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28日 星期一

中庸講記之十七(上)


◎ 黃錫堃總領導點傳師主講


《中庸》第十九章:
子曰:「武王、周公其達孝矣乎?夫孝者,善繼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春、秋修其祖廟,陳其宗器,設其裳衣,薦其時食。宗廟之禮,所以序昭穆也;序爵,所以辨貴賤也;序事,所以辨賢也;旅酬下為上,所以逮賤也;燕毛,所以序齒也。踐其位,行其禮,奏其樂,敬其所尊,愛其所親,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郊社之禮,所以事上帝也;宗廟之禮,所以祀乎其先也。明乎郊社之禮、禘嘗之義,治國其如示諸掌乎!」



《中庸》第十九章(一):子曰:「武王、周公其達孝矣乎?」


第一節  言武周為世人所稱讚之孝,能體道盡倫,隨時盡制,而無絲毫之不合乎人心者,殆所謂天下萬世通稱為孝而無異辭者也。


「言武周為世人所稱讚之孝,能體道盡倫,隨時盡制」,為什麼說「盡制」?制的意思是制禮,符合準則、規範。以前老前人說規範,我們現在研究這個道理也說是準則。孔子在《論語‧為政》說:「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矩」字,周朝即說是「制」字,也就是制禮,要符合禮和規矩的意思。

「而無絲毫之不合乎人心者」,其舉止、言行、應對進退,都合乎每一個人的心,都是與大家一樣的心。

「殆所謂天下萬世通稱為孝而無異辭者也」,殆是大概、就是的意思;「稱」不是名稱的意思,而是稱讚之意。此句是說,就是因為這樣的原因,天下萬世皆普遍稱讚他的孝,無法再以別的言辭稱呼他。

「制」是有為的,還是自然的?「制」本來就是有為的。十七章有提到舜帝大孝,為何在此章也寫大孝?在二十章時會講到「生而知之」,在舜帝時,既沒有制度也沒有規範,但是他自性的流露就會孝順父母,這就是「生而知之」,非「學而知之」;而武周是依著制度在做,是「學而知之」,與舜帝相較,則不能說是大孝。只是大家會覺得武周的孝已都符合規矩、符合禮,此節的綱領即在說此原由。為何他所做的都符合規矩,下節即會提到。

《中庸》第十九章(二):
夫孝者,善繼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


第二節 申明武周之先人在世不必有此志,凡理之所當為,時之所可為,又分之所得為,而吾為之。能於先人之志,體貼入微,而隔世相感者也。也不必先人在世有此事,凡準乎先天之理,合乎當然之道,又不背乎人心之所同,能於先人之事,發揮盡致,而易地皆然者,此所謂因時盡分,一本天理之自然,能傳之天下後世為不易之道。


「申明武周之先人在世不必有此志,凡理之所當為,時之所可為,又分之所得為,而吾為之」,這一節是在說明武王、周公的先王還在世時,因時空不同,他們不一定有這樣的志向;如同上回有講到的,為何到武王時才扶周伐紂,而以前沒有這樣做?因機緣尚未成熟的關係。所以說照天理而行,是可以這樣做的。「時」即時勢,也就是指時機成熟的話,是可以這麼做的。「分」即分內,也就是能力範圍所能做得到的,我就要做。

我們所講的道理,有很多是我們自己做不到的,即使做得到也還不完美;就像我們常言要「人飢己飢,人溺己溺」,又教人要有慈悲心,想想我們有做到嗎?當別人在落難時,有像我們自己在落難時嗎?別人在痛苦時,我們有感同身受嗎?有苦民所苦嗎?自己做不到的,卻叫別人做,講這種話怎能起得了作用呢?然而有鼓勵作用嗎?有的,也只是剎那間激起的善念,一下子又會被外圍環境所淹沒了,結果善心就忘光光了。

所以,「又分之所得為,而吾為之」這句道理,對我們修道是相當重要的關鍵所在。當我們在講道理時,要講我們做得到的比較好,就是在我們能力範圍所及又做得到的;道理不能說得太滿,原因就在此。要考慮到這句道理或許我們做得到七、八分,但別人只能做得到三、四分而已,所以我們還是要以別人所做得到的極限來講,這就是「分之所得為」。在道場,有很多是鞭策、激勵的話,有的人在接到任務時,會搖頭懷疑這事怎有辦法完成?使得下此指令的人,有說等於沒說一樣。

