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25日 星期四

有情有義人道盡


有兩個兄弟都立志遠遊修道,但是由於家中父母年邁、妹妹尚年幼,哥哥還有病妻與弱子,所以一直未能成行。

有一天,一位高僧路過,兄弟二人想要拜他為師,於是將家中的難處訴說一番。高僧雙手合十,微閉雙目,喃喃說道:「捨得!捨得!沒有捨,哪來得?你們二人悟性皆不夠,十年後,我會再來。」說完便飄然而去。

哥哥聽了之後,即看破紅塵,帶著經書,離家而去,遠離了父母和妻、子。弟弟則是留了下來,繼續看顧著年邁的父母、病嫂,還照護年幼的妹妹及姪子,終不能捨棄。

十年後,哥哥歸來,口誦佛經,仙風道骨;而弟弟則因為生活壓力,彎著腰、駝了背,面容蒼老。

高僧如期而至,問二人十年來的收穫如何?

哥哥說:「十年內讀了萬卷書,行萬里路,走過高山大川、寺廟道觀,背誦千卷經典,感悟萬千。」

弟弟則說:「十年內送走了老父、老母,照顧病嫂至她身體康復,扶養幼妹及姪子成家立業;但因勞累,無暇誦讀經書,恐與師無緣。」

高僧聽後微微一笑,決定收弟弟為徒。

哥哥甚為不解,請問原由。

高僧悠悠道來:「佛在心中,不在名山大川;心中有善,勝讀經書千卷;父母妻子尚且不愛,談何普度眾生?」哥哥聽完後,默然不語。

《六祖壇經》云:「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修道,是在自己的崗位上盡好本分,做個盡忠、盡孝、全仁、全義、有信、有慈的好典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話大德張老前人

◎ 劉黃河點傳師   邂逅 我們的大德張老前人,與後學的首次邂逅相遇,因緣可謂奇特,在那時之前,我們從未謀面,素昧生平。 那是後學退役後的事,後學工作於新店二十張路的一家公司,這公司的總經理也姓張,也是上海人。這位張君住在羅斯福路三段,就是台灣大學正對面...