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講記㉞
◎黃錫堃總領導點傳師主講
(接上期)
⓯高明配天:天之高明,覆物以氣,至誠之高明,覆物以理,理與氣合而配天。
「天之高明,覆物以氣」,氣是大氣;一切生命,有大氣才能生存,上天蓋住,給我們氣;現在臭氧層破洞,不好的東西會進到地球,就危險了!上天是以氣保護我們。
「至誠之高明,覆物以理」,至誠是講理;什麼理?是原理,亦即「浩然之氣」《孟子‧公孫丑上》,人有浩然之氣才能配天。孟子講至少還有「平旦之氣、夜氣」(出自《孟子.告子上》),晚上睡飽,早上起來就很有精神;若沒有養好氣,沒精神就麻煩了。我們現在的氣很薄弱,是不是很薄弱?若有人問我們現在修行的道行:「你修多久?」「我修四、五十年了!」有的回答:「沒有啦,我修十幾年!」這些講十幾年的,若以古早的修道人來說,都已成仙了。現在我們的道行,都是「一點氣」,被人講一句批評、冤枉的話,大家忍受得住嗎?若忍受得住就不簡單了;一句話可能忍受得住,二句話若還忍受得住的人,道行就不簡單了,假使十句話還忍受得住,能夠當成馬耳東風,這耳聽那耳出,可以不可以呢?若不可以的話,還有資格配天嗎?這是我們可以自己作試驗的,當受一句、二句冤枉話,不要說「化」了,只要能忍受得住時,我們的德行就不簡單了;忍受是忍氣吞聲,這樣就不簡單了。我們若覺得自己修得很好、境界很高,自己試驗看看就知道,看有沒有資格回到咱 上天老母身邊,用氣以自己來作試驗最準。「理與氣合而配天」,高明配天,是大家要去思考的事情。
⓰悠久無疆:天地之悠久以運會,至誠之悠久以元神。元神與運會相行,直與天地相配即無疆矣。
「天地之悠久以運會」,一元會為十二萬九千六百年。
「至誠之悠久以元神」,元神也是「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這是空的時候才會;「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不但這樣而已,「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以上這些是《心經》的內容,後學相信大家一定都背很熟悉,做得到這樣才能達到悠久。
「元神與運會相行」,能達到悠久,人的元神才能與運會相行。
「直與天地相配即無疆矣」,我們元神也能相行十二萬九千六百年,與天地相配;天有多久,我就能跟著多久;地有多久,我也能跟著多久,這就是無疆、無窮盡的。如此者,人的元氣能徵於人時,前面所講的道理都能應驗在人的時候,「不見而章,不動而變,無為而成」。
⓱不見而章:地不言,庶物發生,均齊方正,而高深,流峙露其形,至誠不言,而禮樂文物發其采,燦然可觀,固非有意表曝而自章,此不見而章也。
「地不言,庶物發生」,「庶物」是萬物;「發生」是生發。因為地不言,所有萬物能於其上生發,例如:種子在土裡面發芽到生長的過程。
「均齊方正,而高深」,所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每一種類的東西都整整齊齊的,即是「均齊方正」,確實相當不簡單。
「流峙露其形」,地有高有深。流指流水,峙是高山,高山的對峙顯露其形,不規則才是美;天地大自然的形狀和規則有高有低,不一而足,其形體讓我們很不可思議。
「至誠不言,而禮樂文物發其采」,至誠也不言。歷史上自伏羲、黃帝等,給予我們文物、禮樂,人就是要調節;《孔子》電影中描述孔子有武功,是有依據的,所以孔子能教六藝,而他發露出的「誠」尤為無法以言語形容。
「燦然可觀」,很多都是看得到的東西。因為很多道理我們都懂,但是都沒有去思考,當別人又講起時,我們才發現有這個道理在;好比山川、草木,我們每天在看,不覺得有何稀奇;若考慮到這些東西從有到無、從無到有的過程中,皆是天地的造化,確實不是人能夠造化的,人的智慧也想不出這麼多東西來。天地間、大自然的奧妙,不是一言兩語能夠講完。
「固非有意表曝而自章」,天地並非刻意想造很漂亮的山水、造個很漂亮的人物給我們看,一切都是自然的造化。
「此不見而章也」,「章」即彰顯;「見」讀現,意即出現,讓我們看得到。大自然的造化,顯現出來讓我們人去感想,產生知恩報恩的心,這是「不見而章也」。
⓲不動而變:天不言,雲行雨施,而寒暑燥濕之遷運。至誠不言,而人心物性之默化,煥乎其新,固非有意運施而自變,此不動而變也。
以前的人曾經將天地看成是沒有在動的東西,現在科學家印證地球有在動,但是動得速度這麼快,為何我們感受不出來?大家知道是什麼原因嗎?大家若坐過船就能知道,後學去金門當兵,坐開口船,時速才六公里,坐到那裡須好幾個鐘頭,大家都被顛得東倒西歪。而坐在六、七萬噸的大船裡,感受卻好像坐在家中一樣平穩。其中道理相同,因為地球太大,速度動得快,所以感受不出來。「不動而變」,看似不動,而其中氣會變化。
「天不言,雲行雨施」,這句是《易經》乾卦裡的道理:「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雲行雨施,品物流形。」雲在行,會下雨,現在知識傳遞,我們知道是因為海裡的水氣蒸發變成雲,雲受到大氣氣流流動就會飛,其密度超過時就變成雨而落下來。這個原理現在會覺得很簡單,但在三千多年前,文王時就曉得這個原理。
