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2日 星期日

再探自性三寶功用 第二寶口訣


◎ 吳名

明師傳付「關、訣、印」,謂之三寶。寶在那兒呢?受明師一指,當下找到了吾人之靈明本性,即得第一寶,歷練中能由靈明本性起用,又名般若智慧;般若智慧用於觀照,又名自性覺照,般若智慧之功行,照見五蘊皆空,洞悉諸法空相,於萬境塵緣中,不染不住,常應常靜,經此慧觀之功行,光明本性得以不退轉,實得第二寶,一體一用,體用通融無碍,明心見性,天人合一,母子相會,「和其光,同其塵」《道德經.不盈章第4》,即三寶合同,經此參證,了悟三位一體,是謂「吾道一以貫之」《論語.里仁》。

無字真言亦名無上神咒,臨危默唸,諸佛聖真護佑,有不可思議大威神力,化災解危,遇難呈祥。

隱示白陽期彌勒慈尊領航承擔普度收圓之大任,以及吾人之身乃三極稟賦,無極之真為性,太極陰陽(父母)為氣稟性,皇極質形具備,生成色身;身心靈一心合三極,是人生命實相,是彌勒祖師、諸佛聖真之生命歷程,是真修實煉者的心路歷程。

無極是法身,太極是應身,皇極是報身,五濁惡世是諸佛聖真必經歷練,得以見性成佛的極地,《金剛經》中,佛說曾為五百世忍辱仙人(註1),故今得受明師一指玄,體證靈明本性,絕非偶然,是經百世千世積修般若力之道行。

師母云:「『天命之謂性』是無極,『率性之謂道』是太極,『修道之謂教』是皇極。白陽修子,身受性理真傳,三身皆俱,若當下體認信解行證『一心合三極』之道,則超生了死,回理天,面 母無生,甚而同助天盤,皆無所難矣。」《天道佛音.第七篇》

二寶無字真言,功用上名慧觀。悟道是循序漸進的,初學由理上悟、事物境上悟、因緣上悟,欲更深層契入心根探個究竟,那就要借助由體起用般若智慧觀照之功行,故《心經》云:「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今時科技發達,天涯若比鄰,人心沉迷電子遊戲,華服、美景、美食行銷成功,使人樂不思蜀。人之氣稟有善惡優劣及累世積習成疵,物欲、氣稟兩大障蔽,末法修士依憑什麼力量可由萬象中超氣入理呢?性理心法之修持,還是要由體起用般若智慧觀照,古今諸佛聖真皆有共證哩!

六祖大師云:「摩訶般若波羅蜜,最尊、最上、最第一、無住、無往,亦無來,三世諸佛從中出。」《六祖壇經》六祖大師讚嘆地說:苦海波濤,勇渡到彼岸,了生死、出輪迴、成佛成道的大力量,就是大智慧;最第一無上尊貴的大智慧是無形無象的,惟有從自性中生發於用,又名般若智慧,過去、現在、未來的仙佛聖真,皆以大智慧觀照心行得證聖果。

記得後學求道時,初聞點傳師口述恩師住世時,慈悲教導初學「放下」萬念,二六時中,行住坐臥,意守玄關。後學依法行持,無意中體證靈靈明明本性,法喜不可言喻,心想這就是了!殊不知參與修辦,聖凡兼顧,不知不覺煩惱憂愁擾心,清明不再;光明與黑暗,心境上落差太大,翻閱經典尋求聖解而不得,後學請示張文運道長慈悲開示:「靈明本性何故退轉?」道長慈悲提起筆寫了四個大字:「六塵非有。」道長默然無言不作解,表示心法領域是靠自己去體證的。

低頭細參六根對六塵,著境生心,那麼以何法究竟勘破六塵非有呢?遲鈍的後學歷經魔考、病考的磨難,困境至絕處,才激發般若觀照至心根,照見根塵作用緣生緣滅無有實性,豁然了悟六塵非有、五蘊皆空。真是「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註2),原來「真經不在紙上」,是在慧觀之心行,「達摩西來一字無,全憑心意用功夫」,指的是由體起用慧觀之功行,內外明徹了,不住不染,真性常應常靜,因此參透了無字真言即是一部無字真經。

