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28日 星期一

中庸講記之十(下)


◎ 黃錫堃總領導點傳師主講

(接上期)

依經演繹



1.孟子曰:「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則得之,舍則失之』。或相倍蓰而無算者,不能盡其才者也。」《孟子‧告子上》


「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仁義禮智」即孟子所說:「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是心,智之端也。」《孟子‧公孫丑上》;此四端是每個人本來就有的,不是由外多加進來。「外鑠」即美化之意。此句意指不是由外美化自身的,而是我們本來就與生俱有的。

「故曰:『求則得之』」,若我們要,要就有了,也就是前面提到的:「我欲仁,斯仁至矣!」當我們看到有人受苦或在生死關頭,不論那個人是好人或壞人,每個人自然而然地慈悲心、憐憫心就會油然而生;像有時在高速公路開車,看到路上有動物,前後車輛都會快速閃過,不忍之心油然而生,這是天性的流露;但因為人很健忘,人有惻隱之心,卻不能期月守也。剛才的事情,過了一下子,還會記得;再過2小時,也可能還記得,但或許到明天就忘光了;所以我們「無常」。

平常之理,就是在二六時中均能自自然然發出慈悲心、惻隱之心,這不是外來的,是我們想求的時候就有了。一個人若能時時發出慈悲心,則其念頭裡的惡念就會愈來愈少;現在因為我們善的念頭少,惡的念頭多,所以是凡夫。如果我們善的念頭能超過一半,甚至達到六、七成更好;這些都是我們本有的,而不是外面加進來的。

「舍則失之」,我們不要慈悲心也可以,要起惡念也可以。「或相倍蓰而無算者」,以中心點來看,一個人走向善,另一個往反方向走向惡,其相差無數倍;人的心若要變壞,是一念之差而己,起一個念頭,與其原來善念的心有天壤之別。

這樣的差別會影響什麼呢?「不能盡其才者也」。「才」就是品質,先天所給的這麼好、這麼寶貴的五常之德,但我們卻沒有發揮出來,就如之前舉過的例子,原子能連鎖反應只用了百分之三,威力就已經那麼大了,我們對於世間能發揮的,卻千分之一都沒有,其間差距就很大了,也就是沒有將上天所賦予我們的,發揮得淋漓盡致。

2.子曰:「性相近也,習相遠也。」《論語‧陽貨》


《三字經》中的:「性相近,習相遠。」就出自於此。孔子說:「道不遠人」,所以說「性相近」。並不是說我們已輪迴六萬多年,道就離我們很遠了。我們修道人,作為一貫道弟子,照理說都是「道不遠人」,也就是「道」離我們不遠。後天的人因為環境、習性、生活習慣不同,就偏差得很遠,這就是「人之為道而遠人」,包括素隱行怪,這種人也是修道人,也是好人,只是修道的方法偏差,而墜入輪迴,生死流浪,是這樣而有區別。

「習相遠」,人都是受到習慣的影響,修道人也一樣,在我們修道過程中,時常要有「反省」的工夫。一般人都有先入為主的觀念,而要改變一個人的觀念並不是那麼容易的,假如現在我認為是對的,別人持相反意見,任由他人再怎麼說服我,我們雖口頭上認同,但其實在內心可能只有五成聽對方的,另外五成還是照自己的意思。

所以聖人說度人要「苦口婆心」、要「千方百計」,「三十六計」都要用,為什麼?因為人太愚昧、太執著。我們在講道時,會感受這道理非常殊勝,然而當要付諸行動時,就不同了。

又比如在推展道務時,也是一樣的道理,理想與行動不一致,因為受到環境的左右,以致「心」會變。人的意志力相當薄弱,所以人是很脆弱的,一點點事情就受到情緒的影響,例如:受到生氣的影響。醫生常說:「有高血壓,不能生氣。」後學問說:「為什麼生氣時血壓會升高?」醫生說:「你若不相信,當你生氣時量看看,起碼會多50mmHg。」後學有一次真的試試看,本來血壓130mmHg,生氣時變174mmHg,以後不敢生氣了!所以說修道要「能知能行」,實在很不簡單。

3.子曰:「唯上知與下愚不移。」《論語‧陽貨》


有兩種人的心不會因環境而變,一種是「上智慧」的人,像顏回夫子拳拳服膺,深怕遺失掉所得一善,這是有智慧的人;我們今天求了這麼殊勝的「道」,有像顏回夫子一樣拳拳服膺,害怕遺失嗎?有上智的人就會。若無上智的人,只覺得四、五十年不都一樣,如此如此而已,若這麼想就很麻煩了,這是我們有無「智慧」的問題。

