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錫堃總領導點傳師主講
(接上期)
3.孟子曰:堯舜之知而不徧物,急先務也;堯舜之仁不徧愛人,急親賢也。《孟子‧盡心上》
「徧」,解釋為普遍之意。孟子說,堯舜有至高的智慧,但天下的萬事萬物,包括虛空,卻無法一一去了解,而是用理氣推論。聖人無法徹底知道所有的事情到一清二楚,那誰會知道得一清二楚?《孟子‧盡心下》:「聖而不可知之之謂神。」可能神知道,但神也不是一下就知道,就像現在要查電腦需透過網路才知道、才能解答,但神的速度可能快很多,所以沒有一個人是任何事情都知道的。
無法了解要怎麼辦?其智慧要用在那裡?因此聖人開示我們:「聖而不可知之也」。後學引用這道理來證明,聖人知道什麼本,什麼是末,知先後次序,所謂「知所先後,則近道矣」《大學》。聖人無法每一件事情都了解透徹,但知道「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大學》,要從明明德做起,因為這與我們的生命有關係、與我們的生死有關係、與我們的輪迴有關係,所以知道須先光明本性,第二步再來打算其它事情。光明之後,就知道要怎樣來修身,知道要怎樣齊家、治國、平天下,知道這些道理;當然,還有格物、致知、意誠、心正,八條目的道理就是這樣來的。知道做事的先後順序,最要緊。
我們今天選擇修道是最有智慧的,這是上天的慈悲,也是師尊、師母大恩大德,以及所有前輩者的大德,讓我們知道做人要修道,否則白白做人很可惜;所以修道要先明明德,先光明本性,這是首要工作;「急先務也」,也就是最優先的次序。
「堯舜之仁不徧愛人」,堯舜的仁德是從家庭先做起,其孝順父母,到老都還很孝順,這是很不簡單的事情。所謂的不偏愛人,是指無法像墨子所說的能兼愛天下所有的人,而是有優先次序的。
「急親賢也」,第一步要知道倫常的道理,知道父子、君臣、朋友……,這五倫之德,知道如此的順序,要從親人來度起。相信當我們得到道之寶貴時,無論點傳師或壇主都會告訴我們要度人,而我們第一就會想到家庭,家人願意接受時,就從這裡成全起;家人之後,再度別人,即度親化友,通常不會先度別人。像老一輩都會想到先度自己的兒子,若是兒子先得道,就會想度爸爸、媽媽來拜拜,都是從家庭先度起,這就是「急親賢也」。先度親人,再度其他周遭的人,有優先次序的。人的力量是相當有限的,若想要以個人的仁德普遍天下,這是做不到的;做不到,那就要先找出一個優先次序出來,所以聖人之仁不徧愛人,急親賢也。
4.綿綿聖學已千年,兩字良知是口傳。欲識渾淪無斧鑿,須從規矩出方圓。不離日用常行內,直造先天未畫前。《王陽明全書·別諸生》
「綿綿聖學已千年」,聖人所傳的道統,即道脈流傳綿綿不息,即《道德經》所說的:「綿綿若存」,生生不息已好幾千年。
「兩字良知是口傳」,王陽明引用孟子的良知良能,是口傳的,只能意會,非文字能傳;很多道理只能意會,要以智慧去體悟,舉一反三去推理。所以說「明師一指」是「見性一轉三千卷,了意一刻百部經,迷人不識西來意,無字真經世難尋」《達摩寶傳》。無字真經世間難尋,要識得西來意;佛祖為了一大事因緣,才來開佛知見,這就是口口相傳。自性都是口口相傳,正所謂「佛佛惟傳本體,師師密付本心」《六祖壇經》。
「欲識渾淪無斧鑿」,「斧」是斧頭;「渾淪」是指本來的面目(即如以前談過的《莊子‧內篇‧應帝王》裡渾沌的故事),我們要識得本來面目,本性由先天來,是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自性是無污染的。
「須從規矩出方圓」,規矩是法,法是方法,規矩是一種器具。比如經典也是規矩、語言也是規矩、口傳也是規矩,理與法中,規矩屬法。有一個器具──規或矩,讓我們找出方法,才知道什麼是圓、什麼是四角。
「不離日用常行內」,將此道理顯露在日常生活中,不離日常生活,即夫婦之愚;為人處事是日常生活,倫常之道也是日常生活,將倫常之道推演到日常生活的為人處事,不離衣食住行,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這都是人的根本。
