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26日 星期二

希聖希賢


伊尹是輔佐商朝開國君王商湯之大臣,助湯以滅夏,湯王乃尊之曰「阿衡」(註)。

湯王崩,其孫太甲接位而無道,伊尹即將之放逐於桐。三年後,太甲悔其過錯,重新做人,伊尹乃迎之回亳。伊尹死後,帝沃丁將之葬於亳。伊尹原本隱居耕種,因樂堯舜之道,而能輔佐君王實施德政。

再談到孔子的弟子顏回,字子淵,也稱為顏淵;回敏而好學,貧居陋巷,簞食瓢飲,孔子稱其賢。然而顏淵早卒,孔子曾經感嘆曰:「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未聞好學者也。」《論語.庸也》後世尊顏回為復聖。

或問聖人之門其徒三千,孔子教授六藝,即禮、樂、射、御、書、數,其中身通者不乏其人,而以顏回為最突出,何故?以顏子最為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有以致之。

某日,顏回問君子之道於孔子,孔子告訴他,關於學君子之道有四點要義,第一點,為人要常對別人有愛心,並關懷和尊重之,則近乎仁。次為善於思考以度量他人之處境而加之以親和力,則近乎智。同時為自身之打點要輕,而為他人之設想則應更為周延,能做到上面這些,則大致合乎君子之道。

顏回聽後,認為以上四點陳義過高,非有高度修養者,大約很難做到,所以不得已請問孔子求其次。孔子再告之曰:「弗學而行,弗思而得。」「弗學」,謂學者只要具真誠之心,並自然而為之,不矯情、不造作即可。「弗思而得」,謂用心全存乎天理,秉乎良心,從性分中自然而為出發點,也不失為一君子(出自《孔子家語.顏回》)。由此也顯示顏子所獨好者,即君子之學耳。

學者進修之目標,即要志伊尹之所志、學顏淵之所學,亦即是周敦頤所說:「聖希天,賢希聖,士希賢。」《近思錄》聖人可以學成的嗎?人之天然之性,在先天上已具備了五常之德性,只要持之而弗失,則終可以學成聖賢啊!

註:《尚書正義》中,鄭玄箋云:「阿,倚;衡,平也。伊尹,湯依倚而取平,故以為官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話大德張老前人

◎ 劉黃河點傳師   邂逅 我們的大德張老前人,與後學的首次邂逅相遇,因緣可謂奇特,在那時之前,我們從未謀面,素昧生平。 那是後學退役後的事,後學工作於新店二十張路的一家公司,這公司的總經理也姓張,也是上海人。這位張君住在羅斯福路三段,就是台灣大學正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