「品物流形」,「品」是分類;萬物、萬象都能分門別類,各有所吃的東西,例如蠶寶寶只吃桑葉,蠶寶寶一出生,春天時桑葉就長出來,沒有桑葉,蠶就無法生存,所謂「一枝草,一點露」。
「品」就是分類,將東西分得很整齊。「流」是變化,形體的變化。以前後學還是小孩時,囝仔面,要找以前的照片真的是很不容易!最近好不容易找到一張16歲的照片,很歡喜,對照現在,再怎麼看都跟以前都不一樣,這就是流形變化,不動而變。
「而寒暑燥濕之遷運」,天地有冷、有熱、有乾燥、有濕氣的遷變。「至誠不言」,既然天地有遷變,講到至誠也無講話。
「而人心物性之默化,煥乎其新」,我們自己也能感受自己是怎麼默化的;「煥乎其新」,前輩者對我們苦口婆心、潛移默化,讓我們感受到今天我們要是沒修道,大家都不知變成怎樣了。有天後學與社會上的人聊到賺錢,後學應是最早得到賺錢機會的,因後學是最早作台電的,沒有一個人比我更早的。但為什麼當初與我同時在作台電工程的人都不在了,只剩我一人還在,大家知道是什麼原因嗎?有的41歲、42歲就離開了,他們賺的錢都多我一百倍、一千倍以上,然而要賺錢有時得要付出代價,這些人交際應酬喝酒太多,就是孔子在《論語》所講的:「惟酒無量,不及亂。」
有一個最晚離開的,是62歲時離開的。我們從西元1975年時做十大建設,同時開始去施作電廠工程的人是可以知道有多少個的,現在剩下的我可能是唯一或唯二。為什麼呢?因為與他們走的方向不一樣,我們走修道方向,沒賺錢沒關係,要實在地做才重要。我們要了解這個道理,任何事情都有一得一失,要分輕重;生命是最珍貴的,有生命才能夠修道,沒生命存在,再大的江山都是過眼雲煙,要去思考這點。我們就是受到老前人、前人輩的潛移默化,才能煥然一新,重新做人。這就是不動而變化。「固非有意運施而自變,此不動而變也」,天地並非故意要造作這些讓我們看,這是自然的一種變化,是不動而變的。
⓳無為而成:天地無心,而化之成也無窮,至誠無為,而治之成也無虧。秩然有序,固非有意作為而是自成,此無為而成也。所謂順萬事而無情,而非勉強如此也。
「天地無心」,為什麼天地無心?因天地無私心。我們現在修道很重要的就是要無私心;假使辦道有私心,在道場上永遠都是二等兵,不是人家不肯升你,因為在上天來看,是「天之小人」,有私心即不中用;什麼是私心?做什麼事情都只為了自己,這是不對的,我們修辦道不能有私心。後學這幾十年修辦的經驗看來,往往會有人時常在保護自己,先想對我有損失嗎?這樣就沒有一片公心,都會先想:「這樣做,自己就會吃虧。」有這點心,則道心就跑掉了;有先保護自己的心,不讓自己有所損失,這樣主觀性自然就出來了。我們要存一片公心,所做的與天地是同樣的做法,要學天學地、學先聖先賢、學前輩者他們無私的心,才能始終如一地走道場,始終如一地來圓成道,完成做人的使命。
「而化之成也無窮」,「化」為轉化;人一定要轉化,因人都有私心,但要轉化;轉化才會有成就,這個成就是無窮無盡的。
「至誠無為,而治之成也無虧」,有為與無為要分清楚。「治」是管理,而這非管理人,是管理自己,使不會有所欠缺。
「秩然有序」,按部就班。「固非有意作為而是自成,此無為而成也」,我們不是故意要這麼做,修道是道法自然的,不是有為的、刻意的、虛心假意的。道場是不能虛假的,若一時的發心即是有為的、非真心的,也就是所謂的「假不成」,只是一時間的。
「所謂順萬事而無情」,我們一定要順所有萬事萬物、順天而行;順天而行是無情,大家不要想成無情就是沒人性,而是無私情,是大有情,所謂菩薩是覺有情,要大有情。「而非勉強如此也」,不是勉強的。我們若有與天地一樣,就能達到不見而章,不動而變,無為而為的境界。
⓴一言而盡:一者誠也,盡者統括無遺也。
「一言」就是誠;「盡」就是所有的都包括在內,包括一切的為人處世都統括在內。
㉑為物:物者指天地而言,蓋天地亦道中之一物也。
天地就是以一物來講,亦即道中的一物。
㉒不貳:不貳者一也,內含誠字之意,一則無極之理,先天之妙。一在天者為健,在地為順,健順雖異名,此至誠之理,主宰運用,不曰一而曰不貳是避象也。
「不貳者一也」,不二就是一。
「內含誠字之意,一則無極之理,先天之妙」,這是在講元氣,《道德經》第39章說:「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這裡就是在講這個「一」,這是無極之理也,先天之妙,在講元氣。
「一在天者為健,在地為順,健順雖異名,此至誠之理,主宰運用」,「健」與「順」留待後面再講,其與《易經》息息相關,要以易理才能講得清楚。
「不曰一而曰不貳是避象也」,因為一也是象,講一是很勉強的,所謂「強名曰道」《清靜經》。到子思時就想到要以「不貳」,沒有貳就是沒有象,其實是在講一,就是在避有形的象而不講一,所以講「可一言而盡也,其為物不貳,其生物不測」。
佛光山的「不二法門」,就是在講一,是在避有形的象,道是無形無象,道也是強名曰道,講道理講「一」就有象,就不好講理;「不二」就好講了,不講一而講二,開玩笑地講起來是「鑽法律的漏洞」。
《中庸》的道理太奧妙了,不是後學如此講述大家就都清楚了,也無法三言兩語用文字表示,尤其後學學末歷淺,後學只有將以前前人輩的道理東抄西抄在此提供給大家參考。
(續下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