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講記㉟
黃錫堃總領導點傳師主講
(接上期)
再解釋「不貳」文中所云:「一在天者為健,在地為順」,健與順的意義。我們在研究天地的道理,必須知道什麼是健;道是包含理、氣、象,健就是氣,叫做氣運。
《易經‧乾卦‧象辭》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易經》在乾卦裡有這個道理存在,自強不息就是健;健就是氣運,氣天的氣;氣是已經讓我們感受得出來的,而順是讓我們看得到的一個形體。
《易經‧坤卦‧象辭》曰:「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形體)」。我們比較常聽到「天行健」,「天行健」是氣在運行;氣為什麼能運行?主要是有理(一理)在,有先天的無極之理,先天之妙為一理。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要成為有德行的人,一定要自強不息,像天地這樣至誠不息,今天這篇所講的道理即至誠無息。
「地勢坤」,地就是形勢,讓你看得見的、有形體的,當然這是包括人,包括萬物、山川草木都是一樣。在地來講,它是厚德,厚、博;我們做為修道人必須要厚德,要有容納、包容的心,才能做度人成全的工作。所謂「有容乃大」,要像天地的容量那麼大,做為君子就是要這樣。
天地是有對待的,與陰陽一樣;《周易集註》云:「乾健故一而施,坤順故兩而承。」乾為健,這是對待的;乾健要靠理天的一點真氣,我們稱為「元氣」,一定要有理天的一而施,才能供給予地。地因為順,我們看萬物的成長都一樣。以人來講,身為父母,當媽媽的就是順,所以做孩子的才能成長,她能包容自己所生出來的這些孩子。承就是有承擔。
二(兩),就落在後天、落在象,是看得見的。乾在氣,做仙的最多500年就還要再來轉世,因為後天有氣稟,所以不能長久。而天地能天長地久,是靠先天的一點元氣,下篇就全講這點。
《易經‧乾卦‧彖辭》:「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能生出萬物,是因為天人合一,這叫做「乾元」。萬物的開始(生出來),等於萬物的本源,是與上天配合,才能統合。
《易經‧坤卦‧彖辭》:「至哉坤元!萬物資生,乃順承天。」坤也有元,坤也有其根本在,這根本是什麼?元就是德,講起來就是根本。合於天,這東西就生出來。坤,萬物資生,都是由坤生出來。坤乃順,才能接受天的東西、接受乾的東西。
孔子《易經‧繫辭下》第12章的道理:「夫乾,天下之至健也,德行恆易以知險;夫坤,天下之至順也,德行恆簡以知阻。」乾是天下最高的健,要知道德行也很簡單,就像萬物的生長,撒下種子就能發芽、開花、結果;飯吃下去,自然能消化得很好;上天將大自然的東西處理得很好、造化得很好;人生出來也一樣,十月懷胎就生出一個孩子。我們於日常生活中永遠都不會去想這些事情,因為這些是很簡單的,飯吃下去自然就消化了,大家會去思考這些嗎?但當我們身體健康出現問題時,為何吃得下卻消化不出去?
