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9日 星期日

中庸講記㊴

中庸講記㊴

◎ 黃錫堃總領導點傳師主講

(接上期)

所以有時很多事情不必多煩惱,有的人講:「我很能幹,這個家庭全都靠我一個人。」不要這麼講,家庭是每個人都帶著福報來的,才能集合在一起;有時會覺得:「這孩子還這麼小,又不會賺錢,負擔這麼重!」不能這麼想,這孩子是帶福氣來給你的,若沒有這孩子的福氣,說不定你自己的福氣早已用完了;就是這孩子的庇蔭,他的存糧天地都配得好好的。能來出生者,天必育之,天一定會將他養育長大。所以想到這些事情,人實在很脆弱、很渺小。

為何人不能驕傲?「驕者必敗」,因為違背天理、因為不會報恩。報恩要父慈子孝,報恩是雙方面的,不是單方面的,有的人講「我的孩子都不孝順」,你先想想自己是否對孩子慈悲?這是相對待的,所以我們要了解生育的原理。

「舉凡飛潛動植萬有之類,皆由氣以生成」,不管天上飛的,海裡游的,動物、植物,萬有之類,一定要有氣。若沒有上天所賦的這點氣是沒辦法生成的,由理入氣,自然生出來,才能成長、才能長大。

「即本理以生成也」,所以主要並不是因為氣的功勞,而是理,有源頭、有一本,才能生成。

❺峻極于天:萬物之上則為天,而道之高峻可極於天,觀天運不已,不息,皆賴氣以為通復,即本理以為通復也。所以道之極於至大而無外者,有如此矣。

「萬物之上則為天」,萬物的上面還有上天。皇帝為一國之君,為何還要祭天求其赦罪?因為這樣才有懺悔的機會。人若沒有人管,這個人差不多要墮落了,只認為我最大。人要永遠做老二,天的安排本來就是這樣,沒有大或小,大小是人自己分的,這是人的感覺。但身為儒家的弟子,我們要了解倫理,五倫八德、三綱五常,我們一定要了解這些道理,這是自己體會的,不必教、不必講的,所以要報天恩。

「而道之高峻可極於天」,極與至二字,例如:至高、至聖先師,一般認為至為最高,這是錯誤的,無過無不及才是至,守中才是至:不要以為上是至,而下就不是至,人能調節到剛好、中間,才是千足;千足不是上,《道德經》說:「高者抑之,下者舉之」,在觀念上看到無過與不及,就是講中的意思。此處談到「可極於天」,中才能達到天。

「觀天運不已,不息」,天地的運行能自強不息。「不已,不息」,不休息的。參加馬拉松賽跑,一開始會像跑一百公尺賽跑一樣的快嗎?不可能,就是要一步一步地跑,還是要用跑的,而不是用走的,不進則退。「不已」很重要,我們今天就是無法始終如一,一有阻礙,情緒馬上就變;為何會變?因為不如意,沒有照我們的意思。所謂「退而求其次」,是要做什麼?即老子講的「少私寡欲《道德經》,不是沒有,而是一點點;不是千足的,而是算幾個9的意思一樣。

「皆賴氣以為通復」,通復是指萬事萬物都有天理循環的,才能無始無終;不是一條線,一條線就有開始、有結束;而是無開始、無結束的,包括性命都一樣,是圓的;各位學長想想,圓的東西從哪裡開始?到哪裡終止?沒有,是無始無終的。一個人做事情若能圓融,就像圓的東西不受阻礙,在地上打滾,可以滾到這邊、滾到那邊,隨方就圓。我們一定要了解圓的東西,這才是我們生存修道的要旨,亦即圓滿。

「即本理以為通復也」,理都是通復的,天理循環都是通復的。《理數合解‧大學解》裡提到「明明德」時,有講到「天理者,萬物統體之性」,天理就是所有萬物的統性,性都一樣,是統體之性。「人性者,物物各具之天也」,每個人都是一個天;天是大周天,人是小周天,人有個天在身體裡面;為什麼人要有良知良能?由此可體會這個事情。

「所以道之極於至大而無外者,有如此矣」,其廣大是無邊無涯,就是這樣而已,我們最高是能做到這樣。

❻優優大哉:形容充裕又偉大。

萬事都有具備,做出來的事情太偉大,不是一般的事物而已。

❼禮儀三百:《禮經》也。如冠婚喪祭之類,三百是其大綱,並非實數。

《禮經》記載,人長大至20歲,行冠禮後即長大成人;婚禮即組織家庭,是齊家之道。《禮記》有40幾篇,其中有一篇是〈昏義〉,老前人在解釋《禮記》時,就講大家都是昏昏再結婚,頭昏昏、懵懵懂懂,才組織家庭,之後又斤斤計較;這樣不對,你們因懵懵懂懂而結婚,一生也要懵懵懂懂地過日子才對,大家和平共存。在《禮記》裡,喪禮與祭禮很長,婚禮很短,冠禮也很短,主要全在講喪禮與祭禮,這些都是大綱領。三百不是只有三百項,而是大項有三百多項。

❽威儀三千:即《曲禮》也。如灑掃、應對、進退、動容、周旋、升降、揖讓之類。三千是其節目,並非實數。

威儀就是一般所說的《曲禮》。亦即灑掃、應對、進退、動容、周旋、升降、揖讓之類。這規矩有夠多。動容是指對待人的面容,要知道應對進退。跟人家講話邊看手錶是很大的不禮貌,像在趕客人走,動作要藝術一點,但是一般人都會顯露出來。周旋就是轉身,老前人很注意這點,轉身不能一下子就被看到後面,要先側身轉過來才走,人家還在講話、還在看我們時,就轉身讓人家看到我們的後面,這禮數是不合格的;因此要先側身,等人家話講完、不注視我們時才轉身。

