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6日 星期一

青少年心理探索 ㊤

青少年心理探索 ㊤

◎忠恕學院高級部成全學系 王敏仲

前言

想要成全青少年,先要探索青少年的心理。由於青少年的年齡是介於兒童到成人之間,大約是12〜 18歲左右,加上先天的個別差異,一般開始的時間不太一致,有早有晚;而結束的時間,大致都以法律上所規定成人的年齡,作為青少年的終止時間。近年來青少年案件逐年增加,例如:青少年自殺、網路援交,以及未成年懷孕等問題,都陸續浮出檯面,凸顯出青少年問題的嚴重性。

然而在一個人的成長過程中,青少年階段是一個很重要的轉換期,就好像毛毛蟲在蛻變成蝴蝶之前,必須先經過用本身的分泌物,將身體緊緊包捲成有堅硬外殼的蛹,最後才能轉化成蝴蝶;這個轉換期雖然只是一顆平凡無奇的蛹,但卻是日後幻化成美麗蝴蝶很重要的過程。同樣的道理,青少年的成長,也是需要經過一個台語叫做「轉大人」的轉換期,雖然我們經常在電視報導中,看到青少年轉換不良或轉換失敗的新聞,但是其實在社會上,也是有不少轉換成功的案例,值得青少年學習。

【案例分享1】

分享一個青少年轉換成功的案例。有一位道親的兒子,年齡40幾歲,從小知書達禮,雖然不是很聰明,但卻是很用功;他小時候的願望,就是長大後要當老師,而且自從他考上師大附中後,就已經確定了人生目標,接著又讀了師範大學以及政大資訊所碩士班,因此在青少年階段,可說是轉換成功的典型。

他在服役1年10個月的預備軍官役之後,為了圓夢,毅然決定到美國留學。幾年後,他拿到了康乃爾大學的博士,隨即回國服務,在新竹清華大學擔任助理教授,經過6年就升到副教授。不久之後,接到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聘書,全家再度啟程二度留美;目前是該校的資訊系副教授,也是人機互動的國際學者(人機互動英文全名為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簡稱做HCI)。

由於他經常到世界各國演講,所以每年暑假都會回到亞洲,在台灣的清華大學和日本的京都大學擔任客座教授;去年因為疫情的關係沒辦法回來,而改用視訊教學;今年(2022)暑假疫情稍歇,接受國科會安排回國擔任陽明交通大學客座教授兩個月。此外,他也得過Google的創新研究獎和國際期刊的最佳論文獎,是青少年學習的典範。

青少年常見的心理問題

1. 人際關係的壓力:

所謂人際關係的壓力,就是同儕的壓力,而同儕就是年齡相近、理念相同的一群人。因為青少年逐漸脫離父母尋求獨立,所以對朋友的依賴就顯然增加。青少年如果無法得到同儕的肯定,將會是很難過的事,因此青少年為了迎合同儕,願意去改變他們的行為、思想,甚至價值觀。

當青少年有困擾時,第一個尋找的對象往往就是同儕,可見青少年是非常重視同儕的支持,不希望成為同儕間的孤鳥。而同儕的影響,往往超越父母所能控制的範圍,導致父母陷於兩難之中,一方面希望子女有良好的同儕關係,另一方面卻又擔心子女誤入歧途,這是許多青少年的父母之共同心聲。

【案例分享2】

分享一段誤入歧途的青少年案例。有一位家境不錯的道親的兒子,小時候有求道,目前就讀高中,資質不錯,家裡對他期望很高。這位青少年在家裡非常乖巧,父親長期在中國大陸經商,母親得到了癌症。

一向聽話的兒子,今年初有一次打籃球時,認識了一群年紀相近,也喜歡打籃球的同儕。剛開始時,大家都很客氣又有禮貌,他也都是每天準時回家,可是幾個月後,他就學會了抽菸、飆車,加上他為人慷慨、穿著時髦,很快就被接納為同儕的成員。

有一次,有位資深的同儕要他幫忙送點東西去給另一位同儕,因為他涉世不深,未經考慮就答應了。沒想到那是個犯罪陷阱,所以在送貨途中,就被警察攔了下來,以持有毒品罪移送法辦;幸好是初犯,而且抽血驗尿後並沒有吸毒反應,只被關了幾個月就釋放出來了。

如今他休學在家,學習經典和道書,由於他的自性本自具足,徹底認清自己的過錯,心情很快就平靜下來。他目前在家陪伴生病的母親,準備日後重回校園,繼續未完成的學業。這樣的經歷,值得青少年借鏡。

2. 課業學習的壓力:

在這個競爭激烈的時代,青少年都會有課業上的壓力;適當的壓力,可以讓青少年進步,但是過度的壓力,卻會使青少年無法適應。青少年面臨課業壓力時,一般都會選擇逃避或放棄,甚至會失去學習的興趣,使得課業一落千丈,更嚴重的是傷害自己。因此時常可以看到有些學生,雖然是夏天,但還是穿著長袖制服或外套,後來才了解到原來他們的手臂上,不是刺青就是割腕。

電視上也時常看到,有關大學生抵不過壓力的報導,過去大學校園裡曾經就發生過在一星期內,有2件學生墜樓案件和1件學生輕生案件,造成2死1傷的遺憾事件,所以課業壓力值得重視。 

