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25日 星期一

心靈成長班班務運作心得分享


◎ 胡琇雯


很榮幸這次的「心靈成長班交流檢討會」,由明德道院和益新單位負責報告班務狀況,並提出問題進行探討。後學擔任此次明德道院報告的主講人,秉持著客觀而嚴謹的心態,戒慎恐懼地準備所有報告內容。感恩的是,藉由行前準備的機會,後學更加深入而全盤地了解整體班務的運作;並且在與所有服務學長研討和演練的過程中,更深刻而仔細地去挖掘問題的癥結點和背後成因;亦讓幹部和輔導學長們坐下來認真討論與面對種種難題,並思考這班的學員在結業之後該何去何從。

分享內容大致分為以下三個大綱和數個小綱,並佐以具體事例闡述。

一、班務運作說明:


此項目包含硬體設備、室內位置分佈、幹部組織架構、上課流程和課程表、學員聯絡並回報,以及兒童讀經班運作。特別的是,我們班級的教室很大,學員們採乾坤分組,組別的位子以空隙交錯的方式,既不會距離其他組別太近而互相影響,也可以從各角度看到講師和投影布幕。另外,教室內原有一個固定的挑高講台,但因講師反應希望可以拉近與學員的距離,故我們增設一個小型的移動式講台,可以讓講師活潑運用。

幹部組織架構裡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主班點傳師、班長、幹部、輔導學長等基本職務外,今年我們班增設了「學習班長」一職,由二乾一坤擔任,目的是培養更多年輕的幹部熟悉班長職務,以及學習操持班務。

學員的組成上,我們與其他單位也大不相同,諸多單位以兒童讀經班為主,在吸引孩子前來參與多樣化課程時,輔以開設心靈成長班,讓家長可以進一步接觸道場;然而我們心靈成長班的學員約三成是兒童讀經班的家長,其餘的七成則是道二代、道三代,部分心靈成長班的學員尚未步入婚姻,因而對夫妻和子女等主題的感受,會有一定程度的落差。

二、具有參考價值的優點分享:


在當初設計班程時,因考慮到如果只有心靈成長班和兒童讀經班兩班共同開課,單線雙向的學員關係,容易發生小孩沒來,父母也跟著缺席的狀況;同樣的若雙親請假,孩子也無法到課。故我們同時間另外安排長青班也一同開課,形成老中青三代的三班連動,三方如同三角形般,即使其中一方請假,另兩者依然可以陪伴前來參班。這個形式在各單位也多有採用,甚至共同開班的班程多達五、六個,頗有成效!

在課程中,我們安排上半堂課由講師講述專題課程,時間約80分鐘;下半堂課,可以交由講師彈性運用,或由操持班長設計一、二道反思題,讓學員和輔導學長分組討論,抒發己見。藉由輔導學長的引導,給學員一個可以暢言交流的平台,更能補強專題內容之不足,統整歸納課程重點。許多學員回饋表示很喜歡下半堂課的討論時間,這個方式讓他們更有參與感,而不是只有單方面地接收講師的想法。

課外活動,也是學員特別喜歡且印象深刻的。譬如今年3月初,我們利用週日的早上全員動手做早餐,搭配新世紀健康飲食講座。那天一大早,幹部和輔導學長們先把鍋爐、桌椅,在教室外的陽台一字排開,坤道學長便開始和麵糊、準備食材,乾道學長們則是怯生生地穿戴起圍裙,熱鍋、倒油後,開始煎起自製的玉米蛋餅。看著他們緊張得滿頭大汗,為了緩和他們的挫敗感,大家很捧場地把破損或微焦的餅皮一一吃下肚。越來越上手後,他們的臉上也洋溢著如同孩子一般的得意驕傲;一旁的學員看了,也躍躍欲試地加入了動手DIY的陣容。除了蛋餅外,還有自製蔬果蛋三明治和現磨咖啡,大人、小孩都很享受這樣溫暖有趣的早餐時光。茶飽飯足後,我們邀請酵素協會的資深講師來分享素食中許多食材的營養成分和功效,在破除許多迷思和更新蔬食知識的同時,也引發學員的討論和求證,對於素食有了更深一層的認識。

▲  手做早餐的時光,元氣滿滿!

再來是5月分的嘉義故宮南院一日遊,我們邀請學員帶著孩子一同來趟親子之旅;挑選距離不算太遠的景點,可省去家長們另外安排交通和行程的困擾。在旅程中,不但可以增加親子相伴的時間,更能讓輔導學長和幹部培養與學員的感情,我們亦可從旁觀察學員們在家庭之中的互動模式。整趟旅程,大人、小孩都玩得很盡興!

