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12日 星期一

中庸講記㊳


中庸講記㊳

◎ 黃錫堃總領導點傳師主講

《中庸》第二十七章:
大哉聖人之道!洋洋乎,發育萬物,峻極于天。優優大哉!禮儀三百,威儀三千,待其人而後行。故曰:「苟無至德,至道不凝焉。」故君子尊德性而道問學,致廣大而盡精微,極高明而道中庸,溫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禮。是故居上不驕,為下不倍。國有道,其言足以興;國無道,其默足以容。《詩》曰:「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其此之謂與!

《中庸》從第21章至第26章完全在講「自誠明與自明誠」、「天道與人道」的道理,在第27章作一個很詳細的講解,是整個《中庸》所有的精神所在。

《中庸》第二十七章之一:
大哉聖人之道!洋洋乎,發育萬物,峻極于天。優優大哉!禮儀三百,威儀三千,待其人而後行。

讀懂經句

❶大哉:讚美之詞。

意思是說:聖人之道,太偉大了。為什麼?因為道本身是無形的。

❷聖人之道:道原於天,率於性,而體之者唯為聖人。能觀盡性,而見道之無所不備,無所不昭,廣博周徧,無一之弗包,無一之弗貫也。故無所不包,無微不入,充塞入於無間也。

「道原於天」,此天非指天地之天,而是天命、上天「天命之謂性《中庸》的道理。道是無形的,無法以什麼名詞代表,只有用「道」,「強名曰道《太上清靜經》的「道」表示。這是原於上天的天命所在。

「率於性」,性是包括所有的天性、地性、物性、人性,所有的性都包括在內,都離不開「道」,這是無形的。《道德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而體之者唯為聖人」,能體會這個道理的人,不是只有體會而已,在知與行,能照天地而行,知道天地源頭的道理,這是聖人的境界。可見每個人要學聖學賢,是相當偉大的聖業,大家要體會這點,這不是一般的修道,也不是一般的勸善,最後的目的是所有的道理歸於一本。要如何能返本還原、歸根認母?若不了解這個道理,不照天地的道理而行,那天地的道理有很多是我們體會不出來的;而因為聖人體會出天地的道理,他們照道理而行,我們則依聖人的腳步跟隨。

歷代的聖人是一貫真傳的,上天的道統、道脈一直傳到老前人、袁前人,以及所有的前輩者,他們走修行的這條路,是知道一步走一步,我們身為後學應當要學這一步,但這一步要怎麼走?當然從十分之一、十分之二、十分之三……一直來走,修道是漸進法。所謂「悠久無疆《中庸‧第26章》,是很長久;長久就是不能休息,而不是等明天再走,不能這樣;修道是二六時中不能離開道。為什麼?很簡單,天地所有山川草木、山河大地,與地球結合得這麼好,不能離開,再遠都會落葉歸根,這是什麼原因?科學家已經證明這是萬有引力。

所以我們知道地球有大磁場,它的質量大過所有的萬物,才能吸住所有的東西。你看看!東西衝得再高,還是要落到地面。什麼原因?能離開它這個「母」的地方嗎?不能。因為這個磁場你也有我也有,大家都有,它才能吸住;一樣東西,要是沒有磁力的物質,就吸不住了。

不鏽鋼,不管是304或316型號的,在我囝仔時代,那時名稱不是叫不鏽鋼(台灣俗稱白鐵),它是無磁力的鐵,磁鐵吸不住,因為它裡面沒有碳(carbon),含碳量很低,看到上面寫著304L(即304L不鏽鋼,是304不鏽鋼的超低碳版本),L指含碳量0.03,一般是0.08。不要以為0.03與0.08才相差0.05,想要完成成品,煉鋼爐的設備要增加十倍、二十倍的成本投資。

所以上天給予我們的東西是千足的,落在人間後,為什麼《昔時賢文》告訴我們:「錢財如糞土,仁義值千金」?仁義值一千兩的黃金?錯誤!一千兩的黃金怎買得起仁義?仁義是千足的,百分之百的千足!黃金有那麼純嗎?有時買賣物質,會講究其純度,例如純度為5個9與4個9是不一樣的,價格也相差很多,3個9更不用講,99.9%還不夠看。現在有的已做到7個9、8個9了。

能變為千足嗎?不可能。後天的東西就是只差一點點而已,差個0.000…1,絕對無法千足。因為落在後天以後,想要求與原來的一樣是沒辦法的。為什麼呢?因為有這個身體在,你看老前人有身體在,他也有喜怒哀樂;若沒有這個身體在,他就已經是純然之體、本來的面目。

所以我們現在要進步,大家都講聖人是怎麼樣,我們就要達到怎麼樣;現在與聖人不一樣沒關係,我們2個9就好,99%,差1%,慢慢地煉,十年、八年慢慢地煉;之後煉到5個9、6個9,或7個9,這就要看我們的工夫了。假使連2個9都沒有,那就很麻煩了,因為還要再煉就很困難,有後天的習性使原來的都吸不住,無法與我們原來的面目接續。

以分光儀(能夠快速分析其元素含量)檢驗東西會不會有誤差?有誤差。所以要有樣本做比對,比對到質量平衡時才決定,誤差有多少再增減,這是化驗東西的過程。我們自己也要檢驗自己,這是很要緊的。所以我們看聖人「能觀盡性」,聖人本身是9個9以上,他能窮理盡性。

