精實修辦,開展道務。
修道三個月的慶幸
※瑞周天定單位 曾楚泉
馬來西亞中南部壇辦法會一連兩天在士毛月忠恕聖道院舉行,後學有幸參加,這對剛剛修道只有三個月時間的我來說,獲益匪淺。
我在西元2000年求道,然而過後一直都沒有確確實實地修道,對一貫大道一直都停留在非常表面的理解,也是一知半解。在參加了這兩天的法會後,讓後學逐漸對「道」和「理」有了更深一層的理解和體會。
其中,在聽了由陳領導點傳師慈悲所主講的,有關老前人五大犧牲的前因後果之課程後,更讓後學對老前人的奉獻與犧牲精神,感受甚深。
印象最深刻的是,第一天晚上後學參加了「薪火相傳」活動,手捧著那一盞小小的心燈,小心翼翼地保護著它,逐步逐步地攀高走低,通過光明大道,走向佛堂,並把心燈放在母字旁邊(代表著 上天老母的身邊),象徵回歸理天的精神。
![]() |
▲ 「薪火相傳」體驗活動帶來省思。 |
我修道時間非常地短,無緣見到與認識老前人,但是從陳領導點傳師對老前人點點滴滴辦道生活的講述中,加上對於「薪火相傳」活動的體會,我終於能夠深深地理解到,自從我離開象牙塔後,踏入社會這個大染缸40多年來,生活中所面對的各種坎坷、起落、落魄,面對生死離別、婚姻破裂、無家可歸等等不幸事情,而我都能夠一一地走過來,這種種的起起落落,不就好像是法會所要表達的精神要旨一樣嗎?
只要能夠堅持信念,堅持對「道」的信念與實踐,培養好自身的內德,後學相信,我一定能夠回歸理天的。
※瑞周全真單位天如區 劉俊傑
過了一年,又回到士毛月忠恕聖道院參加第二次法會,有著不一樣的心情。
在第一堂劉總領導點傳師的課「修辦道的責任」中,後學體悟到修道要把握時機,現在不修,機會過了就沒了,該做的事情就要馬上做,這就是 「道」。人的本分就是要對自己負責,我們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攸關眾生、攸關自己,以及周圍的人。
「道」在日常生活當中,若能自己去實行,那麼就是以身示道,那才有價值。修道要任勞任怨,不要跟別人多做比較;自己能做就做,老天不會虧待你的,等到水到渠成,自然就會有人肯定你。修道是真實修善,不是只圖個表面;盡己職責,不論是壇主、講師或辦事員,更應該要低心下氣,什麼都要學,能者多勞,不管扮演什麼角色,都很重要。
感恩有機會參與獻供禮,後學負責護果的過程中,心情越來越緊張,每一步都是步步為營,擔心會出錯,心中不斷祈求濟公老師保佑,所幸獻供禮順利完成,心裡才放下大石!
晚餐後再上第二堂劉月桃講師的課「幸受真傳」。把過去所有的罪過錯、毛病、習氣全部毫無隱瞞、毫無保留地呈現出來,謂「懺」;從今以後,所有罪過錯、毛病、習氣,今已覺悟,悉皆永斷,絕不犯下,謂「悔」。所以「愿懺文」就是真誠地表露自己的心愿、心意,誠誠懇懇地祈求、懺悔之義。務必誠誠懇懇、明明白白、實實在在、清清楚楚地唸,如此才能提醒自己、振作自己、勉勵自己、告誡自己。
![]() |
▲ 壇辦人員們於課程中收穫滿滿。 |
直言之,「愿懺文」是我們的座右銘,也是修道的指南;依此指南,我們方能禁得起種種的考驗和磨練,而不會走入旁門左道,自毀前程,半途而廢。要好好做個平實、堂堂正正的人,時時反省、檢點自己,究竟自己的言行有沒有違背三綱五常、五倫八德,以及十善道?
