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12日 星期一

救性、救命與聖凡雙修:一貫道的入世修行觀㊤

救性、救命與聖凡雙修:一貫道的入世修行觀㊤

◎鍾雲鶯

摘要

本文乃從一貫道之救命與救性的教義思想,以及聖凡雙修的修行觀,論述一貫道的入世修行觀。就「救命」而言,一貫道乃在「借假修真」的理念上,安頓個人的生命與安頓身受災難者的生命,通過行功勸善、修己俟命;慈善救濟、安身立命;宣講教化、度人修命等外功實現其理念。「求道」是一貫道「救性」的基本門檻。求道之後,修持存天理、去人慾之放心工夫,誠心力行十條大愿與玄關修持之內功,如此必可達本還原,了脫生死。一貫道以入世修行為主,故世俗生活之所需,皆是自給自足,其強調「聖凡雙修」的修行觀,宣揚一面修道、一面謀生之半聖半凡的修行方式,使四民素其位而行,不妨礙社會百業的運作,維持人倫社會之基本功能,並闡發「人人都可以修行」、「時時都可修行」、「處處都是修行地」的入世修行理念。

一、前言

著名的神學家保羅‧田立克(Paul  Tillich)在其名著《信仰的動力》(Dynamics of Faith)之中,曾以「終極關懷」一詞說明實踐信仰的神聖使命與落實信仰之行為,其中有段頗令人省思與玩味的話,藉以界定信仰是否具有意義,他說:「沒有內涵的信仰便不是真信仰,因為信仰行為必定含有某種寓意。除了信仰行為之外,沒有其他任何方式可以為信仰賦予實質內涵。如果不從終極關懷的角度來實踐信仰中的神聖使命,那麼所謂的神聖使命便無意義可言。因為唯有透過落實信仰行為,方可以彰顯信仰行為所蘊含的意義」,田立克以落實信仰行為來界定信仰所內涵的神聖意義,當然,田立克乃專為他所論述的「終極關懷」作一解釋。但是,如果我們從「具有內涵的信仰」的角度觀察,則所謂「信仰行為」的面向就極為寬廣,只要促使信徒朝向其所信仰之宗教的任何行為,包含宣教、儀式、講經、注經或宗教經驗之種種,我們都可統稱之為「信仰行為」。

我們觀察宗教所展現的寓意,確實如田立克所言,都是透過信仰行為的落實,實踐其神聖面向,而這些信仰行為的具體表現,不單只是宗教的信仰的現象,更重要的是現象背後所承載的修行意義。

「性命雙修」是華人修道觀的終極理想,其所代表的乃身/心/性、個人/社會、理想/現實、理性/感性、修己/度人、部分/整體的一體觀, 說明了修行絕非只是一己之事,而是與世人所居處的環境息息相關,工夫至高處,可以救人渡劫,免災除難,2 這也是所有宗教勸人行善的主因。然傳統之「性命雙修」的修煉觀,因限制條件太多,故時人無法在今日瞬息萬變的世代中從事修煉。清末民初以來,許多教派將「性命雙修」的信念,逐漸轉化成為「聖凡兼修」的入世修行觀,一貫道即是典型的範例。

一貫道乃明清以來之「三教合一」卻是「以儒為宗」的教派傳統,特別是從其十五代祖王覺一(1833-1884?)確立了以儒家思想為主的修行方向,將「性即理」思想轉化為宗教意義,建構「理、氣、象」的本體論與心性論,至今,一貫道仍在王氏所建立的教義思想體系中進行宣教。3 在「以儒為宗」的價值核心中,「聖凡兼修」的入世修行是一貫道在當代快速發展的主因之一。

所謂的聖凡兼修,乃傳統性命雙修的入世化,突破傳統性命雙修的嚴格限制,透過日常生活的道德實踐,結合宗教儀式與信念,藉濟世救人的善行,轉化成為修己度人的宗教修道觀,實現人心內在欲望的提升、超越自我的深層渴望,亦即修道既可以不離社會人倫,亦可以成就自我性靈。 就此而言,一貫道從未放棄「性命雙修」的修行觀,4 而是以不離人群之成人成己的修行法,轉化成為聖凡雙修之入世修行的信念,而且這個修行法,隨著時代的更迭與世代的變化,已轉化成為具有現代意義的修行觀,在救人性命的信念中,道傳九州,開創華人宗教傳播的新扉頁。

