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3日 星期一

生活像杯咖啡 寬恕是奶糖 二者融合才知苦中甘甜

生活像杯咖啡 寬恕是奶糖  二者融合才知苦中甘甜

◎ 黃駿基

後學在前些日,讀了一篇〈袋鼠與籠子〉的寓言故事,內心分外有感,且將這篇寓言細述於後:「一天動物園管理員發現袋鼠從籠子裡跑出來了,於是開會討論,一致認為是籠子的高度過低,所以他們決定將籠子的高度由原來的10米加高到20米。

結果第二天他們發現袋鼠還是跑到外面來,所以他們又決定再將高度加高到30米。

沒想到隔天居然又看到袋鼠全跑到外面,於是管理員們大為緊張,決定一不做二不休,將籠子的高度加高到100米……。

某天,長頸鹿和幾隻袋鼠們在閒聊,『你們看,這些人會不會再繼續加高你們的籠子?』長頸鹿問。

『很難說。』袋鼠回說:『如果他們再繼續忘記關門的話……』」

讀完此篇,後學在筆記本上寫下幾個字的修道心得:「修行有『本末』、『輕重』、『緩急』,關門(內省)是本,加高籠子(外怨)是末,舍本而逐末,當然就不得要領了。修行是什麼?修行就是先內省,才能理智地分析事情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認清事情(因果)的『本末』、『輕重』、『緩急』,然後從重要的方面(了業)下手。」

寓言故事裡的窘境,其實重複地在生活週遭上演,動物園管理員與袋鼠之間的關係,猶如職場裡雇主與員工之間的關係;也像父母與叛逆期的孩子之間的管教過招;更似我們生活週遭裡種種既熟悉又棘手的難題,都在考驗著自己!您是先安頓情緒?還是急著處理問題?還是乾脆逃避呢?

《道德經‧處厚章第38》說:「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這種說法,是以「正言若反《道德經‧水德章第78》的視野延伸向一個不受拘泥的格局。這是人的生命實踐之中,回返於「道」的智慧之最佳詮釋。

《老前人心性嘉語‧明德篇》中提及:「修道當學古聖人,量包天地,心含萬物,凡厥庶民,皆如同胞;指其心,點其性,使之同歸一道,同合一天;四圍上下,一道同風。」

英國中世紀作家傑弗里‧喬叟(Geoffrey Chaucer)說過:「懷疑一切與信任一切是同樣的錯誤,能得乎其中方為正道。」全球知名的「奇蹟課程」的講師瑪莉安‧威廉森(Marianne Williamson)更說:「我們來到世上,不是為了去修補、改變或貶低另一個人,而是為了支持、寬恕和療癒另一個人。當『對的人』不存在,是因為根本沒有誰是『錯的人』。」

從大格局來看〈袋鼠與籠子〉的寓言故事,這讓後學聯想到人與人「相遇」即是一種緣分,再論至「相處」,即變成是各自的修行了;倘若您能寬恕對我,我便回報祝福予您,「人生得意皆盡歡」(李白〈將進酒〉),是不是彼此都應該好好珍惜這得來不易的良緣?

若從更細膩的心眼處如微距般的鏡頭來究竟這則寓言,我們每一個人都算是動物園裡的管理員,而「心」則是那隻袋鼠。每個人的行為舉止,不但可以看出築牆的高度之外,更可以窺得心性之善窗是否開啟、六識之欲門是否記得關閉啊!六識欲門是陷阱,心性善窗是格局,生活真的像杯咖啡,而寬恕猶似奶糖,當二者融合之後方知苦中帶甜,而這就是生命,生命總是在生活中淬勵而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