「直造先天未畫前」,伏羲一畫開天,在未開天前,我們本來的面目是什麼樣子?從日常生活中就可以顯露出來,所以前輩者常告訴我們:「做事情要用先天心,不要用後天心。」然而我們現在都有所偏差,為人處事都用後天心,內心中想著某某人對、某某人不對,某某人有偏差,某某人沒有偏差……,都是用後天心在做評斷;我們一定要用先天心,來引導每個人,以公心做事。雖然「天上事,人間做」,我們為上天做事,都是天職,我們應該要聽上天的話來做事才對,但我們常常還是用後天是是非非的心,這都不對;想帶人回天,但恐怕連自己都回不了,自己的目標在那兒都搞不清楚。因為平常太忙,思考方向有所偏差,只著重於參班,不知內聖工夫要怎麼做起;這個道理就是引導我們正確的方向,讓我們知道原來修道在日用常行內,這是很重要的課程。
日用常行中,這就是道,我們時常說我在辦事,要知道辦事就是辦道!若不以道心辦事,而以後天心在評論對與不對,一句來,一句去地批評,那道又在那兒?我們須了解本來的面目就是在這個地方。
5.從天地之道,費而隱處,略借鳶魚以指點,使人知天地間,皆道所充滿,無絲毫欠缺。可見人無時無地不在道中,當須臾不離,屋漏不愧,則人心與天地之道,渾合無間,同一費而隱時,宇宙即吾心矣。《四書說約》
「從天地之道,費而隱處」,天地之道非常玄妙,其化育運行,即如孔子所說:「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論語‧陽貨》,確實都是不可思議的。
「略借鳶與魚以指點,使人知天地間,皆道所充滿,無絲毫欠缺」,即藉老鷹和魚來指點我們,使人知天地間,皆道所充滿。老鷹如果無道,則無法在天上飛;魚如果無道,也無法在水中游,因為牠們都充滿了道,無絲毫欠缺。我們人也是沒欠缺的,我們有欠缺什麼呢?缺錢、財?我們其實沒缺少什麼。每個人在日常生活中就這樣過日子,沒欠缺什麼;只要盡我們的本份,一枝草,一點露,除非背道而行則無話可說了。
「可見人無時無地不在道中」,讓我們體悟到,既然鳥會天上飛,魚會水中游,人會走會跑,有這個生命可以活下去,都是有道的存在。「上下察也」,就是讓我們體會這道理。
大家想想,為什麼這章要引用《詩經》這句道理?這是文王在周朝祭酒,祭拜的時候所用的道理,這是在講君子的心;君子之道雖是很平凡,但若提高境界,是能飛天潛地,整個虛空都包含在其中,意即若有修道,人雖很平凡,其本性與天地同在。
「當須臾不離,屋漏不愧,則人心與天地之道,渾合無間」,人若不離開道,相在爾室,屋漏不愧(註),這是指人在暗室做事能問心無愧,則與天地同一個境界。「同一費而隱時,宇宙即吾心矣」,君子之道費而隱時,這就是宇宙即吾心矣,宇宙都包含在我們心中。
6.夫婦知能,便是道之發端,即從夫婦居室上做起,便是造端,若此處忽略,則自壞其端,便是不能慎獨。(李二曲口授)
「夫婦知能,便是道之發端」,夫婦之道,要知道並做到;要做到什麼?範疇是非常廣的;夫婦是人類的根源,由此開始推演思考。「即從夫婦居室上做起,便是造端」,一個人修道要從居室做起,要有規矩,所以夫婦要相敬如賓;人會放肆,都是在暗室中放肆。比如夫婦之間修道,有時先生不修或太太不修,都是因為對於另一半的反感,認為修什麼道,脾氣、毛病、缺點都還有,雙方無法調和;在暗室中就容易放肆,老毛病都出來了,說話也不一樣,不像正人君子在社會上彬彬有禮;所以說心思言動,這是我們常常沒做到的地方。
後學自從太太走後才體會到,反省自己很多都沒做好,做錯了很多事;太太在的時候,後學講話常馬馬虎虎,現在想要糾正,沒對象了!所以我們要知道珍惜,如果沒珍惜,這修道工夫都沒學起來。生活之道是要從居室做起,心思言動,我們在這地方都容易放肆。所以有的太太為何會跟著修道?有的先生為何會跟著修道?因為道在居室,我們修好心思言動,若能在這些地方做好,這就是造端,而另一半也會有所感動。
「若此處忽略,則自壞其端」,若在此處疏忽,不加以拘束時,就放肆了;講話、思想、動作,很多方面都放肆,則原形畢露,就自壞其端。「便是不能慎獨」,修道人慎獨的工夫,是在夫婦居室中培養起來的,這很重要,修道要在這地方好好訓練,訓練得好就是合乎標準了,也就是有君子之道,亦即「君子語大,天下莫能載焉;語小,天下莫能破焉」,我們想想這道理,自己有沒有做到?
雖然今天所講的都是日常生活中的人道,然而最主要是要顯露自性的玄妙、奧妙,我們都是從天上來的,我們要體會這個事情。
7.費則普傳。隱則單傳。《中庸淺言新註》(呂祖註釋)
「費是普傳,隱是單傳」,呂法律主整篇道理都在講自性相關的事,不談俗事,這是引導的方向。後學準備的這些資料,都是我們在修辦道中應用得到的道理,提供大家作參考。
註:出自《中庸》。《詩》云:「相在爾室,尚不愧于屋漏。」故君子不動而敬,不言而信。
(全文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