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27日 星期二

燒香的意義與感應


◎ 陳哖

編按:本文為作者於開班時,和壇主們分享個人對燒香禮的體悟。

諸位都是老道親,又是壇主,當然都明白「燒香」的意義,要不然每天早晚燒香,早就「燒膩」了,哪會那麼虔誠地又拜又叩頭,從不間斷?但是,正如孔聖夫子所說:「溫故而知新」《論語‧為政》,今天我們就藉著這個機會共同互相「溫故」一下。

「燒香」是從古代流傳到現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燒香禮儀。把香點燃,向佛祖、神明祈求時,感覺香一暗一明像電波一樣,似乎可傳達到天聽。後學以曾風行台灣的大家樂、六合彩事件比喻,在當時賭客們也是到處燒香求神,每遇到廟或是百姓公祠(又稱萬應公、大眾爺等,名稱不一,所奉祀的都是無人奉祀的鬼魂,屬於「陰廟」),每一個人都是3炷香舉起,無所不求,就希望中獎大撈一筆,不勞而獲;其中或許有的真中了獎,但往往卻是惹來橫禍,最後甚至變得家破人亡、妻離子散;有的燒香卻沒中獎之人,就把平常所供奉的神明損毀,或是把神像丟到臭水溝裡,像這樣貪迷者,自造無邊罪業,有一天終會後悔莫及。

我們都知道凡人跟佛的差別,在於「悟」跟「迷」。所以一個修道的人,當是以恢復本性光明為目的,正如孟子所言:「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孟子‧告子上》把上天所賦予、我們固有的天性良心找回來。但說起來簡單容易,做起來可不簡單!舉個例子來說,曾經有一位壇主,有時事情很忙,就叫小孩燒香;可是電視節目正精彩,小孩子當下被迷住了,就很不願意燒香,進而表現出一副很不高興的表情,可是也不敢講他不要燒香,於是就聽到小孩在叩首時,聲音很大。如此一來,氣恨之心波就隨著香煙像電波飄散,以後就有了這份不高興燒香的紀錄。就像現在錄影紀錄一樣,我們所有在後天不知不覺的過錯,如:對待父母、公婆不孝不敬、態度怠慢無禮;或是知錯,但卻一錯再錯而不知懺悔……,等我們有一天離開人世回老家時,也可以看到在世之時的一舉一動全部重播給我們看。

曾經聽過一個故事,有間地方大廟要做三天清醮,請人來作法事;做到一半之時,忽然天色變暗似要下雨,而此地要下雨前,就會有很多鳥類飛來飛去。作法事的人心想:「家中在戶外曬的藥材,若是沒有收起來,一定會被滴到很多鳥屎。」這樣的念頭一直縈繞在心中不去,可是同時還是得繼續在醮場作法事,就成了「心神不合一」;雖然手捧糖果、花、祭品,祭拜祈求,心中卻直想著藥材滴鳥屎,那所祭拜祈求的,不也隨著心念而混雜了?如此當然難有靈驗了。所以燒香的人,第一要心神合一,不可亂想亂求。

後學有一個自己親身遇到的例子,民國72年(1983),後學還住在鄉村,也尚未設置佛堂;每天定時5點鐘起床,做好家事之後,都要到田裡採竹筍(農曆4月開始是竹筍生產季節)。有一天,曾昔點傳師到後學田園裡,說某月某日早上要辦道,叫後學到土地公廟去度一位太太到佛堂求道。

後學問點傳師︰「那位婦人貴姓?叫什麼名字?」

點傳師回答︰「不知道,妳自己去看就知道了。我注意了很多天,你們庄裡那間土地公廟,每天都是那位婦人在打掃的,她也很虔誠地燒香拜拜;像她這麼誠心的人,一定很善良、根基不錯。妳若是有空閒時間,就到土地公廟度她來佛堂求道,不要忘記啊!某月某日早上辦道,一定要帶那位太太到佛堂求道。」

