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7日 星期日

蜂擁而智 2022忠恕青年大會師心得分享 ㊦

蜂擁而智
2022忠恕青年大會師心得分享 ㊦

◎基礎忠恕青年大會師籌備小組提供



※天仁單位

讀經班經營方面:

一、大規模開拓讀經班,首重引入青年道親投入服務行列,這部分目前我們正在努力中,看完王點傳師分享後,這個方向是確定無誤、可以走下去的。

二、強調感恩佈德,啟發家長思維,是淨化家長心靈的關鍵,也是這些家長日後能夠求道、清口,甚至安堂的重要關鍵。

三、連鎖運作與安排職務是留住家長的重要策略。這些是我們日後在設計活動和班程時需要考量的。

社青班經營方面:

一、資訊平台的運用,像是LINE@、FB、IG等運用,是吸引社青的重要管道。

二、青年壇務要透過忠恕學院初級部來養成,之後便能投入中心與地方的班務與道務。顯見人才養成教育,有賴縝密的縱向與橫向的課程與組織。

三、迎合社青口味的同時,道味不能失,愿力不能少。

志工營隊經營方面:

一、營隊規劃採一式五份(設計一套課程,複製到多個營隊之中運作)的方式進行,將營隊的功效發揮到最大。

二、招生對象由道內轉向道外,擴大參與人員,才能有足夠的辦道量。其中二天一夜的方式值得學習。週六度家長、週日度學生,其細節安排都顯見「十年磨一劍」的功力。

三、因為梯次多,所以需要的服務人員也多,自然就容易動員所有道親投入。其中志工學生的帶領心法:情、法、理,如同一張緊密的網,將這些青年學子穩固地留在道場中。

總結今日活動,青年承擔不僅是一種態度,也是一種愿力,更是承襲彌勒祖師的鴻慈大愿,這個大愿就是下化眾生的慈悲心。

※先天單位  戴智偉

感謝 天恩師德,老前人、袁前人大恩大德,讓我們有道可求、有道可修、有道可辦,若不是兩位老人家將道傳來台灣,今天也沒有這麼好的環境與平台讓我們可以學習。老前人、袁前人的慈心悲愿,是忠恕青年必定承繼的使命。

本次學習的三大亮點課程,讓後學學習到:親子讀經班的深入經營,是為他們量身打造一個學道的成長平台,讓家長與孩子能夠感受到道場的偉大與美好,感受志工背後默默付出的所有點滴,進而能夠感恩佈德;透過成長體系與年度活動節奏,製造連鎖反應,不斷循循善誘,讓他們投入道場;並經過壇辦班的學習與投入,讓他們都能發心發愿,形成修辦的無限善性循環。這是我們要帶回單位達成共識、同心同德且能更精進、提升的機會與議題。

創造開放平台,建立歸屬感及連鎖效應,成就道內、道外親,給予眾生學習成長機會;善用現代科技環境與工具,使社專青年願意加入道場學習;透過壇辦關懷陪伴及成全走入成長體系,讓我們也反思自己單位如何將講師所分享的各個細節,運用在自己的班程優化;讓壇辦關懷更深入、讓社青成長提升為2.0,是大家討論後達成的共識。透過此次學習,幹部們準備開啟下半年或是明年的社青班優化2.0方案。如何保有古道熱忱,同時也創新思維,創造認同感、製造共同話題與共同回憶,讓青年願意加入我們的行列,藉由天順志工隊的經驗,優化營隊的舉辦效率,使團隊幹部的了愿相聚時間延長。

確實在過去自己單位曾經有過這樣的榮景,很多單位年輕人都懷念先天單位舉辦五天的幹部營+夏令營,當時也成就了不少現在各區的青年幹部;然而可能在過程中,我們少了聽道認理的元素,流於只辦活動、不辦道不聽道的窘境,藉著此次分享,或許讓我們省思應該如何透過基礎先天青年服務團再一次地集結青年,為他們鋪好成長道路,在各個領域發揮長才。唯有相信青年、鼓勵青年、認同青年、引導青年、帶上青年、投資青年、陪伴青年,能夠自我成長,才能帶動青年成長。