以前老前人很注意應對進退的動作,這些在《禮記》裡講得相當的詳細,共有三千多條,要如何學起?這都是要有學習的,例如:家庭教育、社會教育;一個人在社會教育中成長最快,若有好的環境,成長好的風度、禮貌,出門在外時也一樣。家庭的傳承、學習也很要緊,知道怎樣是對與不對,所以都要親身去學。

《禮記》第十八篇學記:「雖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是故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

「雖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雖然菜餚很豐盛,看起來好像很好吃,若不吃一口,怎知其味道如何?「弗學,不知其善也」,雖然道理這麼深奧、這麼寶貴、這麼好,你若不學,就無法體會什麼是真善美,所以要學。

「是故學然後知不足」,學了以後,才發現自己不知道的還有這麼多;不信的話,臨時要大家上台講篇「理氣」的道理,能講得很順嗎?通常都是講講停停,下台後才感覺很慚愧,自己怎麼與別人相差這麼遠?學得這麼少?其實能在台上講得滔滔不絕,都是已經過千錘百煉,為了講篇道理,不知已準備了多久的工夫,才能講得滔滔不絕。若臨時要大家講,大家一定講:「我沒有準備!」這是正確的。所以平時就要學應對進退等等,與社會的人講話也是很不簡單的事情,不是環境就能培養出來的,要學才知道自己的不足。這是很重要的。

「教然後知困」,要教人家時,自己又很迷惑。這句道理本來已想好了,照這樣講應該很順,但是人家卻聽不懂,這就是迷惑。

「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自己知道不足,一定要自反,要自我要求自己。「反」與「返」是相同的意思,但在古文中都是寫「反」。

「知困,然後能自強也」,知道自己的迷惑、困惑在那裡,然後知道要再自強、再努力。「故曰:教學相長也」,教與學二者都同樣地有成長。

《禮記‧學記》:「《兌命》曰:學斅半。」斅音效(漢音)。是養其子之威儀也的意思。在道場,後學看到尤其有些小部分的講師,要講道理給人家聽,卻不聽人家講道理,你想這樣會成長嗎?小部分的點傳師也會,認為這些道理我都懂、聽好幾次了,這樣就無法教學相長。以前後學與講師們在一起,都告訴他們:「你可以去檢舉。」講師問:「要向誰檢舉?」向誰檢舉?向前人嗎?都不對,是向 上天老母檢舉:「您要去查某人,他有不盡職之處,我要告訴他,他連聽都不聽就走掉了。 上天老母,我現在哪裡錯了,我也不知道,他也不告訴我。」就這樣檢舉。他們問:「檢舉了,上天會處罰他嗎?」上天不會處罰他,這就是要讓他了解「學斅半」。這是後學早期時常在講的道理,要學才能懂,不學就不懂。現在年紀大了,各方面的耐力下降了,否則的話,無論誰講道理我都很喜歡聽,這表示人家的心血、一生的修道經驗,這些都不一樣。

❾待其人:有以具眾理之備,與道之細相合,至德之人者,有是之人而後可行如是之道也。

「有以具眾理之備」,待其人而後行,是待什麼人?就是待有至德的人。有大德的人,他什麼道理都聽過、都做過;甚至沒聽過的道理都會知道去做,這是生而知之的人,但畢竟是少數,大部分都是學而知之、困而知之。

「與道之細相合」,細是精微。古早貢寮林齡條點傳師常講:「這道理是多麼的微妙!」這樣講事實是真的,因為細微,雖然是小事,但卻很微妙。當時我們聽起來覺得講那些有什麼微妙?現在年長了,再想起以前的觀念,要做個轉變。事實上人家的心血跟我們不一樣,現在的人都看口才好不好,然而能講道理的人,口才都不是很好,而有些口才很好的人都不講道理,為什麼?他要講給人家聽,聊天最行。有的人開講(聊天)很會,要他講一整天都行,但要他在台上講一分鐘他不要,他認為那不是他的專長。這種就不是待其人,上天要等待的不是這種人。上天要待的人是所有的眾理具備,與道之細相合的至德之人。

「至德之人者」,我們以為或許是指大聖人,然而我們每一個人都是聖人,每個人都是我們的老師,包括萬物;萬物雖然不會講話,但是你看看,小螞蟻彼此相遇時,會頭與頭相碰一下才走,他們的革命情感多好!所以我們要了解,這種人才是真正在道場要傳道的人。

「有是之人而後可行如是之道也」,像這種人,你才能用之廣大,才能走這條路。「如是之道」,就是指我們本來的這條路。

「待其人」,我們就是要待這種人,待所有我們的道親,包括講師、點傳師、前人,這些人都是上天的原子。

(續下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話大德張老前人

◎ 劉黃河點傳師   邂逅 我們的大德張老前人,與後學的首次邂逅相遇,因緣可謂奇特,在那時之前,我們從未謀面,素昧生平。 那是後學退役後的事,後學工作於新店二十張路的一家公司,這公司的總經理也姓張,也是上海人。這位張君住在羅斯福路三段,就是台灣大學正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