另一種則是「下愚」之人,「下愚」的人好自用,自作聰明,無法改變他什麼,因為他認為自己什麼都知道。所以孔子說:「唯上知與下愚不移」,這兩種人最不會改變其志氣,我們想想要做那種人比較好?「上智」還是「下愚」?這是很明顯的事情。

袁前人常說:「修道3年就算是老道親了。」老道親聽道理是自己來的,若還要人家成全才來參班,這實在很難度了,不能算老道親,而是像新道親一樣還需要人去成全、招呼;有的人十幾年了,還在當「新道親」,這實在差太遠了,所以說這二種人無法去改變。

4.子曰:「攻其惡,無攻人之惡,非脩慝與?」《論語‧顏淵》


這是樊遲問孔子:「什麼是崇德、脩慝、辨惑?」的一段對話。孔子告訴樊遲說:你要做個有德行的人,就先去做,不要問後果是怎樣,只問耕耘,不問收穫,這是講「崇德」。而「脩慝」的意思則是:「要怎樣改變自己壞的念頭?」孔子告訴樊遲說:「攻其惡」,攻即攻擊、反省;其指自己;攻其惡就是要時常反省自己的過失、過錯,我們有辦法反省自己的過失嗎?往往我們都是相反的,只想著別人的過錯。

「無攻人之惡」,是指不去想別人的過錯或是別人哪裡不對,不去算別人的老帳,而只想自己的過錯,這樣的人,就能除掉自己壞的念頭,先「度己」才能「化人」。

人最遺憾的就是「做後悔的事情」,俗話說:「火過,才想欲炰芋(台語,熾熱的火過了,才想要烘烤芋頭)。」人往往等做錯了以後,才想到:「啊,要確實反悔!」會反省自己的人是很不簡單的。人最遺憾與最迷惑的,就是做「後悔事」,所謂「早知今日,何必當初」。因此,「脩慝」是我們一定要去探討的大問題。孔子反問樊遲:「非脩慝與?」這樣豈不是可以除掉自己的惡念嗎?大家想想,孔子能說此話,是相當了不起的,反省自己,這是真工夫。

再來談一個人的完美,為何我們讚美周公的德性能做為世人的模範?照理說,每個人也都可以呀,就如下面孟子所說的道理。

5.孟子曰:「仁義禮智根於心,其生色也,睟然見於面,盎於背,施於四體,四體不言而喻。」《孟子‧盡心上》


「仁義禮智根於心」,「仁義禮智」四端存在我們每個人的內心裡面。「其生色也」,生色即人的風貌、氣象,與一般人不一樣,此即氣象,因為他含有聖人的德性。「睟然見於面」,睟為嬰兒滿周歲;見是展現;意即看起來如同嬰兒的臉很清和,如金公祖師一樣童顏鶴髮,臉上看起來與上天來的天使面目很接近,由外表展現出來。

「盎於背」,從後面看,聖人、賢人的氣象、氣勢也都不一樣。「施於四體」,四體指手、腳四肢;其一舉一動都是德性的顯露及風範。

假如我們每一個人有將「仁義禮智」存於心中,則走路的氣勢就不一樣;但因為我們剩下一半仁、一半義、一半禮、一半智,所以走路就會比較浮、比較不穩;仁義禮智存於心者,所顯露的就是完全不一樣的一個人。《中庸》說:「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其所顯露的氣象,從《孟子》這篇道理可做印證。為何周公能做世人的模範?就是由於「仁義禮智」顯露出來了。

「不言而喻」,在佛規禮節中有講到,修道人一定要「齋莊中正」,如此顯現出來的氣象則不言而喻。

第二節 即己之身以待人


第二節「忠恕違道不遠,施諸己而不願,亦勿施於人」。講的是「以己之身以待人」,就是將自身仁義禮智存於心,所顯露於身的行為,以此來對待人。「忠恕」,就是以「忠誠」與「寬恕」來待人,如此而已。

讀懂經句


❶忠:忠字合中心兩字構成的,其意為待人處世,以誠為主,本著中正之心性,致其良知,正其物欲,要與人為善,以兼善天下;發揚心性之善良,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以親親而仁民。朱子釋為盡己之心。

「忠字合中心兩字構成的」,「中」與「心」造成「忠」字,這在古早我們老一輩的前賢都這麼闡述的。「其意為待人處世,以誠為主」,即對待人、處理世間的萬事萬物,皆要以「誠」為主。《中庸》第21章後都在講「誠」,而第25章也闡述「至誠如神」,這部分留在稍後的章節再細談。

