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30日 星期三

中庸講記之七(下)


◎ 黃錫堃總領導點傳師主講

(接上期)

2.若以含忍之力,勝人為強,與孔子之誨人不倦(述而),顏回之犯而不校(泰伯),其強所不及,為君子所輕看,與末節君子不同。


寬柔以教,不報無道,含容巽順,這都屬於「含忍」;此「含忍」若與孔夫子之教人不厭倦(註1)、顏回夫子的犯而不校(註2),其強是有所不及的。孔子的美德雖為「溫良恭儉讓」,但他教導學生嚴不嚴?相當地嚴。

《論語.公冶長篇》:「宰予晝寢。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杇也,於予與何誅!』子曰:『始吾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於予與改是!』」

由此段話就可看出,孔子誨人是多麼地嚴格,以前是農業社會,大白天睡覺會被人說是懶惰之人,因為那時的生活環境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宰予大白天睡個覺,竟被罵得這麼難聽,像朽木、像糞土。意思是指像腐朽的木頭一樣不堪雕刻;再談到糞土,只要是老一輩的都知道,以前沒什麼隱私權,就是用竹子圍成牆,再用牛糞土攪拌粗糠以塗抹牆壁,那是非常粗糙的;隔了一段時間,若是牛糞土脫落了,從這邊就可以看穿過去那邊了。以前看到牛要拉糞,是要趕快拿東西去盛住的,而且還非常高興,因為可以抹牆壁,還可以在種菜時用來施肥,這些後學小時候都有做過。這樣粗糙的牆壁,還想要再刷油漆加以美化,有可能嗎?很困難,因為本質就不好了。孔子用這兩樣來比喻,若人在不願意學習的狀況下,是很難被教誨的。

孔子又說,以前我在觀察人,是聽他怎麼說,就相信他,因為認為他已經做到了,才會這麼說;但現在因為宰予,我觀察人的方式完全改變了,反而是聽到他的說法,還要再看看對方是否真的做到了。孔子對於能教導的學生,他就會用方法加以雕琢,因材施教,這是多麼地嚴格。今天要是換成我們被老前人這麼說,可能會覺得心灰意冷了。孔子若只以寬柔教化,能成就孔門三千弟子、七十二賢哲嗎?孔子弟子原本都是鄉野之士,也就是農夫或凡夫俗子,但最後卻能出將入相,這都是由於孔子教育的方法所成就的。

「不報無道」,即是遭受到不合理的對待,還能接受而不起任何念頭。這是不容易做到的,不可能做到的事情不要說;老前人常引《論語․公冶長篇》中:「子曰:『孰謂微生高直?或乞醯焉,乞諸其鄰而與之。』」大家都稱讚魯國人微生高為人很正直,人家向他要醋,他家裡剛好沒有,就去向鄰居借來給對方。這就叫做「直」嗎?老前人以前提到這段時說:「沒有就沒有,有就有。為了朋友、為了義氣,明明沒有醋,卻將別人的人情當成自己的人情,這是順手人情、借花獻佛;把別人人情當成是自己所付出的,這不是真正的『直』。」

有時我們也會自認為自己「不報無道」,無論別人怎麼對待我,我都能包容對方,不會起任何的念頭,自以為自己是個很直的人,但真的有做到嗎?《論語․憲問篇》:「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孔子認為要「以直報怨」,譬如我們雖想「不報無道」,但他人一直罵我們、批評我們,而我們可能也拿他沒辦法,但心裡能完全不動念嗎?這是很難的,能做到拾得大師的「不理他」就已經很不簡單了。若能真正「以德報怨」,心裡完全沒有埋怨的念頭,這已是仙佛的境界了。因此一味維持南方或北方做法,沒有根據本性加入彈性,其實只是依個性或風俗行事,都不是中庸之道。