一貫道將傳統華人宗教之性命雙修的修煉觀,轉化成為宗教人的當代實踐,透過救人「性」、「命」的宗教情懷,展現他們的入世的修行信念。傳統多重限制的「性命雙修」,一貫道將之轉化成為「聖凡雙修」的入世修行觀。所謂的「聖凡雙修」意指在修行一事乃為「聖」,而一般的世俗生活與生存為「凡」,因一貫道乃自給自足,不依賴供養,故而需要在世俗中生存,並在世俗中體現修行的

尊貴與價值,簡言之,無論士、農、工、商,皆在其工作場域與日常生活中藉境修行,實踐「道即生活,生活即道」的入世修行觀。此一信念,主要宣揚人人皆可成為修行人的理想,這樣的信念可說是當今一貫道能傳播海外超過八十個國家的主因之一,藉此,我們可觀察華人教派在時代變遷中的發展與蛻變。

二、救命──借假修真的教義思想

所謂的「救命」乃處理世人生命現況所遭遇或面對之挫折與苦難之事。就修行的角度而言,人的生命無比尊貴,故有「人身難得」之說;另一方面,人心亦極為脆弱,特別是人的心念,雖可一念成聖,亦可一念成魔,故民間有「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一失人身萬劫難」之語,藉以說明,如何讓保有生命現象之「身」行善佈德,不被「身」之行為所累,導致帶業往生,影響來生之「命」。因此,就「救命」而言,如何幫助世人安頓此世之「身」,十分重要,其內容可包含兩個層面,一為安頓個人的生命,一為協助安頓遭受災難之眾生的生命,二者的作法雖說不同,然皆是帶領眾生脫離世苦,使其「身命」得到安穩、安定、安心的對待。

(一)個人行功勸善,修己俟命

就華人的信仰理念,「命」有其限制性,而且這樣的限制,經常伴隨個人累世業力之報應相感的說法。故而為「人」的可貴,正在於可以透過善行,扭轉、改變此生已被限制之「命」。就安頓個人的生命而言,透過善行,積功立德,充分發揮個人生命的價值,藉此肯定自我存在的意義,因之,早在先秦之時,儒家經典即出現「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5 「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6 勸人為善,招攬「餘慶」、「百祥」之感應;明清之際,知識分子更將此一思想結合宗教信仰,強化功過格,推行一波波的勸善運動,7 表彰善行可以轉「命」的觀念,袁黃(號了凡,1533-1606)即是最佳的範例,迄今,其《了凡四訓》仍在民間盛傳,被奉為圭臬。勸善信念在清末民初之際亦得到廣大的迴響,主要因戰亂所導致生靈塗炭,許多教派紛紛投入救濟行列,當今學者以「救世團體」(redemptive societies)的角度研究這些教派。8 迄今,宗教團體的勸善運動與救濟實踐仍在進行之中,我們可以這麼說,所有的宗教團體皆離不開慈善救濟之善行實現。

善行之所以重要,除了改過遷善、善與人同、因果報應之信仰與道德實踐因素,就個人而言,因外在善行而產生自我認同,二者之間,形成回饋環路,在不斷增強的回饋中,經過了時間的積累,善行與個人修行之間的結構自然形成,9 行功修善不僅是安頓自我生命的重要力量,也因這些善行,使得信仰變得更有意義,我們將此稱之為外功。《一貫道疑問解答》解釋「何為外功」說:

現值三期末劫,一貫天道,應運降世,凡係一貫道友,各負勸善成人之責任。行濟人利物之事,希人人向善,存拯災救世之心;廣化善信,依規求道,此種功德,即為外功。10

並於「行外功時,不知如何做法為宜」時指示:

行外功,不能有「沽名釣譽」之心理,更不能有「惡言厲色」之表示。若為沽名起見而行功,則無所謂功矣。若性燥氣憤而勸人,則非修道人矣。總之行功要遵三教聖訓,竭力實行為是。凡抄寫善書,設立佛堂,宣傳道義,以開人智,皆是上等功德。要知化一人成道,使他九祖超升,抄一句善書,勝如佈施,即三教聖人,無過於此。至於凡情上濟急救難,賑災除厄,小則出資獨辦,大則集資共舉。他如不廢金錢之功德,更要隨時隨事地,和言悅色,多方開導,與父言慈,與子言孝,與兄言友,與弟言恭,與夫婦言和睦,與朋友言信實,與官吏言忠正,遇惡人勸他改邪歸正,遇善士,勸他養性修真。廣行三教,報答五恩,此渡人行功之法也。11

