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性、救命與聖凡雙修:一貫道的入世修行觀㊥
◎鍾雲鶯
(接上期)相關連結:救性、救命與聖凡雙修:一貫道的入世修行觀㊤
(三)宣講教化,度人修命
「三期末劫」是明清以來民間教派所宣揚的劫變思想,隨應劫難降臨而來的訊息是「道劫並降」的救劫論,亦即為了拯救末劫時期的生靈,上天大開普度之門,拯救所有的眾生,此即一貫道一再強調「非道無以拯善信、非劫無以警愚頑」19、「道以覺迷,劫以警世」20之說。然眾生迷昧者多,是以神道設教成為度化眾生的必要方法,故藉仙佛扶鸞顯化之靈力醒悟眾生,或傳達扶鸞著文,宣講闡述仙佛救世的苦心;或以講述道義經典,教人改惡向善,因此開設各種班次,宣講扶鸞訓文以及三教聖人經義,教化道親,使其戒除不良行為,培養正確的修道信念與人生觀,藉以救人命、安人心。《一貫道疑問解答》即說:
道中男女道友,對於行功,應分工合作,全體動員。或擔任三才,飛鸞宣化,或講解經訓,宣傳道義。……印刷聖經書訓……四出勸導良善親友,速行入道。21
道因劫降,劫由惡造,時至三期,浩劫將至。上帝不忍九二原子,同罹浩劫,於是普降一貫大道,挽救善良。……設立鸞堂……以木筆沙盤,垂示訓章,宣揚一貫真道,以期醒迷覺世……願人人改惡向善,立志成仁,盡皆明善復初。22
我們就此可以了解,宣揚、傳播、印刷23一貫道的教義(廣義的說是三教教義),主要在於透過教化,教人去惡積善以躲避災劫,保全生命,進而入道修持,明善復初。由於一貫道強調人人之原靈係出於 無生老母,是以後天之資質雖不相同,但本性是一致的,因此需以同胞手足之親教授所有道親,張天然在《暫訂佛規》之「勸道行功要則」交待:「凡道親能講書訓者。對於不識字之道親。須隨時隨地行功。予以講解。使其明瞭道義。」24可知落實宣講教化,使人人去惡向善,安頓「身」之行為,使「身」之行為不受四大心物貪、嗔、癡、愛所迷惑與限制。25
為了確保宣講教化時,受教者的學習品質,張天然於民國廿八年(1939) 所作之《暫訂佛規》,就已制定「聽講經訓規則」,可見他對宣講時聽講者之身體行為需得宜的重視:
一、無論何人登臺演講,大眾應聽口令,(一)起立(二)鞠躬(三)坐下,以表敬意。(講完下臺時同此。)
二、演講時,大眾務要肅靜,切勿交頭接耳,有違佛規。
三、聽講者如能寫字,最好備帶日記簿,聽有重要事項理論,即可簡單記錄,以便暇時檢閱參悟,久之自然增廣智識。
四、在聽講之際,非必要時,切勿隨便下位飲水及上便所,以免秩序不寧。
五、聽講者,態度切勿放肆,精神不可委靡,要專心致志,方有益處,如有心得之發明,欲發揮見解者,不妨於講畢時聲明,經許可後,當場講解,俾收集思廣益之效。
六、在聽講時間,如遇後來道親,雖係至好親友,切勿彼此招呼,即有點傳師走進或外出,亦不必接送駕與起立,以免紊亂秩序,而間聽聞。
七、聽講者,遇有疑難不明之點,可以記住,等講員下臺後,再行討論研究,切不可當時提出質問,有悞(案:應為「誤」)演講時間,取人厭惡。
八、如領有參觀者,當另設旁聽席,將來人之情形,先向點傳師或壇主報告詳明,以資預備加意成全;倘有不正當人,切勿携來旁聽,免自取咎。
九、講演畢,乾坤應分別辭駕,挨次而出,不可出外隨便放肆,任意談論,以免外人謗言。26
