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3日 星期日

忠恕學院中壢分部中級部問題討論 ㊤

忠恕學院中壢分部中級部問題討論 ㊤

◎忠恕學院中壢分部中級部提供


【討論題目】
在道場上,不乏已經聽道理很久的資深道親,在道場看起來修得很好,但在日常生活上,好像不是那麼一回事,嘮嘮叨叨、埋怨家人,與鄰里不和、事事抱怨,沒一點順心,生活過得很痛苦,這樣的情形,發生在道場上還不少,請嘗試說說看,是否我們道場教育有問題,又要如何改進?

※林小娟

一、觀察發生這些狀況的原因:

  1. 知道自己的脾氣毛病、稟性,但包容自己,沒有真心想改過(真懺悔)。
  2. 對於自己的脾氣毛病沒有覺知和自省能力。
  3. 分別心、放鬆自己。將道場與生活、家庭做分別。在道場守規矩,回到家後可能就放鬆身心。應落實「生活即是道,道即是生活」,無論身在何處,皆平等對待。
  4. 收心養性的工夫不紮實(自覺∕反省心)。
  5. 道理沒有入心、內化及實行。口說心不行(力行)。如將所學道理落實於自身,會知道自己要改/做的事很多,沒有多餘心思去埋怨、去爭、與人不和……。
  6. 未明理。不明白以真心自性做主。隨境∕欲轉。

二、道場教育可以如何改進?

  1. 課程結構調整:道場上大部分坐著上課的時間長,建議縮短專題講課時間,增加討論課(課後心得)或體驗課分享。不論是年輕或老菩薩班,常年聽課,雖養成聽課的好習慣,但要將道理應用在生活,需要時間或經驗的累積,如藉由討論及分享,增加彼此經驗及學習交流,進而更調整自己的不足,學習別人長處。如有輔導制度,幹部往上呈報,可做為排課或討論題參考。
  2. 年度課程的比例調整:將心性探討、生活中的道等相關體驗排入課程。例:夫妻之道、婆媳之道、職場之道等探討議題或體驗分享,與道親的生活結合。
  3. 各區發展自有特色小團或社團(興趣+修道生活分享):成立讀書會、經驗分享交流會、茶道會、不定期短期社團。如經驗有限,建議提供成功案例及由有經驗的輔導學長成立。 
  4. 聯絡網的建立:將上述之建議,在各班、各區、各團成立成為點,與單位制度連結,成為聯絡網。網:匯整所需訊息∕提供協助和指導。各點:提報問題及所需,照顧基層學員、家庭、道親。
  5. 生活與道務結合:年度之童樂會、讀經會考、園遊會、雙親節等活動結合道務,給道親、各家、各區創造服務、成全、度人機會(煉性機會)。

※鄭文益

《六祖壇經》中有段偈語讓後學感受很深刻:「迷人修福不修道,只言修福便是道。」六祖大師所言正是時下一般人普遍的想法,不管在道場學習多久,只要觀念沒導正,還是難逃三毒之苦,遇難則怨,遇境則倒!後學覺得這是因為這期是道降火宅,聖凡兼修。就是因為有這顆凡心,所以才不容易修,但也因為能夠聖凡兼修,才顯得一貫道的殊勝與上天的慈悲!

因為大哥突然歸空的關係,再次讓後學見證了世間的無常,大哥之前做好心理準備接受了心臟移植手術,但三年後因為例行的檢查發現心包膜,按醫生說法這是心臟移植後常見的併發症,小手術後恢復即可;原訂由加護病房轉到一般病房前晚,醫師卻通知說大哥的病情急轉直下,已做了急救!家人們無法相信會這麼突然,但無常就是如此,我們永遠無法知道究竟是無常先來還是明天先到!試想,人生過程,生老病死,哪個不苦?唯有學習放下一切對物對緣的執著,才有可能生智慧少掛礙!所以後學認為要強化道親們幾個觀念:

  1. 無常的可怕。
  2. 把握當下。
  3. 出離的念頭。
  4. 積極的行道。

這裡提到的「出離」,並不是要大家真的出家,而是培養出離的心,出離世塵的紛擾,才有可能重聖輕凡;並且要積極地行道,除了道場上的學習外,也要積極地關懷社會弱勢,將「我」慢慢修小,將善緣廣結到更多眾生,這樣不只成就生命的意義,也會為生活帶來更多的法喜!

※林國斌

問題所描述的例子,在修道中並沒有將凡夫的脾氣毛病去除,這之間可能的原因,先排除道場教育的因素,後學猜測是不是缺乏道親與家人之間彼此的關心與關懷?是否經常是獨居在家?因為年紀大了,體力與動作靈活度自然降低,大小病痛也是在所難免,在這人生必定經過的路程上,如果仍有道親間的關懷訪視,或者晚輩的噓寒問暖與陪伴,是否可以讓老道親能更加寬心與放心,使道心更加堅定,持續精進不退轉?