聽了點傳師的吩咐和叮嚀,當然得找時間去看個究竟。到了土地公廟一看,果然見到了一位太太,她名叫阿月。後學問:「這間土地公廟,每天都是您來打掃、燒香、敬茶嗎?」

阿月說:「是啊!」

後學跟她說聲︰「謝謝。」因為後學從來很少走到這間土地公廟打掃、燒香。看阿月這麼虔誠,怪不得點傳師要我去度她求道。

後學問阿月:「您這麼誠心,我帶您到大一點的佛堂拜佛祖好嗎?」

阿月馬上答應說:「好啊!拜拜我最喜歡,看哪一天帶我去,我一定跟妳去拜拜。」後學就跟她講了地址和日子。

阿月很高興地說:「那戶人家我知道,我一定會去的。」

回到家,後學滿心歡喜,因為今天度到人了;也跟先生商量請假,告知某日要帶阿月到高太太家求道(高太太即曾昔點傳師),先生問:「妳要帶哪位阿月求道?」

我說︰「就是廖毛的太太阿月。」

先生聽了我的形容以後說︰「妳錯了,她先生不是姓廖名毛。她先生是抓鰻魚的,大小魚都抓,她也在幫忙賣魚。妳何德何功?擔得起嗎?」

聽到這裡,後學像一桶冰水倒到頭頂般全身發涼︰「怎麼辦?阿月是賣魚的!」

後學生意做完收攤回家,馬上到點傳師家,報告:「您要後學度人,後學有去土地公廟度她了,她名字叫阿月,一聲就答應要來拜拜;可是她先生在捕魚,而她是賣魚的,請點傳師慈悲!我擔不起啦!」

曾點傳師非常慈祥地安慰後學:「妳放心,我會燒大把香求 上天老母慈悲,求師尊、師母慈悲,若她求道機緣尚未成熟,請另覓時機安排。」後學聽到這裡就安心多了,可是也很好奇:業障深重、祖德不好、佛緣淺薄的人,真的無法來求道嗎?好吧!到時候再看個究竟。

辦道當天,9點開始獻供,後學負責端果;到最後兩盤水果時,求道人來了。迎面看到阿月,心有罣礙的後學,四肢都不自在了,全身發冷,心想這下慘了:「她有善緣,我卻無德啊!」

獻供完畢,就接待新求道人報名,然而阿月卻拉著後學往另一方向走,告訴後學說:「阿哖,對不起,我不能拜佛祖了,因為我公公今天做忌日,每年的這一天都是兄弟姊妹一起聚餐,我先生他們三兄弟輪流當廚師;原本今年沒有輪到我們,我才答應妳要到佛堂拜拜,可是半夜我們家老三的太太上吐下瀉,現在人在急診室,打電話要我這做大嫂的幫他們煮菜,所以我得回去煮菜了。下回若是有要拜佛祖再通知我一聲,對不起啦!阿哖。」說完匆匆就回去了。後學心有罣礙,而阿月的求道機緣也未至,沒想到這件事就如此撥轉了。

我們要體會「道」是那麼地寶貴,大家想想我們是不是很幸運?我們沒有受到阻礙就求得大道,更應當快快修道,莫待老時空煩惱。《賢良詞》云:「世事如花開易謝,光陰似夢不能留;昔日容顏今日老,今日容顏易白頭。爭名奪利成何用,勞碌奔走苦憂愁;一朝大限無常到,萬般事務一齊丟。不知修行錯過了,一失人身幾萬秋。」而後學更覺得,能有一間佛堂是上天最好的恩賜,早晚能燒香祈求 上天老母慈悲,眾生免劫;不如意時,也可以求 上天老母、仙佛慈悲增智慧,讓我們逢凶化吉。

一般人若是不明白燒香的意義,雖知「齊明盛服,以承祭祀」《中庸》,但是對於神明,看也看不到,又不知道燒香的意義,雖然禮拜叩頭如儀,但心裡頭卻僅有著「敬鬼神而遠之」的空洞感覺,甚至有心不在焉的事情發生,這是千萬不可的事情;久而久之,祭祀上天、禮敬神明就容易流於形式。禮節雖會隨著時代調整、改變,但燒香的意義與禮拜時的誠敬卻是不變易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話大德張老前人

◎ 劉黃河點傳師   邂逅 我們的大德張老前人,與後學的首次邂逅相遇,因緣可謂奇特,在那時之前,我們從未謀面,素昧生平。 那是後學退役後的事,後學工作於新店二十張路的一家公司,這公司的總經理也姓張,也是上海人。這位張君住在羅斯福路三段,就是台灣大學正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