就此可知,外功乃指外在的善行,在一貫道內部有財施、法施、無畏施之說,而文中所言已包含三施的內容。如勸人為善,教化世人、度人求道、修道、抄寫善書、宣傳道義,進而啟人智慧,廣設佛堂,救人靈性,使之改惡向善,度化更多眾生。就個人而言不僅了脫生死輪迴,更可救度其祖先靈性,乃大孝的表現,故稱此上等功德;至於財施不惜金錢,濟急救難;面對社會各階層之人,皆循循善誘,導之以正,恢復社會應有的人倫次序,法施教化人心,拯救性靈,無畏施勸人遵循社會倫理,財施救人以急,這些善行都有外在的對象,而非內省,故稱為外功。我們可以看到,一貫道所說的「外功」包含濟人利物、拯災救世的作為,較屬於教化勸善的社會層面,並藉以穩定社會次序與提升儒家倫理的價值觀,這些層面乃為改善世人的凡俗生活,使其生活面向循序邁入內在且超越的境界,協助世人了解自我的生命價值,肯定「人人皆可為堯舜」之自我提升的能力。是以其中所言慈、孝、友、恭、和睦、信實、忠正等,皆是社會倫理的範疇,足見其「以儒為宗」的核心信仰,並在此以道德倫理為基礎的核心價值中,進而邁向養性修真、廣行三教的修行內涵,最重要的乃要透過勸善行功的具體作為,引入門修道。

就個人的行功勸善,最重要的自我修煉乃在於不可「沽名釣譽」與「惡言厲色」,此二者皆是警惕所有的行善者,切莫被「善行」所執,勿以「修行」自傲,或自以為是,自認為與眾不同,而以自己的想法規範他人。人身受氣稟所拘,故人人所表現的氣質不同、脾氣毛病亦相異,然就華人教派的觀點而言,這就是人帶業轉生的證明。因此,修行是每一個人在世必備的生命功課,修道乃為自我修煉,而非自以為清高,自命不凡。修道最重要的乃自我深層轉化、昇華,無論外在環境與己身際遇的變動,個人之修己善行,皆需具體實踐。據此,我們可以了解,一貫道之所以強調勸善行功,主要乃鼓勵個人積善累德的行動,藉以自我救贖,進而救拯世道人心。這些行為,皆透過善行體現自我價值,讓肉身在有用之時,所表現的行為皆以修己勸善為主,不但可自我安頓,亦可修身安人。

(二)慈善救濟,安身立命

人飢己飢、人溺己溺是儒家亙古不變的信念,也是一貫道入世修行的準則。根據林萬傳的撰述,早在中國之時,一貫道即成立了許多慈善機構從事社會公益,舉凡施棺、捨藥、助葬、濟貧、辦學、義診等,最有名的是江蘇武進的「崇華堂慈善會」,12 因財力雄厚,故所推動的慈善救助,成效卓越,屢受當時國民政府獎勵;而在南京、上海、天津之規模龐大的「中華慈善道德會」,對於戰時傷患的醫治與難民的安置,備受讚譽,曾獲國民政府社會部頒發金質獎章。13 一貫道在中國時期就已設立了孤兒院、養老院、醫院、義學等慈善機構,14 來臺之後,一本「一母之子,一師之徒」的信念,15 更是積極從事社會慈善,救助弱勢團體與急難者,使其可以「保命」,進而共步修行之列。西元2013 年,中華民國一貫道總會出版之《人間有道 世界共好:一貫道文化教育慈善公益志業專刊(一)》,收錄所成立的慈善文教組織計有 178 個,且只是第一冊,可以推測仍有許多慈善公益組織尚未收錄,可見一貫道對社會慈善志業的重視。

宗教團體從事慈善救濟,關心周遭環境,協助弱勢族群與危難者得以生存,本不足道,然一貫道之所以如此重視「救命」之事,除了人皆有之的悲憫之心,更重要的是「借假修真」的教義思想。人的肉身宛如萬物,皆有生滅,凡有形有象者皆有限制,故非真,然「以儒為宗」的一貫道,絕不是要世人走入空幻一途,而是借象修行,借事煉心,藉以安定自我生命,不被萬象所惑、不受俗情限制,光明自我本性,回歸本然真我,這才是一貫道重視慈善救濟志業的主因。署名張天然借竅的內部作品《叮嚀心語》第十一條,即說明了慈善公益與修行之間的緊密關連:

辦道的中間,固然是渡人、說法、開荒、設堂,但也不能忘了對社會苦難、淑世濟民的實際關懷行動,諸如憐貧、恤老、濟孤、環保維護,及弱智協助的工作之支持和推廣,甚至放生和動物保護的事,都應響應,這都是與十方眾生,廣結緣分。你們不要忽視,以為這是後天的事,若不彌補後天,如何能圓滿先天?16

又第十三條說:

對世界上許多不幸的苦難,災害中死亡的眾生,都要付出一份憐憫、哀慟、同情的迴向……惟有培養對無緣不幸者的關懷,才能感召有緣者的來臨。17

度化眾生求道、修道,設立堂,海外開荒辦道,提供更多人修行的場所,這些都是一貫道道親平日積極從事的修行項目。《叮嚀心語》以張天然之姿,叮囑一貫道道親們,不僅要關注「道內事」,還要關心「道外事」,特別是隨著全球大環境的變遷,天災不斷,人禍相形,氣候變異、土地過度開發、環境污染等,攸關地球所有物種存滅的重大議題,身為地球一分子,一貫道道親們也要投入並關注。這些都是一般的觀念,不足為奇,但我們可以藉此了解,慈善救濟之「救命」行為的背後,乃為「圓滿先天」、「感召有緣者來」。

一貫道非常強調真正的、本來的我是「先天之性」,是神聖、至善而無染的;降生於人世間之後天的形體,因具有許多「傳染之性」,故沾染塵世之情欲惡習,已非至善。因之,洞悉「先天之我」與「後天之我」的不同, 成為一貫道回歸「本性」信仰的核心。18 然回歸先天之我,絕非只圓滿自我之先天,若此,則違反「以儒為宗」的修行本質,因之,需以入世之事上磨練的工夫,透過身體力行,救人脫離,救其命、安其生,彌補己身累世之業力,故雖曰成人,其實乃成己。在成己成人的磨練中,感動更多的有緣人,使其同邁修行之路。

慈善救濟公益之事,雖是不忍人之心的具體作為,卻是體現儒家「民吾同胞、物吾與也」的真實意義,這樣精神,乃為彌補後天、圓滿先天,使自己在後天的外功上,不但救人命、物命、境命,亦救己命,進而修身安命,了解修道乃藉後天之入世磨煉,成就先天之本性圓滿,漸進達成儒家成人成物的理想。