「南方之強,寬柔以教,不報無道」,大家想看看是否有偏?這些可能都是做不到的事情;孔子講道時,要做得到才講,這就是儒家可貴的地方,其實是很單純的道理,提醒人不要太唱高調,只是會說而實際上卻做不到。唯有不自欺欺人,真誠以對,以自性做主,才能符合中庸之道。

對於孔子「誨人不倦」,亦可引《論語․述而篇》:「子路曰:『子行三軍,則誰與?』子曰:『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必也臨事而懼,好謀而成者也!』」子路不滿孔子老是稱讚顏回,所以他問孔子,若有敵軍來攻,由誰來與之對抗?孔子說,赤手空拳打猛虎或隻身赤腳過深河,仍死而無悔的人,我不敢與之苟同。這也是孔子對於子路的教誨,因為子路是親近的弟子,因此諄諄善教之;提醒他當面對大事情時,一定要有恐懼的心理,還沒想到贏之前要先想到輸,做事前要深思熟慮地計劃,才能成功。

顏回「犯而不校」這段經文,是曾子稱讚顏回,如此有道德、有學問的人,反能向道德、學問比他低的人請益;即使被在下位者或無道德的人冒犯了,仍能無任何計較。這是從上對下的角度來說的,但與「不報無道」的境地仍有段距離。

「為君子所輕看,與末節君子不同」,例如:唐朝武則天時的宰相婁師德之弟升任代州刺史,上任前,婁師德問他︰「我不才卻能擔任宰相,而你現在又任刺史,我們受到過多的恩寵,將招人妒忌,你要謙虛、忍辱,不要驕傲,才能保全先人的名聲。」

婁師德的弟弟說︰「我了解兄長的意思。從現在開始,即使有人把唾液吐在我的臉上,我自己把唾液擦乾就是了。」

婁師德說︰「這正是我所憂慮的。別人吐你唾液,就表示他已經對你生氣了。你把唾液擦掉,表示你動心而有為,已經厭惡對方了,這樣的作法將加深怨恨。所以不要擦,讓唾液自然乾。」

這故事就是「唾面自乾」這句成語的由來。這種境界我們做得到嗎?教育是從幼稚園、國小、國中、高中、大學,才能上研究所;修道也是要一層一層的境界慢慢進益,我們現在的程度差不多只到國中而已,離研究所的程度還很遠。所以何謂「君子輕看」?君子要做得到,而非只會講卻做不到,亦即君子說到要真能做到。

3.北方之強,如金之戈兵,革之甲冑,皆凶器之屬,人情所畏懼而避之者也,彼則不以為可畏,轉以為可安,不以為可避,轉以為可就,直以金革為袵席而安處也。推其袵金革之心,雖以戰鬥而死,亦無所惱悔而弗顧,風氣之偏,實有失之過也。


對於北方之強,像金戈甲冑這些會傷害人的刀槍凶器,人人看到都會害怕而趕緊躲避之;但北方之強的人卻以凶器作枕頭、作草席,就地安然而睡,雖以戰而死,亦無所悔。北方風氣之偏,實在已然超過真勇了,亦不合中庸之道。

4.南北之強,非拘於方域,喻之似強而已,不是真強也。


綜合南北方之強,並不是說北方人一定怎樣,南方人一定怎樣,這是一種譬喻;雖風氣會造成影響,但不是指南方人就不會犯到北方之強的偏失;北方人就不會犯到南方之強的偏失。這不是僅以南方、北方區域而論,而是由於個人累世以來氣秉的關係。後天表面的強,看起來很強,但是一種錯覺,這不是真強,也不是真勇。

5.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易經.乾卦》


《易經》提到天地之運行,前後一貫,始終如一,這才是真強。像天地四時之運行,無絲毫偏差,君子的強亦要如此;君子的強要做到四點:「和而不流;中立而不倚;國有道,不變塞焉;國無道,至死不變」,此四項即自強,最強的強。