到了第一天最後一個活動「薪火相傳」,點亮蓮花燈,後學一直小心地護持燈,過程不可滅掉,雖然後學已經參與過三次,但也是小心謹慎地保護心燈,因為只要念頭有點放鬆,心燈就會熄掉。不但要用這樣的精神點燃與守護心燈,更須傾生命之力不斷澆灌,自性佛心燈的光明才能在世間彰顯,進而承續不絕;也不要讓自性佛心燈因為種種困難而熄滅,要一直小心守護,直到終點。
隔天早上,吃了早餐和唱道寄韻律過後,心情更清爽了,感覺輕鬆。開始上第三堂陳領導點傳師慈悲講述的「從感恩懷德談老前人五大犧牲」。俗諺說:「前人種樹,後人乘涼。」今天,我們有這麼好的道場,可以讓我們來參與、來學修講辦行,這都是老前人和各位前人們用他們至誠的生命所創建、用他們無畏的精神所成就。師尊、師母的道風德範,就在前人們的生命中彰顯出來,現在當學習前人們的修辦精神,還需永續發揮師尊、師母的傳道精神,以及善繼善述老前人的修辦精神:「忘己為人,誠敬奉獻。盡其在我,平心靜氣。任重道遠,盡忠守義」。
第四堂是游士慶講師講述的「壇辦人才的使命與理念」,後學體悟到身為一名辦事人員要默默地做,上天看得清清楚楚。努力而切實地執行上天的工作,此項工作應視為當前我們道場最急切的道務目標;因為我們都有了上天賜予的天職,也給了我們修辦道與行功了愿的機會,希望我們認真努力地修辦,這樣就是學習做白陽期的聖賢、菩薩。
最後一堂課是劉麗秋講師講述的「感恩與了愿」。感恩、了愿本是一體的兩面,我們要常存懺悔的心,從「懺」之中去體會,是否對得起 天恩師德;從「悔」之中去明白是否有完成自己的愿力。懂得感恩的人,才知道如何了愿,從感恩之中去報恩,從感恩之中去了愿。
每一個人在修道當中,都會有苦、有樂、有考驗、有困難,這一些都是在造就我們,所以當我們遇到不如意、困難、考驗的時候,我們更加應該感恩,感恩上天藉這個機會讓我們消業了罪。
如果我們懂得感恩與懺悔,那麽我們的心性就會越來越光明。修道人心中要有大愛,不要有怨恨;修道、辦道時,大家要存著一份感恩的心,因為有感恩的心,才會懂得如何去報恩了愿。
經過立愿後,後學在2025年立下幾個目標:「除了協助點傳師及其他辦事員們推動道務,也繼續護持道場。」
▲ 法會啟發愿心,以實際行動承擔己責。 |
※瑞周天惠單位 曾靖雯
感謝 天恩師德、劉總領導點傳師,以及各位領導點傳師及點傳師的慈悲栽培,讓後學有機會能參加這次的壇辦法會。因為女兒星期六有上課,有點可惜後學只參與了第二天的法會。
陳領導點傳師講述中,後學印象最深刻的是老前人為了道場做了五大犧牲:錢財、家庭、名譽、身命、功德,真的很讓人感動,如果沒有前人輩到台灣開荒,就沒有今天一貫道宏揚世界,感恩前人們無私的犧牲奉獻。陳領導點傳師最後勉勵後學們:「能做是福,不能做是苦。」的確啊!人生如此短暫,當我們身體還能讓我們去走、去做的時候,應當好好珍惜,不要等到生病了,才後悔做得不夠,那就來不及了!「超生了死」不是嘴巴上說,而是身體力行。
後學想起從小在道化家庭長大的自己,是否有知恩、感恩與父母的因緣?讓後學在修道路上啟程就已經比很多學長幸運許多。後學思考了許久,選擇孝順父母的方式就是安佛堂,也讓後學在天上的母親可以放心。
此外,後學認為「學習如何承擔」,是這輩子所有後學們要學習的其中一個課題。當我們放下心中的我執,才能去除貪嗔癡,抱持大我的心,釋出無為的愛。我們唯有不忘初心,才能報答 天恩師德。