上述內容,類似生活公約,但其所要求對象是「聽講者」,因此從宣講開始之禮儀,聽講時的筆記、疑問、心得,皆有一致性的規求,一則維持宣講時的莊嚴秩序,二則藉宣講時間呈現禮儀的、社會的身體27,藉以修持有形的「身命」,讓身體因空間制約而調整,依禮行事,這是張天然《暫訂佛規》之作的核心思想之一28,也就是說,「禮」的表現不只是在佛堂禮拜之時,亦需於聽授宣講道義經訓之時體現而出。也就是說,血肉的身體,可以透過宣講教化,轉變成為道德、禮義的身體,斯時,受到限制的「身命」,隨著身體道義化,轉入至修行的身體,成為藉教化以修命的狀態。因此,只要進入道場聽授宣講道義,就必須遵守佛規禮節。張天然時期所制訂之「聽講經訓規則」,至今仍為一貫道所沿襲。宣講教化是一貫道挽救世道人心的具體作法,他們相信透過傳播聖人經典或仙佛訓文可以導正人的行為,特別是聽講時身體的表現,間接修正了人的行為,許多道場抱持救人身命的信念,紛紛前進監獄或感化院宣講,希冀藉由宣講,教化受刑人29,由身而心改變,由行為迄至思想的轉變,如此,才可以救其今生之命,使其開展新的人生。
由於重視聽講教化,希冀透過講授經訓道義,度眾修命行道,因此全球的一貫道道場皆廣設各類宣講班次,以臺灣之經典講述班次而言,即有三教經典班、地方班、各道場制度化之教育體系之各種班次30;另有依年齡區分的各式培育班,不勝枚舉。因重視宣講教化的勸善功能,一貫道各道場所成立的文教基金會亦紛紛舉辦各類文化講座,大力推廣宣講教化的影響力。只是這些講座的參與者,仍以一貫道道親居多數,可見其雖欲擴大參與宣講的人群,藉以度人修命,然成效有限,但宣講教化的傳統,至今仍在各道場內部進行。
我們從一貫道所從事個人行功勸善、慈善救濟、宣講教化之「救命」的外功善行,可以看出這些善行主要乃救人身命(生命與行為),然就這些善行而言,雖言救人身命,實亦兼救己命,透過善行,不但體現自我存在的價值與意義,更從苦難與無常中深悟修行的必要性,讓有形之身發揮存在的價值,集合集體力量,共創美善的居處環境,達成「化娑婆世界為蓮花邦」的願景。
先救人命、再救人心可說是一貫道力行借假修真的表現,亦即孔子所言富之而後教之的具體實踐,如《一貫道疑問解答》所說的「正人心而挽頹風,化人人為善人,冀世界為大同」與「度人行善」31之外功,可見這些救人身命的外功,不僅只是入世修行必要的使命,更提升成為一貫道道親共同的社會責任。
三、救性─達本還原的修行理念
「三期末劫」是明清以來所有民間教派所宣揚的集體劫難思想,是以「救劫」也成為當代華人社會民間教派傳教救人的信念。一貫道之所以成為當代華人教派的代表,最主要乃其強化救劫信念32,而此一救劫不僅救人命,更重要乃是挽救世人不生不滅的天性本體,不再墮入輪迴、流浪生死,亦即「救命」只是治標,而需從修行的根源處入手,了解性命的本源,這也是一貫道強調「求道」的重要意義。《一貫道疑問解答》之「心好而已,何必入道呢?」明白表示:「入道最終目的,是在超生了死,達本還原,不再受閻君之患、輪迴之苦。」33又說:「人生於世,率皆迷失本性,忘卻來路,生生死死,備受輪迴之苦……故降大道,以救眾生,令人遵循明路,返還本性。」34可知,「求道」歸本,35藉以「超生了死」,36直契生命本體,乃一貫道修行信念的終極目標。
「求道」是一貫道「救性」的入門基本條件,最主要是了解「道是天的天理,人的性靈,天地人物,皆是一理所生……故能修性者,就能修道」的基本教義。37然「修性」絕非談玄論無,而是需有具體的落實工夫,相較於「救命」的外功,「救性」需由基本的內功修持作起,《一貫道疑問解答》解釋「內功」云:
