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承恩
夜幕低垂,飛機緩緩降落河內機場,頓時覺得心頭暖暖地,有一種回家的感覺。感謝 天恩師德,感恩洪點傳師慈悲提攜成全,讓後學有機會能再次到蓮花國度行深、了愿;這次的任務主要是協助越南青年法會的攝影工作和製作活動期間的回顧影片,後學期許自己能透過攝影,感受到越南青年的純真、善良,並且試著打破心中的分別對待心,試著用天心與之互動。
法會開始前,後學問洪點傳師一個問題:「請問學員們是新道親?還是在道場很久的道親?」點傳師答:「幾乎都是求道不久的道親,他們都是自願來參與法會的。」後學十分驚訝,這些善良且彬彬有禮的年輕人,與後學所認知的「新道親」大不相同!原來點傳師是以「道」改變了他們的家庭,這些來參與法會的青年們都是想進一步地認識自己、喚醒自己沉睡已久的佛性,還有認識越南的佛──陳仁宗(註),並效法他的精神。
看來後學不能以「新道親」的態度來看待這群學員,而要以「準備開悟的佛」來看待他們。其實從佛的角度來看,根本沒有所謂「輔導學長」、「學員」,這些職稱皆是道場制度化下的產物,當然它們有其存在的必要性,不過我們有時候會因此落入分別、對待之中;佛陀曾說過:「奇哉!奇哉!此諸眾生云何具有如來智慧,愚癡迷惑,不知不見?我當教以聖道,令其永離妄想執著,自於身中得見如來廣大智慧與佛無異。」《華嚴經‧如來出現品》今天我們有幸能在道場學習,除了感恩 天恩師德之外,只需要做好兩件事情:第一、喚醒自己的佛性;第二、喚醒眾生的佛性。如果能做到這兩件事情,必定能在修辦的路途上法喜充滿。
法會開始後,各個小組開始進行活動。突然有一位名叫南英的女孩跟後學說:「想學習活動攝影。」後學請示過點傳師後,就放心地將單眼相機交給了她。
▲ 「法會因由」專題講述。 |
後學觀察到這位年僅17歲的學長在攝影時專注且喜悅的神情,讓後學十分地讚嘆和佩服她,年紀輕輕就能夠主動承擔、了愿,並且樂在其中。反觀後學過往在承接任務的時候,總是會想:「這個任務好像比較輕鬆。」或是「好倒楣,被分派到這檔麻煩事。」五祖弘忍大師曾說過:「思量即不中用。」《六祖壇經‧行由品》一有思量,就會落入對待,在辦事情的時候,就會以「人在辦事」的狹隘心態作用,便會越辦越累。若以「天人共辦」的思維辦道,就會覺得身體雖然累,但心是法喜的,因為我們在辦上天的事情,上天自然會增添智慧。
「孝是人道第一步」《百孝經》,要做好人的本分,先從行孝開始,所以「孝道」是越南青年法會很重要的一環。點傳師在第一天晚上,要求所有的學員前揹各類水果,並且叮嚀大家要照顧好自己的「寶寶」直到第二天晚上,因為要銜接第二天晚上的孝道課。到了第二天晚上,後學以為孝道課只是單純講述,所以便沒有很認真地聽課,而在製作回顧影片。當做了一個段落時,後學起身後發現,OH! MY GOD! 這些越南青年怎麼跪在他們的父母面前潸然淚下,配合著點傳師的引導,深深地向父母親懺悔,並願意改過自新,做一個孝順的好兒女。看到這個畫面感覺很震撼,不禁思考:後學有幸出生在道化家庭,「孝道」這堂課,從小到大已經聽了N次,但後學卻很少捫心自問:「自己真的實踐了幾分?」現在回想起來,除了慚愧還是慚愧。
「人若無志,如旗無風」,法會的第二個重點就是認識陳仁宗,並且登上海拔1,068公尺的安子山,體驗陳仁宗的修行、成佛之路。點傳師慈悲叮嚀:「這趟路程非常陡峭,且全部都是石階,所以在爬之前一定要發大愿,才有動力爬到最高峰。」後學當時心想:「不就是爬山而已嗎?為何要立愿才能爬上高峰?」或許上天聽到後學的小小疑惑,果不其然,剛開始爬的時候,後學便氣喘吁吁、汗如雨下,原來,成佛之路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簡單;此時後學有個念頭:「如果後學是陳仁宗,會用什麼心態和格局完成這趟行程呢?」突然間,身體雖然累,但心裡是踏實的,因為後學發愿一定要登頂,心中有一股強大的力量促使後學一步步向上爬。這讓後學體認到:「人有壯志天助陣,人有善愿佛助奔。」〈不休息菩薩訓文〉在修辦路上,善愿力是很重要的,唯有善愿能夠幫助我們打破自我的框架和限制,聽從自己的原心辦上天的事,這點後學真的能夠深深體會,會有這次因緣能夠來越南行深,源自於去年法會中的發愿;一年後機緣成熟,便有了愿的機會,除了深深地感謝 天恩師德外,也鼓勵各位台灣青年同修聽從原心,發愿了愿,才能真正體認到「道」的滋味和寶貴不在於聽課,而在於信愿行證之中。
在登頂的過程中,有一位法會班員很令後學欽佩,他是阿蓮的弟弟,英文名字叫Leo;他看到其他夥伴辛苦的樣子,便一肩揹起他們的背包,減輕他們的負擔,後學看到他一路上肩負5個人的背包,又活力十足地為同行夥伴和台灣前賢加油,從他炯炯有神的眼中,可以看到他的慈悲和堅定不移的志向。見賢思齊焉,後學也慢慢體悟到,當真心為別人付出的時候,得到的喜悅遠遠超過物質所帶來的快樂,Leo的以身示道,讓後學有很大的啟發。