要先知道「以知險」,因為變化中還有變化,雖然上天給我們的東西、所有的構造都很完善,但我們要了解「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普通都講這是自然的,生就跟著人家生,死就跟著人家死,沒什麼特殊;然而要生不簡單,要死也不簡單,不是想死就能死,所以險是要以我們的德行去化解。
坤也是一樣,「夫坤,天下之至順也」,父母在培養孩子,雖然千辛萬苦,但做父母的永遠不認為艱苦,而認為孩子是我們生的,就是要培養。「恆簡」,很簡單嘛,這也沒什麼東西,生活就是這樣。
「阻」,有時會有阻礙,有阻礙時要以什麼去化解?德行。
一般日常生活中,什麼是《易經》?很簡單,易知易行;很簡單就知道,很簡單就做得到。可惜我們每個人都講:「這道理很好,但是我做不到。」講到德行,我們為何要明白天地給我們的道理?我們做不到的,並不是都沒去做,而是因為我們有始無終,無法始終如一,無法至誠無息、至誠不息。
想一想,我們的心為何會有起伏?有高也有低,無常嘛!沒守住上天給我們的一、給我們的常道。
天地有常嗎?天地有常。所以我們了解健與順,「在天為健」、「在地為順」,這是同樣的名;但是「故一而施」、「故兩而承」,陰陽要配合。萬物的生長都是陰陽,植物也一樣。播種時,雨若停了,稻子會弄花(傳播花粉),弄花要由誰作媒介?是風。一切萬物都是要這樣才能生出來,所以要配合;這都是常,無論乾或坤,都不能離開一。
為什麼會離開一?會感覺乾坤不同?我們講乾道、坤道,在道理是為陰陽。陰中在離卦叫做少陰,怎樣叫少陰?一點真靈化為二。化為二,就有個形體在;有形體在,就有生死;而本來的一點真靈是沒有形體的。
我們若能學習天地,就知道我們未來要走的路,一定也要有德行。人為什麼要修道?不管古早先修而後得,或是我們現在先得而後修,都是要修。買屋分期付款,錢照樣都要繳,少付一些,就會被法院查封。是不是這樣?不是得了就可以的。所以濟公老師告訴我們:「得之不修也枉然。」得了道而不修是很可惜、很枉費的。
「在天為健」、「在地為順」,知道健和順的原理就好了,這都是根據易理來的。所以易理不是用來算命、看方位、看地理,《周易》是文王寫的,不管是彖辭也好、是象辭也好,他寫出來的確實是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第一節 言自誠明之事,重在至誠無息,所謂聖人與天地合其德,天道也。首節論至誠之功用,同乎天地者,出於自然。此故言天地之道,誠一不貳,能各極其盛,博,厚,高,明,悠,久,此皆天地之道之徵於外也。夫以地之道言之,既博也,含弘之無外,又厚也,靜深之無窮。以天之道言之,既高也,神功之峻極浮於上,又明也,光明照耀之濟於下,合天地之道言之,氣化之流行有漸。又久也,始終有常,循環而靡已。此天地之氣化於不貳之後,而形見於生物之前也。
「言自誠明之事,重在至誠無息」,至誠無息這段是在講自誠明的事。
「所謂聖人與天地合其德,天道也」,天的德讓我們看得到的是自強不息,這可以用我們的思想去思考。地的德讓我們看得到的是厚德載物,這都是天道、都是至誠的功用。
「同乎天地者,出於自然」,《中庸》云:「其為物不貳,則其生物不測。」確實我們都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同乎天地,都出於自然,你要阻擋也阻擋不了,天地的運行分毫不差。但若是出自於人,要阻擋就能阻擋得了,環境就能阻擋了,因地、因時、因人,完全都可能轉變。所以天地是常道,人是無常道。我們每個人身上有至寶的東西,然而我們卻不會應用。
「此故言天地之道,誠一不貳」,至誠的心,不貳就是無二心,亦即一心。有守一貫之氣,有照上天、先天本來的面目,這就是不貳。
「能各極其盛」,一樣東西種下去,若有培養,自然會成長。那些沒人培養的東西會怎樣?像阿里山的樹木,沒人培養也會成長,是誰在培養?天地在培養。其實天地也想要培養人,怕我們受險、受阻,是我們自己不去行;山川草木是自然而無慾望,但人是有私慾的,所以我們要知道險與阻的道理。
「博,厚,高,明,悠,久,此皆天地之道之徵於外也」,天的高明,地的博厚,悠久無疆,這都是徵於外,都是我們看得到的。它是我們為人須做到的樣本(sample),因為人都認為這是自然的、很簡單的事,本來就應該如此;但我們是否有想到我們本來也應該如此?所以要修道。人的變化很快,為什麼講「人不勸不善」?為什麼我們要做成全的工作?人是「三日不餾,𬦰上樹」(台語,比喻幾天不複習就會忘記所學),不信你看若班次停歇半年不開,大家的心就都散漫了,是不是這樣?