三、目前所遇困難和解決辦法:


一個班級,是由學員、講師和服務學長三方組成了黃金鐵三角,目前這三方面都各自出現了一些問題,我們逐一提出來探討。

在學員方面,出席率有逐漸下降的趨勢,可分為兩個原因:

  1. 為了班務的運作順暢,心靈成長班不開放旁聽,然而會有些家長突然前來聆聽,我們只能將他納入正規學員的名單;但如若該學員往後時間都無法配合,我們也只能繼續把名單掛在那裡,無法取消,導致基數不斷增加,但參數減少,所以出席率降低。
  2. 當初為了開設心靈成長班,我們成全了近百位的讀經班家長前來參加讀經嘉年華並求道;然而大部分的家長可能並非出自個人意願,或者尚未做好參班的心理準備,導致開課後漸漸不願意出席。於是我們開始反思,目前我們該做的是,更深入地了解這些學員的真實想法,並且維持善緣,等待機緣成熟。成全本就比度人重要且費心許多,所以應該首重拉近輔導學長與學員的親密度,建立信任關係。

在講述方面,專題名稱雖然不同,但部分內容重疊性高,容易成為泛論,過度分散焦點。我們建議可以增加具體的生活事例,提供學員幾個可以解決問題的辦法,並且增加課程內容的精細程度,扣緊主題並且深入舉證。

在師資部分,道務中心規劃的本意,是希望讓講述方式及內容更加活潑多元,而採用了許多新培訓的年輕講師;然而畢竟部分年輕主講者的生活經歷較少,演講經驗也稍嫌不足,故而講述的內容無法緊扣道義,對於場控的把握也較為生疏,使得學員無法深受吸引。此情況還望請驗收的點傳師和同組的資深講師協助修整講述內容,以期合眾人之力,一起幫年輕講師們度過新手陣痛期,不僅可打動學員,也建立自信心。

在服務學長方面,問題主要源自於時間與心力的不足。輔導學長和幹部們其實和學員們一樣,每個人一天都只有24小時,一年都只有365天;學員要工作、要顧家庭,服務的學長們又何嘗不用養家糊口,圍繞著柴米油鹽?在工作與家庭之外,還要抽出時間服務道場,與學員聯絡感情,甚至維持班務的運作,加上大部分的服務學長在道場中實在是身兼數職,同時可能是忠恕學院和地方班的學員,也是兒童讀經班的師資,又是心靈成長班的服務人員,如果家庭或工作再三不五時來點小狀況,那可真是分身乏術、焦頭爛額。

然而,我們還是必須繼續堅持下去,因為倘若有人放棄了、休息了,剩下來更少數的服務人員將會更吃力。我們只能萬眾一心,精簡流程,提高效率;並要深刻體認到,只有每個人都願意為班上盡心付出,互相支援扶助,這個服務的群體才會心理平衡、才會事半功倍。如有部分的人出現懈怠的心,那麼其他加倍付出的人有一天也會燃燒殆盡,導致這個班級的學員終究會漸行漸遠。

故而我們開始思考,幹部們應該給予具體的幫助,讓學員們與班上更靠近,凝聚向心力,譬如:人事組可以仔細記錄學員們的出席狀況,並做成圖表,提醒輔導學長應該特別關心哪些學員;總務組可以制定獎勵辦法,嘉獎出席率高的組別和該組輔導學長;學術組可以製作生日小卡,以郵寄的方式送出樸實的溫暖;公關組則可以安排戶外郊遊,放鬆身心、親子皆宜。

檢討會最後的雙向溝通時間,各單位的講師和與會人員一來一往地問答,都是為了讓心靈成長班可以更加完善。在這個忙碌的工商社會,讓大家接近道場的方式也跟著轉型,更加真實、活潑、有生命力。後學非常感恩有這個學習與付出的機會,讓所有的修道人在參與服務的過程中,不斷檢視並調整自己,期望我們能迎向一個更加圓滿而生生不息的道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話大德張老前人

◎ 劉黃河點傳師   邂逅 我們的大德張老前人,與後學的首次邂逅相遇,因緣可謂奇特,在那時之前,我們從未謀面,素昧生平。 那是後學退役後的事,後學工作於新店二十張路的一家公司,這公司的總經理也姓張,也是上海人。這位張君住在羅斯福路三段,就是台灣大學正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