【案例分享3】

分享一位青少年課業壓力的案例。有一位高中生,他在國中時成績非常好,但是自從考上第一志願高中後,他卻變得沒有信心,也不想唸書了。因為他在國三時,每天不是唸書就是考試,還有寫不完的練習題,當時他以為只要考上好高中,似乎一切天下太平,往後的日子就輕鬆了,甚至連考大學也沒有問題了。

哪知一進了高中,眼前看到的跟想像中的完全不一樣,看著每位同學都戰戰兢兢的,他卻覺得精神無法集中,對課業毫無興趣,成績頓時從班上前10名,變成全班墊底,因而感到十分惶恐,其實這是因為班上聚集了太多每個國中的「第一名」,所以任何人都不可稍有鬆懈,一旦鬆懈就有可能被人超越,而喪失掉學習信心。

就在他快要陷入絕境時,仙佛慈悲,有一位道親度他求道,經由明師一指,點亮他的心燈,開啟他的智慧,轉變他的「心念」,如今他已經逐漸恢復自己的信心了。祈求仙佛保佑,祝他一切順利。

3. 生理變化的壓力:

青春期是兒童轉變為成人的必經階段。女性的青春期比較早,大約是在10〜14歲之間開始,而男性則在12〜17歲之間開始。第一性徵就是男性跟女性外在的明顯差異,比如是站著小便或是蹲著小便,就可以分辨出男性或是女性,這叫做第一性徵。但是進入青春期之後,生理上會產生一連串的差別,這種生理上的差別,被稱作第二性徵。

由於青少年不重視性觀念,所以嘴巴時常掛著:「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在心理尚未成熟時,卻已經跨越紅線了,造成未婚懷孕墮胎以及未婚媽媽的社會問題。總之青少年人如果沒有經過深思熟慮就發生婚前性行為,對於課業和未來生活的規劃,都會造成相當嚴重的影響。

青少年問題的癥結

1. 血氣方剛,親子衝突:

孔子說:「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鬥;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論語‧季氏》因此少年時,血氣不穩,不可放縱情色;壯年時,血氣旺盛,不可爭強好鬥;老年時,血氣衰退,不可貪得無厭。因為青少年正是血氣方剛的時候,如果得不到適當的輔導,難免要走上成群結隊、夜不歸營,到處惹事生非,或是脾氣暴躁,時常為了一點小事,與父母意見不合、言語鬥嘴,甚至毆打成傷,因而造成親子衝突。

【案例分享4】

分享一段青少年時期親子衝突的案例。有一位道親的兒子,現年30幾歲,目前有一份很好的工作,在台鐵上班,他有求道,家裡有設佛堂,壇主是他母親。但是他在青少年時期,經常為了小事就與母親鬥氣,不管是管教方面,或是生活方面,比如收拾房間、零用錢、玩手機、看電視等,只要他看不順眼,或是不合自己的意思,立刻就惡言相向,翻臉不認人,完全沒有尊重母親。然而母親卻只能默默忍受,不但沒有抱怨,也沒有責備,照樣每天利用燒香時間真心祈求 上天老母慈悲,讓他兒子能知錯悔改;同時也透過點傳師及前賢們,不斷地開導他兒子,鼓勵他兒子來佛堂參班,聽道理、讀聖賢書,進而能學習俯仰無愧於天地。

聽了仙佛聖訓和點傳師、前賢們的法語之後,他兒子整個人突然清醒了,不但學會了感恩惜福,願意廣行三施、參與服務,也知道「轉換心情」和「認清真相」。後來他兒子也到忠恕學院上課,目前已經不再亂發脾氣,壞毛病也全都改過來了,親子關係完全恢復正常,感謝 天恩師德。

2. 生活優裕,缺乏自立:

家庭富裕的父母,平時要訓練孩子養成生活上的好習慣,比如:待人接物要有禮貌、要孝順父母、要友愛兄弟、要活潑開朗、要分擔家務、要出告反面、要隱惡揚善、不要太過自我,也不要常說:「這不公平!」其實人生本來就是不公平的,因為手伸出來,五根手指頭都不一樣長。所以青少年要學會面對現實,更要善待能力差的人,也許有一天,他可能會成為你的頂頭上司。另外,社會上也出現一些整天不做事,等著飯來張口,茶來伸手,抗壓性低的「媽寶」們,他們都是因為從小受到父母溺愛、縱容。為今之計,就是要讓子女多接近道場,聆聽聖賢的教誨,承擔自己的工作,學習生活的技能,這樣才能培養他們的責任感,讓子女真正的成長。

3. 缺乏關懷,溺愛過度:

有些父母事業心重,早出晚歸,也有些父母喜好麻將等消遣,把家務都交給傭人,以為子女衣食無缺、生活安逸,就是盡到父母的責任。然而每當孩子興致勃勃地訴說成績和榮譽時,父母即刻露出不耐煩的臉色;至於孩子的交友、休閒、課外閱讀等,一概漠不關心,聽任子女自然成長。

每次小孩跟人打架,總是認為自己的孩子有理,一切都是別人的錯。除了天上的星星以外,可說是有求必應,造成子女需索無度。一旦孩子闖出禍來,父母只能到處攀交情、找關係,只想要擺平事端。這種受溺愛過度、在溫室裡長大的青少年,長大以後絕非棟梁之材,根本無法獨當一面,為人父母者,當引以為戒。

(續下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