修行如同爬安子山一樣,有時一群人走,大家互相加油打氣、談笑風生,似乎忘記了攀爬時的辛苦;有時一個人走,可以調整呼吸、沉澱自己、迴光返照。當後學登上最高峰的那剎那,心中的感動是無法用言語來形容的。「我做到了!」後學心想。不,不只是後學做到了,是大家一起做到了。看著遠方高、廣、深、遠的壯闊美景,提醒後學:修辦的格局和心胸要大,不要只想著自己好,要團隊共好,進而一起成長、一起成就、一起成佛,因為這是我們身為白陽天使的使命。
不過,在登山的過程中,點傳師觀察到烏雲密布,且雷聲隱隱作響,指示團隊全體下山,切莫再向上登頂。後學當時隱約有聽到雷聲,且有下山的前賢提醒不要再往上爬,但我們一行人總覺得一定要登到最高峰,所以大家皆忽略掉了點傳師的指示,繼續向前。
享受完山頂的美境後,大家零零星星地走下山,此時點傳師早已在半山腰的廟等候我們;看到脫隊的我們,點傳師並沒有多說什麼,只是默默地把纜車票給腳已經受傷的台灣前賢,說了一句話:「我不受苦,誰要受苦?」言下之意,之所以會造成團隊不尊師重道的情形,是點傳師的過錯,所以點傳師要懲罰自己,要一步一腳印走下山,後學看到點傳師是倒退著走下山的。事後得知點傳師的腳之前嚴重受傷過,故下樓梯對點傳師的腳是極大負擔,更何況從半山腰到平地需要經過大約1.6公里的路程,全程都是陡峭的樓梯,且在途中還遭逢滂沱大雨,階梯濕濘不堪,十分難行走。
後學當時心想:「應該要懲罰我們才對,為何點傳師要自己受罪呢?」後來才知道,點傳師想用行動提醒我們:要尊師重道、尊重天命的可貴,也讓後學恍然大悟為什麼越南道親如此敬重點傳師,因為點傳師的德行攝受了他們,讓這群原本抱持著懷疑心態的越南道親,願意跟隨點傳師走上修辦這條路。後學也體悟到了:一個人的德行不在於他的外在條件與能力,而在他有沒有把眾生放在心上。同理,我們要常常問自己:「有沒有『當心』、『留意』身旁的人事物呢?還是來佛堂只是在做表面工夫、湊湊熱鬧而已?」
隨著法會接近尾聲,看著每位佛國青年在填寫立愿表的同時,後學也在心中默默地發愿:後學要把在越南道場的修辦精神和體悟帶回台灣,透過口述或是筆述的分享,希望能給有緣的學長一點反思的空間,並且在所剩不多的寒暑假,可以跟隨點傳師出國幫辦。
透過這兩次的越南行深,後學覺得道場並不需要太多花絮,或是僅透過好玩有趣的課程、美味的餐點,甚至於營造一種很high的氣氛,來吸引年輕人進入道場學習;後學可以同理我們年輕人喜愛玩樂的個性,不過這些方式有時會讓道場教育失焦。
道場存在的意義是為了滿足所需(need)?還是滿足所慾(want)?如果是滿足所需,在這個充滿誘惑的大環境中,眾生真正的需求是什麼?後學以為,會有這些現象,可能源自於「擔心」,道親擔心兒女不走道場、輔導學長擔心新開的班級招不到學員;甚至還有聽過小朋友來佛堂,家長就給很豐厚的零用錢,一切都只希望「道務鴻展、道脈延續」。我們可曾真正靜下心來聽聽這些新道親和道二代的心聲?了解他們為什麼不想接近道場?現在的道場教育真的能夠對年輕人的生命有所啟發嗎?這些都是值得我們去思考的問題。
這次法會,後學發現並沒有宣傳、沒有過多的花絮、沒有繁雜的開會和驗收,食宿一切從簡,而是透過深刻的課程、討論,還有行深,便可啟迪越南青年的佛性。立愿表上統計出來,有19位學員願意學習吃素、21位學員願意學習成全度人、5位學員願意開設佛堂、8位學員願意隨點傳師弘法利生、23位學員願意學習陳仁宗的精神;後學看到統計結果時很感動,因為當一個人願意發愿的時候,就代表他沉睡已久的佛性已經開始慢慢甦醒了,相信他們未來必定成為道場中的棟梁。
後學也不斷告訴自己:比較心不要太重,「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才不會落入煩惱與執著之中,每個環境都有它值得學習的地方,唯一要比較的對象是昨天的自己;要時時問自己:今天的自己有沒有比昨天的自己更進步呢?在反省、懺悔、感恩中,不斷精進自己。後學很感恩能夠在19歲的年紀,在基礎忠恕學界班、發一崇德伙食團和越南道場學習、了愿,後學很珍惜與大家相處的緣分,也希望道場的年輕人要了解「信愿行證」的真諦,因為善愿力是生命動力的源頭,點亮自己的心燈,也點亮眾生的心燈。
註:陳仁宗(1258-1308),自號「香雲大頭陀」、「竹林大士」,被尊稱為「調禦覺皇」。陳仁宗既是越南陳朝的皇帝,也是竹林派禪宗的領袖;1299年到安子山出家後,創立了竹林派禪宗,結束了越南佛教各宗派創立者為外人壟斷的局面,代表佛教已在越南當地扎根(整理自網路資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