般若慧力之生發,即是煩惱轉化成菩提,覺道的契機。依據古聖仙佛之智德慧觀,儒曰:反省、慎獨;佛曰:觀照;道曰:宏觀與微觀,三家詞異義同,心行之功夫出自於本覺,覺之生發小至大,慧力亦有深淺,皆是修道之過程,三家有互補之作用,缺一不可。三綱五常、五倫八德,人倫入則孝,出則悌,是修身入世之基礎。無明妄想、堅固的我執,則非大智慧觀照至心根,無以勘破累世無明,化縛解纏。若談「道」,後學參學《道德經》,隨著老子的引導,慧觀更開闊了,由小我(自性)提昇至大我(道),逐漸契入「道」的浩瀚無邊之本體,領悟「道」妙用無窮,而由衷讚嘆;經老子闡明,才知「道」、人、群生是民胞物與,原來「道」包含這麼偉大的內涵,是如此浩瀚深邃,每閱讀一篇,就有無限驚奇發現!
老子從「道」無形之本體生發開展,至萬有,萬物欲歸根復命於一,「道」在身曰:「谷神不死。」《道德經‧谷神章第6》受明師一指玄曰:「孔德之容,惟道是從。」《道德經.從道章第21》縱觀整體理路之發展,才發現老子闡述三極之理竟然隱含三寶涵義,精湛析明,微妙玄通,雖深不可識,不外乎自性中本自具足,塵染盡淨,靜心參一參,即可契合真道。老子以大智若愚處世風格,確為三寶心法作了詳細的解析,引人心領神會,法喜油然而生。老子倒騎青牛出函谷關,留下《道德經》五千言,原來是天意,也是應末法道開普度,解開三寶真相,為無數修子提示歸根復命之途徑,後學由衷感謝 天恩師德。

故大善知識研讀五教經典時,不作比較;古聖仙佛奉 先天老母之命,降生各地,肩負時代之使命,應世對機而說一切法,教化眾生,老道長曾云:「法無高下,應機則妙。」

達摩祖師由中國返回印度途中,遇到一位楊衒之太守,一番對答,留下一個預言,後人記錄在《景德傳燈錄》,千年無人可解,直到大道普傳的今日,從一貫道三寶能意會其所指。

江槎分玉浪,管炬開金鎖;五口相共行,九十無彼我。

「江槎分玉浪,管炬開金鎖」,達摩祖師預言將來大道普傳,如江上木筏(小船)乘風破浪而行,代表到處是家庭佛堂,度化有緣人;求道時,一小管火炬點上母燈,明師一指玄關,打開佛性金鎖,亦名無縫鎖,唐朝雲居戒禪師則直接講:「玄關金鎖,百匝千重,陷虎迷獅。」

「五口相共行」,達摩祖師以此預言,將來明師傳口訣是五個音,這五個音裡代表眾生生命實相,由無極而太極、皇極,三層稟賦,身心靈一心合三極;修辦者的法身、應身、報身三位一體,相依相行,共同承擔彌勒祖師、師尊、師母普度三曹、收圓九六、歸根復命之大悲愿行,無字真言參透了,即是一部無字真經。

「九十無彼我」,九為乾陽,乾三連,坤六斷,先天卦一轉,離中虛,坎中滿,一點真性寄在六根門頭,見色聞聲,元神轉成識神,俗稱三魂七魄加起來是十,有幸遇明師一指玄關,得了道,老子曰:「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道德經.玄德章第10》也就是後學求道時,聽點傳師口述恩師住世時,慈悲教導初學學習放下萬念,「二六時中,行住坐臥,意守玄關」,若是腳踏實地真修實煉,去物欲氣稟、貪嗔癡慢疑五大病根,再掃三心飛四相,致無人我相,無眾生壽者相之時,佛性才得以顯現,故經云:「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金剛經.如理實見分第5》

師尊云:「為師所傳關、訣、印三寶,本為千古不洩、非人不傳之秘寶,乃是諸法之王,普被三曹,總攝上、中、下根之心法。」


註1:《金剛經.離相寂滅分第十四》:「須菩提!又念過去於五百世,作忍辱仙人,於爾所世,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

註2:原句出自宋朝詩人陸游的〈遊山西村〉:「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話大德張老前人

◎ 劉黃河點傳師   邂逅 我們的大德張老前人,與後學的首次邂逅相遇,因緣可謂奇特,在那時之前,我們從未謀面,素昧生平。 那是後學退役後的事,後學工作於新店二十張路的一家公司,這公司的總經理也姓張,也是上海人。這位張君住在羅斯福路三段,就是台灣大學正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