內功,即是修身成己,使「私慾淨盡,天理流行」,求其放心的功夫。38修身成己,使一切行為,皆合乎理,清心寡欲,用求其放心的工夫,即為內功。39
據此可知,在工夫論上,一貫道深受宋明儒學的影響,行為處事皆以天理良知作為準則,40在存天理、去人慾的文化底蘊中,開展自我修行之路。
落實修身之自省是修性的初步。然行為合乎道德規範,只能成為道德人而非修道人。修道人的終極目標是返本溯源,故有一套修煉法;道德人是好人、善人,屬於外顯的善行,故雖可享受來生福報,卻無法超越生死。故在存天理、去人慾的省察涵養的基石中,還需有「求其放心」的工夫,《一貫道疑問解答》解釋「求其放心」的工夫說:
所謂求其放心的工夫,就是一個制心的方法,制心之法,當然以靜坐為最要。蓋以智慧生於精神,精神生於安靜,而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也不外這靜坐一法。要想行此靜坐之法,可於早晚盤腿端坐,閉目凝神,舌抵上腭,平心靜氣,去一切雜思忘(妄)想,也不思善,也不思惡,不動不搖,不出不入,坐至一念不生,萬慮皆息之時。湛然澄清,內外無物。這個時候,就是易經上所謂「寂然不動」的景象,大學上之「知止定靜」時也。久而久之,自然可還原復初矣!41
據此可以了解,修性之方亦需透過「靜坐」之身體修煉,以達本體之清明,不受外物所執,可知,「靜坐」乃「放心」之修煉方法,這樣的方式,實乃紹承宋明儒學的傳統,42只是此一修煉方式在當代臺灣一貫道中,僅有少數支線維持。43
當然,僅有靜坐是不足以論返本還原之修性大事,還需配合一貫道於傳道儀式中所教授之三寶,並落實求道儀式之「十條大愿」之內修工夫,方足以達到明心見性、超生了死的妙用。
現任中華民國一貫道總會理事長李玉柱(1958-)(今已卸任)談論「十條大愿」之修持工夫時說:
一貫道十條大願(愿),願願本於良心本性的道德無上命令,而其要旨在「誠實」。這是一個有自覺不願再墮落的生命所必然挺得住的願力……當下肯定其為生命的真實,始能謂是修道的起步……。44
他並以「生命有所肯定,也有所否定」看待十條大愿,並指出「生命所須肯定的是主體(真我),而生命所須否定的是客體(非我)」,界定十條大愿之「誠心抱守、實心懺悔(實心修煉)」乃自覺生命有所肯定;而「虛心假意、退縮不前、欺師滅祖、藐視前人、不遵佛規、洩露天機、匿道不現、不量力而為(不實心修煉)」則是自覺生命有所否定。他進一步闡釋,若能令生命有所肯定者定得住,必不為生命有所否定者所礙。如此,則可貞定有所肯定,且消解有所否定者,藉以貞定生命真實方向不再歧出或墮落。45在一貫道內部著作等身的點傳師郭明義(1957-2017)則說:「三寶是我們天道弟子修行的唯一法門。玄關竅開起我們生命無限潛能;合同則讓我們打破自我,進而與天地眾生合而為一。真經則讓我們本性中本具有的慈悲流露。透過三寶的修行,我們智慧漸開,能力漸長,毛病習氣也逐漸消褪。」46可見就修性而言,求道儀式是非常重要的,經過儀式之後的身體修煉才能見其效果,即使不從事身體修煉也可以修煉放心,這當中的竅門即在「守玄」。
20. 孚佑帝君(呂洞賓),《學庸淺言新註》,頁1。這本書乃由署名孚佑帝君者於民國三十六年(1947)在西京乾元堂透過宗教扶鸞儀式而寫出注解《大學》、《中庸》的書籍,目前最常見的版本,乃由板橋市正一善書出版社出版。
(續下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