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范明倫
感謝 天恩師德,感謝師尊、師母聖德,感謝老前人及袁前人大德!亦非常感恩黃錫堃總領導點傳師慈悲,在疫情期間對柬埔寨開荒點傳師及駐壇講師之關懷及勉勵;同時也感恩陳昭湘點傳師、廖素珮點傳師慈悲,朱仁舟講師、邱愛妮學長一同協助,再次給後學領恩學習的機會,讓後學可以排除萬難,為道場盡一點棉薄之力,讓台柬兩地於防疫期間,仍能透過視訊會議的方式,拉近彼此距離,誠如黃總領導點傳師所說:「防疫期間,秉持『停班不停教』的原則持續推動關心、關懷海內外道親。」以下恭錄黃總領導點傳師慈悲於2020年5月21日向柬國道親視訊賜導的內容。
一、以身示道,老實修行
黃總領導點傳師首先引用袁前人「以身示道,老實修行」的典範來勉勵大家。「心」要修到與原來一樣的道,要恢復我們本來面目,並展現出本來的樣子,要如何修行呢?就是要老實修行,實實在在地修行。
二、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周易‧繫辭上》
心與道的關係,可由《周易》這篇來理解;人是由性與身兩個元素合為一,也就是先天的本性與後天的肉體組合而成,如此才能展現生命的運作,身體才能有舉止行動。
「形而上」指本性,是看不到的,但是看不到的要如何顯露出來?「形而下」即是身體,也就是命,性命雙修,性命合而為一,生命即可展現出來。所以「道」是包含一切,道在我們人的身上,我們才能展現道的作用。
《維摩詰所說經‧不思議品第六》說:「以須彌之高廣,內芥子中,無所增減,須彌山王本相如故。而四天王忉利諸天,不覺不知己之所入,唯應度者,乃見須彌入芥子中,是名不可思議解脫法門。」
「須彌」者,代表地大也。小如芥子卻可將高廣的須彌山包納進去,這是如何做到的?這就顯示形而上的道和形而下的器是互相配合的。
小至芥子,大至須彌,皆是佛性本體,無二無別,惟明心見性者知之,大與小平等,乃否定空間體積。
由此可見「道」包含宇宙萬事萬物,祂是多麼廣大、包含得多麼完整,正如我們身體是一個非常精密偉大的上天創作,也猶如我們的頭腦如此縝密可思考、可起心動念,當我們正想著到達太空時,我們的起心動念即在腦海中浮現出來。
由此可見,這「形而上」、「形而下」,都是「道」與「器」的結合,才能產生運作,這都是上天的創造。古時候的聖人、賢人可完全展現以身示道,上天藉由我們的人身展現出道的寶貴,所以我們確實要老實修行。
三、子曰:「聖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君子者,斯可矣。」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有恆者,斯可矣。亡而為有,虛而為盈,約而為泰,難乎有恆矣。」《論語‧述而》
「聖人,吾不得而見之矣」,聖人已經不容易看見了!為何聖人不容易看見呢?堯、舜、禹、湯、文、武、周公,已經與孔子相距五百年之久,因此無法見到;但是因為道在聖人們身上,也就是「得見君子者」,君子正是我們現在這些學習聖人者,也就是有依道在行的人;「斯可矣」,就是指很可取了。
「善人,吾不得而見之矣」,至善之人,如:堯舜時代的人,現在也看不到了。「得見有恆者,斯可矣」,若可以始終如一,依照並效法聖人的道理去行,這樣就非常滿意了。我們現在這些修道人即是「得見有恆者」。
「亡而為有」,然而現今社會上許多都是假裝有學問的人,其實這是無法假裝的。
「虛而為盈」,現今道德淪喪,有些人沒有道德,卻還自以為是,覺得自己很有道德。
「約而為泰」,字面上解釋為泰然處之,而另外一層的解釋是打腫臉充胖子,也是沒有卻裝成有的樣子。
「難乎有恆矣」,很難持之以恆地修行。現今就是有這三種人─―無法持之以恆修行的人、自認有學問的虛假之人、道德淪喪還自以為是的人,這些正是孔子對於當時狀況的感嘆!借此勉勵現在的修道人,我們要老老實實、實實在在地去修行。
四、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也已矣!」《論語‧子張》
子夏所說:「日知其所亡」,每日去研究沒學習過的道理,並能依照這道理去做、去學習,才能成功;每天都學一句話,甚至一個字,一點點地日積月累,一定成功。
「月無忘其所能」,每個月都能溫習,也就是溫故知新,每個月複習所學的道德知識,並實踐出來,才能修成正果。
「可謂好學也已矣」,人們或有生而知之,或學而知之,或困而知之,我們自己需要有認知地研究學習,並在困難中實踐,腳踏實地去做,才能體悟其中真實意義,真正感受到當時情境,了解是簡單或是困難。尤其我們修道人要知行合一。接下來就談要如何學習。
五、君子之學也,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四體,形乎動靜。端而言,蝡而動,一可以為法則。小人之學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間,則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軀哉!《荀子‧勸學》
《荀子‧勸學》提到「君子之學也,入乎耳,著乎心」,比喻修道之人為學,不只有用耳朵聽、不單單只是表皮上地聽(「中學」是在肉上,「上學」是入骨髓),而應該要用心去聽,要聽入內心裡,深入精髓才行。
「布乎四體」,才能讓相關道理散佈到全身手腳四體,展現得出來、運用得出來。
「形乎動靜」,形容道理能貫通全身,融會貫通,讓道理能運用在動靜之中。
「端而言」,並且端正我們的言語,導正我們的言行。
「蝡而動」,比喻就像毛毛蟲,在行進間一曲一伸,一曲一伸才能前進,我們手臂要用力,也是要有曲伸才能使力。
「一可以為法則」,這就是學習的法則與要領。
「小人之學也,入乎耳,出乎口」,一般人聽到好的道理,馬上抄下想四處散佈,說給別人聽,連思考都沒有;然而我們學習,應該是聽到好的道理,要講給自己聽,內化於自己內心,並檢視自己。
「口耳之間,則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軀哉」,我們都知道嘴巴和耳朵之間的距離,只有四寸而已,非常近,若聽後立刻再說出口,並未消化、吸收,是沒有用的;我們的學習應該要深入內心,真正內化至身上,由內而外改變氣質,並能知行合一,真實地展現出「道」的尊貴,這才是學習的真實意義。
(續下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