「而見道之無所不備」,聖人知道每一樣東西都有道,沒有一樣東西沒有道,在他的眼光中,一支粉筆也有道、一根頭髮也有道,所有的東西都有道,因為「無所不備,無所不昭」。

「無所不昭」,昭就是顯然、顯露,但我們卻看不見,為什麼看不見?因為我們才2個9,還未達到標準、千足。所謂「錢財如糞土」,錢財都是身外之物,「仁義」是千足的這個意思。大家若看到千金,千金小姐的千金也是一樣,純然的,千足的。

「廣博周徧,無一之弗包」,聖人就是廣博周徧,了解天地道理,化所有周圍全徧、普遍,沒有一樣是沒有道的存在。

「無一之弗貫也」,每一樣物品都有道貫在裡面。所以我們若讀過《理數合解》,其中就有講「彌六合」這個道理,為什麼講「彌六合則其大無外」?意思就是反正都包含在裡面。六合就是講天地四方,一般講四方上下,這都包含在裡面,所有宇宙裡面的東西都完全了解。如果我們將每樣東西都拿去化驗,是不是這樣才能了解萬物的事情?不是,我們講「一理通,萬理徹」,每樣事情是用推理的,以理氣推,所以了解任何東西都是一本散萬殊,萬殊一定要歸一本的道理。

「卷之則退藏於密」這是程子講的道理,而《理數合解》是說:「藏於密,則其小無內」,《理數合解‧大學解》裡面就有這個道理,這是「貫」。

「故無所不包,無微不入,充塞入於無間也」,在原子結構裡面還有很多元素存在,我們要了解這就是「無微不入,充塞入於無間也」。國語中,間隙的間(ㄐㄧㄢˋ)和之間的間(ㄐㄧㄢ),音是有區分的;漢文原本是沒有區分,現在也有人讀音不一樣。

石頭硬邦邦,我們以肉眼無法看透裡面,以分光儀來照,就能看到裡面的整個結構;若是金屬,則能知道其「金相」是什麼樣子。為什麼以「金相組織」一照就能知道這個鐵有沒有紮實?10倍看不出來,就放大50倍;50倍看不出來,放大100倍就看出來了,整個紋路都出現了,空隙這麼大,組織不合格,要算出一平方裡面有幾條線,現在都能以科學印證。

天地萬物這麼多,上天現在想捉一個人,馬上就能捉得到,在哪裡捉?與刑事一樣,依據「螺仔、畚箕」(指紋)就將你捉出來,在家裡就將你捉出來。

常講「一指」,為何要點傳師天命一指?就是在核對指印,這是師母所放的真天命。上天有時也會抽查,可能也不是抽查,其中的機制我們並不了解,然而有一天我們就會了解。上天都是用記錄的,現在有所謂針孔攝影,將來做記錄讓我們看,到時怎麼辯都辯不了,這是千真萬確的;大家都講想要看仙佛顯化,科學就是顯化,這樣演給你看,你的心裡難道不怕?測謊器能知道你有沒有撒謊,看腦波就知道你全都在講謊話,讓你無法辯解,很多刑事的無頭公案就是這樣查出來的。上天不必這樣,上天都有做記錄,按鈕一按下去,自己看,不必我講,這是千真萬確的。

《大學》:「十目所視,十手所指」,一點點縫隙,藏在裡面都能知道。是誰能知道?當時沒有儀器可顯化,聖人就能知道;後學常講用推理的,以天地理氣推理,就知道一個人的變化,所以才講「大哉聖人之道」。

❸洋洋乎:充滿了天地之間。

道是充滿天地之間,當然聖人之道也是充滿在天地之間,這是浩然之氣,氣是天地都能相通的。

❹發育萬物:萬物不能自主,而道有以發。萬物不能自長,而道有以育之。舉凡飛潛動植萬有之類,皆由氣以生成,即本理以生成也。

為何在此講到天地、講到萬物?因為天生之,地要養之,人要化育;人要種作、培養,補天地不足,因為畢竟人才是有形的、有思想、有動作的。

「萬物不能自主」,萬物不能自主,萬物是一個軀殼而已,一粒種子放在那裡一百年,還是一粒種子,但是一落土就不一樣,經過生存的三要素——陽光、空氣、水,自然就能生長,發就是生,能發才能生。

「而道有以發」,道「有」就是一本,太極分兩儀,所以萬物一定要陰陽,有一本才能生出來。

「萬物不能自長」,剛才有比喻一粒種子若放在那裡,還是一粒種子;一定要找個地方,要天地配合,不然放在桌上,就永遠都在那裡,所以要與地氣配合。

「而道有以育之」,配合以後,古人講「一枝草,一點露」,早上可看到每枝草上面都有一滴露水,這是天地最公平的事,給予萬物生長的環境。

(續下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話大德張老前人

◎ 劉黃河點傳師   邂逅 我們的大德張老前人,與後學的首次邂逅相遇,因緣可謂奇特,在那時之前,我們從未謀面,素昧生平。 那是後學退役後的事,後學工作於新店二十張路的一家公司,這公司的總經理也姓張,也是上海人。這位張君住在羅斯福路三段,就是台灣大學正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