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25日 星期日

中庸講記之九(中)


◎ 黃錫堃總領導點傳師主講

(接上期)

依經演繹


1.以是知有之本於無,生於無也。有者,顯也。無者,微也。有無微顯,本自同源。達其微而不達其顯謂之「素」,有體無用。達其顯而不達其微謂之「偏」,有用無體。此兩者,皆落於一邊而不中者也。而執象,頑空者,可以知所返矣。《理數合解‧中庸解》


「以是知有之本於無,生於無也。有者,顯也。無者,微也。」有的根本是由無生;有是看得見的東西,是道之用;無就是微也,所以「有無微顯,本自同源」。

在佛家講的道理就是「空」,佛家有句道理:「離四句、絕百非」,一般在講佛家經典時,都說佛家的道理有夠玄妙,後學就請教說:「玄妙在哪兒?」答說:「空。」而儒家的道理都說「有」。這裡的「四句」就在說「空、非空、有、非有」;若執著這四句,則什麼道理都會在這兒打轉。

佛家的道理聽起來都是空理,有夠玄妙;如來佛祖告訴我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金剛經》,這句道理要如何解釋?相都是虛妄的,凡相都是不存在的。所以才又說:「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金剛經》,道理就在此。

明末清初,顧亭林這代的隱士談論空理,說空就像一個桶子一樣;這桶是空的、那桶是有水的,無水就是空,有水就是有,將裝水的那桶倒在空的桶子,換這個桶子是有,那個桶子是空,變來變去都一樣。這個道理在啟示我們:沒有答案。目的是要體會什麼?如來佛祖悟道時講:「大地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只因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每個人都有佛心,每個人都無欠缺,都有完整的本性;但是為什麼會變成凡夫呢?是因妄想與執著。妄想什麼?妄想「有」,而修道人是妄想「空」。所以後來禪宗研究道理,就不講這些「空」,而講「離四句、絕百非」,就是「直指人心,見性成佛」。我們今天讀這篇道理要了解,到最後都是要講到自身,我們一定要能體會,所以「有無微顯,本自同源」。

「達其微而不達其顯謂之『素』」,這不是「素其位」的「素」,這裡的「素」是「空」。我們一直在研究,就是要體會微妙的道理,但很可惜沒有實地去做。顯就是要顯露、要做出來,人的語言、行為,都是顯露,要將奧妙顯露於自身,才有所得、才是實學。達其微而不達其顯是空,「有體無用」,體有守住,但沒有去用,如同寶貝在自身卻沒有去用,等於沒有寶貝一樣。

「達其顯而不達其微謂之『偏』」,「偏」即偏差之意;「有用無體」,如同人有體無骨,站不住,無法立身,無法頂天立地,這就是「偏」。「此兩者,皆落於一邊而不中者也」,以上兩者都是偏於一邊,無中道。偏就是執象或頑空,修道若達其顯不達其微是偏,這是執象;達其微不達其顯是素,素就是頑空,所以修道不能執象,也不能頑空,這是北海老人在《理數合解》中講的。「而執象,頑空者,可以知所返矣」,提醒這些執象的人、頑空的人,大家要知道回頭,要知道找自己的本源、根本,不要再迷下去。

2.夫婦雖可以與知,而不常知者,乍起乍滅,自具良知,而自昧良知也。夫婦雖可以能行,而不常行者,情移境奪,自具良能,而不率良能也。(李二曲口授)


李二曲,是康熙時代一位對道理相當有研究的人。《理數合解》有個註解是以他的作品來解釋,此人很出名,康熙皇帝想收買他的心,但他堅持不下山;目前道場也有很多道理,是引李二曲的道理在講。

「夫婦雖可以與知」,人的天性都一樣,聖不增、凡不減,因為人有良知,所以可以與知。「而不常知者,乍起乍滅」,無法常知,就是因為人的良知若存若亡;人最大的缺點就是這點,一會兒有真知,一會兒沒有真知,這個真知就是良知良能。確實我們有時都沒有去運用良知良能,「而自昧良知也」,自己埋沒本性,良知就是本性,主要是因為我們「無常」。

「可以與知」,能知道天地造化最奧妙的事情,從祂與我們自身發出來的,夫婦之愚可以與知,我們自己很了解人的起源是怎麼來的;對我們來講,生命的根源最透徹就是我們那個玄妙,講起來是生而知之。《理數合解》中說:「二五合時周性命」,二五合時就是生命的根源,是在講陰陽,包括男女夫婦,這都在二五裡面。生命的根源,我們都能與上天配合創造出來,這個玄妙怎會無常?接下來這句道理就是講無常的原因。

「夫婦雖可以能行,而不常行者」,人是五常俱備,然而我們做得到的事情,為何卻不去做?因為「情移境奪」,就是因為私情、偏心。若一片公心,能與天地合一;若為私情、為境(六塵)而左右我們的本性,就如喧賓奪主、六賊劫佛,佛祖被控制住,本性像傀儡,眼睛叫我們看那裡,我們就看那裡,自己無法調整自己。我們五常俱備,有能力卻不去做,原因就是「迷」。

「自具良能,而不率良能也」,所謂「率性之謂道」《中庸》,但本性卻無法引導我們照此路而行,這是很可惜的事;所以人才會常沉苦海,流浪生死,原因即在此。我們現在回想自己的病因,就可以了解病因在此。

(續下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話大德張老前人

◎ 劉黃河點傳師   邂逅 我們的大德張老前人,與後學的首次邂逅相遇,因緣可謂奇特,在那時之前,我們從未謀面,素昧生平。 那是後學退役後的事,後學工作於新店二十張路的一家公司,這公司的總經理也姓張,也是上海人。這位張君住在羅斯福路三段,就是台灣大學正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