「本著中正之心性,致其良知」,心不能有所偏,《中庸》講不偏不倚;「忄」,以中正的心性,用先天的良知良能,不慮而知。

「正其物欲」,我們落入後天受物欲的感染,物欲雖然是邪的,但在正人的手中也能變成正的,此即「正其物欲」的意思;物要看我們怎麼去使用,若用到壞的方向,會變成傷害;若用到好的地方,反而對我們有利、對眾生有利,就看我們如何使用。「物」主要是給我們使用,但我們現在的人都被物(欲)所使用了,實在很悲哀!所謂「一枝草,一點露」,上天造一個人,就是有東西會供應給你,包括衣食住行;但我們人要求的卻都超過了,都要求得太高了,而使得修道也偏差了,所以我們要「正」其物欲。

「要與人為善,以兼善天下」,對待人,都要善與人同;無分別心是很難做到的,但我們對於每個人都要發出一個善的心,使天下的人都能走向好的這條路。

「發揚心性之善良,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出自《論語‧雍也》。是指發揚我們心性,做為一個仁者,須做到自己的「立身」、「處世」能站得住腳,在社會上能通達,也要讓每個人都能與我們一樣才行;所以自己要先能站得穩而後立人,也使每個人都能與我們一樣,我們要存有這個心。

《孔子家語》中,曾子說:「夫子見人之一善,而忘其百非,是夫子之易事也;見人之有善,若己有之,是夫子之不爭也。」就是說我們看到別人將事情做得很好,我們稱讚他好能幹,而這個稱讚不是表面的,這個稱讚的心等於我們自己在做這個事情一樣;如同我們有一個認識的朋友、親近的人或一位道親,能將事情做得這麼好,我們是非常讚歎的,夫子就是如此不與人爭功奪果,這才叫做「立人」;亦即我們「立身處世」,要讓每個人都比我們還能幹,這是我們要存有的心態。

「己欲達而達人」,「達」以現代話的祝詞來比喻,就是祝福「美滿、幸福、快樂」,意即達到很圓滿、很和諧、很快樂、很美滿,這就是「達」。我們能這樣,也讓每個人都能這樣;我們的心態就是要抱著歡喜心看到別人能這樣,就等同是我的成就一樣,這就是孔子「見人之有善,若己有之,是夫子之不爭也」,不與人爭,而以「歡喜心」來接受,這都是在講「忠」的道理。

「以親親而仁民」,此句是出自《孟子‧盡心上》。我們自己達到美滿的成就,能不能也讓每個人都達到這樣?這是先要按部就班,亦即從我們自己的範圍做起,親就是自己的範圍;從親親做起,然後推廣,一步一步地走;不要自己明明能力不足,卻還要為了眾生的事情而捨己成人,孟子沒有這樣告訴我們。我們要了解「親親而仁民」,就是按部就班,從親親做起,所謂「仁者,親親為大」,原因即在此。「朱子釋為盡己之心」,朱子解釋忠時,說是「盡己之心」,盡我們的心來做,謂之「忠」。

❷恕:恕字合如心兩字構成的,謂之不可失其「如」此中正之心性,致其良知,正其物欲,消除心中之惡念,以獨善其身;從勉強進入自然,以達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以明明德。朱子釋為推己及人。

「恕字合如心兩字構成的,謂之不可失其『如』此中正之心性」,如是如如不動,即本性的心;存心也就是存如如不動的心,都是先天的心。

「致其良知,正其物欲,消除心中之惡念,以獨善其身」,要先從獨善其身做起,而獨善其身好不好做?修道是要自然的,天性的流露。

「從勉強進入自然」,講得很殊勝,其實修道都要用苦功,就是要修苦行,要「勉強」,修道是「漸法」;開悟的人很少,都是要經過「千錘百鍊」、「千磨萬考」,要勉強、要很努力地讓習慣成自然。例如:一位運動家或藝術家,在練習或創作的過程中,其背後都有「苦」與「酸」的歷史,修道也一樣,若沒有吃得苦中苦,那能為人上人?所以都是由勉強而進入自然,恕的道理也是如此。

「以達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即施於我們身上,我們不願意承受的,也不會讓別人去承受,這就是「恕」。「以明明德」,這樣才能光明我們的本性。要光明我們的本性,除了度己以外,還要化人,內聖也要有外王,這就是「明明德」的工夫。

依經演繹


1.子貢曰:「我不欲人之加諸我也,吾亦欲無加諸人。」子曰:「賜也,非爾所及也!」《論語‧公冶長》


子貢說:「我不要不合理的事情加在我身上,我也不要將之加在別人身上。」這就是「恕道」。孔子說:「子貢,你現在還做不到這樣啊。」當我們在講道理時,我們想想自己能做得到嗎;一樣的道理,孔子當時教育其學生,口中講得滿口道理,但要反省是否真的做得到?