故「和而不流」,君子之和乃合以性,不合以情;和於先天的本性,於喜怒哀樂之未發前,發而皆中節,即我們能自行調節,自強不息。

6.若汝所當學之強,自有君子之真強,在變化氣質以自勝,而不囿於風氣之偏,所謂中庸之強,非若南北方之強也。


你若要學強,就要學君子之真強,能變化氣質以自勝,自己要能勝過自己,了解自己的秉性,《道德經》:「知人者智,自知者明。」這就是自強;不會被自己的氣質所拘束,這就是中庸之強,而不是南北方之強。

7.君子之和,合以性而不合以情,契以公而不契私,有以自勝其易流之私,而能擇之守之,斷然不至於流也。


「君子之和,合以性而不合以情,契以公而不契私」,性是先天的;情是後天的,即七情六慾。有這些後天的情,我們要如何調整呢?要契合先天公心而不流於後天私心。我們現在最大的缺點就是私心,也就是本位主義,常以自己的角度、自己的觀念、自己的思想在做事情;其實每個人所能了解的都相當有限,所以角度一定要作調整,要綜合所有角度,事情就能圓滿。

例如:「開會」,一定要有結論,則要透過充分的溝通;若不先溝通,則是因為信任對方,放手讓他去做,這是授權;人一定要有承擔,尤其在道場上,身為帶動者,不能怪罪或推責於他人,出了錯就說:「這都是某某人要這麼做的。」反而應將責任勇於承擔起來,修道就是要這樣,道場也是要這樣。

老前人就常以這樣的精神承擔一切事情,使後學們能盡心盡力於道務。有時候,老前人自己也會很感嘆:「我來台灣這麼多年了,孔子門下的三千弟子、七十二賢人,由鄉野之士蛻變為出將入相的人才;我實在差得太遠了,不曉得該用何種方式來教你們,所以今天才會這樣,這都是我的罪過。」這是老前人常說的話,就是因為這樣,所有的前人輩、點傳師們都口服心服。我們只要負責去規劃、推展,所有的責任都是老前人、前人輩承擔。這是老前人給我們很重要的修辦道理念,這就是公心,對的我不爭功,錯的都是我的錯,能如此修辦,則道務一定能進展得很成功。

「有以自勝其易流之私,而能擇之守之」,要做到以上所說的,實在很困難,雖然我能戰勝自己的私心,但在大環境影響下仍易造成偏私,如不注意,瞬時間就很容易發生偏差了,若不戰戰兢兢,則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所以擇乎中庸要能擇之守之,這很重要,也是一種工夫。

「斷然不至於流也」,不流並非指我的境界高,而是「和而不流」。即使是境界高者,稍一分鐘或一秒之中不慎,就可能有所偏差;要能如如不動、四十不動心,這要戰戰兢兢、分秒不敢稍懈,才有可能做到,也就是「擇乎中庸,擇之守之」。或許有人會得意說:「我成功了!」這樣才危險,修道要注意「午時成道,巳時墜落」,都是將要成功了的人才會墜落,普通的人怎麼會墜落呢?

中庸之理,要能擇之無盡,守之亦無盡,隨擇隨得,隨得隨守,中庸之理須臾不離。所以要小心注意,和而不流就是這樣的意思。

8.君子之中立,心存真理,而內無意氣之偏,身依大道,而外無不正之行。有以自勝其易倚之私,而能擇之守之,決乎不至於倚也。


「君子之中立,心存真理」,要能守中並心存真理,方能頂天立地。

「而內無意氣之偏」,內心毫無私人的意氣,所有的氣都是浩然之氣,已達先天本來面目的境界,做每件事情都是以五常之德在行持。

「而外無不正之行」,外在無絲毫偏差,能守四正。雖已到此境界,但只要須臾間離道,有一點私心,就會有所偏差;所以要能擇之守之,才不至於有所偏私。

9.當國有道而居上位也,坐而言即起而行,學之家即献之國,平時道德之修養,不為富貴所變,素日治平之志願,不為利祿所移。有以自勝其達而易變之私,而能擇之守之,不至變其窮時之素志也。