感謝林鴻輝點傳師鼓勵各單位交流,將三年的大會師集結,細水長流地持續推進,也感謝陳平常點傳師期許我們要「蜂擁而智」,深具行動力與智慧,依據老前人的叮嚀與囑咐,邁向未來,忠恕再飛揚;時代驚醒青年,青年創造奇蹟,白陽時代造就忠恕青年,而忠恕青年要創造道傳世界的時代。

▲  劉定文總領導點傳師慈悲勉勵。

※瑞周天定單位 

我們知道「天無言,地無語,只有人能弘道」,所以道務的傳承當然需要靠我們大家來承擔,因此尋找到個人的定位很重要!然而,如果沒有具體的目標與方向,仍然有可能會徒勞無功。參與道務研習就是要讓我們了解自己的目標、使命與定位。

課程亮點:

  1. 老前人告訴我們:「上求佛道、下化眾生。」平時除了要充實自己的道學之外,更要推己及人、下化眾生;下化眾生最具體的作法就是度人,在端正自己的同時,也能成全他人,這就是目標的設定。
  2. 劉定文總領導點傳師說:「兒童是我們社會、國家未來的主人翁!」黃錫堃總領導點傳師也說過:「忠恕青年,動起來、站起來!」我們都知道年輕人頭腦轉得快、思維多元,透過年輕人的成全、凝聚、接納、參與、培育與承接,讓他們的才能與智慧可以發揮,讓道務推動的方向也可以與年輕人的需求結合,因此我們應該好好學習、充實自我,期許自己投入修辦的行列中,這是我們修道的本分、辦道的使命、個人的定位。
  3. 開設社區親子讀經班,正是走入社區與人群一個很好的開始,並且讓讀經班學員與家長可以藉由幼兒養性、童蒙養正、少年養志、成年養德的不同階段逐步成長,並結合活動及營隊的辦理,也讓高中、大專生投入志工隊的運作,逐步鼓勵適合的對象參與學界或社青班的運作,我們才有源源不絕的生力軍加入及參與。我們要發揮「修道古老化,辦道科學化、現代化」的新氣象,如何組成、引導、培訓與成全,就是我們參與本次道務研習最主要的目的。

啟發與未來努力的方向:

  1. 瑞周天惠單位沈正國講師分享社青班學員的來源,主要是以道後代為主,透過培育體系,落實「一個人都不能少、多一個不嫌多」,善用共同的語言接引更多年輕人。而擔任壇務的來源,則是鼓勵同齡同儕學員結伴報名初級部,畢班後邀請回來班程擔任壇務,中間的成長過程則是透過工作坊或分享,給他們更多的舞台可以去分工與合作。
  2. 在兒童讀經班運作上,瑞周天曉天密單位的王壬申點傳師分享親子分班上課模式,可以讓兒童學習獨立、服務與帶領,也在家長班推動感恩佈德,讓家長們認識道場活動、互相討論與關心,體會道場志工們無私的奉獻與付出,進一步學習擔任志工,持續帶小孩回來參加活動並參與道務。
  3. 有關夏冬令營的辦理,我們過去往往囿於場地、師資與年齡的問題,始終很少對外開放招生;這次透過洪青詩點傳師分享辦理新思維營隊的經驗,開啟我們不同的思維,除了因地制宜、互相學習之外,未來我們也將朝向採用網路對外招生的方式,期許可以讓更多有緣的道外親透過營隊的參與、服務的學習,感受到我們熱忱的付出與關心,結下美好印象的善緣與求道殊勝的因緣,從中建立歸屬感、成就感、工作感與幸福感。也期許我們可以回歸到「開班不忘修道、辦道不忘修心」的初衷,互相鼓勵與讚嘆!期盼我們大家都能以終為始,不忘根本、明理修道、感恩佈德,不斷地學習、精進與承擔,讓自己更上一層樓。我們遇到的困難之處,就是突破的契機,也是成長的墊腳石,相信人有善愿,天必從之!