▲ 互動討論,交流修辦心得。 |
※瑞周全真單位至善區 黃惠蘭
很榮幸能參與壇辦法會。法會包含五個專題講座、別具巧思的活動,以及令人感動的心靈分享,處處可見馬來西亞道親的用心籌備。
首先,劉總領導點傳師引導我們明瞭修辦道的責任。總領導點傳師提到,我們往往任勞容易任怨難,在接到點傳師指派時,心裡難免會有些想法。因此,他期許後學們應當好好輔佐點傳師,將被動的聽命辦事轉化為主動積極的修辦態度。總領導點傳師將壇主比喻為船長,每位辦事員則是救生員,大家應共同救助苦海中的眾生。人間設立一座佛堂,天上便增添一朵蓮花,所以勉勵大家要積極落實度人、修己、覺他、成全,這是每位壇辦人員責無旁貸的使命。
在劉月桃講師的「幸受真傳」專題中提到,唯有透過肉體的存在,我們才有真誠懺悔的機會,並藉此彌補過往的錯誤,獲得原諒。講師強調,身為壇辦人員,我們更應具備洞察真理的智慧與勇於改過的決心。
「薪火相傳」活動透過各個關卡的挑戰,考驗著大家守護心燈的決心與努力不懈的精神。在彷彿跋山涉水的過程中,每一步都顯得踏實而堅定。隨著堂中一盞盞心燈點亮,大家臉上的笑容也如燈火般燦爛。劉學長抱病仍從台灣前來協助廚務的修辦決心,深深鼓舞了在場的每一位,提醒我們要珍惜健康的身體,及時修辦。大家也齊心祝願上天慈悲,讓劉學長平安健康。
![]() |
▲ 劉總領導點傳師慈悲點亮心燈,望善自護持道心。 |
陳領導點傳師以「感恩懷德」為題,闡述老前人的五大犧牲。雖然後學無緣親近老前人,但透過陳領導點傳師的介紹,深刻體悟到一位平凡之人如何成就非凡一生,這正是「道之尊貴」的最佳體現。隨著講解,後學們更加了解老前人一路走來的堅定信念與對眾生的無盡慈愛與不捨,這份用心深深感動著我們,也為後學們樹立了修辦的優秀典範與學習的榜樣。
「壇辦人才的使命與理念」及「感恩了愿」這兩個專題,令後學深感震撼。兩位講師分享了在幫辦過程中親身經歷的種種不可思議的神蹟,以及上天的慈悲撥轉與示現。身為修辦人員,應認清自身使命並堅定執行;方向的正確性往往比選擇本身更為重要,因此,我們必須認清修辦的方向,依循真理實修。
劉講師以生動的比喻問大家,身體多久不清洗會發臭?是不洗澡臭,還是屍體放置三天後臭?答案是屍體比三天不洗澡更臭,這是因為我們身懷無價之寶——靈性。我們修道的目的正是為了找回這珍貴的靈性,因此,我們要感謝上天慈悲降下大道,使我們得以明辨真假。劉講師強調,感恩的人最有福報,知足的人最快樂,行功了愿的人最有智慧。講師藉由其幫辦經驗中的種種奇蹟,再再印證了道真、理真、天命真。今日我們有幸得遇明師,更應好好把握這難得的機緣,積極修辦,期盼能歸根復命,回到 上天老母身邊。
在分組討論中,後學所屬的小組很榮幸邀請到陳領導點傳師慈悲開示:「生活若沒有道的指引,將是盲目而空洞的,而平常心正是道的體現。」前輩們之所以能輕易引度他人,是因為他們以身作則,將道融入生活,所展現的言行舉止自然散發著道的芬芳,吸引他人前來求道。現今科技發達,網路資訊豐富,許多線上課程唾手可得,但陳領導點傳師仍期盼大家能撥冗回到佛堂參與實體課程,因為在課堂上,我們可以「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論語‧里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