此段道理是說,先聖先賢們所說的道理,都是他們本身有做到才說的。當我們在看佛家的《金剛經》或大藏經的經典,會喜悅自己的悟道,其實這些經典都是在講給高僧聽的,我們又悟到了什麼?內行的說給內行的聽,其感受是無法以語言、文字表達,只能意會,要修持到那個境界才能慢慢體會到,我們所悟的,往往只是皮毛而已。我們現在在做的,是儒家所講的道理,孔子及所有先聖先賢們所說的道理,這些都是我們做得到的,絕不會說人做不到的道理,只在於本身做不做而已。儒家跟我們說一個標準,我們一定要去做。

「能於先人之志,體貼入微,而隔世相感者也」,「體貼入微」是一句成語,此處解釋為傳承的意思,亦即對於先人之志向能傳承得非常周到;雖是隔了很多世的事情,或許是阿公做的,或許是爸爸做的,雖然他們已經回去了,然而在世的子孫都能感受到當時他們奮鬥的歷程;就像道場很多前輩者都已歸空了,但我們也都能感受到他們所做過的事情,所以會認為我們確實也應依循著他們的作為。

「也不必先人在世有此事」,以前的人不一定有做過這件事情。「凡準乎先天之理,合乎當然之事,又不背乎人心之所同」,「準」是準則,有依著先天之理的準則行事,這就是會做又能夠做得到,亦即「當然之事」,大家也都能接受。

「能於先人之事,發揮盡致,而易地皆然者」,「易地皆然」是說就算換個地方也都是一樣的。《莊子‧內篇‧人間世第四》:「夫事其親者,不擇地而安之,孝之至也。」意思是說,事奉雙親,是不選擇時間、空間及環境,都能安慰敬順,這是孝之至也。比如我們事奉父母,當父母還健康時,我們認真賺錢,希望有天能帶他們出國玩,這就不是「不擇地」了,這是有個慾望在;其實也有不必花錢的作法,例如隨時都能帶他們到河濱散步,這是最孝順的、以目前環境做得到的;即時行孝,不必等到有錢才盡孝,這就是所謂「不擇地而安之」。這是莊子引孔子的話做解說,大家覺得這樣是不是做得到呢?儒家的道理是每個人都做得到的,隨時都能變通,能力範圍內,因時制宜;如十條大愿的「量力而為」,有多少力量,做多少事,隨時都能做到,不困難,又不必勉強。

「此所謂因時盡分,一本天理之自然,能傳之天下後世為不易之道」,因時勢而照我們的本分去做就可以了,修道要修得自然;道法自然,這是千秋萬世不變的道理。所以「善繼人之志,善述人之事」,在講的就是孝。

讀懂經句


孝:實貼武王、周公說。

此處要談的是武王與周公的孝。

善:隨時變通,因時制宜之意。

善是隨時變通,因時因地因人都不一樣;什麼時間要用怎樣的禮節,是有規定的,「禮儀三百,威儀三千」《中庸》,都在此範圍內;但又隨時在變動,如同我們現在的《暫訂佛規》一樣,在鄉村與都市,獻供是不一樣的(盤數),隨時變通,可因時制宜。

《禮記‧曲禮》:「禮從宜,使從俗。」「禮」是有規範、有基本準則的;「宜」就是符合最基本的準則;什麼時候適合什麼樣的禮,就可以用。「使從俗」,意思是使用時,因地方不一樣,就像先天單位分八區,因人的習性、地方風俗習慣,有種種的差異,而無法劃一,若要統一來辦,道務未必推動得出去。所以要依各地方能適應的方法,這才是禮。因此「善」就是活潑應用,修道也是要活潑應事。