※天庭單位

天庭單位各位學長在學習一整天的課程後,針對讀經班、社青班及志工營隊經營三個課題,收穫及感想如下︰

各班程的亮點:

一、讀經班:

  1. 親子分班︰家長班與兒童讀經分開,側重在家長成全,因為家長主導孩子未來的走向。
  2. 感恩佈德︰隨時感恩,由師資引導家長及孩子學會感恩,從我們看見孩子的好,引發家長看見師資的好、班程的好及道場的好,進而接軌道場。

二、社青班:以服務為目標的社青了愿,營造學有所長的發揮機會,如護持服務隊、考生叩求、拜年祈福、生活營、國外營隊、法會幫辦及讀經嘉年華會等道場活動,皆能讓社青班員參與服務。 

三、志工營隊,營隊創新︰運用新思維及各種不同的管道創造班程永續經營。

反省與啟發:

  1. 家長接軌讀書會,孩子接軌道德培育班,班程環環相扣,互相呼應,一個都不能少。
  2. 地方培育人才,透過關懷與成全,引回佛堂共學共辦;面對地方上師資的不足,仍是要跨出去做,雖無法一蹴可幾,但改變的契機掌握在自己的手上。
  3. 借力使力,參與單位舉辦營隊,預計今年舉辦營隊,暑假時親子讀經班學員可參與道場活動,也利用營隊引進青年人協助道務推展,更透過營隊來招生新血,如今學習到營隊招生可用BECLASS報名系統,在今年度我們將會試著去操作,希望一切都有好因緣成就。

未來努力方向:

  1. 運用各種方式來接引眾生,才能遍地開花與促進道場永續經營。
  2. 推動終身服務,來培育道場人才,我們可以再加強道情聯繫,進而分享道場體悟,讓更多道場內青年及道外家長一同進入道場努力。
  3. 目前在宜蘭推動的親子讀經班,會加強成全家長,也要提供志工服務的機會;透過更多的接觸,讓情感可以延伸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成為他們生活的一份子,他們亦能成為道場的一份子。

▲  天庭道院幹部在點傳師率領下共同與會。

※天嘉單位  鄒逸凡

後學屬於台北先天單位,當初在台北時,無法體會學長們艱苦辦班程的可貴及重要;目前後學跟隨家人移居到台東,發現台東沒有資源、沒有班程,甚至現在沒有點傳師長住,跟著台東天嘉單位的巧亜講師,從零開始,一起修辦,著實回想著台北一切皆俱足時的幸福與可貴;也感謝花蓮慈懿道院郭芳汝醫生、雅珍講師、佩真講師的協助與成全,在花蓮有課程、活動、營隊時,都會讓後學前去了愿及學習。

後學相信,這條修辦之路,濟公老師已經安排了許多的貴人在前方協助,讓後學不再懼怕!

※天任單位  蔡鎮隆

後學是第一次參加青年大會師,心中倍感著一股慚愧,因看到各單位都是非常認真地修辦。青年大會師的團隊中更是人才聚集,真是一則喜一則憂,喜是看到各單位積極努力修辦,要完成前人輩傳承下來的使命;憂則是修道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若不加倍努力,可說是岌岌可危。

聽完王點傳師、洪點傳師、沈講師的經驗分享,所謂「成功找方法,失敗找理由」、「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拚」,一點也沒錯,唯有團隊向心力一致、萬眾一心,不斷地努力,遇到挫折就檢討改進,向著同一個目標,才能成功。

看到王點傳師及洪點傳師都是很年輕的人才,活力充沛,當然是有努力的付出,才有現在的傑出。

近年來由於疫情的關係,道場紛紛停班停課,但天順及慈興的道務量能每年都維持上千眾辦道量,可真是不容易!不禁要問是怎麼辦到的?