  1. 保羅.田立克(Paul Tillich)著,魯燕萍譯,《信仰的動力》,頁 11。
  2. 在民間教派的修持觀中,心之修治與否,與災劫之輕重息息相關,可參鍾雲鶯,〈修心、修煉、修道:清末民初民間儒教的修行觀〉,頁 165-167。
  3. 這方面可參考鍾雲鶯,《王覺一生平及其《理數合解》理天之研究》。近年來,王覺一的傳教歷程與著作亦紛紛受到研究者的關注,如中國學者韓志遠,〈晚清政府對民間秘密宗教的治理――以末後一著教案為例〉;〈王覺一與末後一著教新探〉,頁 1-70。
  4. 當代一貫道最易令人產生疑惑者,即在只傳性功而不傳命功,亦即透過求道儀式,傳授直入本然之性的修行法,卻沒有一套制式的身體修煉。一貫道只傳性功缺乏命功的修道方式,主要在於一貫道主張只要通過求道儀式,人人皆可超生了死,了脫生死輪迴,因此有關身體修煉的部分,道親們可自主選擇自己受用的功法;然就歷史發展而言,一貫道盛行於民國十九年(1930)之後,當時中國戰亂頻頻,人民朝不保夕,是以一貫道認為救劫為先,故傳道度人成為第一要務,因此並不注重身體修煉的傳授,這樣的狀況,一直持續至今日的臺灣,而缺乏身體修煉的修行方式,成為當代一貫道領導者必定面臨的挑戰與省思之處。當今一貫道所面對的挑戰,可參考鍾雲鶯,〈近代一貫道的發展及其影響〉。
  5. 《易經.坤卦.文言》,頁 20。
  6. 《尚書.伊訓》,頁 115。
  7. 吳震認為,明清之際結合宗教的勸善運動,許多思想家開始關注「德福之道」乃至「轉禍為福」、「因果報應」等道德與宗教關係的問題,這樣的現象,可說是晚明清初有別於宋明之際的思想「轉向」,顏茂猷(?-1637)的《迪吉錄》、劉宗周(1578-1645) 的《人譜》、晚明的江南士紳社團「證人社」,以及種種「儒門功過格」,再再說明晚明清初之知識分子對於勸善運動的熱衷,而這一勸善運動中,無法與宗教之因果報應信念脫離。參吳震,《明末清初勸善運動思想研究》;方思翰,《修身與化民:論明末清初功過格的儒學內涵》。
  8. 王見川、康豹、宗樹人,〈導言:救世團體研究的回顧〉,《民俗曲藝》,172,頁 13-20。
  9. 這樣的應證想法來自彼得‧聖吉(Peter M. Senge)的「系統思考語言的三個基本條件」。他認為回饋環路有兩種不同類型,其一是「不斷增強回饋(reinforcing feedback)」,只要事情處在一直成長的狀況下,就可確定增強的回饋正在運作,而其影響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負面的;其次是「反覆調節的回饋」(balancing feedback),只要是有目標導向的行為,就是有調節或穩定作用的回饋正在運作;最後是時間因素,稱之「時間滯延」,時間會干擾影響的過程,而使得行動的結果以漸進的方式產生。參彼得.聖吉著,郭進隆譯,《第五項修練―學習型組織的藝術與實務》,頁114-131。
  10. 郭廷棟等,《一貫道疑問解答》,頁27。
  11. 郭廷棟等,《一貫道疑問解答》,頁27-28。
  12. 在中國江蘇省武進縣所設立的「崇華堂慈善會」的規模,可由現今保留之「武進崇華堂會員證章」得到證明,現在中國的網站上,可看到有人將此徽章列入古董拍賣。詳參下列網址:http://web139.997788.com/pr/detail_143_17402258.html;http://www.gucn.com/ Service_CurioStall_Show.asp?Id=7256176,2013年11月19日讀取。
  13. 慕禹(林萬傳),《一貫道概要》,頁 240。
  14. 慕禹(林萬傳),《一貫道概要》,頁 240-268。
  15. 一貫道認為「母」乃後天生我們肉體的母親,而「母」則是創生我們靈性的先天母親,是宇宙萬象的根本,由於 無極老母乃一切之根本,因此一貫道以「明明上帝無量清虛至尊至聖三界十方萬靈真宰」象徵 無極老母,將這廿個字作為祭祀的主神,如《一貫道疑問解答》言:「一貫道所供奉神佛,為三界十方之明明上帝。因其位居無極,而為開天闢地生人之道母,故又稱 老母」(頁14)。一貫道視「濟公活佛」為老師,最主要在於濟佛乃三期末劫之時掌理拯救眾生之大責,承擔眾生無數罪業,猶如師長一般愛護徒兒,祂是一貫道內部無形的精神導師,《一貫道疑問解答》即言:「……濟公活佛掌道盤,飛鸞宣化,救世渡人……對於師尊,尤需誠敬供奉,以本飲水思源之意。蓋尊師始可以重道,感恩自應知圖報,此必然之理也。」(頁15)由於一貫道認為,所有的眾生的靈性皆由「 老母」所生,故稱「一母之子」,所有一貫道親皆由濟佛所呵護, 故稱「一師之徒」。
  16. 《叮嚀心語》乃一貫道內部於1989年至1994年,署名第十八代祖師張天然,藉由借竅之宗教儀式撰寫而出,共101條。參http://fycdkm.org/chinese/CHINESE/101TEACHINGS/11-20.html,2013年11月19日讀取。
  17. 《叮嚀心語》,參http://fycdkm.org/chinese/CHINESE/101TEACHINGS/11-20.html,2013年 11月19日讀取。
  18. 有關一貫道先天/後天的分判,可參鍾雲鶯,〈論一貫道《學庸淺言新註》的經典詮釋意義〉,頁163-187。

(續下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話大德張老前人

◎ 劉黃河點傳師   邂逅 我們的大德張老前人,與後學的首次邂逅相遇,因緣可謂奇特,在那時之前,我們從未謀面,素昧生平。 那是後學退役後的事,後學工作於新店二十張路的一家公司,這公司的總經理也姓張,也是上海人。這位張君住在羅斯福路三段,就是台灣大學正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