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講記㊹
◎ 黃錫堃總領導點傳師主講
(接上期)
《中庸》第二十八章之三:
今天下,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雖有其位,苟無其德,不敢作禮樂焉;雖有其德,苟無其位,亦不敢作禮樂焉。
這些剛剛我們研讀有提過的,有德、有位、有時,三者俱足才能制禮樂。
讀懂經句
❶車同軌:車者制度之一端,舉一以概其餘也。軌者,車輪行於地有迹之轍,而轍中間相去闊狹之度謂之軌,同也。
「車者制度之一端,舉一以概其餘也」,從車輛的長寬制度來看,古早沒有柏油路,我們看車輛在路上行駛,車輪的寬度都有正著(台語,一定、統一),路上也看得出兩個車輪的痕跡,車輪間的寬度都有統一制度;由此可看出其他的事情,這些要如何來統一、規範?從道路先作統一。車若開在轍的上面就無法行駛。
「軌者,車輪行於地有迹之轍,而轍中間相去闊狹之度謂之軌,同也」,轍就是車子走在路底的溝,都有一定的間隔,不管寬、窄的度,謂之軌,這都一樣。
❷書同文:書者字也。文者體式兼點畫音聲同也。
書就是字,而字的字體、形式,包括點、畫、聲音都有統一,每個朝代都有統一。
❸行同倫:行者所行出之禮,乃以次序之體而用之於相接也,倫者乃禮度秩然之次序,即親疏貴賤相接之禮也。
「行者所行出之禮,乃以次序之體而用之於相接也」,我們所遵行的倫理都一樣,每個時代、每個時代的「倫」都要以道為體、禮為用,禮會隨著時間而變;道與德都很抽象,而禮的展現可看出禮的意涵是什麼。仁義道德能看得出來嗎?如何顯露?就是要藉由禮來顯露,當然也包括智。禮含括行動、語言、講話,其中「講話」很重要,講話可看出一個人的修養。標準不能超過這個範圍。「行者所行出之禮」,這是行出於外的,其實禮是內與外都有,在心曰敬,在貌曰恭,人家看得到的是恭,所以恭敬是連帶關係。
做事情不能只做表面,我們在獻供時,佛規禮節中,站在什麼位置代表著那一位佛祖,這是需要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因為天不言、地不語,佛祖也是無形的,只有我們可以有化育之德,人能代天宣化、替天行道,所以我們扮演的角色要相當慎重,這才是禮。所以行出之禮的禮是包括恭與敬。
「乃以次序之體而用之於相接也」,「用之」就是要以道為體、禮為用,「道」絕對不能離開的。可以「道」為體,但不能以「德」為體,因為德是道生出來的;有的講德之用,德才能顯露出來;那什麼是德?當然要顯露在外表才看得出來,其所做所為都是德。所以這都是相接。
「倫者乃禮度」,什麼時要用什麼禮數,這是不能顛倒錯用的;在何時該用哪種禮數,就應該要用那種禮數。禮數要看場合,時間、地點、對待,這都是有個規定的。
「秩然之次序,即親疏貴賤相接之禮也」,所以秩然之次序,包括親疏貴賤相接之禮,這就是禮。這就是「行同倫」的意思。
第三節 此節證實,同軌同文同倫,正是言不議、不制、不考。雖時王不敢愚自用,雖孔子不敢賤自專也。今子思自謂當時,正以今之禮、度、文,皆文武所定,而人莫敢倍也。故有云:言作禮樂者,必聖人在天子之位。
「此節證實,同軌同文同倫,正是言不議、不制、不考」,此節就是以看得出的東西來證實「同軌、同文、同倫,正是言不議、不制、不考」,即制度訂了以後,這段時間,除了天子以外,其他人都不可以修改。
我們現在是民主時代,很多法律的規定,也是要經過立法院的通過,法律才能執行,包括司法、行政都一樣,這是有制度的,民主時代是以民主的方式來訂這個制度。以前則是由天子來訂制度,天子也不是自己就能制訂,而是由很多的參謀、百官、大臣參與來制訂這些制度,然後經過天子批准後再實施,與現在的制度是大同小異。
「雖時王不敢愚自用」,雖然是當代的皇帝,假使他沒有德性,也不敢隨便自作聰明。
「雖孔子不敢賤自專也」,雖然孔子是聖人,但因他沒有位,所以也不敢擅作主張。這分得相當清楚。
我們現在的佛規禮節若要修改,一定經過道務委員會研究之後,再由袁前人批准(講述當時),禮節才有作部分的修改。其他人能修改嗎?其他的人不能修改,否則會錯亂了,這個制度在此要深入去體會、去了解。
「今子思自謂當時,正以今之禮、度、文,皆文武所定」,子思講現在這個時候的議禮、制度、考文,都是文王、武王所定的。
「而人莫敢倍也」,因為他是時王,沒有任何人敢違背。
「故有云:言作禮樂者,必聖人在天子之位」,所以有人這樣講:制禮作樂,必須是聖人在天子之位,才能定議禮、制度、考文。
《中庸》第二十八章之四
子曰:「吾說夏禮,杞不足徵也;吾學殷禮,有宋存焉;吾學周禮,今用之,吾從周。」
孔子周遊列國,對於杞國、宋國這二個國家的夏禮、殷禮,他都很熟悉、都能講,但是還不能拿到證據去證驗。所以他講他很高興研究夏禮,即禹帝時代的禮。杞國就是夏朝的後代,武王找到大禹的後代東樓公,並封他到杞國,但後來在這個地方要找古早夏朝的文物制度,已寥寥無幾、很少了;少就無法考證,也無法證驗了。
讀懂經句
❶說:稱頌也。
「說」即是悅,很高興,稱頌的意思。
❷禮:即上議禮、制度、考文之事。
禮不管是夏禮、商禮、周禮,是上位者在講的議禮、制度、考文的事情,而這都是天子訂定下來的。
❸徵:證驗也。
「徵」即印證的意思。所講述的道理、文物是固定的,而印證則須找史料來印證,在什麼時代?什麼日子?什麼人?對當時的時代背景都要深入研究,其可信度才會高,我們才可以將這句道理講出來。
❹學:習其事也。
「學」就是要熟悉、通曉。學與稱頌(說)不一樣,學是較近代的,時間較短才學得到,雖然人物已不在,但文史都還在,就好研究了。
好比我們現在要建道史館,袁前人還在,史料就能印證,要講他本人就由他自己來講是最標準的。假如一個人已成道,由他的兒子來講還算很接近,若由他的孫子來講就離得較遠,由曾孫來講就離得更遠了;阿公長什麼樣子、阿祖長什麼樣子,可能有的連看都沒看過,要講他的事情很難講。所以較近代的為「學」,地方老一輩的都還很多,留傳下來的可信度就比較高。所以「學」為「習其事」也。
❺夏禮、殷禮、周禮:夏禮曰說,殷禮,周禮曰學,世代遠近不同而已。
為何夏禮為用「說」字?說即悅,古時二字通用;夏禮說「說」字,而殷禮、周禮說「學」字,差別在哪?是因為世代遠近不同而已。
❻杞:國名,封夏之後代為杞國。
❼宋:國名,封殷之後代為宋國。
(續下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