細聽之下就是衝衝衝,聽命辦事,團結一致。親子讀經,後學單位也辦過,義診也辦過,總之要將道脈傳承永續,唯有團隊合作、目標一致、聽命辦事,共同達成使命。

「能度的多度一點,能救的多救一點」,這是老前人肺腑之言,今後後學單位要更加努力廣度有緣,再接再勵,將道務辦開來,以報答 天恩師德及老前人、袁前人聖德。

※瑞周天惠單位  林貝珊

感恩王點傳師分享慈興親子讀經班的運作方式,除了讀經,重點還有家長的成全,因為家長是決定小朋友是否願意參與道場其他活動的關鍵,只要家長願意參與,小朋友一定也會跟著參加;讓家長對道場有共鳴,就能吸引家長參與後續活動或課程。

而這共鳴就需要師資在平常課堂中帶入「道」的理念,推動感恩佈德,讓家長了解「道場是偉大的─―優秀奉獻人才;志工是偉大的─―出錢出力出時間」。家長懂得感恩,也會懂得回饋,未來更有意願承擔讀經班職務(師資、班長等)。

天惠土城讀經班目前為一小時課程,我們沒辦法將小朋友、家長分班,但藉由王點傳師這堂課,了解到我們並非只要安排小朋友讀經而己,更可以安排時間帶入天惠家訓:「感恩、佈德、自省、懺悔」,相關的小故事或活動。除了小朋友與師資的互動,也可以請家長分享生活中感恩的事,讓師資更了解家長,以利後續成全。

在課堂與家長的互動中,也找到修道理念契合的人才;家長對天惠家訓有體悟,後續將更有意願參加心靈成長班。而在佈德上,我們會鼓勵家長課後留下來一起回復場地,或提早來幫忙排桌椅,藉由課前課後時間增加互動機會。

王點傳師也提到小朋友到國小三年級後常因課業關係就不來讀經班,如何讓資深兒童願意繼續來讀經班,王點傳師分享了許多方法,如:讓小朋友成為志工小老師,讓小朋友有一個舞台可以發揮;培養小朋友成就感,提高小朋友繼續參與讀經班的意願等,令後學獲益良多。

▲  天慈堂青年幹部齊聚參與大會師。

※益新單位  陳春松

道就在你心中,也在日常運用中,而青年道務的推展更是傳承永續的要務,「待有餘而後濟人,必無濟人之日;待有暇而後學道,必無學道之日」。

感恩今日課程的學習,後學對道務的發展有以下的心得分享:

  1. 課程的新思維:多元及活潑化,以期跟道結合。
  2. 可結合道親之智慧分享。
  3. 資源共享、各區的道務共同學習。
  4. 提升組織的強化及團隊向心力的培養。
  5. 各區社工人員之培養及分組,如交通、公關、總務及活動組。
  6. 課後的關懷及聯繫、讚美與鼓勵,作為改進的方向。

此外,還有利用專刊及社群媒體分享活動心得;宣揚家壇活化的方向及目標;透過九宮格的方式電訪或家訪,適時地分享給家長及道親;鼓勵參與獻供及禮節觀摩;鼓勵道後代參與道場的活動;加強壇主及辦事員的聯誼,並透過聯誼關切道後代的學習;結合社區及學校的運作,將成果分享給社會人士,以宣揚道的理念;感恩及佈德的宣導等方法,未來都可找機會運用。

(全文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話大德張老前人

◎ 劉黃河點傳師   邂逅 我們的大德張老前人,與後學的首次邂逅相遇,因緣可謂奇特,在那時之前,我們從未謀面,素昧生平。 那是後學退役後的事,後學工作於新店二十張路的一家公司,這公司的總經理也姓張,也是上海人。這位張君住在羅斯福路三段,就是台灣大學正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