※黃芳君

老道親在道場已經很久的時間,但是觀念上並不清楚「道場即生活,生活即道場」。一貫道道親因為道降火宅,所以聖凡兼修,在凡世中修行,非常容易沾染塵緣,起心動念不容易守中,但也因為不容易,所以如果能做到,那就是真工夫,不易再退轉;重點是如何做到?有什麼方法可以很清楚明白地讓道親們了解並身心奉行?

後學想可以從幾個方向來做:

  1. 道場需要標竿、楷模,讓人學習看齊的範例(錄製訪問楷模修道家庭修道的歷程,分享發人深省的小故事……)。
  2. 福田耕耘表(初階版、進階版):a.各以半年為單位,養成良好習慣(內容可包括說好話、做好事、禮佛……)。b.成立關懷家訪團,對象為65歲以上需加強關懷個案。
  3. 在課程安排上增加「奉獻、了愿是為了自己」的課程,鼓勵年輕道親及身心健康的年長者能主動出來服務,在服務的過程中讓身心開闊、收攝心念。

修行是一輩子的事情,如果能認理實修就不會因為「人」的問題而產生動搖,天時緊急,祈願一切順遂平安!

※章仁懷

《心經》破題:照見五蘊皆空。

《金剛經》結語: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六祖壇經》無相頌:

*正見名出世,邪見名世間。

*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若見他人非,自非卻是左,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過。

*迷人修福不修道,只言修福便是道,布施供養福無邊,心中三惡元來造,擬將修福欲滅罪,後世得福罪還在。

一部份資深道親可能還一直停留在修道就是:我有參班∕燒香∕財施∕無畏施,外面(或是天上)會有濟公老師、仙佛保佑,將來順利回理天。色身有難時才想到三寶心法,卻忘記三寶心法是二六時中攝心法門,這都是著於象界的世間法,認假為真,誤認世間萬法為實有,福德功德不分,這是世間法∕有為法,是名邪見。而疏於覺察何謂「修道修心」,因此很容易著於我執、法執,於是易生我見、我慢。

所以道場教育要更重視經典研究,對於經典義理的解說需更加深入,回到道義原點:認清真假,真正從內心信念建立起靈性觀,入法界∕出世間∕行無為法,才是正知正見。以出世心入世間行,才是白陽末法時期修道的正知正見。

※王寶棠

倘若全家只有一個道親來佛堂參班學習,尤其是清口茹素的道親,更會被家人以較高的道德標準來要求(例如:吃菜人這麼計較?不肯幫我忙?);而且道親以同理心去協助家(親)人(財務支援等)後,經常換來的是:被要求更多的付出或協助。道親來堂,不止是逃避,更多的是企求上天,願家中有人相挺,甚至陪同來道埸一起參班。道場「聽道理」教的是去除「我執」,有多少道親可以醒悟呢?還是當局者繼續迷呢?家家有本難唸的經。因此後學認為道場的教育沒有問題。後學建議:

  1. 由有經驗的過來人(學長),專案輔導尚在當局者迷的道親,以手把手的方式(最好是團隊)分享,過來人以切身經驗帶領道親走出陰霾。
  2. 週遭的親戚朋友、街坊鄰居為家產而反目成仇的還蠻多的。即使父母均在世,就有些人已經搞得勢不兩立了,血緣的親情,竟比不上金錢的誘惑!參與爭產的各方,他們都很可憐,何必呢?自己去外面努力賺,一定比向家裡挖要好。家產不是你的,真的強求不來,上頭的列祖列宗,心中有一把尺,早已經了了分明。頭上三尺有神明,其中的因緣果報,輪迴不已,就跟慧君講師點醒後學的「解脫、不昧因果」一樣。因此對緣分最重的家人,學習詹金益前人的聖凡不二,用做聖事的心去圓滿俗世,沒有分別執著,且事去即化,船過水無痕。惟有在聖業裡為學日益,做中學、學中做,以做聖事的謙恭之心,歡喜甘願且加倍地來善待家人,因為家人都是來報恩的,即使是逆增上緣的家人,他亦是示現警告我們不該做的事(怨親一如)。

※顏淑敏

後學覺得這還是要回歸於個人的修持上。在道場上因為環境,所以可以和顏悅色、以禮相待,道場具有強力的收攝作用,但出了道場才是真考驗,時不時心就外放,周遭也不是充滿了道親,甚至自己也忘了自己是道親、修道人。

後學自制力也不好,也是需要靠佛堂、道親的力量時時提點,就如同點傳師叮嚀守玄一樣,這才養成了時時守玄的好習慣。所以後學認為這也許是一種方式,像有一本書《不抱怨的世界》,透過書中附贈的手環提醒日常生活中要正面思考、遠離抱怨。因此可以設定一個主題式的概念,透過標語、小物、每一次的道寄韻律等,一直循環地提醒,讓人逐漸養成在日常生活的良好習慣。

(續下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話大德張老前人

◎ 劉黃河點傳師   邂逅 我們的大德張老前人,與後學的首次邂逅相遇,因緣可謂奇特,在那時之前,我們從未謀面,素昧生平。 那是後學退役後的事,後學工作於新店二十張路的一家公司,這公司的總經理也姓張,也是上海人。這位張君住在羅斯福路三段,就是台灣大學正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