很多人都不照天地道理而行,其實這些都是我們做得到的,很容易做得到,也確實我們都能做得到,若要改掉所有的脾氣毛病,是在於我們自己掌控的;我們能不要生氣嗎?會生氣是因為我們有私心;有容乃公,一片公心,才能像天地一樣能包容。所以這都是「天地之道徵於外」,讓我們能看得到。
「夫以地之道言之,既博也,含弘之無外,又厚也」,以地的道來講,是很廣大的,好壞都承載,反正都包括在內,它是沒有選擇的,這很重要。後學感受到人的相處,不論是在社會或在道場,都一直在看別人的缺點,為了某件事情,就說:「我反對、我反對!」難道不能轉念一下,看他的優點是什麼?所以曾子讚嘆孔子是「見人之一善,而忘其百非,是夫子之易事也。」《孔子家語‧六本》意思是,孔子看到一樣善的,就能忘卻其一百樣不對的事,這是孔子很簡單就做得到的事。
「靜深之無窮」,海那麼深,魚也能活,因為上天創造這種生活環境讓牠能生存,這是地之道。
「以天之道言之,既高也,神功之峻極浮於上,又明也,光明照耀之濟於下」,任何東西都不會頂到天,天能像地一樣包容。「浮於上,又明也」,讓我們能獲得光明照耀。「濟於下」,濟是成;人若沒有陽光也無法生存,就沒有生命了。因為萬物成長要光合作用,有光我們才能生存。
「合天地之道言之」,將天地合起來說明其道理。
「氣化之流行有漸」,「漸」不是指暫時。《易經‧坤卦》云:「其所由來者漸矣。」一個東西的形成,都是由淺入深;一個人要訓練體格,是由輕而重,以拿得起來的為先;舉重的人,不是一下子就能舉得起幾百公斤,也是由幾十公斤訓練起,由少而多,積少成多。開班不是三百人、五百人才叫道務宏展,而是要一對一成全,這是最根本的。若沒有小的,就沒有大的,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要做一對一成全工作。現在很多人的想法是:「又沒有人,要怎麼開班?」古早都是一對一在做成全,現在若十個人,可以一個對一個;有三百人,則變倍數成長。這是由少而多,道中的人才一個都不能流失掉。這就是「漸」,一步一步地走。
源頭即火種,火種若點著,再加上木柴,火就愈燒愈大。所以「天地流行」,天地也不是一下子就這麼光亮。我們要去了解,生天、生地、生人,一元會一萬零八百年,其實是不止,而是幾元會之後才有今天人類的進化,我們要了解這個道理。所以「氣化之流行有漸」,上天的德行就是「天行健」,最主要是不息,不能休息;漸是不能休息,亦即漸進。
「又久也」,才能悠久。悠就是要慢慢地、一步一步地,才能持久。馬拉松比賽是慢慢地跑,不像一百公尺這樣衝刺的跑法,什麼原因?二十公里或幾十公里,若一下子這樣拚,只是剎那而已;但是跑馬拉松要持續下去才可以完成,這點大家要了解。我們現在修道是一生一世的聖業,叫做「千秋聖業」,所以道要傳承,我們這代沒完成的事情,由下一代來完成,像接力賽一直接下去。
「始終有常」,常常聽到這句道理:「修道如初,成佛有餘」,只要我們原來的發心都沒有改變,繼續這樣走下去,則成佛有餘。
「循環而靡已」,靡已是不已的意思,就是不休息。
「此天地之氣化於不貳之後」,天地要有一,上天也給我們一,《道德經》云:「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萬物得一以生。」我們有得到一,才生得出來。所以天地之氣化是在不貳的後面。
「而形見於生物之前也」,先有天地之氣,而後才有各種形體,包括人的形體的出現;先有天地,這些都是在生物之前。
(續下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