2.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論語‧衛靈公》


子貢問孔子:「老師,您可否用一個字,讓我們終身以此來行,而能成就德行?」孔子說:「就是『恕』字。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與〈公冶長〉篇中用的句子完全一樣。

唐朝貫休禪師的道理及詩句都很棒,貫休禪師當時作了一首詩給他的師父:「得句先呈佛,無人知此心。」意思是:我有一句道理,趕快先呈至佛前,這些都無人知曉的,沒有人知道這心是什麼模樣的。師父問:「如何是此心?」師父問貫休禪師:「你指的此心是什麼心?」貫休禪師答不出來,師笑曰:「無人知此心。」師父笑說:「你寫的是沒有人知道的你的心。」這就是「禪機」。

此師徒之對話,與〈公冶長〉中孔子與子貢的對話,其道理是一樣的;子貢都做不到了,我們做得到嗎?但難道做不到,就不必修道了嗎?不是的,做不到的道理,才要說給你聽,讓你去學習。

3.見素抱樸,少私寡欲。《道德經‧樸素章第十九》

為什麼引用《道德經》這句話?前面提到貫休禪師故事的禪機:貫休禪師不曉得的心,貫休禪師的師父亦不知道,等於沒人知道這個心生成什麼樣。而〈公冶長〉篇中,孔子直陳子貢都做不到的事情,難道我們能做得到嗎?也許有人會自我安慰說,子貢都做不到,我也沒辦法。但之前我們有提到「能知能行」,做不到的事情,難道就不用去做嗎?後學十幾歲時,是一個山頂囝仔(台語,在山上長大的孩子),來到都市之後,就跟隨人家一直做,學到今天七十幾歲,一生一路走來,心能變嗎?想起以前是山頂囝仔,個性較直,有什麼話就說什麼話;生活習慣上,山頂囝仔大多數人是沒變的,吃菜脯、吃番薯,後學也能習慣、也能活下去,不必要山珍海味,老一輩都是一樣,不會挑食,這就是本來面目。

今天在道場,比如我身為點傳師、講師,這個名位能拿出來與人排高低嗎?若這樣,就是不合格的。看到大家在工作,要想說:「我也一起來做。」以前老前人也幫忙排桌子、排椅子,老一輩也都有看在眼裡,這就是心中沒有名位;工作時,大家的角色都一樣。若今天輪到我講課,站在台上這幾十分鐘是我的時間,我們就要演活自己的角色。不能有名位的存在,這就是「見素抱樸」。

「少私寡欲」,說都完全沒有欲念,這是騙人的,私欲少一點就好了。老子講的道理很實際,這就是「能知能行」。若要求做到百分之百的完美,這樣的人都已回天了,不在人間了;我們要了解,修道當然是要朝向完美的目標去行,但要盡量、盡力,能做多少就要做多少,千萬不要心灰意冷、中途而廢,一直走下去就對了。

4.忠以存心,恕以待人,做到自然便是合道。即道在人身不遠人以為道。


「忠以存心,恕以待人,做到自然便是合道」,這是很要緊的,當然能做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最好的,但要「親親而仁民」,從自身家庭做起,慢慢推廣,因為不可能一下子就兼善天下,所以做到自然便是合道。

「即道在人身不遠人以為道」,道都在我們身上,道沒有離開我們才是道,之前說人之為道而遠人,不可以為道,這個道理可引到「道在人身,沒離開我們,這才是道」。

5.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論語‧里仁》


為何講「忠恕」?剛才說一與二,夫子說:「吾道一以貫之」《論語‧里仁》,這句道理講三天三夜也講不完,所以只要了解每一事物都有道貫在其中就好了。

曾子就是了解孔子講的道理,所以才說這句話:「唯!」並告知大家:「只要做到忠恕,就離道不遠。」現在我們只要做到「忠恕」就好了,無法將忠恕做得完美也沒關係,我們要能「見素抱樸,少私寡欲」,能做到這樣就可以了。

(全文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話大德張老前人

◎ 劉黃河點傳師   邂逅 我們的大德張老前人,與後學的首次邂逅相遇,因緣可謂奇特,在那時之前,我們從未謀面,素昧生平。 那是後學退役後的事,後學工作於新店二十張路的一家公司,這公司的總經理也姓張,也是上海人。這位張君住在羅斯福路三段,就是台灣大學正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