「當國有道而居上位也,坐而言即起而行,學之家即献之國」,指在上位者,須知行合一,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將在家的修為獻給國家。

「平時道德之修養,不為富貴所變」,上位者常能有榮華富貴,然而其心境要與未得志之前一樣,仍保持著操守,平日的志願就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要奉獻給眾生,不是為了想得到利祿,才奉獻給國家社會。已到富貴境界的人更要小心,不要改變了原來的思想、觀念及操守。

袁前人曾引用呂蒙正在〈寒窯賦〉中所作的一首詩:「十謁朱門九不開,滿身風雪又歸來;入門懶覩妻兒面,撥盡寒爐一夜灰。」這首詩的境界是很悲慘的,呂蒙正在天氣寒冷的嚴冬,向人乞食,十家有九家都不開門;呂蒙正滿身風雪,乞食不著,不知如何向妻小交待,只能在寒窯中撥動著火堆,整夜飢寒交迫。這是描述呂蒙正未得功名以前的困窮境遇。

在呂蒙正當了宰相以後,有一天天氣很冷,下著大雪,他坐在轎中,覺得轎子搖得很厲害,就問抬轎者:「是地震嗎?」抬轎者答道:「外面下大風雪,好冷。」呂蒙正心想:「是真的嗎?」就伸出一隻手指要去感受外面的溫度,結果得到「一指風」,突然暴斃。

這段故事後學曾聽聞袁前人說起,可能屬於野史,或是源自於呂蒙正本身戲劇性故事的衍生。這是談到呂蒙正在貧困時,曾有不堪的遭遇,然而在富貴之後,卻不能體諒他人的辛苦。

「國有道,不變塞焉」,才是所謂的強者。所以我們要能知止,「不至變其窮時之素志也」,尤其身為一個修道人更要注意,一般社會人士有些也已經做到這程度,我們身為修道人更要做到百分之百;憑藉著 天恩師德的福氣,我們今天才能這麼平順地在道場修道,我們一定要感恩。

10.當國無道,而在下位也,遵理守命,不計禍福。生平之志在求仁,可殺身以成仁,素日意在取義,有以自勝其窮而易變之私,而擇之守之,不至於變其患難時之節操也。


求仁得仁,殺身成仁,仁義是我們要做的最重要的一個目標,要以生命投入來辦道,我們辦上天事,全憑上天拿主意。在國外開荒辦道者,如我們菲律賓的道場,還有許多地方的道務,都是以生命去投入;後學以前為了事業,也以生命來投入,頗有「男兒立志出鄉關,事若不成誓不還,埋骨豈無墳墓地,人間到處有青山」之壯志,也就是有死了後埋在哪裡都沒關係的決心,做事業都如此了,辦道務更要有這樣的決心,何況我們是辦上天的事,這就是求仁得仁,捨身取義。

「有以自勝其窮而易變之私」,在窮困時能戰勝自己偏私的心,這相當地不簡單,須有所節制,對中庸之道要擇之守之;「擇乎中庸」,才不至於變其患難時之節操也,一定要始終如一。

「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我們的責任相當重大,平心而論,上天其實也沒有將我們磨練得多厲害。在磨練中,要反省自己犯過後,是否有改正?現在我們都還有脾氣毛病,就是因為還沒磨練足夠;磨練得足夠了,才能改得過來。

11.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道德經.盡己章第33》


這句話是指,有經過磨練過而能改過的,即是「自勝」。勝人者是愚力;但自勝者強。

「和而不流」,要能自勝,擇之守之,才能克服私偏,才能先後一貫,始終如一。

「中立而不倚」,要自勝,才能克服。

「國有道不變塞焉」、「國無道至死不變塞焉」,也都要自勝,才是自強;這四點都是談到自強。這才是最好的,讓人修道能有所成,這都須我們細細體會。


註1:出自於《論語.述而》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註2﹕出自於《論語.泰伯》曾子曰:「以能問於不能,以多問於寡;有若無,實若虛,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嘗從事於斯矣。」
(全文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