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7日 星期日

中庸講記㉙

中庸講記㉙

◎黃錫堃總領導點傳師主講


《中庸》第二十五章:
誠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誠者,物之終始;不誠,無物。是故君子誠之為貴。誠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內之道也,故時措之宜也。


第二十五章之一:
誠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


讀懂經句


❶誠者:謂本來實理,原於無極,即天命之性也。

《中庸》第二十章提過:「誠者,天之道也。」為何在此講誠是本來實理?因為實理就是至理。我們讀過《道脈圖解》:「至理渾圓太極先」,就是在講至理、本來的至理。先天無極之理是仁義禮智之信(性),是本性的根源;真實無妄、無以復加就是信,這個信就是誠。所以誠是源自於無極,屬於先天落在後天,則自然而然就有原動力。

電要發動一樣東西時,一定要有馬達,馬達也叫做發動機,有了發動機才能發動。身體的整個結構,還有包括萬物的生長,無一不是自然的;「誠者,自成也」,每一個皆能自動。現代科技發展,後學是做機械的,古早都是傳統工業的,也都是以傳統的方式,而現在則是進步到自動化。其實上天給予我們的整個身體構造,無一不是自動化的,包括人的吸呼、消化等,完全都是自動化;萬物的生長也都是自然的,無一是經過人造的。但為什麼我們的品德卻須經過修道?所謂「修道之謂教《中庸》,要修才能證道。

今天要講的主題:「誠者,自成也」,「原於無極,即天命之性也」,本性都是自然的;所以我們講「道法自然」,無一不是自然的。那我們為何要經過人間的修道、人間的教育?因為在品德方面,我們要知道自己失去了什麼。

❷自成:自成五常之理,五倫之德,亦即自成其性也。

大家對「五常之理」可能會懷疑,覺得應是「五常之德」。後學研究《道脈圖解》之後,才知道五常是理,之前本來認為五常是德。因為三達德——知、仁、勇在《中庸》有研究過;五達道,所以五倫才是道。

在此為何後學寫成五倫之德?因為德是「自成其性也」,讀過《道脈圖解》就知道:一動一靜,惻隱之心就是動,仁之端也,即發動。仁的本身是靜,是理也。我們通常會認為仁是仁愛、仁就是慈悲;其實仁是理,不是動,也不是情。仁義禮智是性也,是本性自然具有的;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這是情也;情是動,是仁之端也,發端出來就落在後天了。

先天的誠,源自於無極,落在後天以後,要了解「五常是理,五倫是德」,以德才能養性。所以講以德定命,性命就是以道生「性」,以德生「命」。

❸自道:自導也。自導視、聽、言、貌、子臣、悌友,亦即自率己性也。

此道,非常言之無形的道;此道,是我們落在後天要行的一條路。五倫也是一條路,所以德就是路,為什麼德是路而不是道?因為道是體,德是用,發出來就是德,這個道理我們要真正去思考。

道者,「自導也」,是引導之意。「自導視、聽、言、貌」,為何寫貌不寫動?動是指哪裡在動?我們要了解:風度、氣質為人的形象,所以以「貌」字來講,大家較能了解。《論語‧顏淵》第十二章講到:「克己復禮,為仁。」四勿為「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為何現在我們要引導這幾項?因為這幾項對我們很重要。人要如何克己復禮?就是要「吃」四勿的藥方,這就是道。古早老前人、前人輩在研究先天理,講「道」字就是指自性的路,自性要走的路。

我們在研究文字學裡,六書為造字的原則: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在《說文解字》中,對「道」字與「德」字的寫法:

圖案中有路、眼睛、眉毛、有田,路是用眼睛走的,要有眼睛看才能走路。

導就是引導我們的眼睛,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這些都要用什麼來導呢?「即自率己性也」,要以我們先天的本性來引導。

為何講「率性」?古早老前人在解釋「率」字時說:「人死亡謂之『卒』,什麼不見了?少了什麼?就是『幺』不見了,『幺』就是玄,玄關;玄關不見了,被蒙蔽了。」所以若沒有「道」的指引,本性等於沒有作用。

故「自導」,是導人的身體、形象;再以大來講,即對外要成己成物。對外較大的,就是「子臣、悌友」,這是五倫,但這句解釋就沒有特別提到「夫妻有別」。子孝、臣忠、弟恭、友信,這就是對外做較大的,便是剛剛所說五倫之德、五達道,這是別人無法引導,要自己引導自己去做的,即為「自率己性」。為何要自己引導自己?以下引用《三易探原》說明。