繼:承繼也。先人之志未遂,而後人以成就之為繼。

「繼」就是古早的祖先、歷代先王未完成的事,由後人來完成。上章提到王季、文王未完成的事由武王來完成,這就是「繼」。

人:指先人也。

以前的人,包括先聖先賢、祖先。

志:是存諸心者。而先人之欲為者,謂之志。

「諸」是介詞,是「之於」二字的合音。

「存心」與「存之於心」是不一樣的,「存心」是抽象的,「存之於心」是不抽象的。有很多道理讓我們感到很抽象,例如我們常在講仁義道德,到底仁義道德是什麼?好像變成一個口頭禪;而仁義道德是要怎麼做?要用心來做,有做出來才能展現出來。很多道理都很抽象,若只是講,就不實用了。

「而先人之欲為者,謂之志」,其志向是歷代先王想要完成,但尚有未完成的(還沒全部完成)。

述:傳述也。先人之事可法而遵行之,則謂之述。

我們可以效法祖先、先王做過的事情,雖然方法未必一樣,但要依此推動,完成其未完成的志向。

事:是見諸行者。而先人所已為者,謂之事。

對於祖先、先王做過的事情,有的是看得見的,有的是沒有留下資料;看不見的就要用推理去想,這些先人已做過的事就是事跡。

《中庸》第十九章(三):
春、秋修其祖廟,陳其宗器,設其裳衣,薦其時食。


第三節 善繼善述之事為何如乎?試觀所制祭祀之禮,事神之謹,則可知也。


「善繼善述之事為何如乎?試觀所制祭祀之禮,事神之謹,則可知也」,善繼善述之事要怎麼做?看看祭祀之禮,以及先聖先賢的宗祠要如何謹慎地事奉,就可以知道。

讀懂經句


修其祖廟:修是洒掃整飭也。祖廟為天子七,謂三昭三穆與太祖者。所謂致其嚴潔也。
洒掃整飭,即打掃整理,例如:再次油漆。一般皇帝的廟有七間,而周朝的祖廟有九間,多了文世室及武世室的廟。打掃整理就是要呈現廟宇的莊嚴。

陳其宗器:陳者陳列也。宗器者先世所藏之重器,如周之赤刀等。所謂示所能守也。

「陳其宗器」,是讓後人由那些器具、文物等,感受到先人所歷經的千辛萬苦;如同我們感受到今天有這麼好的修道環境,也是「前人種樹,後人乘涼」。時空不同,感受也隨之不同。例如:之前天庭道院設置道史館,聽專家說,不能自己寫文章說如何如何感動,而是讓看的人各自有不同的感想與感動;因此袁前人60年前的自行車(目前存放在袁前人紀念館),標示就僅寫上年分,並說明是前人的交通工具,下面排上石頭,因為以前都是石頭路,讓觀看者自己去想像。

又例如袁前人的甕(目前存放在袁前人紀念館),以前是用腳在裡面踩的;後學曾開玩笑地問袁前人:「用腳去踩,這個東西沒有人敢吃吧?」袁前人也笑著說:「我的腳很乾淨!很香!」在那個時代,這可以說是苦中作樂,真正看過的人,會留下眼淚,因為是真切的回憶;而沒經歷過的人,也只能自己去想像、去感受了!

設其裳衣:設者設置也。裳衣者,先祖之遺服。所謂事神如神在。

「設其裳衣」,是要讓後人看到衣物,就如同看到先人一樣,見景生情,彷彿走入時光隧道一樣。人都是感情的動物,看到這些東西,回想起:「這個人也歸空那麼久了!」而有所感慨,所謂「菩薩覺有情」,這是千真萬確的。

薦其時食:薦者供獻也。時食者四時之食,各有應時新出者,所謂不違時令而供獻也。

如何敬獻呢?春夏秋冬四季的菜都不同,將應時所出的菜,以此供獻給祖先;比如清明節或重陽節祭拜祖先,表達對祖先的敬意,可以說是百感交集,是心中深刻的念想。

(續下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話大德張老前人

◎ 劉黃河點傳師   邂逅 我們的大德張老前人,與後學的首次邂逅相遇,因緣可謂奇特,在那時之前,我們從未謀面,素昧生平。 那是後學退役後的事,後學工作於新店二十張路的一家公司,這公司的總經理也姓張,也是上海人。這位張君住在羅斯福路三段,就是台灣大學正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