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10日 星期一

道德經心得分享


◎ 尹鳳如


感無量的恩、無量的德,後學沾了 天恩師德,老前人、前人、點傳師,及各位前賢大德,從過去到現在,直到未來,一路的慈悲成全,真是三生有幸;加上道場提供良好學、修、講、辦、行的環境,讓後學從不知道,到知道,因知道而修道,頓悟本來,悟無所得,上了法船,找到回家的路、生命的源頭。

老子透過《道德經》文以載道,後學重複地學習,探究宇宙的真相、道的本體、道在那裡?而能有一點蛛絲馬跡的學習心得。

後學第一次學習《道德經》,是在忠恕學院中級部三年級的課程中,由敬愛的陳平常點傳師慈悲主講。陳點傳師所講的內容,非常精彩而且生動活潑,大家都很受益,法喜充滿;但對一個初學《道德經》的後學來說,只知講得很好,但好在哪裡?好什麼?卻說不上來。對《道德經》精要的深意,無法明白,又是文言文,很難馬上吸收(或許只有後學是這樣吧!)。之後也有斷斷續續地接觸。

近年有一個殊勝的因緣,讓後學再次學習中國人的聖經——《道德經》,體會到老子的超高智慧,五千言的內容,包括一切萬有的生成、宇宙實相、運轉法則;變而有常,常而有變;可從中一窺生命由來,更超越了科學,呈現事實真相,不迷信,真是一本難得的好書。

今年遇到新冠狀病毒肆虐全球,道場也因此暫停實體班程,因禍得福,後學有較多的時間可以再度把《道德經》複習一下,進而從中再受一次震撼,佩服老子的洞察機先,如實地說出宇宙演化的奧妙,生生不息,循環不已。字裡行間告訴我們2,500多年前他的發現,這些連現今的科技都很難證明,真是曲高和寡。

後學如今在道場幫辦,更讚嘆歷代祖師的慈悲與睿智,將大道傳承,同時也發現得道的殊勝與可貴,誌公禪師云:「不逢出世明師,枉服大乘法藥。」(出自黃檗斷際禪師《宛陵錄》)如來佛需燃燈佛授記成為世尊,孔子需老子的指點成為至聖先師,六祖需五祖的密傳成為東方如來,何況是我們,當然更為需要明師的引領與經典的啟發。在道場所聽到的一切修持觀念、性理心法,在《道德經》上皆有證明;可見《道德經》是一本人人必讀的經典,更是一貫道弟子非讀不可的寶典。

《道德經》分為上下兩篇,上篇是道經(第1〜37章),下篇是德經(第38〜81章),道與德是一體兩面,道是未顯相,德是顯相;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所以老子才說:「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是無法用言語、文字表達的,若能把《道德經》悟透,了解到宇宙虛空、萬有、萬象,無遠弗屆,盡是道的範疇;道遍一切處都有,平等對待,只是我們沒發現而已;萬物皆然,道在人中,人在道中,如魚在水。

人是最珍貴的,來自於道、空、無。《中庸》云:「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道場中,道親生命結束時,解釋為「歸空」,真是太有智慧的詮釋!生命是道的體現、法則、規律,最後返本還原,超生了死,回到老家,安心自在,再快樂不過了,如莊子的鼓盆而歌,視生命如春夏秋冬之自然。

生是顯相,死是無相,死是回歸寧靜與安詳,最終歸根復命;生死大事已畢,內心不再恐慌,無所罣礙,逍遙自在,當下解脫,受用無窮。道在自身,心就是道,心包太虛,量周沙界;自性本是圓明常寂照,不思善、不思惡,若無前人的指點,恐不知本來面目。

在道場聽到最多的一個字就是「道」,「道」就是理,師尊說:「道者理也,不明理,焉修道。《一貫道疑問解答》老子說:「為學日益,為道日損。《道德經》孔子也說:「好學近乎知。《中庸》佛家曰:「深入經藏,智慧如海。」如果對「道」不清不楚,那麼學道要從何而學?修道又要如何下手?講道講不到核心重點,更搞不清辦道的目的又是為了什麼?甚至用人心行道,誤人誤己;故認識「道」,是非常重要的功課。

自古就有很多公案,問「道」在哪裡?聖人的回答,我們真的體會到了嗎?真不是那麼簡單的!每個階段有每個階段的悟處,悟得高,行得高。然而人往往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大道普傳,對下根者來說,更需要長時間薰習。人生的歷練,生命的無常,一點一滴,斷斷續續,念念相續,由工夫成片地契入,最後悟到「道」的空性,正如《金剛經》云:「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找到無形的良心本性,與道合一,一切的問題才能迎刃而解。

聖賢在經典上告訴我們要學道、修道、行道,最後成道。所以,了解「道」是什麼,了解「道」的樣子、特性,是有其必要。《道德經》曰:

  • 道之為物,惟恍惟惚。〈第21章〉
  •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第25章〉
  • 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第14章〉

老子雖然解釋得很清楚,但我們真的有明白嗎?經典、文字、語言只是指月工具而已,與事實可能有些不相符合的地方,也常常無法表達出事實的全貌,所以要了解「道」,還是需要有悟處,因為「道」不是有形、有相的六根所能及的。

佛家說:「言語道斷,心行處滅。」若以《太上清靜經》的解釋:「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情,運行日月;大道無名,長養萬物。」讓人有點想像空間,但還是很難!