1.不為隱怪,端入德之門;不廢半途,戒垂成之敗。《三易探原》

「端」是侵入之意。引導,最要緊的是要引導我們什麼?就是要引導我們的誠,有誠就不被左道旁門侵入我們的入德之門、侵入我們要走的這條路;我們自率己性的路沒被隱怪侵入,誠才能發出來。

誠與信是一體兩面,人無誠就無信,這是連帶關係,所以真實無妄、無以復加謂之信,原因即在此。下一章會講到至誠不息、自強不息,要不廢半途,修道最怕半途而廢。

「戒」就是慎防。戒垂成之敗,就是不要功敗垂成。《道德經》第六十四章云:「慎終如始,則無敗事。」還有一句我們常常在講的:「修道如初,成道有餘」,這二句道理是一樣的。修道最怕有頭沒有尾,一個人修道若能保守剛入道門之初發心,始終如一,這樣就能成道。但是修道要經過很多的考驗,所以有的人就會半途而廢,一般都講這是業力牽引,但事實是誠不夠,人的意志力不夠,堅心、恆心不夠,最主要是誠心不夠,我們一定要了解這個道理。

第一節 得此天命無極之真理,不假安排,不用勉強,即自然而成就者也。然此誠之理體之於日用倫常之間,卻未可聽之自然,須人加以自行之也。形由我踐,倫由我盡。此不容諉之於人,人亦無可旁代於我,是當自己行之者也。

「得此天命無極之真理,不假安排,不用勉強,即自然而成就者也」,誠是先天原有的,就像身體構造、消化的功能、萬物的成長一樣,都是自然而成的,沒有經過人為的造作,本來就是這樣。

因為誠是原來就有的,所以能發出來;所有做得到的東西,是因為原來裡面就有此潛能;沒有這個潛能的就做不出來,即使發明出來也不是實用的東西。

「然此誠之理體之於日用倫常之間,卻未可聽之自然,須人加以自行之也」,「體」即實行;實際地行。誠的理,要在日常中將五常、五倫之品德展現。但品德修養有的人較好,有的人較差;有的人是「聖賢」,有的人是「才智平庸愚劣」,這就有區別了!不是應該都很平等的,為何有此不公平的分法?是什麼原因?因為這個「機器」用六萬多年了,用久了,個人的保養不好,自然性能較差,無法如同上天給我們時那麼自然。所以人要加什麼才能自己走?要加個「誠」字,才能自己發動、自己走。

「形由我踐,倫由我盡」,「形」即形象;視、聽、言、貌。視聽是內在,言貌發於外。形象要如何才能真誠顯露?就是要做到。

講道理時,每句道理都要慢慢體會,要講一句道理之前,最少要先做到三分,至少有三分懂、三分了解,否則被四分、五分、六分懂的人聽起來,便會覺得乏味,這是什麼原因?就是誠。

講道理不是要很會講或講得很好聽,而是要有誠,誠就是真實的。我懂一分就講一分,懂三分就講三分,一定要加入誠;其它的,就要再加入聖賢的道理,以仙佛講的道理讓大家去公論。三分是我講的,七分是佛祖講的,這篇道理就能十分完美;若十分都仙佛講的,自己連一分都沒有,這篇道理就比較不順。所以我們需了解自己要如何去做。

其實後學剛訂的三分,是最低標準,若有五六分、六七分更好;那是不是沒有五六分、六七分就不能講道?不是這樣的,你有一分也是能講,但是這一分要令人感受到你也確實是真心在實修。

「形由我踐」,實踐的工夫就是有實在地做。

「倫由我盡」,五倫也要實際做到。照講五倫應是做得到,而不會做不到;倫常是日常要用的,不是須特別去學才來做,這是自然的、出生就懂的事情。

但是要由誰來做?「誠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天地已定下這個定律、原則、公式,要推翻這個公式是很不簡單的,有很多博士想推翻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後來又有別人推翻了這些博士的理論,即使領了諾貝爾獎學金也還是在懷疑。

所以後天的這些理論都難以推翻,更何況要推翻聖人的定理,我相信將來也不可能有人能推翻聖人的定理;在歷史上沒有人推翻,只有加以解釋而已。

「此不容諉之於人,人亦無可旁代於我,是當自己行之者也」,我們要引導自己時,絕對不能推諉誰會來幫忙,佛祖能幫我們的忙嗎?佛祖也只能指引我們一條明路而已,告訴我們要從這裡走;但是要不要走是由我們自己決定,所以不容諉之於人,別人也無法替代我們。道場常講:「公修公得,婆修婆得,不修不得。」這是自己要走的路。所以「誠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這是一個定理。

(續下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