「道」不是人,如何學?如來佛是人,我們可從佛家經典中學習;聖人孔子也有《大學》、《中庸》、《論語》做標準。「道」是無形的,沒有一個具體形相的人可參考,那要如何學「道」呢?

還好慈悲的老子告訴我們觀水悟道,《道德經》說:

  •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第8章〉
  • 譬道之在天下,猶川谷之與江河。〈第32章〉

又舉聖人的特徵與道同,我們學聖人,聖人學道。故《道德經》云:

  • 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第12章〉
  • 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名,不為而成。〈第47章〉
  • 是以聖人自知不自見,自愛不自貴。〈第72章〉
  • 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第2章〉
  • 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第7章〉
  • 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第49章〉
  • 聖人之道,為而不爭。〈第81章〉
  • 知我者希,則我者貴,是以聖人被褐懷玉。〈第70章〉

知道聖人的無為特徵,乃是「死而不亡者壽」〈第33章〉,原來人人皆可為堯舜。有了方向、目標,反觀自照,時時守中,致虛極,守靜篤,平心靜氣看自性佛燈,就能和老子一樣,超凡入聖。看到道,看到心;不知心,就不知道。道即是理,萬物一理。所以《道德經》有云:

  • 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第40章〉
  • 萬物並作,吾以觀復。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是為復命。〈第16章〉
  •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第25章〉

悟後起修,才是真修。修就是改,老子也舉了很多修行的實例:

  • 修之於身,其德乃真。〈第54章〉
  • 是以聖人欲不欲,不貴難得之貨。〈第64章〉
  • 不見可欲,使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第3章〉
  • 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第9章〉
  •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第12章〉
  • 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第13章〉
  •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第33章〉
  •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第56章〉
  • 柔弱勝剛強。〈第36章〉
  • 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第46章〉
  • 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第81章〉

知道了方法,就要從生活中落實,知行合一;道在生活,生活有道,便能悟到「道」的本體及作用,與我息息相關;心合於道,體用兼備、定慧等持;講道時由本心本性親證,辦道時幫助大家開悟見性,小宇宙與大宇宙相通,心量多大,宇宙就有多大,一心十法界,天人合一。

我即是道,道即是我,人心即道心,人與自然,無二無別。故《道德經》說:

  • 道常無為而無不為。〈第37章〉
  • 萬物恃之而生而不辭,功成不名有,衣養萬物而不為主。〈第34章〉
  • 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第10章〉

這是老子對「道」另一種最高精神奧義的說明,聖人的境界亦是如此,我們望塵莫及,學道雖然很難,但這是我們的目標。

眾生本來是佛,火候夠、沸點足,自然會開悟。《道德經》說:

  • 執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第35章〉
  • 絕學無憂。〈第20章〉
  • 孔德之容,唯道是從。〈第21章〉
  •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第44章〉

進一步若能深入悟到:

  • 其中有精,其精甚真。〈第21章〉
  • 道常無為而無不為。〈第37章〉
  • 不出戶知天下。〈第47章〉
  • 含德之厚,比於赤子。〈第55章〉
  • 復歸於樸。〈第28章〉

復歸於無極、復歸於嬰兒,回歸無知無欲,這些正是一貫真傳、三寶心法的實證,若能真修實煉,明心見性,指日可待。

真道難逢,今日何等地幸運,在這三期末劫,末後一著時,我們能得道。有了蠟燭,還需火苗,石破天驚的一指,點燃自性之燈,照亮千年之暗;先得後修,認清真假,達本還原。認識「道」的不可思議,「道」是我們靈性的家、是萬物的根源,虛無、寧靜、無欲;自身是道,明明德,再透過親民,修正自我的思想觀念;聖人是道的化身,要學習聖人的精神,並再度化有緣人,內聖外王。愿若不能了,難把鄉還,替天行道,最後止於至善,恢復本來面目;依道而行,踏上返鄉之路,回歸無極理天,是修行的終極目標。

提筆之後,才知自不量力,再多的文字也無法表達「道」的浩瀚與奧妙於萬一,感謝〈基礎雜誌〉,一直給後學分享心得的平台;也感謝 天恩師德,老前人、前人、點傳師,以及前賢大德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話大德張老前人

◎ 劉黃河點傳師   邂逅 我們的大德張老前人,與後學的首次邂逅相遇,因緣可謂奇特,在那時之前,我們從未謀面,素昧生平。 那是後學退役後的事,後學工作於新店二十張路的一家公司,這公司的總經理也姓張,也是上海人。這位張君住在羅斯福路三段,就是台灣大學正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